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期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探微 被引量:7
1
作者 蒲方合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6,共7页
我国《物权法》第149条没有规定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的期限,也未规定是否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及其缴纳标准、方法。"两不一正常"只是针对地方遇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提出的过渡性办法。国有住宅建... 我国《物权法》第149条没有规定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的期限,也未规定是否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及其缴纳标准、方法。"两不一正常"只是针对地方遇到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提出的过渡性办法。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应平衡并兼顾国家、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利益,合理确定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期限;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按续期后的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评估价,缴纳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让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公平地享有减免部分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的福利并确定其享有该福利的时间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 土地使用权出让 续期期限 评估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无效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
2
作者 甘榕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0-32,25,共4页
我国传统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一直沿袭着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土地的需求和分配,是以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以无偿划拨方式实现的。这种土地制度无视经济规律,无法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从1987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土地制度改... 我国传统的土地使用权制度一直沿袭着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土地的需求和分配,是以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以无偿划拨方式实现的。这种土地制度无视经济规律,无法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从1987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随之产生了土地交易和大量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合同。合同符合法律要求则有效,反之则为无效。无效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主要是指由于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违反法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出让 转让合同 国有土地使用 土地制度改革 受让人 使用权有偿出让 土地所有者 出让合同 无效合同 土地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
3
作者 孙林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9-31,共3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二条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以下简称转让),这是我国...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二条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允许土地使用权转让(以下简称转让),这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出让 有偿转让 使用权转让 管理机关 受让人 权利义务 法律关系主体 明确规定 法律特征 合同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立法依据
4
作者 李仕安 《学海》 1990年第3期67-70,共4页
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我国土地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到一些根本的理论问题和法律问题。1988年,我国宪法修正案和修正后的《土地管理法》正式规定,我国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今年5月19日。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所有权 立法依据 法律问题 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制度 国有 外商投资 暂行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和出让方式初探
5
作者 黄美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58-63,74,共7页
一、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的重大意义今年5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条例》是在... 一、实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制的重大意义今年5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条例》是在坚持城镇土地国家所有制前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出让方式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 城镇土地 土地出让 拍卖方式 土地使用 条例 重大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立法思考
6
作者 徐静琳 游依群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4-9,共6页
长期以来,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无偿无期限的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无论是作为未经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还是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本,都没有体现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价值作用和经济效益,更不存在地产业以及地产市场。我... 长期以来,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无偿无期限的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无论是作为未经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还是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本,都没有体现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价值作用和经济效益,更不存在地产业以及地产市场。我国经济从计划型向市场型的转换,无疑会使土地使用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寸土如金的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拨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受让人 使用权转让 出让方式 出让合同 上海地区 土地管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联动述论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明超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63,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土地管理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尤其要重视和强化对相关改革联动的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管理 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储备制度 土地出让制度 征地补偿 土地储备融资 土地出让使用 土地用途管制 改革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税收滞纳金应随母费走
8
作者 陈绪洋 焦建梅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8-69,共2页
在会计实务中,对税收滞纳金之外的各种滞纳金,如电讯资费滞纳金、水电费滞纳金、养路费滞纳金、排污费滞纳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滞纳金、矿产资源补偿费滞纳金、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等的会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计入期间费用,有的计入成... 在会计实务中,对税收滞纳金之外的各种滞纳金,如电讯资费滞纳金、水电费滞纳金、养路费滞纳金、排污费滞纳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滞纳金、矿产资源补偿费滞纳金、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等的会计处理五花八门,有的计入期间费用,有的计入成本,有的计入营业外支出,有的从税后利润中列支;在进行所得税申报时,有的直接扣除,有的作了调整。笔者以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纳 税收 营业外支出 土地使用权出让 会计实务 税后利润 期间费用 直接 矿产资源补偿费 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
9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共1页
两部委修订土地使用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对原有《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据了解修订后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 两部委修订土地使用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对原有《中央分成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据了解修订后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资金的使用范同,并增加了土地整治管理等相关资金使用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 使用管理 政策 土地使用金 国土资源部 土地整治 财政部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商品房预售的探讨和建议
10
作者 朱明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11期60-61,共2页
为了保护广大购房者的权益,国家对商品房的预售有着较为严格的法律限制,特别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售商品房时,硬性条件非常鲜明。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之规定,“... 为了保护广大购房者的权益,国家对商品房的预售有着较为严格的法律限制,特别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售商品房时,硬性条件非常鲜明。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之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三)按提供的预售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四)已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国家还对规范商品房预售后有关合同的登记备案制度及产权登记等事项进行了详细的事后调整,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必须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等规定对商品房的预售条件、市场准入等予以事前调整及规范。另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房预售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土地使用权出让 房地产开发企业 登记备案制度 土地管理部门 预售商品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改与房改
11
作者 李振荣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20,共6页
地改,即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房改,即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它们是房地产业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改与房改,尽管开展时间不长,但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世人所瞩目,已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热门。随着我... 地改,即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房改,即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它们是房地产业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改与房改,尽管开展时间不长,但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世人所瞩目,已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热门。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它在推动我国城市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以及完善市场等方面,必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一、房地产的概念及特征(一) 房产、地产及其内在联系: 房产是房屋的经济形态。从经济角度考察房屋的产、供、销、管、修、建,称为广义的房产。法律上认可的房屋产权和资产则是狭义的房产。它不同于当作使用价值的建筑物这种意义上的房屋。地产,即被商品化的土地。土地是地产的物质形态,地产则是土地的经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 土地使用权出让 土地所有权 完善市场 房地产业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建设用地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商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