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50
1
作者 吉登艳 马贤磊 石晓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61,共10页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土地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但是已有研究特别是经验研究未能对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形成一致认识。本文采用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对产权安全影响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及经验证据进行... 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土地产权安全对土地投资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但是已有研究特别是经验研究未能对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形成一致认识。本文采用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对产权安全影响土地投资的理论机制及经验证据进行梳理与总结,剖析造成经验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产权安全的界定及衡量指标的差异、土地投资类型的不同,以及研究方法和数据方面的缺陷均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已有研究之间获得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谨慎对待已有关于土地产权安全与土地投资间关系的研究结论,未来学术界应该从产权安全的定义和指标构建、投资类型的选取、研究模型与方法、数据选取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产权安全 土地投资 影响机制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马贤磊 曲福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0,共7页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 研究目的:检验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影响及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间的联立性。研究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租入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存在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能够显著激励农户租入土地的积极性;(2)农户租出土地决策与参与非农就业市场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立性,提高土地产权的安全性对土地租出决策具有微弱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新农地制度下的土地产权不安全性成为制约土地租赁市场发育的重要产权因素,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放大了农地产权不安全性对土地租赁市场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产权绩效 新农地制度 土地产权安全 土地租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产权安全性对生态友好型农业项目增收绩效的影响——以新疆林果套种项目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饶芳萍 马贤磊 石晓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8,155,共13页
林果套种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生态友好型农业增收项目,旨在推动农业向生产高效转型和增加农民收入,但农户的参与往往受到现实土地产权不安全的限制。本文利用新疆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了不同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农户林果套种决策以... 林果套种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生态友好型农业增收项目,旨在推动农业向生产高效转型和增加农民收入,但农户的参与往往受到现实土地产权不安全的限制。本文利用新疆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了不同土地产权安全性对农户林果套种决策以及参与主体种植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承包地产权越安全农户参与林果套种项目的积极性越大;荒地产权安全性水平相对更低,农户利用种树维护土地产权安全的动机更强,因而在产权不安全时越倾向于参与套种;由于现阶段我国农地产权安全整体性水平较低,不足以激发农户套种参与期间的生产积极性,加之传统作物收入减少、政府支持不足和果品市场滞后,项目推行未能产生明显的增收效应。为此,需结合项目推行所需的果品市场构建,尤其强化以提高产权安全性为导向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项目推行的制度环境,提高补贴标准,以激化农户项目参与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绩效 农民收入 土地产权安全 林果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战略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36-38,共3页
本文在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面临严峻形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 2 1世纪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粮食安全、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关键词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 粮食安全 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产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从异质性农户地权安全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吉星 张红霄 何文剑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65,共13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有助于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缓解农业投资约束,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是制度供给和农户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农民生计普遍存在非农化转型趋势,在理论分析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有助于拓宽农民融资渠道、缓解农业投资约束,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是制度供给和农户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农民生计普遍存在非农化转型趋势,在理论分析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的基础上,将CHFS两期农户数据相匹配,运用K-medians聚类分析法,建立生计转型矩阵,采取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和调节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生计转型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及产权因素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生计转型可以提升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产权安全会强化这一正向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生计转型会通过降低土地依赖度、增加劳动节约型投资正向影响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另一方面,生计转型可提升农户非农收入、降低违约概率,刺激抵押贷款供给。此外,土地产权安全可通过差异化农户经营行为调节上述影响大小。基于此,提出完善土地要素市场,充分激活土地经营权的抵押权能;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程序的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转型 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 土地产权安全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