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土传病原菌胁迫对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改换 刘霞 +5 位作者 刀剑 邓琳梅 黄勋 杨俐 周昆燕 杨艳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采用人工接种、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了马铃薯土传病原菌胁迫对其植株生长发育及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出苗率、株高、叶片SPAD值和薯块产量均不受土传病原菌胁迫的影响;土传病原菌胁迫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土... 采用人工接种、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了马铃薯土传病原菌胁迫对其植株生长发育及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出苗率、株高、叶片SPAD值和薯块产量均不受土传病原菌胁迫的影响;土传病原菌胁迫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土传病害的发生率;马铃薯在整个生育期间的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总体上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总量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疮痂病原菌胁迫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数量;粉痂病原菌胁迫可以显著增加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青枯病原菌胁迫促进了根际土壤细菌数量的增长,而抑制了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长;马铃薯疮痂病和粉痂病的发病率均与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土传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根际 可培养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细菌对土传病原菌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6
2
作者 徐刘平 尹燕妮 +1 位作者 李师默 郭坚华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本文从抗生、竞争、寄生和诱导抗性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根围拮抗细菌对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的生防机制,及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拮抗细菌 土传病原菌 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土传病原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7
3
作者 姜英华 胡白石 刘凤权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0-264,共5页
从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056株细菌,筛选出7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室内测定对水稻纹枯病菌、辣椒疫病菌、瓜果腐霉、油菜菌核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茄根腐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番茄青枯病菌、甘蓝黑腐病菌等重要土传病原菌有较强拮... 从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056株细菌,筛选出7个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室内测定对水稻纹枯病菌、辣椒疫病菌、瓜果腐霉、油菜菌核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茄根腐病菌、棉花黄萎病菌、番茄青枯病菌、甘蓝黑腐病菌等重要土传病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温室盆栽试验对番茄青枯病表现出较好防效,其中以BOH2和OH11效果较为明显,防效分别为90.9%和86.4%。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OH11为产酶溶杆菌,BOH3为荧光假单胞菌,其余5个菌株为不同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原菌 拮抗细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以拮抗微生物的有机添加物对蔬菜土传病原菌的生物防治作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新根 朱宗源 汪树俊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53-58,共6页
研究结果表明,辅以拮抗微生物的有机添加物“Mx”(主要成分为蚕豆粉、无机盐类等)对蔬菜土传病原菌的生物防治作用,不但能有效控制甜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 研究结果表明,辅以拮抗微生物的有机添加物“Mx”(主要成分为蚕豆粉、无机盐类等)对蔬菜土传病原菌的生物防治作用,不但能有效控制甜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和终极腐霉(Pythiumultimum)的侵染(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1%、82%和70%);还可促进寄主植物的生长。实验同时证明,单一施用“Mx”亦具一定的防治作用。本文还就有机添加物“Mx”对这些病原菌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原菌 有机添加物 甜椒 疫病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团聚体对微生物及土传病原菌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秋君 马艳 常志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6-950,共5页
土壤团聚体结构对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和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微生物学机制、土壤团聚体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作物土传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壤团聚体 壤微生物 土传病原菌 壤孔隙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对土传病原菌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栾庆书 金若忠 +1 位作者 云丽丽 苑辉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6,55,共5页
在24种培养基上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菌种与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茄孢镰刀菌、链格孢、终极腐霉、根癌菌在PDA平板上进行对峙测试,结果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能够重寄生,对茄孢镰刀菌产生抑菌带,对链格孢也有一定的抑制... 在24种培养基上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菌种与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茄孢镰刀菌、链格孢、终极腐霉、根癌菌在PDA平板上进行对峙测试,结果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能够重寄生,对茄孢镰刀菌产生抑菌带,对链格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器官形成。同时进行了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其培养滤液对病原细菌A.t产生抑菌圈,血红铆钉菇液体菌剂及其代谢物对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比病原真菌强。室内盆栽试验表明,在灭菌土上血红铆钉菇对茄孢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有一定防效,田间处理试验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土传病原菌 对峙培养 液体培养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隆熏蒸联合生物炭和沸石对土壤微生态及土传病原菌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青杰 方文生 +4 位作者 张大琪 颜冬冬 李园 王秋霞 曹坳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0-157,共8页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棉隆熏蒸后添加常用剂量的生物炭和沸石对土壤微生态和土传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与仅棉隆熏蒸相比,熏蒸后添加沸石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6.29%~11.74%。棉隆...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棉隆熏蒸后添加常用剂量的生物炭和沸石对土壤微生态和土传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均显著增加。与仅棉隆熏蒸相比,熏蒸后添加沸石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6.29%~11.74%。棉隆熏蒸后添加生物炭处理在培养期结束时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以及电导率显著增加,土壤酸碱度降低,效果优于添加沸石处理。此外,与对照相比,棉隆熏蒸后添加生物炭还可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5.68%~14.51%)和蔗糖酶(3.71%~12.08%)的活性。棉隆熏蒸后添加沸石的处理其土壤酶活性在培养期结束时和对照、仅棉隆熏蒸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的分析结果表明,与仅棉隆熏蒸相比,棉隆熏蒸后添加生物炭和沸石处理其细菌数量显著增加3.49%~33.95%,真菌数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对病原菌数据分析表明,棉隆熏蒸后添加生物炭和沸石均可提高对镰刀菌和疫霉的防治效果,但沸石防治效果更好、更持久,培养期结束时对镰刀菌和疫霉的抑制率高达89.29%和72.58%。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棉隆熏蒸土壤后添加生物炭和沸石可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可在田间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沸石 棉隆熏蒸 壤微生态 土传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外生菌根菌对土传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栾庆书 《辽宁林业科技》 1992年第6期45-49,8,共6页
外生菌根不但可以代替根毛,扩大根的吸收面积,而且可以保护植物的根免遭病菌的侵染,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并对其作用机制也做了初步探讨。Levisohn指出,松树和北美云杉的幼苗,其外生菌根化的根,对一种丝核菌的侵染有抵抗力,而无菌... 外生菌根不但可以代替根毛,扩大根的吸收面积,而且可以保护植物的根免遭病菌的侵染,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并对其作用机制也做了初步探讨。Levisohn指出,松树和北美云杉的幼苗,其外生菌根化的根,对一种丝核菌的侵染有抵抗力,而无菌根的营养根则极易受到感染。薄壳山核桃的Pythium根腐,用大孢硬皮马勃Scleroderma处理后,在根部形成了占优势的和丰富的外生菌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菌 土传病原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提取物和根系分泌物对3种土传性病原菌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万萍 赵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1X期66-71,共6页
研究了紫皮蒜与白皮蒜不同苗龄根系分泌物、不同浓度水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辣椒疫霉病病菌、草莓灰霉病病菌和番茄青枯病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紫皮蒜、白皮蒜均以苗龄20~30d的根系分泌物对3种土传性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紫皮蒜... 研究了紫皮蒜与白皮蒜不同苗龄根系分泌物、不同浓度水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辣椒疫霉病病菌、草莓灰霉病病菌和番茄青枯病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紫皮蒜、白皮蒜均以苗龄20~30d的根系分泌物对3种土传性病菌抑制效果最好,紫皮蒜水提取物完全抑制辣椒疫霉病病菌、草莓灰霉病病菌菌落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为5.00mg·mL-1,而白皮蒜的最低抑菌浓度则为20.00mg·mL-1;紫皮蒜乙酸乙酯提取物完全抑制辣椒疫霉病病菌和草莓灰霉病病菌菌落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00mg·L-1与2.50mg·mL-1,而白皮蒜乙酸乙酯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要达到10.00mg·mL-1和20.00mg·mL-1,二者乙酸乙酯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达到20.00mg·mL-1时对番茄青枯病病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根系分泌物 病原菌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隆及氯化苦对几种生姜土传病原物的毒力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晓楠 高德良 +1 位作者 韩君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1-334,共4页
以侵染生姜的茎腐病菌Pythium myriotylum Drechsler、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agrne incognila为指示病原物,比较了两种土壤处理剂棉隆和氯化苦的熏蒸毒力。采用密闭玻璃容器熏蒸,结合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得... 以侵染生姜的茎腐病菌Pythium myriotylum Drechsler、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agrne incognila为指示病原物,比较了两种土壤处理剂棉隆和氯化苦的熏蒸毒力。采用密闭玻璃容器熏蒸,结合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得棉隆和氯化苦对生姜茎腐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284和0.096 mg/L,EC90值分别为18.106和0.312 mg/L。通过密封盘内摇床振荡(25℃,45 r/min)培养(24 h),结合菌悬液比色法评价了两药剂对姜瘟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氯化苦的活性较高,EC50和EC90值分别为0.176和1.280 mg/L,而棉隆的毒力较低,其EC50和EC90值分别达1 984和5 701 mg/L。采用线虫悬浮液密闭熏蒸法处理48 h,发现棉隆对南方根结线虫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0.175和0.634 mg/L,氯化苦毒力略低于棉隆,其EC50和EC90值分别为1.211和3.772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隆 氯化苦 土传病原菌 南方根结线虫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根系分泌物加剧土传病害的机制和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游川 杨天杰 +4 位作者 周新刚 王孝芳 徐阳春 沈其荣 韦中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1211,共11页
基于植物-土壤反馈理论,连作体系中的根系分泌物必然在加剧土传病害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证据尚缺少系统总结。本文梳理了连作加剧土传病害发生的现象以及连作累积典型根系分泌物组分的案例。从有利于土传病原菌由土体向根际迁... 基于植物-土壤反馈理论,连作体系中的根系分泌物必然在加剧土传病害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证据尚缺少系统总结。本文梳理了连作加剧土传病害发生的现象以及连作累积典型根系分泌物组分的案例。从有利于土传病原菌由土体向根际迁移、增殖和致病(“利病”)、破坏根际有益微生物群落防线(“压益”)和毒害根系免疫系统(“自毒”)等三个方面,阐述连作根系分泌物中某些物质促进土传病原菌入侵的机制。从根系分泌物的角度阐述轮作、间作、套作、伴生和嫁接等多样性种植方式缓解连作土传病害的发生机制。提出鉴定“利病”、“压益”和“自毒”物质以及构建对应的消减技术途径,可为土传病害绿色高效综合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土传病原菌 根系分泌物 自毒物质 根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土壤中酚酸物质对番茄种子、幼苗及尖孢镰刀菌的影响
12
作者 朱为静 吴佳 +4 位作者 洪春来 朱凤香 洪磊东 张涛 沈年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2,共8页
以番茄连作障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土壤中主要存在的酚酸类物质,并通过生物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研究酚酸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土传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香豆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番茄连作土壤中主要的... 以番茄连作障碍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土壤中主要存在的酚酸类物质,并通过生物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研究酚酸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土传病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香豆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番茄连作土壤中主要的两种酚酸物质;与种子萌发相比,两种酚酸对番茄幼苗生长的自毒效应更显著。100 mg·L^(-1)对香豆酸和300 mg·L^(-1)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番茄幼苗化感效应指数均达-1.00。和未添加酚酸物质相比,50 mg·L^(-1)对香豆酸和100 mg·L^(-1)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降低;此外,200 mg·L^(-1)浓度范围内,两种酚酸均能促进土传致病菌尖孢镰刀菌8号的生长。总体而言,番茄连作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和对香豆酸可通过直接抑制幼苗生长及刺激土传病原菌繁殖双重途径影响番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连作 酚酸 化感效应 土传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根际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与枯萎病病原菌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翔宇 刘满意 +3 位作者 孙铭泽 杨劲明 王蓓蓓 李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8-567,共10页
香蕉枯萎病由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引起,其根际微生物组是抵御病原菌入侵的关键屏障。根际原生动物群落在根际微生物群落调控以及植物健康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连作蕉园中植株发病前后... 香蕉枯萎病由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引起,其根际微生物组是抵御病原菌入侵的关键屏障。根际原生动物群落在根际微生物群落调控以及植物健康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连作蕉园中植株发病前后根际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变化以及其与病原菌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相较于可培养细菌与真菌,原生动物的数量对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更大;根际原生动物的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都随植株生长而降低,且在发病植株中更低;抽蕾前后的健康与发病植株中根际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吞噬型原生动物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功能类型的原生动物,且在健康与发病植株中差异显著;吞噬型原生动物中与病原菌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多为丝足虫门;在抽蕾期的健康植株中,丝足虫门的高丰度属中Group-Te与Cercomonas属与病原菌呈显著负相关;在抽蕾期的患病植株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植物致病型原生动物Pythium属与病原菌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根际土壤中原生动物对病原菌的影响较大,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原生动物的群落特征发生改变,且在发病与健康植株中存在差异。与病原菌具有显著负相关的吞噬型原生动物,尤其是丝足虫门的部分高丰度属,可能会在防控香蕉枯萎病上产生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病原菌 根际 壤原生动物 吞噬型原生动物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防细菌B579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促长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秀荣 王雪莲 +2 位作者 王敏 刘水芳 孙淑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9-61,共3页
通过对生防细菌B579防治土传病害效果及促进黄瓜生长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防细菌B579能够抑制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5种天津地区常见土传病原菌,平皿抑菌率达到78%以上。盆栽试验表明,B579发酵液(10~8cuf/ml)浸泡黄瓜种子... 通过对生防细菌B579防治土传病害效果及促进黄瓜生长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防细菌B579能够抑制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5种天津地区常见土传病原菌,平皿抑菌率达到78%以上。盆栽试验表明,B579发酵液(10~8cuf/ml)浸泡黄瓜种子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1.8%;提高黄瓜发芽率并且促进黄瓜生长,促长率达到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细菌 土传病原菌 抑菌率 促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硫的生物活性评价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大琪 颜冬冬 +5 位作者 李青杰 叶子园 李园 欧阳灿彬 王秋霞 曹坳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1-156,共6页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DMDS)对土壤病原线虫和土传病原菌的毒力,比较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探究DMDS作为新型土壤熏蒸剂提供切实可行性的依据。结果表明:DMDS熏蒸...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DMDS)对土壤病原线虫和土传病原菌的毒力,比较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探究DMDS作为新型土壤熏蒸剂提供切实可行性的依据。结果表明:DMDS熏蒸对土传病原线虫和镰刀菌属的LD 50分别为4.743 mg/kg和1.513 mg/kg,可见DMDS对病原线虫和镰刀菌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数据分析发现:DMDS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抑制硝化作用过程,减少NO-3-N的产生,提高植物可吸收态氮素水平。DMDS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电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而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均有降低。此外,熏蒸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减少,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对DMDS熏蒸后土壤进行底物诱导呼吸试验,表明DMDS能够在试验初期抑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DMDS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作出科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硫 生物活性 线虫 土传病原菌 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还原土壤处理对再植龙牙百合生长不利因子的消减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夏青 罗晨 +3 位作者 曾粮斌 张金波 蔡祖聪 赵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病害和草害是再植龙牙百合生长的两大关键制约因素。以强还原土壤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为技术手段,以湖南省栽培过龙牙百合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液体有机物料RSD处理(6 t·hm^(-2),MO)、固体有机物料RSD处... 病害和草害是再植龙牙百合生长的两大关键制约因素。以强还原土壤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为技术手段,以湖南省栽培过龙牙百合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液体有机物料RSD处理(6 t·hm^(-2),MO)、固体有机物料RSD处理(15 t·hm^(-2),SB)和不做任何土壤处理的对照(CK),研究该技术手段对龙牙百合栽培土壤中土传病原菌和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对照相比,RSD处理均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等病原真菌,显著降低镰刀菌属在真菌类群中的占比,其杀菌率高达98.8%。同时,RSD处理还能有效抑制土壤杂草种子库中大部分杂草的萌发,显著降低田间杂草的密度和生物量,其对杂草数量和干质量的抑制率分别为94.1%~96.0%和71.0%~94.7%,且MO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优于SB处理。此外,RSD处理还能显著改变田间杂草的群落结构,并降低其多样性、丰富度和优势度。因此,强还原土壤处理能够显著消减土传病原菌、杂草等再植龙牙百合生长不利因子,是一种具有同时降低田间病害和草害发生潜力的农业措施,且可以为减少农药施用量、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还原壤处理 龙牙百合 土传病原菌 杂草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蔬菜死棵应灌根还是拌土?
17
《村委主任》 2017年第9期54-55,共2页
我国的蔬菜栽培种类单一,复种指数偏高,土地面积有限,轮作换茬困难,多年连作必然导致土壤中土传病原菌增多。而土壤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蔬菜 灌根 死棵 防治 土传病原菌 栽培种类 复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21对玉米幼苗抗逆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亚静 于春生 +2 位作者 张新 张雨竹 孙冬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998-2002,共5页
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抗逆生理的影响。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将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octonia solani)接种到土壤中,用枯草芽孢杆菌21菌悬液处理,以多菌灵为对照。在玉米... 探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土传病原菌胁迫下玉米抗逆生理的影响。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将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octonia solani)接种到土壤中,用枯草芽孢杆菌21菌悬液处理,以多菌灵为对照。在玉米苗三叶一心期时,分别测定地上组织和地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枯草芽孢杆菌21处理与多菌灵处理相比,玉米地上组织SOD和CAT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而POD酶活性提高了6.52%,地下组织抗逆酶活性显著提高,其中SOD酶活性提高了99.70%,CAT酶活性提高了27.43%,POD酶活性提高了13.24%;玉米地下部分MDA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地上部分MDA含量降低了7.91%。与多菌灵相比,枯草芽孢杆菌21主要通过提高玉米各组织中POD酶活性及地下组织中CAT酶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以提高其对土传病原菌的抗性,从而对玉米幼苗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免受土传病原菌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土传病原菌 抗氧化酶 丙二醛 多菌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高效嫁接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玲玲 田雅楠 +1 位作者 曹彩红 赵立群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16期15-17,共3页
嫁接技术作为一项先进、成熟的育苗技术,近年来在西甜瓜、茄子、黄瓜、冬瓜等作物上广泛应用,但是在北京地区椒类作物育苗中应用较少。在椒类作物上应用嫁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多年种植产生的土传病原菌积累问题,提高植株的抗性,同时可以... 嫁接技术作为一项先进、成熟的育苗技术,近年来在西甜瓜、茄子、黄瓜、冬瓜等作物上广泛应用,但是在北京地区椒类作物育苗中应用较少。在椒类作物上应用嫁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多年种植产生的土传病原菌积累问题,提高植株的抗性,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技术 育苗技术 西甜瓜 土传病原菌 冬瓜 茄子 辣椒 高效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包衣剂对冬瓜发芽及苗期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智文 陈勇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42,共2页
冬瓜休眠和冬瓜苗期病虫害是影响冬瓜生产的主要因素。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等土传病原菌,其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防治困难。选育休眠浅、抗病的新品种是最佳选择,但由于缺乏抗源材料,且培育新品种周期较长。研究表明,运用包... 冬瓜休眠和冬瓜苗期病虫害是影响冬瓜生产的主要因素。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等土传病原菌,其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防治困难。选育休眠浅、抗病的新品种是最佳选择,但由于缺乏抗源材料,且培育新品种周期较长。研究表明,运用包衣剂进行药剂拌种是防治作物苗期主要病虫和提高种子发芽率的主要手段。为了研究并筛选出适合冬瓜种子的包衣剂,本文以无菌水作对照初步研究了苗盛、适乐时、高巧、锐劲特等4种包衣剂的效果,筛选出适合冬瓜种子的包衣剂,为发展冬瓜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种子 种子发芽率 苗期病害 包衣剂 苗期病虫害 土传病原菌 尖孢镰刀菌 抗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