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隧道结构振动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鑫 刘增荣 李云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149,共8页
考虑到地铁隧道结构与其周围土层的相互作用,本文建立一种新的隧道结构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中厚壳理论,建立了隧道结构的振动方程,其次,基于均匀、各向同性、线弹性介质的纳维波动理论,建立了隧道周围... 考虑到地铁隧道结构与其周围土层的相互作用,本文建立一种新的隧道结构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考虑横向剪切变形的中厚壳理论,建立了隧道结构的振动方程,其次,基于均匀、各向同性、线弹性介质的纳维波动理论,建立了隧道周围土体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波传播方法,通过界面连续条件建立了基于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隧道结构振动控制方程,利用其频散特征方程对隧道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与基于薄壳理论、有限元理论的相应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结构 相互作用 波传播方法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粘弹性饱和土地基与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陆建飞 司漪 王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用子结构法将上部结构向边界凝聚 ,得上部结构的控制方程 .筏板的控制方程由薄板理论和虚位移原理得到 .利用层状粘弹性饱和土表面作用垂直载荷的基本解和筏板与地基的变形协调条件 ,可以得到筏板和地基相互作用的控制方程 .对上述控制... 用子结构法将上部结构向边界凝聚 ,得上部结构的控制方程 .筏板的控制方程由薄板理论和虚位移原理得到 .利用层状粘弹性饱和土表面作用垂直载荷的基本解和筏板与地基的变形协调条件 ,可以得到筏板和地基相互作用的控制方程 .对上述控制方程进行 Laplace变换 ,得到变换域内的控制方程 .求解上述变换域内的方程并进行相应的逆变换 ,则可求解出共同作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基 上部结构 共同作用 BIOT固结 递推矩阵 层状粘弹性饱和 控制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桩-土共同作用下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熊仲明 赵鸿铁 俞茂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2,39,共4页
本文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在桩 -土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利用Bouc -Wen滞回模型构造了便于数值分析的上部结构在共同作用下的复合运动方程 ,并给出了系统状态变量的响应表达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在桩 -土共同作用下 ,上部... 本文对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在桩 -土共同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利用Bouc -Wen滞回模型构造了便于数值分析的上部结构在共同作用下的复合运动方程 ,并给出了系统状态变量的响应表达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在桩 -土共同作用下 ,上部结构将有效地减少地震作用 ,它随着地基土的软弱程度的增加反映出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上部结构 桩-共同作用 地震响应 Bouc-Wen滞回模型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桩-土共同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熊仲明 赵鸿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分析桩-土共同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把多自由度体系简化为剪切杆,用离散化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在共同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内力变化,为上部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桩-共同作用 上部结构 结构设计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和水平向地震动耦合作用下海底沉管隧道失稳机理
5
作者 王秋哲 荀郑 +2 位作者 白笑笑 赵凯 陈国兴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4-592,共9页
在深厚软弱海床中修建跨海隧道并确保其地震安全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挑战。竖向(P波)和水平向(SV波)地震动耦合作用导致海床土体产生复杂的流固耦合效应,即土体受到正应力差和剪应力的三维耦合剪切作用,瞬态超孔隙水压力呈振荡与累积两种... 在深厚软弱海床中修建跨海隧道并确保其地震安全是一项重大的工程挑战。竖向(P波)和水平向(SV波)地震动耦合作用导致海床土体产生复杂的流固耦合效应,即土体受到正应力差和剪应力的三维耦合剪切作用,瞬态超孔隙水压力呈振荡与累积两种增长模式且引起土体循环软化。基于扩展Masing法则构造了粘弹塑性应力应变滞回曲线,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以及对剪应力和正应力差耦合剪切引起的不可逆性体应变的数学描述,建立了饱和砂土有效应力本构模型;基于FLAC3D平台对该本构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对室内单元试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有效应力本构模型能够反映饱和砂土的孔压增长规律和液化过程。以渤海实际钻孔为场地条件,建立了沉管隧道-砂质海床相互作用模型,对竖向-水平向地震动耦合作用下沉管隧道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双向地震动作用下沉管隧道-海床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机理及海床的渐进液化规律,明确了沉管隧道失稳的控制性因素为抗浮力的减小和上浮力的增大。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海底沉管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海床 沉管隧道 有效应力方法 地震反应 -结构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黄隧道土衬砌结构相互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小文 程展林 饶锡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11-113,共3页
对于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地下隧道土 结构相互作用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和离心模型试验进行了研究,得到在不同工况下作用于隧道上的土压力分布和衬砌的应力分布。简要介绍了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初步研究结果。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隧道 -结构相互作用 数值分析 离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在桩—─土共同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熊仲明 赵鸿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288-291,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桩—土共同工作下,框架结构梁柱产生的内力,为上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无填充墙的多层框架和填充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同时考虑弯曲剪切变形,采用差分法由框架柱子的沉降差δ,求出了框架柱端弯矩及梁端弯矩...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桩—土共同工作下,框架结构梁柱产生的内力,为上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无填充墙的多层框架和填充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同时考虑弯曲剪切变形,采用差分法由框架柱子的沉降差δ,求出了框架柱端弯矩及梁端弯矩的解析式,分析了在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下,框架柱内力产生重分布的原因.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桩—土共同作用下,框架柱荷载有向边柱转移的现象,与常规设计方法相比,边柱增大25%左右,中柱减小5%左右.因此常规计算方法与共同作用分析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别.撇开基础(或上部结构)来分析上部结构(或基础)的内力大小和分布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桩- 共同作用 内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弹性模量对土—结构共同作用体系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兵 唐滢 +1 位作者 梁星云 陈挚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9-1144,共6页
为了分析岩溶区土的弹性模量对共同作用体系的影响,建立岩溶地基—桩筏基础—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桩间土弹性模量变化时,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桩间土弹性模量的变化对共同作用体系的动力响应有一定的... 为了分析岩溶区土的弹性模量对共同作用体系的影响,建立岩溶地基—桩筏基础—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桩间土弹性模量变化时,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桩间土弹性模量的变化对共同作用体系的动力响应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桩间土弹性模量的增加,上部结构加速度峰值、位移峰值、层间位移角峰值整体上有减小的趋势,位移峰值变化率最大为12.76%,加速度峰值和层间位移角峰值变化率都在10%以内;基础的弯矩和剪力减小。分析其原因是桩间土弹性模量的增大,增大了地基的刚度,使地基土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减小,对桩筏基础的约束增大,从而使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基础的内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地基—桩筏基础—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共同作用 桩间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结构-桩-土共同作用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熊仲明 赵鸿铁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2期99-104,共6页
采用边界元特解样条函数提出了桩-土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动力分析方程,分析了土桩刚度与阻抗的计算方法;指出在共同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发生了变化,结构自振频率减小,上部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分布不同于传统的以第1振型为主的倒三角... 采用边界元特解样条函数提出了桩-土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动力分析方程,分析了土桩刚度与阻抗的计算方法;指出在共同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发生了变化,结构自振频率减小,上部结构的位移、加速度分布不同于传统的以第1振型为主的倒三角形分布,而随着地基土软弱程度的加重而越来越接近K型分布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结构 桩-共同作用 地震反应分析 高层建筑 分布规律 动力特性 边界元特解样条函数 自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山岭隧道地震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东阳 谷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6-182,共7页
当山岭隧道围岩及覆土层高度较大时,规范地震力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山岭隧道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时程计算,与规范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山岭隧道结构动力反应特点,总结了... 当山岭隧道围岩及覆土层高度较大时,规范地震力计算结果与实际不符。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山岭隧道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时程计算,与规范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山岭隧道结构动力反应特点,总结了公路山岭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规律,研究了围岩高度对衬砌破坏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不同围岩高度的隧道横断面,埋置深度越大,内力峰值总体继续增大,但是在超过某数值后,增加的速度会减弱。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公路山岭隧道考虑复杂地基地质条件有明显变化以及覆土层为非对称的情况,为山岭隧道的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山岭隧道 抗震分析 -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地震作用考虑土-结构共同作用的高层钢结构交错桁架内力分析
11
作者 蒋建国 梁洪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7-20,共4页
研究了三维高层钢结构交错桁架的动力内力反应,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交错桁架的动力反应时考虑土-结构共同作用。在进行内力计算与分析时,同时研究交错桁架结构底柱固定与考虑共同作用两种情况,对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动力反应进行了研... 研究了三维高层钢结构交错桁架的动力内力反应,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交错桁架的动力反应时考虑土-结构共同作用。在进行内力计算与分析时,同时研究交错桁架结构底柱固定与考虑共同作用两种情况,对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动力反应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土-结构共同作用时,水平地震作用下交错桁架柱子的最大内力将减少,并且其内力变化也更加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动力分析 交错桁架 -结构共同作用 地震作用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土-隧道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响应分析
12
作者 张存 郑文 +1 位作者 罗凯凯 路沙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2-613,共12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非均质场地各个土层放大效应以及分层土-隧道的地震响应,以大连某实际工程为背景,基于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的理论,采用收敛约束法,通过ABAQUS构建分层土-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振动台试验,验证模拟的准确性...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非均质场地各个土层放大效应以及分层土-隧道的地震响应,以大连某实际工程为背景,基于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的理论,采用收敛约束法,通过ABAQUS构建分层土-隧道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结合振动台试验,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将自由场与有隧道场地进行对比,并结合加速度和傅里叶曲线对模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体性质和激励大小对地震波的传递有影响,随着场地由浅到深逐渐增加,峰值加速度逐渐放大,不同分层介质的主要频率和频谱形状发生明显变化;(2)隧道会放大远场的加速度响应,略微降低近场的动力响应;(3)软弱夹层的存在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也有明显影响,不同分层介质的不同特性导致土层刚度不同,从而影响地震作用下层状土-隧道的动力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效应 分层 收敛约束法 -隧道结构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筏基础计算及其与上部结构和分层地基土的共同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宁 谷拴成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针对工程中用到的厚筏基础 ,用样条有限层法分析其特性 ,并考虑与上部结构和分层地基土的相互作用 ,重点分析筏基的厚度变化对整个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在分析中 ,上部结构用空间子结构法分析 ,而分层土用分层总和法求其刚度。最后对一... 针对工程中用到的厚筏基础 ,用样条有限层法分析其特性 ,并考虑与上部结构和分层地基土的相互作用 ,重点分析筏基的厚度变化对整个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在分析中 ,上部结构用空间子结构法分析 ,而分层土用分层总和法求其刚度。最后对一算例的计算 ,得出一些对工程有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筏 共同作用 样条有限层法 分层地基 样条有限层法 空间子结构 分层总和法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结构耦合作用下地铁区间隧道抗震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商金华 王晓昱 毛荣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7-61,共5页
针对济南市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基于三维比奥固结渗流理论,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利用FLAC^(3D)5. 0软件建立了地铁区间隧道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水-土-结构耦合作用下区间隧道的地震反应,以及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铁区间隧道抗震性能的影... 针对济南市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基于三维比奥固结渗流理论,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利用FLAC^(3D)5. 0软件建立了地铁区间隧道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水-土-结构耦合作用下区间隧道的地震反应,以及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铁区间隧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地下水渗流后区间隧道位移和内力地震响应规律与不考虑地下水渗流时相同,但区间隧道各点位移、洞顶和洞底的相对位移增大;渗流作用下,隧道的弯矩、剪力有所下降,轴力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隧道 水--结构耦合作用 抗震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力作用下土-地铁隧道模型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妮娜 门玉明 刘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95-298,共4页
针对地铁建设中典型的马蹄形断面隧道建立比例尺为1∶20的分析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马蹄形隧道处于单一土层及工程所处区域典型的成层土体中时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一土层中由于土体的约束作用,结构产生的位移以整体沉... 针对地铁建设中典型的马蹄形断面隧道建立比例尺为1∶20的分析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马蹄形隧道处于单一土层及工程所处区域典型的成层土体中时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单一土层中由于土体的约束作用,结构产生的位移以整体沉降为主,在成层土体中除产生一定的整体变形外还伴随一定的扭转变形。在两种地层情况下马蹄形地铁隧道在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动力加速度响应、竖向位移均在拱顶处产生最大值,其中在单一土层中的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为结构中部加速度的2.29倍。结构在顶部和侧板处所产生的动应力响应值也较大。研究表明,地震动力荷载作用下顶板、侧板均为受力较大部位,在设计和施工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 马蹄形隧道 地震荷载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软土-隧道-地上框架体系动力反应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季 谭灿星 +2 位作者 黄源 黄玲慧 许开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8-286,共9页
地震作用下地铁隧道与临近建筑物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已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针对软土场地方面的动力相互作用认识还不充分。以天津软土场地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围绕隧道与地上框架结构间距、隧道埋深、隧道上行线与下行... 地震作用下地铁隧道与临近建筑物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已受到不少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但是针对软土场地方面的动力相互作用认识还不充分。以天津软土场地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围绕隧道与地上框架结构间距、隧道埋深、隧道上行线与下行线间距、框架结构自振频率等参数,对隧道-软土地基-地上框架结构体系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研究发现:地铁隧道会对其下穿的地上框架地震响应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以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计量这种扰动,影响程度在10%左右;地上框架结构可能会放大临近地铁隧道的动应力响应(特别是下穿型地铁隧道),也可能会削弱其动应力响应,就本文模型而言,地上结构对衬砌动应力峰值的放大倍数最高可达80.7%。建议软土场地工程设计中考虑地上建筑对下穿型地铁隧道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地上框架结构 场地 动力相互作用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SV波入射下地上建筑群-地铁隧道群动力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中宪 王建旭 金立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7,共11页
该研究采用一种高精度间接边界元方法(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BEM),研究了平面SV波入射下地上建筑群-地铁隧道群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研究表明:“建筑群-隧道群”系统存在显著的动力相互作用,其规律与入射波性质、建筑物... 该研究采用一种高精度间接边界元方法(indirect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IBEM),研究了平面SV波入射下地上建筑群-地铁隧道群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研究表明:“建筑群-隧道群”系统存在显著的动力相互作用,其规律与入射波性质、建筑物和隧道数量排布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比不同建筑物数量对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能够发现:低频波作用下,建筑物对下穿隧道的动力响应有放大作用,而高频波作用下则会削弱隧道的动力响应,最多可以降低37.5%左右。从频域分析中可以看出:隧道对地震波有较强的屏蔽作用,从而降低了其上建筑群的地震响应。建筑群的存在降低了各个单体建筑的动力响应,但在高频波作用时位于建筑群来波一侧的建筑会产生较大的动力响应。该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建筑群-地铁隧道群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以及地上建筑和地铁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结构相互作用 地铁隧道 地上建筑群 间接边界元法(IBEM) 频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框架结构作用下隧道施工诱发的砂质地层变形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敬民 章定文 刘松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2-612,I0003,I0004,共13页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不可避免的引起地层移动与变形,其运移规律不仅由施工状况和地层条件决定,还会受到临近结构物的影响。通过24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地表筏板基础框架结构对隧道施工引起砂质地层移动与变形规律的影响。试验中采用了建筑... 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不可避免的引起地层移动与变形,其运移规律不仅由施工状况和地层条件决定,还会受到临近结构物的影响。通过24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地表筏板基础框架结构对隧道施工引起砂质地层移动与变形规律的影响。试验中采用了建筑的长度、隔间宽度、构件厚度和楼层数量各不相同的5种铝制框架结构,并考虑砂土密度、建筑附加荷载、结构与隧道相对水平位置的影响。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地层与建筑的位移,并揭示了地表沉降与水平移动、土层移动、剪切应变和体积应变的等值线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框架结构显著影响地层水平移动,位于隧道上方的长建筑可显著限制浅部土层的水平移动,影响程度与建筑荷载、筏板与地表土层间隙大小关联;但偏心的短建筑则会增加土层的水平移动。建筑结构荷载增大土层沉降范围,且影响程度随荷载增加而增大。筏板对地层水平移动的约束导致筏板下方浅部土层中出现剪切带,减轻了土层的收缩变形程度。砂土相对膨胀指数取决于相对密度和应力状态,松散砂土地层表现出整体收缩响应,密砂地层体积变形随隧道体积损失率的增加从收缩逐渐转变为膨胀变形,而建筑的附加荷载轻微增加地层的收缩变形。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安全评估和风险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地层变形 框架建筑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物与地基土共同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昌年 俞载道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1982年第4期39-49,共11页
本文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建筑物与地基土共同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和主要影响参数,并且得到了体系基本周期和阻尼比的近似计算公式。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本文计算了体系的地震响应,探讨了共同作用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 本文探讨了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建筑物与地基土共同作用体系的动力特性和主要影响参数,并且得到了体系基本周期和阻尼比的近似计算公式。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本文计算了体系的地震响应,探讨了共同作用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个结构响应的近似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共同作用 结构 作用体系 动力特性 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基坑引起下卧隧道隆起的非线性流变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俊峰 王建华 温锁林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5,共6页
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改变了周边土体的初始应力,引起周边土体的位移,对周边构筑物造成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开裂等不利的影响,并且可能危及临近地铁隧道的安全。对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隧道的隆起变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实用的预测方法。基... 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改变了周边土体的初始应力,引起周边土体的位移,对周边构筑物造成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开裂等不利的影响,并且可能危及临近地铁隧道的安全。对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隧道的隆起变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实用的预测方法。基坑开挖土体卸载引起的土体变形采用了Boussinesq应力解进行求解,隧道反力引起的土体变形采用了弹性半空间Mindlin应力解进行分析。隧道本身变形采用了弹性的地下连续梁进行分析,并且考虑隧道与土体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软土的非线性流变模型,考虑了软土变形的时间效应,因此可以对复杂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还对基坑开挖对隧道隆起的效应进行了讨论,通过上海市某重点工程实例的隧道隆起量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分析,隧道隆起的监测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隆起 基坑开挖 土与隧道结构共同作用 非线性流变 明德林解 布辛奈斯克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