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炜 陈跃 +2 位作者 周高强 张向冈 杨俊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8,共8页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性能,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型,对8个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改变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梁柱屈服弯矩比等参数来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滞回性能,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有限元模型,对8个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改变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梁柱屈服弯矩比等参数来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变化参数下试件的滞回曲线均呈现梭形且较饱满。轴压比从0.2增至0.4时,位移延性系数前期增加后期减小,但均大于3.20;试件耗能系数能达到0.30以上。梁柱线刚度比从0.4增至0.79时,试件初始刚度增加了4.16%;位移延性系数变化幅度远远小于5%且均大于3.45。梁柱屈服弯矩比从0.15增至0.4时,位移延性系数降低16.52%;试件耗能系数能达到0.38以上且破坏点的耗能系数约为屈服点的2倍。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不同变化参数下试件刚度逐渐退化,且退化速率逐渐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 滞回性能 有限元分析 轴压比 梁柱线刚度比 梁柱屈服弯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叠合柱轴压性能试验
2
作者 牛海成 李博涵 +1 位作者 高锦龙 尚天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57,共8页
为探究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叠合柱轴心受压性能,本文以粗骨料取代率、配箍率、含钢率和长细比为变量,对5根圆钢管高强混凝土叠合柱进行单调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各设计参数对叠合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叠合柱... 为探究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叠合柱轴心受压性能,本文以粗骨料取代率、配箍率、含钢率和长细比为变量,对5根圆钢管高强混凝土叠合柱进行单调加载试验,系统研究了各设计参数对叠合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叠合柱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柱的破坏特征相近,但其承载力和耗能高于普通混凝土柱,延性较差,破坏时外围混凝土剥落更严重。配箍率的增加对承载力与耗能提升有限,却能显著改善延性;含钢率提高可大幅增强承载力、延性与耗能;长细比增大使叠合柱的破坏加剧,综合受压性能明显下降。利用T/CECS188-2019等国内外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设计规程对17根叠合柱轴压承载力计算,结果显示该规程计算精度良好,计算值与试验值契合度高,可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 叠合柱 高强再生混凝土 静力试验 轴压性能 延性 耗能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耗能能力及延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辉 胡杰江 +2 位作者 赵艳丽 刘方达 席嘉诚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对11个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组合柱的破坏形态及特征,获取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延性系数及侧向位移角等性能指标,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型钢截面形式、轴压比、型钢配钢... 对11个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察了组合柱的破坏形态及特征,获取了组合柱的滞回曲线、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延性系数及侧向位移角等性能指标,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型钢截面形式、轴压比、型钢配钢率和圆钢管径厚比等参数对组合柱耗能能力及延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复荷载作用下组合柱呈压弯塑性铰破坏模式;组合柱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呈纺梭形,屈服位移后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在0.30~0.48之间,平均位移延性系数大于3.0,极限侧向位移角介于1/30~1/20之间且均大于规范限值1/50,组合柱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此外,组合柱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受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影响较大,全再生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耗能能力下降14.5%;增加钢管壁厚或型钢配钢率有利于提升组合柱的耗能能力和延性,而增大轴压比则对组合柱的延性和变形不利;内置型钢采用箱型截面时,组合柱耗能及延性最优,与工字型钢相比,采用箱型截面型钢的组合柱耗能能力和延性分别提升了23.5%和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 型钢再生混凝土 滞回耗能 位移延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砖骨料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国平 颜桂云 +2 位作者 刘如月 刘宪成 张鹏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为探究废弃黏土砖再利用的可行性,对6根圆钢管砖骨料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以不同钢管厚度(4、6 mm)、砖骨料取代率(0%、50%、100%)、轴压比(0.05、0.25、0.50)为参数,得到了试件在往复荷载作下的失效模态... 为探究废弃黏土砖再利用的可行性,对6根圆钢管砖骨料地聚物再生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以不同钢管厚度(4、6 mm)、砖骨料取代率(0%、50%、100%)、轴压比(0.05、0.25、0.50)为参数,得到了试件在往复荷载作下的失效模态、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并对构件的刚度退化、滞回性能、峰值承载力、延性、承载力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试件的失效模式表现为底部发生鼓曲、开裂,出现塑性铰的区域核心混凝土破碎,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相似;砖骨料取代率和轴压比的增加会降低试件的承载力,钢管厚度的增加会提高试件的承载力。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表现出不明显的捏缩,表明耗能能力较好;轴压比的增加导致试件的变形能力降低,加快了刚度和承载力的退化速度,增长钢管厚度可以提高试件的变形能力;砖骨料取代率对试件刚度退化、延性、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骨料 地聚物再生混凝土 圆钢管混凝土 砖骨料取代率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框架性能的控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闻洋 陈伟 +1 位作者 杨铮 刘培培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9-315,共7页
为了从结构层面分析柱截面含钢率和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四榀圆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框架进行定常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各柱截面含钢率和柱内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试件... 为了从结构层面分析柱截面含钢率和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性能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四榀圆钢管再生混合混凝土框架进行定常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各柱截面含钢率和柱内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试件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四榀框架破坏现象均为梁铰破坏机制;随着柱截面含钢率的提高,试件的水平承载力、塑性变形能力和位移延性显著提高,刚度退化速率降低;而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对试件各项指标的影响规律与含钢率恰好相反,且影响程度有限;柱截面含钢率与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共同作用,使二者对结构水平承载力和结构耗能能力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 废弃混凝土 含钢率 框架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宗平 张向冈 +1 位作者 薛建阳 苏益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31,共10页
为了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以100%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制作1榀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试件受力的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等各项抗... 为了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以100%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制作1榀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观察试件受力的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等各项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框架在设计方法上满足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等抗震设计要求;框架滞回曲线对称,呈现出比较饱满的梭形;框架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变形性能良好;破坏位移转角大于1/38,抗倒塌能力强;破坏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为0.243,耗能充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框架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应用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区的高层建筑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 钢筋再生混凝土 框架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孙跃东 肖建庄 +1 位作者 周德源 张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5,共7页
在保持竖向荷载恒定的情况下,对3榀再生骨料掺量为30%、50%和100%的再生混凝土框架和1榀天然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的破坏机制、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性能,并和普... 在保持竖向荷载恒定的情况下,对3榀再生骨料掺量为30%、50%和100%的再生混凝土框架和1榀天然混凝土框架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的破坏机制、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耗能等性能,并和普通混凝土框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发现再生混凝土框架为“强柱弱梁”的破坏类型,最大水平承载能力比普通混凝土框架低2.3%~15.7%,位移延性系数在3.91 ̄4.54之间,和天然混凝土框架相比耗能能力没有明显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应用于工程实际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 位移延性 滞回曲线 刚度退化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白国良 刘超 +2 位作者 赵洪金 姚菲 朱丽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6,共6页
进行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0%、100%的3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荷载的对比试验,在相同轴压比、不同取代率的情况下,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框架柱、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之间不同取代率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 进行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0%、100%的3个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荷载的对比试验,在相同轴压比、不同取代率的情况下,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框架柱、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之间不同取代率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特性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框架柱的破坏过程相似,前者的滞回特性、延性和耗能均满足抗震要求,因此在有抗震设防要求地区的框架中采用再生混凝土是可行的,但再生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框架柱构件延性减小,耗能能力降低,不建议直接采用原有设计方法,需进行合理的构造加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延性性能 耗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柱重复加载偏压试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曹万林 牛海成 +1 位作者 周中一 董宏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37,共7页
为研究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完成了4个试件的单调重复加载试验.4个试件分为两组,第一组试件包括圆钢管普通混凝土柱和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偏心距100 mm;第二组试件与第一组试件相同,区别在于偏心距为160 mm.通过试验,得... 为研究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完成了4个试件的单调重复加载试验.4个试件分为两组,第一组试件包括圆钢管普通混凝土柱和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偏心距100 mm;第二组试件与第一组试件相同,区别在于偏心距为160 mm.通过试验,得到了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应变沿截面高度分布情况,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特征、承载力、刚度、延性和耗能等.利用国内外相关规程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进行承载力计算,并与试验结果比对.研究表明:圆钢管高强再生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损伤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柱相似,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较普通混凝土试件有所提高;截面应变分布与平截面假定符合较好;随着偏心距增大,试件承载力降低,刚度退化加剧,变形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混凝土 高强再生混凝土 偏心受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曹万林 尹海鹏 +2 位作者 张建伟 董宏英 张亚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个1/2.5缩尺的两层两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一个为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另一个为一层为普通混凝土、二层为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试验基础上,对其承载力、刚度及... 为了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2个1/2.5缩尺的两层两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一个为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另一个为一层为普通混凝土、二层为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试验基础上,对其承载力、刚度及其退化过程、滞回特性、位移延性、耗能能力、破坏形态与破坏机制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个框架的承载力较为接近,刚度退化规律相同,延性均满足抗震要求,二者破坏机制均为'强柱弱梁'型;再生混凝土框架可用于多层结构或高层结构上部楼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轻质砌块填充墙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孙跃东 肖建庄 +1 位作者 周德源 张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4-131,共8页
本文通过对1∶2比例模型的普通混凝土框架和两榀再生骨料掺量为50%的再生混凝土框架(其中一榀再生混凝土框架用再生轻质砌块作填充墙),在恒定的竖向轴压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了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和... 本文通过对1∶2比例模型的普通混凝土框架和两榀再生骨料掺量为50%的再生混凝土框架(其中一榀再生混凝土框架用再生轻质砌块作填充墙),在恒定的竖向轴压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了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和再生砌块填充墙再生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制、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耗能等问题,并和普通混凝土框架进行对比分析,为再生轻质砌块和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深入分析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 填充墙 抗震性能 延性 刚度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轴力下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跃东 周德源 +1 位作者 肖建庄 孙黄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3-1018,共6页
通过对3榀1∶2比例框架模型(普通混凝土框架1榀,再生粗骨料掺量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框架2榀)在不同的竖向轴压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制、承载力、滞回特... 通过对3榀1∶2比例框架模型(普通混凝土框架1榀,再生粗骨料掺量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框架2榀)在不同的竖向轴压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再生混凝土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制、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耗能,以及不同轴向力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框架对比分析,对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进行评价,从理论上探索再生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应用.试验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框架 抗震性能 延性 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轴压比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静 周安 +2 位作者 柳炳康 陈丽华 高斌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3-507,566,共6页
文章通过对5个粗骨料取代率为100%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各试件的破坏形式、滞回特性、延性性能、承载能力,分析轴压比对试件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都一致的条件下,随... 文章通过对5个粗骨料取代率为100%再生混凝土框架柱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各试件的破坏形式、滞回特性、延性性能、承载能力,分析轴压比对试件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跨比、配箍率、混凝土强度都一致的条件下,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试件的滞回曲线越来越扁平,耗能能力、延性及极限承载力不断下降。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柱基本相似,略低于普通混凝土柱构件,因而可以确定再生混凝土框架柱适用于低轴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 轴压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轴压比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超 白国良 +1 位作者 贾胜伟 尹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8,共8页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50%,100%的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不同轴压比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节点、再生混凝土节点不同取代率之间、不同轴压比情况下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特... 通过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50%,100%的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不同轴压比低周反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节点、再生混凝土节点不同取代率之间、不同轴压比情况下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性能、耗能特性等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节点破坏过程均经历了初裂、通裂、极限、破坏四个特征阶段;在滞回曲线形态、节点区变形、构件耗能特性方面,再生混凝土节点与普通混凝土节点表现相似,并没有随着取代率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但从定量对比分析发现再生混凝土构件劣于后者;轴压比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节点的脆性,使得延性降低,变形性能差;再生混凝土节点可以应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地区的结构中,但为避免发生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建议采用适当轴压比以及增加核心区的配箍,以提高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节点 轴压比 剪切变形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61
15
作者 肖建庄 朱晓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6-440,共5页
完成了3种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在恒定竖向轴压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的节点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研究了再生混凝土节点在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 完成了3种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框架边节点,在恒定竖向轴压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的节点抗震性能对比分析,研究了再生混凝土节点在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等问题.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节点的破坏过程与普通混凝土相类似,虽然再生混凝土节点的抗震性能略低于普通混凝土,但再生混凝土节点的延性等抗震性能仍满足相应抗震设防要求,说明再生混凝土可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节点中.再生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水平抗剪承载力可直接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最后,提出了加强抗震构造要求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再生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吕西林 张翠强 +2 位作者 周颖 卢文胜 曹万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32-1942,共11页
全再生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均来自建筑废料,其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有必要研究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设计一个1/4缩尺8层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来研究全再生... 全再生混凝土是指混凝土中的粗细骨料均来自建筑废料,其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有必要研究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设计一个1/4缩尺8层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来研究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研究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揭示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并通过CANNY计算软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和易损性分析,来综合评价全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全再生混凝土8层框架结构基本可以满足8度抗震设防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 振动台试验 弹塑性时程分析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薛建阳 鲍雨泽 +1 位作者 任瑞 王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共8页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4榀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70%、100%的1∶2.5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对框架中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 为研究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进行4榀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70%、100%的1∶2.5模型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观察其破坏形态和受力特点,对框架中节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层间位移角、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典型破坏形态是节点核心区剪切斜压破坏;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位移延性系数介于3.95~4.88;弹塑性极限位移角约为1/19~1/26;破坏时节点的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介于0.322~0.335;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型钢再生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有所降低,延性减小。但是相对于普通型钢混凝土框架中节点而言抗震性能降低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结构 再生混凝土 框架中节点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兵 张齐 孟爽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7-1043,共7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非线性分析,验证笔者提出的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关系的修正数学表达式的正确性.方法钢管与核心混凝土接触界面采用库仑摩擦模型.核心混凝土与顶端垫板采用8节点线性缩减... 目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进行非线性分析,验证笔者提出的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关系的修正数学表达式的正确性.方法钢管与核心混凝土接触界面采用库仑摩擦模型.核心混凝土与顶端垫板采用8节点线性缩减积分三维八面体实体单元(C3D8R),钢管采用线性四节点减缩积分壳体单元(S4R).柱的一端施加固定约束,另一端施加位移荷载.结果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的载荷-变形关系曲线与已有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承载力有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论笔者提出的核心再生混凝土本构关系的修正数学表达式,可以满足利用ABAQUS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构件轴压承载力进行较准确的模拟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 轴压 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吕西林 张翠强 +2 位作者 周颖 卢文胜 曹万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14-1226,共13页
为了研究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一个1/4缩尺8层框架结构的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地震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依次对整体结构进行8度多遇烈度、8度基本烈度、8度罕遇烈度以及更强烈度的地震输入,研究整体结构的破坏模式与抗震性能... 为了研究半再生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一个1/4缩尺8层框架结构的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地震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依次对整体结构进行8度多遇烈度、8度基本烈度、8度罕遇烈度以及更强烈度的地震输入,研究整体结构的破坏模式与抗震性能,并进行整体结构弹塑性时程计算以及易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再生混凝土8层框架破坏模式为强柱弱梁破坏模式;在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阶段,层间位移角均小于规范限值,满足8度抗震设防要求;半再生混凝土8层框架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在多遇烈度下,该结构超越正常使用状态(层间位移角为1/550)概率为79.30%,但在罕遇烈度下,超越生命安全状态(层间位移角为1/50)概率为32.29%,表明该结构依概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框架 振动台试验 弹塑性时程分析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约束型钢再生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坚 彭林苗 +6 位作者 陈盼盼 刘长江 任达 陈原 肖海鹏 招渝 杨勤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针对圆钢管约束型钢再生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在验证了分析模型合理性的前提下,考虑了圆钢管径厚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轴压比等设计参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取了试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 针对圆钢管约束型钢再生混凝土短柱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在验证了分析模型合理性的前提下,考虑了圆钢管径厚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轴压比等设计参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取了试件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和试件的峰值承载力,并与已有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再生混凝土取代率、轴压比、含钢率等参数基本相同时,圆钢管约束型钢再生混凝土短柱比型钢再生混凝土柱和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柱表现出更好的变形和耗能能力;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滞回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影响不大,可基本满足工程抗震要求,并可广泛应用于工程的承重结构中;在取代率和轴压比相同时,随着径厚比的增大,试件弹性阶段初始刚度、峰值承载力和耗能能力逐渐下降,但延性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延性变形能力可提高30%~40%;在取代率和径厚比相同时,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的峰值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变化不大,延性越来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型钢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径厚比 再生粗骨料 取代率 轴压比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