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立面收缩形式圆角弧边三角形超高层建筑的气动力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丁通 陈水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76,133,共8页
为探索立面变化对圆角弧边三角形超高层建筑气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对6种立面收缩形式的建筑物进行了表面风压测试,研究了不同立面收缩形式、不同地貌和风向角情况下建筑三分力系数、横风向弯矩系数功率谱以及层脉动升力系... 为探索立面变化对圆角弧边三角形超高层建筑气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风洞试验方法对6种立面收缩形式的建筑物进行了表面风压测试,研究了不同立面收缩形式、不同地貌和风向角情况下建筑三分力系数、横风向弯矩系数功率谱以及层脉动升力系数功率谱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锥度化和同向退台均可有效降低平均阻力系数、平均升力系数以及脉动升力系数,且降幅随锥度增大而增大,相比之下退台的效果更佳;两种退台旋转可更大程度减小三个平均分力系数和脉动阻力系数,并改变脉动升力系数和脉动扭矩系数峰值所对应的风向范围。随着锥度增大,横风向弯矩系数功率谱峰值频率右移,谱峰降低,采用退台则影响程度更大。退台旋转会使功率谱部分频段的能量明显超过同向退台情况,因为当旋转部分圆角迎风时,在两侧风弧面上加速的气流可对上方相邻退台的漩涡脱落起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立面收缩 圆角弧边三角形 风洞试验 气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列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层风力干扰特性研究
2
作者 蓝吕康 陈水福 《低温建筑技术》 2022年第7期80-85,共6页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并列情况下不同建筑间距和排布方式对圆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层阻力系数和层升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间距比下,施扰建筑对受扰建筑平均和脉动层风力系数的干扰效果有明显改变;单体建... 采用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并列情况下不同建筑间距和排布方式对圆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层阻力系数和层升力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间距比下,施扰建筑对受扰建筑平均和脉动层风力系数的干扰效果有明显改变;单体建筑弧面迎风时会出现强烈的漩涡脱落;双塔并列弧面迎风时,施扰建筑在间距比很小时会抑制受扰建筑的漩涡脱落,从而显著减小其脉动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角弧边三角形 双塔 风洞试验 并列排布 干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圆角三角形双塔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
3
作者 ABDIRAZAK FOZI 陈水福 +1 位作者 缪海悦 陈星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为探讨处于串列布置的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干扰效应,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相对间距及风向偏转对受扰建筑平均层阻力和升力系数及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脉动弯矩功率谱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上游建筑的存在使受扰建筑... 为探讨处于串列布置的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干扰效应,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相对间距及风向偏转对受扰建筑平均层阻力和升力系数及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脉动弯矩功率谱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上游建筑的存在使受扰建筑的平均阻力和升力系数都小于单体建筑,且随双塔间距减小更为显著,较小的风向偏转对其影响不大。上游施扰建筑会使受扰建筑的基底弯矩谱能量由低频向高频转移,并产生新的谱峰,对横风向弯矩其谱峰在相对间距为3时最大;当风向偏移至接近弧面迎风时,能量转移基本消失。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建筑的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双塔建筑 圆角弧边三角形 干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角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
4
作者 缪海悦 陈水福 丁通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为探索圆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文中以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为对象,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弧面迎风时受扰建筑脉动风荷载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双塔弧面对称迎风时受扰建筑层脉动阻力系数、脉动升力系数达到最... 为探索圆角弧边三角形高层建筑的风致干扰效应,文中以圆角弧边三角形双塔高层建筑为对象,采用风洞试验方法,研究了双塔弧面迎风时受扰建筑脉动风荷载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双塔弧面对称迎风时受扰建筑层脉动阻力系数、脉动升力系数达到最大;当双塔相对间距比不超过2时,弧面不对称迎风时干扰效应会使受扰建筑基底脉动弯矩频谱在高频处出现显著共振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高层建筑 圆角弧边三角形 脉动风荷载 干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