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凸凹模圆角半径对拼焊板盒形件成形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军 张锟 栗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5-167,175,共4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钢-铝拼焊板盒形件的拉深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对拼焊板成形深度及焊缝偏移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变凸、凹模圆角参数会导致板料流入凹模速度的改变,从而影响板料成形阻力。选用... 利用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钢-铝拼焊板盒形件的拉深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对拼焊板成形深度及焊缝偏移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改变凸、凹模圆角参数会导致板料流入凹模速度的改变,从而影响板料成形阻力。选用较大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可以提高拉深极限,减少凸缘处焊缝偏移,但它会造成盒形件底部焊缝偏移量的增加。因此,选择适当的凸、凹模圆角半径可以有效地避免焊缝移动、拉裂等成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焊板 凸、圆角半径 焊缝偏移 成形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扩孔试验用凹模圆角半径的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秀华 吕伟 张凌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在航空用金属材料铝合金和钛合金薄板进行成形工艺性能试验研究,发现标准中规定的凹模圆角半径参数并不能满足所有航空金属材料的成形试验要求,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的试验验证提出建议性的修改意见,这对于更好... 在航空用金属材料铝合金和钛合金薄板进行成形工艺性能试验研究,发现标准中规定的凹模圆角半径参数并不能满足所有航空金属材料的成形试验要求,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的试验验证提出建议性的修改意见,这对于更好的完善标准的内容,提高材料成形性能试验研究水平和更准确的指导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薄板成形性 标准 圆角半径 扩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厚度变化的杯形件拉延凹模圆角成形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茂俞 薛克敏 李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58,共3页
在模拟软件中,建立带压边圈的杯形件拉延模具模型,设杯形件材料为弹塑体本构模型,考虑厚度的应力、应变变化,通过数值模拟拉延成形,在不同压下位移时,求得凹模圆角处及附近的板料厚度截面等效应变、等效应力以及厚度变化值的分布;在此... 在模拟软件中,建立带压边圈的杯形件拉延模具模型,设杯形件材料为弹塑体本构模型,考虑厚度的应力、应变变化,通过数值模拟拉延成形,在不同压下位移时,求得凹模圆角处及附近的板料厚度截面等效应变、等效应力以及厚度变化值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对压下位移不同阶段的凹模圆角成形区及附近区域的应力、应变值进行分析,其数值分别沿凹模圆角由外径向内径方向数值增大;另外得出在不同位置厚度发生变化曲线。总之,研究厚度方向的成形状态变化的方法,对揭示板料成形时凹模圆角厚度变化的机理具有一定理论和工程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 圆角 厚度变化 等效应变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剂的粘度与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丹农 印雄飞 沈利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3-54,共2页
本文介绍利用测试总拉深力和极限拉深比的实验方法,研究拉深用润滑剂的粘度和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成形工艺的影响.从实验中发现具有相同成份添加剂的润滑剂,只要提高基础油的粘度即可改善其拉深性能.这一结果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 本文介绍利用测试总拉深力和极限拉深比的实验方法,研究拉深用润滑剂的粘度和凹模圆角半径对拉深成形工艺的影响.从实验中发现具有相同成份添加剂的润滑剂,只要提高基础油的粘度即可改善其拉深性能.这一结果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深成形 润滑剂 粘度 圆角半径 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制造的圆角特征选择性抑制识别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程亚龙 刘晓军 倪中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1-735,共5页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零件模型信息,提出了一种面向制造的圆角特征处理策略.该策略将圆角特征分为抑制类与非抑制类,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过程包括圆角特征识别与分类、圆角抑制与恢复2部分:根据刀具接近方向识别出所有主加工面,再...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零件模型信息,提出了一种面向制造的圆角特征处理策略.该策略将圆角特征分为抑制类与非抑制类,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处理过程包括圆角特征识别与分类、圆角抑制与恢复2部分:根据刀具接近方向识别出所有主加工面,再以主加工面为基础向周围搜索识别圆角过渡面,然后分析过渡面信息进而确定圆角特征类型;对抑制类特征进行抑制,对抑制后的模型进行特征识别,完成之后恢复抑制的圆角特征,并还原三维模型的原始结构,对非抑制特征不做任何处理.该处理策略简化了圆角特征的抑制过程,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三维模型的特征信息,提高了特征识别的整体效率与准确性.最后,利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类圆角特征 主加工面 广义夹角 圆角凹边 圆角凸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形件拉深孔成形工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施于庆 楼易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1-195,共5页
提出了一种能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拉深孔成形工艺,该工艺是通过减小拉深时凹模圆角处对板料的压应力,实现对板料成形性能的优化。以带凸缘的圆筒形件为研究对象,对采用该工艺进行拉深有限元模拟,从拉深后拉深件的危险断面处厚度减薄率和... 提出了一种能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拉深孔成形工艺,该工艺是通过减小拉深时凹模圆角处对板料的压应力,实现对板料成形性能的优化。以带凸缘的圆筒形件为研究对象,对采用该工艺进行拉深有限元模拟,从拉深后拉深件的危险断面处厚度减薄率和成形极限图方面得到了很好验证,同时分析了该工艺的成形机理和力学特征,并阐明了该工艺是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技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形件 圆角 拉深孔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曲轴疲劳强度分析及有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德波 王良国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7-41,共5页
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维建模,校核了曲轴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强度,并通过曲轴的疲劳试验对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对忽略惯性力、忽略相邻曲拐影响以及忽略扭矩的简化模型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不同建模方法... 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了符合实际情况的三维建模,校核了曲轴在交变载荷下的疲劳强度,并通过曲轴的疲劳试验对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对忽略惯性力、忽略相邻曲拐影响以及忽略扭矩的简化模型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出了不同建模方法对计算结果精度的影响。对曲轴圆角形状优化、圆角应力分布和强化工艺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有限元法 疲劳强度 圆角 汽车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爪精冲及模具设计
8
作者 李应明 谢桂兰 +1 位作者 肖良红 刘健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3-54,共2页
根据触爪零件的工作特点和技术要求 ,提出采用齿圈压板精密冲裁的成形工艺。分析精冲工艺的成形特点 ,介绍在通用设备上使用精冲模具以及该模具的主要结构零件和技术参数。试模后 。
关键词 触爪 精冲 齿圈压板 圆角 模具设计 精密冲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轨辅助运输巷道设计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连柱 张燕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75,共6页
为了提高无轨辅助运输车辆在井工煤矿的适用性,基于对目前市场上各种无轨辅助运输车辆的研究和煤矿辅助运输巷道的现状,提出了对井下辅助运输巷道进行设计时,要从巷道的断面、路面、坡度、凸形变坡倒圆角、凹形变坡倒圆角、道岔加宽、... 为了提高无轨辅助运输车辆在井工煤矿的适用性,基于对目前市场上各种无轨辅助运输车辆的研究和煤矿辅助运输巷道的现状,提出了对井下辅助运输巷道进行设计时,要从巷道的断面、路面、坡度、凸形变坡倒圆角、凹形变坡倒圆角、道岔加宽、不同巷道夹角的转弯倒圆角半径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设计,以满足车辆在煤矿井下的运行环境要求。基于各种类型车辆的外形尺寸、转弯半径、离地间隙、轴距、接近角、离去角等参数,考虑车辆运行的安全间隙,推算出了不同类型车辆在不同巷道夹角处转弯时,巷道转弯处所需倒圆角半径的计算公式;不同车辆在经过凸形和凹形变坡时,变坡连接处所需的倒圆角半径计算公式。以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运人车、运料车、铲板车、框架车为例,运用推导出的计算转弯倒圆角半径和变坡倒圆角半径公式,对巷道夹角为45°、90°和135°的情况下,各种车型所适用的倒圆角半径分别进行了测算,对凹形和凸形变坡角为18°、22°、24°、30°和40°的情况下,各种车型所适用的倒圆角半径进行了测算,计算结果很好地满足了车辆在转弯和变坡行驶时的运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轨辅助运输 井巷设计 转弯半径 凸形变坡倒圆角 形变坡倒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飞机溢油口拉深成形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车利 李小曼 +3 位作者 王悉颖 高辉 王永兴 龚强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19,共8页
目的掌握深腔薄壁溢油口拉深成形工艺,解决拉深成形过程中起皱和破裂问题,研究各参数对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最终成形出合格产品。方法以6061铝合金飞机溢油口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Dynaform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成对拉... 目的掌握深腔薄壁溢油口拉深成形工艺,解决拉深成形过程中起皱和破裂问题,研究各参数对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最终成形出合格产品。方法以6061铝合金飞机溢油口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Dynaform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成对拉深成形对材料流动的影响并与单一拉深成形进行对比,通过改变毛坯外形尺寸、凹凸模间隙和压边力等参数进行拉深成形模拟试验研究,最终通过拉深成形试验验证成形方法及各参数设置的合理性。结果成对拉深成形能限制单一拉深成形圆弧开口位置材料收缩,改善开口处起皱和变形缺料的现象。随着凹凸模间隙的增大,最大减薄率逐渐降低而后升高,最佳成形凹凸模间隙为1.05t;随着压边力的增大,最大减薄率逐渐升高,最大增厚率逐渐降低,最佳成形压边力为50 kN;凹模圆角半径小于7 mm时,板料最大减薄率逐渐减小,半径为4 mm时,最大减薄率下降最快,半径在7~8 mm范围内,板料最大减薄率趋于平稳,最佳成形凹模圆角半径为7 mm。结论模拟得到了毛坯外形尺寸、凹凸模间隙和压边力等参数对拉深成形的影响规律,最终制造出了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验证了各参数设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溢油口 成对拉深 凸模间隙 压边力 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