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的诱导与分离
被引量:
5
1
作者
赵爽
丁洪昌
+1 位作者
刘长军
严兴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22,共9页
为获得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本文使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照其叶状体,培养数天后,在叶状体上出现了少量颜色变异细胞,它们呈斑点状无规则地分布在野生型细胞中间。再培养2~3周,这些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其颜色呈浅...
为获得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本文使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照其叶状体,培养数天后,在叶状体上出现了少量颜色变异细胞,它们呈斑点状无规则地分布在野生型细胞中间。再培养2~3周,这些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其颜色呈浅绿黄、橄榄色、草绿、绿褐、黄褐、浅褐、深紫红和浅紫红色等。在辐照强度0~80μW/cm^2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随辐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至80μW/cm^2以上时,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加,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这表明80μW/cm^2为有效的辐照强度。将色素变异细胞块切下,置入充气瓶内充气培养,待其释放出单孢子,随后从单孢子萌发体中挑选出了黄褐、橄榄色、红色、褐红等纯色的突变体,并利用叶状体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它们的遗传纯合丝状体(品系)。各突变品系的F_1叶状体与各自母体的颜色一样,说明其颜色是可稳定遗传的。与野生型品系相比,各色素突变品系的F_1叶状体的生长速度、活体吸收光谱、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的含量及它们相互间的比值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紫菜
紫外线
变异细胞
色素突变体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紫菜(Pyropia suborbiculata)减数分裂时期的遗传分析与叶状体形态建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秀文
丁洪昌
+1 位作者
严兴洪
刘长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80,共8页
本文以圆紫菜的绿色突变体(LT)和红色突变体(HT)进行杂交实验,证实了圆紫菜减数分裂发生的时期,并观察了圆紫菜的早期发育和形态建成过程。杂交F1叶状体中,出现了2种亲本色和2种重组色,它们分别为绿色(G,母本色)、红色(R,父本色)、野生...
本文以圆紫菜的绿色突变体(LT)和红色突变体(HT)进行杂交实验,证实了圆紫菜减数分裂发生的时期,并观察了圆紫菜的早期发育和形态建成过程。杂交F1叶状体中,出现了2种亲本色和2种重组色,它们分别为绿色(G,母本色)、红色(R,父本色)、野生色(W)和黄褐色(Y)。4种颜色在F1叶状体中形成了大量由2—4个色块组成的颜色嵌合体,色块出现了分离并呈线性排列。F1叶状体中嵌合体所占比例为82.9%,其中两嵌合最多,三嵌合次之,四嵌合最少。4种颜色在嵌合体的分离比为1G:0.97R:0.88W:0.69Y。上述结果证实圆紫菜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壳孢子萌发初期。减数分裂产生的四分子呈线形排列,随后继续发育成叶状体,叶状体发育至7—9个细胞时进行第一次纵向分裂,叶状体形态变宽。随后,圆紫菜梢部开始大量形成和放散单孢子,最终导致圆紫菜的形状为圆形或肾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紫菜
色素突变体
杂交实验
减数分裂
色块嵌合体
形态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的诱导与分离
被引量:
5
1
作者
赵爽
丁洪昌
刘长军
严兴洪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10A4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2208)
+3 种基金
福建省省长专项基金项目(2014S1477-10)
浙江省农业(水产)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5-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900606)
江苏省科技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BE2018335)
文摘
为获得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本文使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辐照其叶状体,培养数天后,在叶状体上出现了少量颜色变异细胞,它们呈斑点状无规则地分布在野生型细胞中间。再培养2~3周,这些色素变异细胞分裂形成了不同颜色的细胞块,其颜色呈浅绿黄、橄榄色、草绿、绿褐、黄褐、浅褐、深紫红和浅紫红色等。在辐照强度0~80μW/cm^2范围内,叶状体上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随辐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至80μW/cm^2以上时,随着辐照强度的增加,色素变异细胞块出现的频率反而下降,这表明80μW/cm^2为有效的辐照强度。将色素变异细胞块切下,置入充气瓶内充气培养,待其释放出单孢子,随后从单孢子萌发体中挑选出了黄褐、橄榄色、红色、褐红等纯色的突变体,并利用叶状体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它们的遗传纯合丝状体(品系)。各突变品系的F_1叶状体与各自母体的颜色一样,说明其颜色是可稳定遗传的。与野生型品系相比,各色素突变品系的F_1叶状体的生长速度、活体吸收光谱、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的含量及它们相互间的比值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关键词
圆紫菜
紫外线
变异细胞
色素突变体
特性分析
Keywords
Pyropia suborbiculata
ultraviolet ray
pigment-mutated cells
gametophytic blades
characterization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紫菜(Pyropia suborbiculata)减数分裂时期的遗传分析与叶状体形态建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秀文
丁洪昌
严兴洪
刘长军
机构
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象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80,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2018YFD0900606号
+5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1072208号
浙江省农业(水产)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
2016C02055-6号
江苏省科技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BE2018335号
文摘
本文以圆紫菜的绿色突变体(LT)和红色突变体(HT)进行杂交实验,证实了圆紫菜减数分裂发生的时期,并观察了圆紫菜的早期发育和形态建成过程。杂交F1叶状体中,出现了2种亲本色和2种重组色,它们分别为绿色(G,母本色)、红色(R,父本色)、野生色(W)和黄褐色(Y)。4种颜色在F1叶状体中形成了大量由2—4个色块组成的颜色嵌合体,色块出现了分离并呈线性排列。F1叶状体中嵌合体所占比例为82.9%,其中两嵌合最多,三嵌合次之,四嵌合最少。4种颜色在嵌合体的分离比为1G:0.97R:0.88W:0.69Y。上述结果证实圆紫菜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壳孢子萌发初期。减数分裂产生的四分子呈线形排列,随后继续发育成叶状体,叶状体发育至7—9个细胞时进行第一次纵向分裂,叶状体形态变宽。随后,圆紫菜梢部开始大量形成和放散单孢子,最终导致圆紫菜的形状为圆形或肾脏形。
关键词
圆紫菜
色素突变体
杂交实验
减数分裂
色块嵌合体
形态建成
Keywords
Pyropia suborbiculata
pigmentation mutant
cross experiment
meiosis
color chimera thallus
morphogenesis
分类号
S917.3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圆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的诱导与分离
赵爽
丁洪昌
刘长军
严兴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圆紫菜(Pyropia suborbiculata)减数分裂时期的遗传分析与叶状体形态建成
杨秀文
丁洪昌
严兴洪
刘长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