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圆桩加固平面滑坡的桩间距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曹平 朱宝龙 陈强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6-630,共5页
基于平卧滑坡的概化物理模型,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微型圆桩加固平面滑坡的工况,建立了直接拱脚和摩擦拱脚共同存在的复合土拱计算模型。根据土拱效应的静力平衡条件和最不利位置拱脚处的土体Mohr-Coulomb准则探讨了较为合理的圆形微型桩间... 基于平卧滑坡的概化物理模型,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微型圆桩加固平面滑坡的工况,建立了直接拱脚和摩擦拱脚共同存在的复合土拱计算模型。根据土拱效应的静力平衡条件和最不利位置拱脚处的土体Mohr-Coulomb准则探讨了较为合理的圆形微型桩间距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计算对桩间距计算公式的定性分析,探讨了桩间距与滑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抗滑桩半径、下滑力以及滑面倾角的变化规律。并以实例说明了桩间距的计算过程,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圆桩 复合拱 土拱效应 平面滑坡 MOHR-COULOMB准则 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站仪一点一方向圆桩定位的简易算法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姚连璧 谢义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70,共5页
为解决海上打桩过程中用全站仪进行圆桩放样问题,通过观测圆桩同一水平面上桩身一点三维坐标和桩侧面切线一个方向,建立切线坐标系统以及椭圆坐标系统模型,并根据观测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实现圆桩中心坐标的解算。对现场实测数据的计... 为解决海上打桩过程中用全站仪进行圆桩放样问题,通过观测圆桩同一水平面上桩身一点三维坐标和桩侧面切线一个方向,建立切线坐标系统以及椭圆坐标系统模型,并根据观测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实现圆桩中心坐标的解算。对现场实测数据的计算验证了该算法的所能达到的精度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桩定位 精度分析 方位角 坐标系统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荷载作用下分层土体群桩复合地基中圆桩与方桩的变形性状 被引量:6
3
作者 廖丽萍 王启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为了在复合地基理论与工程应用中合理地选用桩截面,分别对分层土体群桩复合地基中的圆截面桩与方截面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状进行了有限单元法的三维弹性分析,得到了圆截面桩与方截面桩在不同土层材料特性下出现最大应变的位置及... 为了在复合地基理论与工程应用中合理地选用桩截面,分别对分层土体群桩复合地基中的圆截面桩与方截面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状进行了有限单元法的三维弹性分析,得到了圆截面桩与方截面桩在不同土层材料特性下出现最大应变的位置及其轴向应变性状,以及桩体的断桩点随土体分层状况改变而变化的规律。对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圆截面桩的最大应变均比方截面桩的最大应变大,从而判断出在桩体横截面面积相等的条件下圆截面桩承载力比方截面桩承载力小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荷载 截面 方截面 分层土体 变形性状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站仪一点一方向法圆桩定位
4
作者 季惠丽 姚连璧 +1 位作者 谢义林 许正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1-44,共4页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效、高精度的打桩定位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由多台经纬仪交会的定位方法其定位精度受交会图形的影响较大。在对以往全站仪定位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加易于实际操作的数学模型:一点一方向法,只需观测桩上...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效、高精度的打桩定位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由多台经纬仪交会的定位方法其定位精度受交会图形的影响较大。在对以往全站仪定位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加易于实际操作的数学模型:一点一方向法,只需观测桩上一点坐标以及桩的一个切线方向即可实现快速定位。根据此数学模型用eVC语言在Topcon自动跟踪全站仪上开发了应用程序,除计算设计高程面的坐标外,还可进行绘图,示意设计值与实际值以及测站三者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桩 定位 全站仪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环境中圆桩柱对斜坡异重流动力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叶漪琦 韩东睿 林颖典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3,共9页
利用开闸式异重流水槽试验,结合高速相机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量化不同强度双层环境中圆桩柱对斜坡异重流传播模式、速度与涡度场、波流作用等宏微观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理查森数Ri_(ρ)环境中,圆桩柱的存在抑制了异重流混合... 利用开闸式异重流水槽试验,结合高速相机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量化不同强度双层环境中圆桩柱对斜坡异重流传播模式、速度与涡度场、波流作用等宏微观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低理查森数Ri_(ρ)环境中,圆桩柱的存在抑制了异重流混合层厚度的增加,但延展了其在流向的长度;在高理查森数Ri_(ρ)环境中,圆桩柱打破了侵入流在密度跃层处对称的传播模式,并促进了异重流与环境流体的剪切过程。当内波弗劳德数Fr> 1时,产生锁定波,异重流头部出现强漩涡,在密度跃层产生有利压力梯度使内波尺寸增大;当内波弗劳德数Fr <1时,振荡产生发射波,波谷与异重流头部相互作用而使波形变平整;当内波弗劳德数Fr≈1时,锁定波和发射波并存。在低理查森数Ri_(ρ)环境中,圆桩柱的存在导致波流耦合作用减弱,而在高理查森数Ri_(ρ)环境,波流耦合作用反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异重流 圆桩 双层环境 涡度 波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多锚点圆形抗滑桩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6
作者 杨羽 韦洪 +3 位作者 余浩 苗超杰 吴红刚 尹威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2,共12页
为探讨多锚点圆形抗滑桩(以下简称多锚点圆桩)加固滑坡的动力响应特性,本研究以概化地质模型为案例开展振动台试验,测试得到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多锚点圆桩的加速度及动态土压力等多属性数据信息。阐明了坡体的宏观灾变演化过程及加速度... 为探讨多锚点圆形抗滑桩(以下简称多锚点圆桩)加固滑坡的动力响应特性,本研究以概化地质模型为案例开展振动台试验,测试得到不同地震强度作用下多锚点圆桩的加速度及动态土压力等多属性数据信息。阐明了坡体的宏观灾变演化过程及加速度的区域性响应特性。基于桩体与锚索结构的受力响应数据对多锚点圆桩在高烈度地区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力、滑动面和桩体反力的耦合互馈效应影响下,坡体不同部位的灾变力学机制和加速度响应存在显著区别。超过0.2 g地震作用下,桩体加速度放大系数(M PGA)随地震强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锚索结构极大地降低了抗滑桩发生倾倒或折断风险。实际工程中锚索结构应采用渐进式补偿设计原则,同时合理分配桩锚结构的抗力可充分发挥其加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锚点圆桩 地震响应 振动台试验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作用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成彬 李长冬 +3 位作者 王贵华 姚文敏 贺鑫 方堃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目前在滑坡治理中,大截面人工挖孔桩因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已在部分行业领域被限制使用,开展可机械化施工的圆截面组合桩研究已成为新的趋势,但当前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受力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基于自... 目前在滑坡治理中,大截面人工挖孔桩因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已在部分行业领域被限制使用,开展可机械化施工的圆截面组合桩研究已成为新的趋势,但当前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受力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基于自主研发的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工况下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滑体的变形演化过程,研究了圆截面组合桩加固下滑体与抗滑桩的变形受力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嵌固深度和桩顶连系梁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特征的影响,揭示了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滑体的变形演化过程可分为压密、匀速变形、加速变形和变形破坏4个阶段;②前后桩均存在反弯点,反弯点会随着试验进程向桩顶移动,且后桩的反弯点更接近于滑动面;③当一排桩的嵌固深度保持不变、另一排桩的嵌固深度改变时,可将36%的桩长作为合理的嵌固深度;④连系梁使后桩的最大桩顶位移减小了15.6%,而对前桩的影响不大;⑤连系梁的存在降低了滑动面处的最大桩身弯矩,从而使得桩身弯矩分布更加合理。该研究成果有望为圆截面组合桩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加固 截面组合 加固机理 嵌固深度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钢筋混凝土桩局部破除后抗弯能力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丁晓军 刘瑶 雷明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88-93,共6页
深基坑工程中常常出现围护桩成桩垂直度偏差以致侵入主体结构限界的现象,为保证后续主体结构尺寸符合要求,需要对侵限部位进行凿除,进而导致其抗弯承载能力下降。针对圆截面桩体局部凿除后的抗弯承载能力计算问题,基于二次逼近法,建立... 深基坑工程中常常出现围护桩成桩垂直度偏差以致侵入主体结构限界的现象,为保证后续主体结构尺寸符合要求,需要对侵限部位进行凿除,进而导致其抗弯承载能力下降。针对圆截面桩体局部凿除后的抗弯承载能力计算问题,基于二次逼近法,建立圆形钢筋混凝土桩局部破除后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分析围护桩局部破除后对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影响。结果表明:桩身局部破除后,纵向受力钢筋切断和桩身截面面积的减小将导致桩身正截面抗弯能力快速下降;依托工程中800mm的围护桩,凿除18cm厚度(含切断6根主筋)后,其正截面抗弯能力下降至原设计值的55%,剩余承载力已不能满足安全支护的要求,需进行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挖基坑 截面围护 体局部凿除 正截面抗弯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发电厂烟囱桩支圆板基础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奕 蔡健 周雷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0-83,共4页
用有限元程序STAAD/PRO建立了烟囱桩支圆板基础的块体有限元模型 ,分析和研究了桩支圆板基础在对称荷载下应力产生、分布和发展的情况 。
关键词 烟囱 板基础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力发电厂烟囱桩支圆板基础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奕 蔡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1-43,49,共4页
介绍和总结了现有烟囱桩支圆板基础的设计方法 ,并提出一种简化的设计思路———环梁法 ,通过工程算例将该设计方法和其它方法进行比较 ,证明其是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法 .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烟囱板基础 设计方法 环梁法 有限元分析 扇形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破碎带条件下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加固边坡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晓娟 寇桓嘉 +2 位作者 祝国强 宋成彬 苗宇芃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3-261,共9页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向山区深入,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公路边坡遇到断层破碎带的情况日渐增多,亟需开展阻滑能力强的抗滑桩结构加固边坡研究。传统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模式存在高风险、低效率等缺点,而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具有施工效率高、安...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不断向山区深入,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公路边坡遇到断层破碎带的情况日渐增多,亟需开展阻滑能力强的抗滑桩结构加固边坡研究。传统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模式存在高风险、低效率等缺点,而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具有施工效率高、安全便捷等特点,为此,探究其对含断层破碎带边坡的加固效果具有现实意义。采用自主设计的边坡物理试验系统,设计了5种不同破碎带厚度与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组合的物理模型,采用坡顶逐级加载的方式模拟加载,监测桩身应变、桩顶位移和桩后土压力,采用高速相机捕捉滑体变形破坏图像,并使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通过限制桩后滑体水平位移,并将滑体限制在前、后排桩间来达到加固边坡的效果;滑体演化分为变形压密、加速变形和破坏滑移3个阶段;前、后排桩桩后土压力比值介于1/3~1/2之间;随断层破碎带厚度增加,滑体水平滑移速率增大,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的桩顶位移增大,桩身最大正弯矩减小。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计算的弯矩及桩顶位移较为吻合,研究成果可为边坡工程组合式圆截面抗滑桩设计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组合式截面 断层破碎带 物理模型试验 PIV技术 加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弯荷载作用下圆截面混凝土桩的损伤分析
12
作者 司文静 王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B11期892-894,共3页
运用Lem aitre损伤规律对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圆截面桩受压弯荷载下进行损伤分析,推导了无量纲轴向力和无量纲弯矩的表达式,计算了不同失效应变对应的弯矩规律,以及不同失效应变和中性轴的无量纲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作为估算... 运用Lem aitre损伤规律对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圆截面桩受压弯荷载下进行损伤分析,推导了无量纲轴向力和无量纲弯矩的表达式,计算了不同失效应变对应的弯矩规律,以及不同失效应变和中性轴的无量纲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作为估算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圆截面桩抗弯承载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截面 压弯组合荷载 Lemaitre损伤律 失效应变 压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系统在波浪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晖 蔡袁强 徐长节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43-1147,1208,共6页
通过展开波浪对桩散射问题的特征函数的方法研究了波浪荷载作用下桩-土体-水流系统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动力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桩土动力的相互作用,通过求解满足柱面非齐次边界条件的Laplace方程,直接构造波浪对柔性桩的散射速度... 通过展开波浪对桩散射问题的特征函数的方法研究了波浪荷载作用下桩-土体-水流系统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动力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桩土动力的相互作用,通过求解满足柱面非齐次边界条件的Laplace方程,直接构造波浪对柔性桩的散射速度势,考虑了流体和桩体的相互作用,由解析法给出了埋置圆桩在波浪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研究和分析了在波浪力作用下泥面冲刷深度、土参数、波浪入射频率对桩身内力、桩身振动响应的影响.在波浪荷载作用下,与先计算柔性悬臂端波浪力再考虑桩土间相互作用的情况相比,当考虑桩土耦合振动时,桩的水平振动的振幅减小,基频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桩 土体 波浪 相互作用 动力响应 特征函数展开 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分析法的桩周土体承载力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艳华 蒋刚 +1 位作者 宰金珉 蒋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2-35,共4页
考虑复合桩基极限状态时承台下土体可能破坏的特点,将土体的塑性变形分为竖直向的整体滑动和水平向的绕桩流动。根据极限分析法上限定理,分析上述因素对条形承台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的贡献,给出圆桩时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的上限理论解。... 考虑复合桩基极限状态时承台下土体可能破坏的特点,将土体的塑性变形分为竖直向的整体滑动和水平向的绕桩流动。根据极限分析法上限定理,分析上述因素对条形承台复合桩基的极限承载力的贡献,给出圆桩时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的上限理论解。算例分析表明桩在复合桩基中的另一种不可忽视的贡献,无论只是把它当作安全储备还是考虑到设计中,都是合理和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极限分析法 上限解 速度场 滑移带 圆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