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速公路隧道小半径圆曲线路段反光环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理波
杜志刚
+2 位作者
马兆有
谢俊
徐弯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154,共6页
为定量分析高速公路隧道小半径圆曲线路段反光环线形诱导的有效性,首先,基于E-prime平台开展室内仿真模拟试验,并以弯道判断准确率和判断时间作为衡量驾驶员曲率感知能力的评价指标;然后,选择20名驾驶员作为被试,分别测量被试在不同行...
为定量分析高速公路隧道小半径圆曲线路段反光环线形诱导的有效性,首先,基于E-prime平台开展室内仿真模拟试验,并以弯道判断准确率和判断时间作为衡量驾驶员曲率感知能力的评价指标;然后,选择20名驾驶员作为被试,分别测量被试在不同行车场景条件下的数据;最后,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当反光环的数目少于3个时,被试的弯道判断准确率与反光环数目显著正相关,判断时间与反光环数目显著负相关;当反光环数目多于3个时,被试的弯道判断准确率与反光环数目不再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判断时间减少幅度不大。相比于布设4个线形诱导标志的方案,采用3个反光环的方案能够使驾驶员在更短的时间内对隧道小半径圆曲线路段的线形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小半径
圆曲线路段
反光环
弯道判断准确率
判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侧向安全边界理论在圆曲线路段限速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一锴
史婷
+2 位作者
石琴
王长君
李平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9-185,共7页
针对现有公路限速策略无法准确反映几何线形、路面附着条件对汽车侧向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将圆曲线路段汽车侧向失稳状态解耦为3种失稳模式,推导各失稳模式安全边界的精确计算方法,提出有效保障行车安全的限速值.首先,分析汽车传统侧向稳...
针对现有公路限速策略无法准确反映几何线形、路面附着条件对汽车侧向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将圆曲线路段汽车侧向失稳状态解耦为3种失稳模式,推导各失稳模式安全边界的精确计算方法,提出有效保障行车安全的限速值.首先,分析汽车传统侧向稳定性评价指标—横向力系数的不足,将失稳状态解耦为转向失稳、失去轨迹保持能力、侧翻3种模式,提出各模式的汽车安全性评价指标.然后,构建7自由度非线性整车-圆曲线路段耦合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回归拟合得到各评价指标安全边界的计算模型.然后,采用Carsim仿真验证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下各指标安全边界的准确性.最后,基于7自由度非线性车-路耦合模型和安全边界计算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得到公路圆曲线路段临界安全车速,比较该策略与运行速度、设计速度等限速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当路面干燥、潮湿时,采用设计速度限速过于保守;当路面潮湿、积雪时,运行速度往往大于临界安全车速,应降低限速值,以保障行车安全.所提出的限速策略充分考虑了汽车侧向运动的非线性特征,可作为面向驾驶期望、通行效率等山区公路限速策略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稳模式
侧向安全边界
圆曲线路段
限速
非线性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速公路隧道小半径圆曲线路段反光环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杨理波
杜志刚
马兆有
谢俊
徐弯弯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15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578433)
道路交通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开发课题(2018ZDSYSKFKT08)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项目(2017-YS-015)
文摘
为定量分析高速公路隧道小半径圆曲线路段反光环线形诱导的有效性,首先,基于E-prime平台开展室内仿真模拟试验,并以弯道判断准确率和判断时间作为衡量驾驶员曲率感知能力的评价指标;然后,选择20名驾驶员作为被试,分别测量被试在不同行车场景条件下的数据;最后,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当反光环的数目少于3个时,被试的弯道判断准确率与反光环数目显著正相关,判断时间与反光环数目显著负相关;当反光环数目多于3个时,被试的弯道判断准确率与反光环数目不再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判断时间减少幅度不大。相比于布设4个线形诱导标志的方案,采用3个反光环的方案能够使驾驶员在更短的时间内对隧道小半径圆曲线路段的线形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小半径
圆曲线路段
反光环
弯道判断准确率
判断时间
Keywords
expressway tunnel
small radius circular curve section
reflective ring
accuracy rate of curve judgment
judgment time
分类号
X913.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侧向安全边界理论在圆曲线路段限速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一锴
史婷
石琴
王长君
李平凡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9-18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3051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431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Z2017HGTB0212)
文摘
针对现有公路限速策略无法准确反映几何线形、路面附着条件对汽车侧向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将圆曲线路段汽车侧向失稳状态解耦为3种失稳模式,推导各失稳模式安全边界的精确计算方法,提出有效保障行车安全的限速值.首先,分析汽车传统侧向稳定性评价指标—横向力系数的不足,将失稳状态解耦为转向失稳、失去轨迹保持能力、侧翻3种模式,提出各模式的汽车安全性评价指标.然后,构建7自由度非线性整车-圆曲线路段耦合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回归拟合得到各评价指标安全边界的计算模型.然后,采用Carsim仿真验证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下各指标安全边界的准确性.最后,基于7自由度非线性车-路耦合模型和安全边界计算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得到公路圆曲线路段临界安全车速,比较该策略与运行速度、设计速度等限速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当路面干燥、潮湿时,采用设计速度限速过于保守;当路面潮湿、积雪时,运行速度往往大于临界安全车速,应降低限速值,以保障行车安全.所提出的限速策略充分考虑了汽车侧向运动的非线性特征,可作为面向驾驶期望、通行效率等山区公路限速策略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失稳模式
侧向安全边界
圆曲线路段
限速
非线性耦合模型
Keywords
instability mode
lateral safety boundaries
circular curve segment
speed limit
nonlinear coupling model
分类号
U492.8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速公路隧道小半径圆曲线路段反光环有效性研究
杨理波
杜志刚
马兆有
谢俊
徐弯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侧向安全边界理论在圆曲线路段限速中的应用
陈一锴
史婷
石琴
王长君
李平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