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道次渐进成形圆孔翻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锦张 曹宇 贾俐俐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5,97,共8页
基于DYNAFORM软件分析平台构建有限元模型,对单道次渐进成形和冲压圆孔翻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者成形力、应变和厚度的变化与分布及成形极限图;研究了成形轨迹等高线轨迹和螺旋线轨迹、螺旋线升角和成形工具直径等工艺参数对... 基于DYNAFORM软件分析平台构建有限元模型,对单道次渐进成形和冲压圆孔翻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两者成形力、应变和厚度的变化与分布及成形极限图;研究了成形轨迹等高线轨迹和螺旋线轨迹、螺旋线升角和成形工具直径等工艺参数对成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渐进成形翻边过程的成形性较好,其变形特点不同于冲压翻边。采用螺旋线轨迹,选择合理的升角和成形工具直径可提高成形能力和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成形 圆孔翻边 数值模拟 成形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渐进成型技术在圆孔翻边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崔震 高霖 陆启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8,共4页
将数控渐进成型技术应用在圆孔翻边中,研究了翻边过程中成型力与零件壁厚的变化,分析了成型工艺参数(成型工具头直径、每层进给量和零件的最终孔径)对板料翻边成型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传统翻边工艺中用来衡量板料最大翻边变形程... 将数控渐进成型技术应用在圆孔翻边中,研究了翻边过程中成型力与零件壁厚的变化,分析了成型工艺参数(成型工具头直径、每层进给量和零件的最终孔径)对板料翻边成型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传统翻边工艺中用来衡量板料最大翻边变形程度的极限翻边系数不能应用在渐进成型翻边中;翻边过程中成型力在成型的最后阶段明显减小;翻边成功与破裂的零件相比较壁厚均匀;成型工具头与每层进给量越大可以成功翻边的板料预制孔越小;当零件最终孔径与成型工具头直径之比≤2.5时零件破裂形式为孔口边缘伸长率达到极限值而破裂;其他加工参数一定时,随着成型零件最终孔径的增加,板料初始有效变形长度在达到一定值后不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成型 圆孔翻边 成型极限 翻边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板料厚度变化的圆孔翻边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及求解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成武 占奇锋 +1 位作者 李文元 彭炎荣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2,共3页
考虑圆孔翻边过程中板料厚度变化,导出了一个新的圆孔翻边平衡微分方程式,并对圆孔翻边变形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实验表明,修订后的圆孔翻边力公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生产实际,且原理更为科学合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圆孔翻边 板厚变化 平衡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孔翻边等效应力分布及极限翻边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官英平 张 涛 赵 军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16-218,223,共4页
通过对圆孔翻边应力应变分析,应用各向异性全量理论,推导出了变形区等效应力的分布规律和极限翻边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
关键词 极限翻边系数 圆孔翻边 各向异性全量理论 等效应力 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form数值仿真的圆孔翻边力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朝阁 冯刚 江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0-84,共5页
由于翻边力计算的复杂性,为简化推导过程,现有几种不同理论的计算模型均采用了若干假设条件,致使理论计算结果精度误差仍然较大。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Dynaform数值仿真的圆孔翻边力预测新方法,并详细介绍影响翻边力预测精度与效率的几... 由于翻边力计算的复杂性,为简化推导过程,现有几种不同理论的计算模型均采用了若干假设条件,致使理论计算结果精度误差仍然较大。鉴于此,提出一种基于Dynaform数值仿真的圆孔翻边力预测新方法,并详细介绍影响翻边力预测精度与效率的几个关键因素的合理确定方法。通过SPCC、St12及T1等冲压材料的翻边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所得翻边力预测曲线精度高,完全能够用于指导翻边工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FORM 数值仿真 圆孔翻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珠旋压圆孔翻边成形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世军 赫哲 +2 位作者 吴凤和 杨以鹏 王小冬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7-222,共6页
针对滚珠旋压翻边过程中成形区的特点,将滚珠与板材的接触变形区分为减薄变形区和翻边变形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滚珠旋压力解析模型,通过投影方法分别计算了减薄变形区和翻边变形区的投影面积,同时对两个区域的接触应力进行分析,推导出... 针对滚珠旋压翻边过程中成形区的特点,将滚珠与板材的接触变形区分为减薄变形区和翻边变形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滚珠旋压力解析模型,通过投影方法分别计算了减薄变形区和翻边变形区的投影面积,同时对两个区域的接触应力进行分析,推导出滚珠旋压翻边的旋压力计算公式。同时,建立了滚珠旋压翻边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旋压翻边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并将旋压力解析模型结果与滚珠旋压翻边有限元旋压力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滚珠旋压力解析模型可为滚珠旋压翻边力快速初步评估提供一种新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旋压 圆孔翻边 旋压力 翻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状凸模与柱形凸模圆孔翻边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志云 何成宏 +1 位作者 杨国泰 黄菊花 《金属成形工艺》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通过对锥状凸模与柱状凸模圆孔翻边应力应变分布的对比分析,阐明了采用锥状凸模进行圆孔翻边,可降低制件开裂处的周向应力,提高材料的极限变形程度和减少壁厚变簿。
关键词 锥状凸模 柱形凸模 圆孔翻边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孔翻边极限翻边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1
8
作者 官英平 赵长财 《金属成形工艺》 1999年第6期22-23,共2页
根据板料屈服极限与断面收缩率的关系,推导出圆孔翻边时极限翻边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
关键词 圆孔翻边 加工硬化 极限翻边系数 计算 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板圆孔翻边成形极限与形状非轴对称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凌云 崔建忠 张凤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9-612,共4页
为确定钛板圆孔翻边成形性能,揭示各向异性对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影响,在室温和600℃用 TC1Mδ1.5 mm钛合金坯料分别进行了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与室温冷翻边相比,热翻边可有效提高成形极限、消除冷翻边制件形状翘曲以及唇口... 为确定钛板圆孔翻边成形性能,揭示各向异性对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影响,在室温和600℃用 TC1Mδ1.5 mm钛合金坯料分别进行了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与室温冷翻边相比,热翻边可有效提高成形极限、消除冷翻边制件形状翘曲以及唇口部位椭圆化现象,在唇口边沿完好与破裂状态之间存在集中颈缩形式,而冷翻边则在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会直接发生破裂;冷、热圆孔翻边变形程度越大,则形状非轴对称化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板材 圆孔翻边 成形极限 非轴对称化 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0铝板两道次渐进成形圆孔翻边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金杰 高锦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71,共8页
以1060铝板为研究对象,基于DYNAFORM有限元模拟平台,建立了扩孔两道次渐进成形圆孔翻边模型,并通过ETA/POST后处理软件对成形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单道次成形和扩孔两道次成形制件的壁厚分布情况和翻边高度。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道... 以1060铝板为研究对象,基于DYNAFORM有限元模拟平台,建立了扩孔两道次渐进成形圆孔翻边模型,并通过ETA/POST后处理软件对成形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单道次成形和扩孔两道次成形制件的壁厚分布情况和翻边高度。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单道次成形,扩孔两道次成形可以有效减少制件的减薄现象,使壁厚分布更为均匀;根据模拟结果,拟合出扩孔两道次渐进成形圆孔翻边高度的表达式。使用渐进成形数控机床进行实验验证,证实了模拟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成形 圆孔翻边 翻边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Mδ1·5mm钛板圆孔冷翻边极限与翘曲变形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凌云 崔建忠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23,共3页
室温条件下采用有预制底孔的TC1Mδ1.5mm钛合金坯料进行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除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卸载后翻边制件还会出现突缘平面翘曲、翻边孔口部椭圆化、口部收缩等形状翘曲现象,这... 室温条件下采用有预制底孔的TC1Mδ1.5mm钛合金坯料进行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除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卸载后翻边制件还会出现突缘平面翘曲、翻边孔口部椭圆化、口部收缩等形状翘曲现象,这些都造成钛合金薄板翻边零件无法满足尺寸和位置精度要求。在给出极限翻边系数的同时,对这种形状非轴对称化程度进行了定量描述,并解释了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板材 圆孔翻边 成形极限 形状翘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Mδ1.5钛板翻边成形极限及非轴对称畸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凌云 崔建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4-1167,共4页
为研究各向异性对圆孔翻边成形的影响,用TC2Mδ1.5 mm钛合金圆板料在室温及600℃高温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圆孔翻边试验.结果发现,除翻边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冷翻边制件卸载后发生了凸缘平面翘曲、... 为研究各向异性对圆孔翻边成形的影响,用TC2Mδ1.5 mm钛合金圆板料在室温及600℃高温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圆孔翻边试验.结果发现,除翻边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冷翻边制件卸载后发生了凸缘平面翘曲、翻边孔口部椭圆化、唇口边缘高度不一致、壁厚分布不均匀等非轴对称畸变现象.高温热翻边成形有效地提高了成形极限,并消除了凸缘平面翘曲和口部椭圆化,但口部高差以及壁厚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在给出极限翻边系数结论的同时,对非轴对称畸变现象进行了定量描述、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板材 圆孔翻边 成形性能 非轴对称化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M2δ.5钛板冷热翻边成形极限及非对称化研究
13
作者 张凌云 崔建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2-53,共2页
TC2Mδ2.5mm钛板室温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除翻边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冷翻边卸载后制件还出现凸缘平面翘曲、翻边孔口部椭圆化、唇口边缘高度不一致、壁厚分布不均匀等非对称化现象。600℃... TC2Mδ2.5mm钛板室温圆孔翻边成形试验结果表明,除翻边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的正常失效方式之外,冷翻边卸载后制件还出现凸缘平面翘曲、翻边孔口部椭圆化、唇口边缘高度不一致、壁厚分布不均匀等非对称化现象。600℃高温热翻边成形可以有效地提高成形极限,并消除了凸缘平面翘曲和口部椭圆化,但口部高度差以及壁厚不均等非对称化现象依然存在。本文在给出极限翻边系数的同时,对这种非轴对称化程度进行了定量描述,并给出了理论上的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板材 圆孔翻边 成形极限 非对称化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