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甫日记体诗歌和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鲜于煌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1期36-41,47,共7页
关键词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杜甫诗歌 圆仁 日记体 唐武宗 日本 唐文宗 五台山 咏怀五百字 不同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唐求法僧最澄和圆仁对日本禅宗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师敏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32-38,共7页
唐时来中国的日本僧人络绎不绝,他们取经学禅,把中国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日本入唐求法僧对日本禅宗的影响,对研究和认识入唐求法僧以及日本佛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入唐僧最澄和圆仁学习以及接触的中... 唐时来中国的日本僧人络绎不绝,他们取经学禅,把中国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日本入唐求法僧对日本禅宗的影响,对研究和认识入唐求法僧以及日本佛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入唐僧最澄和圆仁学习以及接触的中国禅来考察其对日本禅宗的影响,认为最澄和圆仁对禅宗在日本的确立影响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唐求法僧 最澄 圆仁 日本禅宗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日本圆仁对中国唐代历史详尽描写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鲜于煌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非常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而日本的圆仁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中国唐代有关历史作了颇为生动和详尽的描写 ,它对研究唐代文化和中、日文化显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有非常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而日本的圆仁撰写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中国唐代有关历史作了颇为生动和详尽的描写 ,它对研究唐代文化和中、日文化显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仁 唐代历史 描写的意义
全文增补中
晚唐中日佛教美术交流的多维面貌——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陈皛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36-41,共6页
日本僧人圆仁在唐9年多,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窥析唐代社会生活及中外文化交流面貌的重要材料。通过以圆仁日记为中心的考察,可勾勒晚唐中日佛教美术交流呈现的多维面貌。一方面,佛教图像受到入唐求法僧的重视,富有狂怪色彩的密... 日本僧人圆仁在唐9年多,所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窥析唐代社会生活及中外文化交流面貌的重要材料。通过以圆仁日记为中心的考察,可勾勒晚唐中日佛教美术交流呈现的多维面貌。一方面,佛教图像受到入唐求法僧的重视,富有狂怪色彩的密教图像等充实了日本佛教美术。另一方面,圆仁于比睿山进行了重构五台山圣地的尝试,文殊塑像的题材内容和比睿山的建筑形制皆呈现了五台山佛教美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仁 唐代 佛教美术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五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历史画卷——圆仁《入唐记》读后
5
作者 陈扬炯 《五台山研究》 1988年第3期7-12,共6页
圆仁,日本佛教史上有名的“入唐八家”之一,俗姓壬生氏,生于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当唐德宗贞元十年,即公元七九四年。他幼年落发为僧,十五岁时,至日本佛教圣地比睿山,投入日本天台宗开宗大师最澄门下。最澄也是“入唐八家”之一,曾... 圆仁,日本佛教史上有名的“入唐八家”之一,俗姓壬生氏,生于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当唐德宗贞元十年,即公元七九四年。他幼年落发为僧,十五岁时,至日本佛教圣地比睿山,投入日本天台宗开宗大师最澄门下。最澄也是“入唐八家”之一,曾在公元八○三年泛海入唐求法。八○五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仁 天台宗 比睿山 最澄 佛教史 华严 佛教圣地 宾头卢 入唐八家 文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竹林寺和日本圆仁慈觉大师
6
作者 向之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3期15-18,共4页
(一) 由于五台山对外开放,朝拜圆仁慈觉大师灵迹五台山竹林寺的日本佛教界人士日益增多。竹林寺在五台山历史上曾有过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有五台山竹林寺的修复。竹林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西南、大车沟的最里面,距台... (一) 由于五台山对外开放,朝拜圆仁慈觉大师灵迹五台山竹林寺的日本佛教界人士日益增多。竹林寺在五台山历史上曾有过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于是有五台山竹林寺的修复。竹林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西南、大车沟的最里面,距台怀八华里,历来是从西路、南路进入五台山和朝拜中台、西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觉 竹林寺 圆仁 车沟 佛教界人士 比睿山 大华严寺 天台宗 台怀镇 中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东返日本航路再探
7
作者 王文楚 《历史地理》 1982年第1期172-175,共4页
日本承和五年(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仁明朝派遣藤原常嗣出使唐朝,是为日本第十八次遣唐使,学问僧圆仁随从来唐。圆仁至唐后,就学扬州,巡拜五台山,留学长安,在唐巡历、居住达九年之久,对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 日本承和五年(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仁明朝派遣藤原常嗣出使唐朝,是为日本第十八次遣唐使,学问僧圆仁随从来唐。圆仁至唐后,就学扬州,巡拜五台山,留学长安,在唐巡历、居住达九年之久,对中日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光辉史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仁 文化交流 遣唐使 唐文宗 学问僧 入唐求法 藤原常嗣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日本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历史细节的描写
8
作者 鲜于煌 《贵州文史丛刊》 2000年第2期32-37,61,共7页
关键词 日本 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历史细节 中国 唐朝 粮食差价 外交行政 历史事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天台五台山记》版本考(一) 被引量:2
9
作者 平林文雄 李裕民 《五台山研究》 1986年第2期7-10,共4页
泽者前言唐、宋时期,日本僧人上五台山朝圣求法者甚多,至今仍有两部朝圣名著流传于世,一部是唐代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另一部是宋代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前者尚为人们所熟知,后者知者较少。此书在日本流传颇广,版本亦多,... 泽者前言唐、宋时期,日本僧人上五台山朝圣求法者甚多,至今仍有两部朝圣名著流传于世,一部是唐代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另一部是宋代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前者尚为人们所熟知,后者知者较少。此书在日本流传颇广,版本亦多,计有写本十三种,复制本一种,活字本七种,各书中以南宋时期的写本为最早。日本学者平林文雄教授搜集了各种本子,详加校订和考证,作了《参天台五台山记校本并研究》一书,其中第三章“参天台五台山记的传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记 成寻 圆仁 唐求 南宋时期 林文雄 行记 传法院 福寺 熙宁五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觉大师与五台山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洋 《五台山研究》 1988年第4期37-41,共5页
慈觉大师,俗姓壬生氏,名圆仁,日本下野国都贺郡(今枥木县)人。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794年)生,清和朝贞观六年(864年)入寂,终年七十岁。圆仁自幼诵读经典,倾心佛乘。十五岁去比睿山,师事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勤学苦修,成绩卓著。三十岁时承... 慈觉大师,俗姓壬生氏,名圆仁,日本下野国都贺郡(今枥木县)人。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794年)生,清和朝贞观六年(864年)入寂,终年七十岁。圆仁自幼诵读经典,倾心佛乘。十五岁去比睿山,师事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勤学苦修,成绩卓著。三十岁时承师遗业,在比睿山设立大乘圆顿戒坛,弘扬佛法,成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一位高僧。四十五岁时,携带延历寺未决天台教义三十条入唐,先后到杨州、五台山、长安等地求法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觉 比睿山 天台宗 圆仁 延历寺 日本佛教 弘扬佛法 佛乘 文殊菩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五台山普通院 被引量:1
11
作者 业露华 《五台山研究》 1992年第1期24-26,共3页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家”之一的日僧圆仁,在唐文宗时以“请益僧”的身份来华参学,曾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四月来到五台山,他...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佛教史上著名的“入唐八家”之一的日僧圆仁,在唐文宗时以“请益僧”的身份来华参学,曾于唐开成五年(840年)四月来到五台山,他在五台山巡礼朝拜文殊菩萨圣迹,参观瞻仰五台山佛教寺院,前后逗留将近两个月。在他所作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不仅大量记叙了唐代中国佛教的状况,也对五台山佛教作了翔实具体的记载,为我们研究五台山佛教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史 文殊菩萨 佛教寺院 圣迹 唐求 圆仁 行记 僧斋 入唐八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佛教的天台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池田鲁参 《五台山研究》 1995年第3期17-20,共4页
由天台智顗(538——597)系统化的天台学,以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为中心得到发展。但是,智顗在他的晚年为报答自己的出身地(荆州颖川)创建的湖北省荆州玉泉寺,作为天台学另一圣地盛名远扬。智顗圆寂后,天台宗以江南东西二处——天台山国清... 由天台智顗(538——597)系统化的天台学,以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为中心得到发展。但是,智顗在他的晚年为报答自己的出身地(荆州颖川)创建的湖北省荆州玉泉寺,作为天台学另一圣地盛名远扬。智顗圆寂后,天台宗以江南东西二处——天台山国清寺和荆州玉泉寺为中心弘扬发展。 荆州玉泉寺的教化,仅仅持续了两年左右(593年2月——595年春)。时间虽短,但在此进行了三大部《摩诃止观》和两大部《法华玄义》的讲说,是特别值得铭记的史实。在天台宗历史发展中,荆州玉泉寺所占据的位置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佛教 五台山研究 天台宗 大正藏 浙江省天台山 《佛祖统纪》 圆仁 念佛三昧 《宋高僧传》 竹林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苏藏敦煌说唱文本说起
13
作者 席臻贯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8-13,共6页
列宁格勒藏有万以计敦煌写本,而过去一直是个谜。1960年秋日本、法国两位学者被破例进入涅瓦河畔一个研究所,当他们看到大堆敦煌写本时,其惊愕程度不亚于阿里巴巴突然进入宝窟。世界学坛为之震动,正如法国戴密微教授说:“半个多世纪以来... 列宁格勒藏有万以计敦煌写本,而过去一直是个谜。1960年秋日本、法国两位学者被破例进入涅瓦河畔一个研究所,当他们看到大堆敦煌写本时,其惊愕程度不亚于阿里巴巴突然进入宝窟。世界学坛为之震动,正如法国戴密微教授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有的汉学家们实际都对这批写本一无所知”。 此后,世界上也只有很少几位学者见过这批藏卷,而迄止今年初还没有一个中国学者能得以一睹。本文是前年为《曲艺志》写的背景材料中的一部分,运用的材料只能靠苏联已刊二千余号目录,以及曾赴苏阅过原卷的法国吴其昱博士的来信。笔者想,中苏两国学者共同研究这批谜一样的藏卷,为期已不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戴密微 涅瓦河 背景材料 法曲 朔方节度使 净土寺 圆仁 百岁篇 维摩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咏竹林寺
14
作者 悟洁 《五台山研究》 1989年第1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咏竹 法照 法华 圆仁 口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编五台山楹联
15
作者 刘俊贤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1期12-,共1页
关键词 法座 竹林寺 文殊殿 万法 大雄 祖法 宝光 圆仁 陀陀地 清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澄的《竹林小像》诗
16
作者 文里 《五台山研究》 1987年第4期19-20,共2页
位于五台山中台南20里的竹林寺,是五台山有名的古刹。它的出名,不仅因有唐法照入化竹林寺的佛教传说,也不仅因其为日本圆仁慈觉大师的卓锡之所,且因它有一龛玲珑小巧的佛像,名为“竹林小像”。《清凉山志》云:竹林寺“小像一龛,精巧入神。
关键词 镇澄 清凉山志 慈觉 法界缘起 华严经 玲珑小巧 法照 华严宗 法身 圆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寻大师与五台山
17
作者 郑森 《五台山研究》 1986年第3期41-43,共3页
成寻大师,姓藤氏,事石藏文庆,禀密教,系日本京都大云寺僧人。日本三条天皇延久四年(1072年),他携带圆仁慈觉大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奝然法济大师的《入宋日记》,同其弟子赖缘、快宗、圣秀惟观、心贤、善久、长明一行八人,搭乘宋... 成寻大师,姓藤氏,事石藏文庆,禀密教,系日本京都大云寺僧人。日本三条天皇延久四年(1072年),他携带圆仁慈觉大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奝然法济大师的《入宋日记》,同其弟子赖缘、快宗、圣秀惟观、心贤、善久、长明一行八人,搭乘宋人孙忠商船,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入京。在巡礼天台山和五台山的圣迹以后,抵达汴梁(今河南开封县治)。他向宋神宗进献了银香炉、木槵子、白琉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寻 奝然 熙宁五年 圆仁 唐求 木槵子 太平兴国 天台山 传法院 慈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念
18
作者 彭长治 《歌海》 2002年第1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圆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罗盘识方向
19
作者 周西子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6年第Z1期8-10,共3页
无论牵星术还是六分仪,本质都是依靠日月星辰来导航。这意味着它们都靠天吃饭,一遇到阴雨天就没辙了。或许你会说"怕什么,等到天气晴朗再出海不就行了?"等待真能解决问题吗?让我们来看看圆仁和尚的遭遇吧。圆仁是一位日本和尚... 无论牵星术还是六分仪,本质都是依靠日月星辰来导航。这意味着它们都靠天吃饭,一遇到阴雨天就没辙了。或许你会说"怕什么,等到天气晴朗再出海不就行了?"等待真能解决问题吗?让我们来看看圆仁和尚的遭遇吧。圆仁是一位日本和尚,一心想去东土大唐取经。在一个风和日丽、适合出海的日子,他搭乘的海船从日本起航去往大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风和日丽变成了阴雨绵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仁 牵星术 天有不测风云 东土 天气晴朗 指南鱼 唐求 行记 茫茫大海 蕃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