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皂草素Saporin-S6二级结构的圆二色光谱及激光喇曼光谱法表征
1
作者 王永亭 黄品伟 +5 位作者 李正强 徐菲 孟庆繁 杨谊 史学惠 李青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7-1119,共3页
Saporin S6 is purified from the seeds of Saponaria officinalis and its CD and FT Raman spectra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CD spectra of fresh protein aqueous and the same aqueous that was laid aside for 90 days, it is p... Saporin S6 is purified from the seeds of Saponaria officinalis and its CD and FT Raman spectra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CD spectra of fresh protein aqueous and the same aqueous that was laid aside for 90 days, it is proved that saporin S6 has unusual stability. Throughout the FT Raman spectra of saporin S6, we work out that the α helix of saporin S6 is 26%, while β fold is 37%, and random coil is 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皂草素 级结构 喇曼光谱 圆二色谱法 蛋白质 表征 植物药 Saporin- S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藏对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国琴 阎乃珺 +3 位作者 赵雷 李冰 李琳 杨晓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采用圆二色谱法表征了不同冻藏模式和冻藏时间对小麦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DS溶液中,未经冻藏的面筋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当冻藏时间小于60天时,两种冻藏模式对小麦面筋蛋白的二级结构影响不大;恒... 采用圆二色谱法表征了不同冻藏模式和冻藏时间对小麦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DS溶液中,未经冻藏的面筋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当冻藏时间小于60天时,两种冻藏模式对小麦面筋蛋白的二级结构影响不大;恒温冻藏模式中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在冻藏90天时变化最显著,易溶部分中α螺旋转化为β折叠和β转角,难溶部分中β折叠和β转角转化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冻融冻藏模式中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在冻藏60天时变化最显著,易溶部分中α螺旋转化为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难溶部分中β折叠和β转角转化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这说明,在恒温冻藏模式下,只有当冻藏时间达到或超过90天的时候,才对面筋蛋白的二级结构产生影响,而在冻融模式下,冻藏时间仅为60天时便可对面筋蛋白的二级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藏 面筋蛋白 级结构 圆二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暴露对金属硫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可欣 罗幸玲 +1 位作者 张凌燕 黄沛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硅(NPSiO_(2))对金属硫蛋白(MT)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二级结构的影响,为深入探讨NPSiO_(2)的生物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3个浓度0.05,0.5和5 g·L^(-1)和3种粒径20,60和100 nm的NPSiO_(2)(NPSiO_(2)-20 nm,NPS...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硅(NPSiO_(2))对金属硫蛋白(MT)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二级结构的影响,为深入探讨NPSiO_(2)的生物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3个浓度0.05,0.5和5 g·L^(-1)和3种粒径20,60和100 nm的NPSiO_(2)(NPSiO_(2)-20 nm,NPSiO_(2)-60 nm和NPSiO_(2)-100 nm)分别与MT 0.2 g·L^(-1)和HSA 0.25 g·L^(-1)按体积比1∶1混合,于25℃反应30 min后,使用圆二色谱仪检测MT和HSA的圆二色光谱改变,用Spectra Manager Version2软件分析MT和HSA中4种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的变化。结果3种粒径的NPSiO_(2)均可使MT的β-折叠在4种二级结构中所占比例减少、β-转角所占比例增加,其中NPSiO_(2)-60 nm 0.05 g·L^(-1)对β-折叠影响较为明显,β-折叠在4种二级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由53.30%减少到43.70%。NPSiO_(2)-20 nm 0.05 g·L^(-1)使HSA的α-螺旋在4种二级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β-折叠所占比例减少。3种粒径的NPSiO_(2)0.5和5 g·L^(-1)使HSA中α-螺旋和无规卷曲在4种二级结构中所占比例减少、β-折叠所占比例增加;其中5 g·L^(-1)时使HSA中β-转角的出现受粒径的影响,粒径越大,出现的β-转角越多,NPSiO_(2)-20 nm,NPSiO_(2)-60 nm和NPSiO_(2)-100 nm使β-转角在4种二级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由0.00%分别增加到1.60%,3.70%和8.20%。结论NPSiO_(2)可使MT和HSA二级结构发生改变,且由于使HSA中出现了天然结构中不存在的β-转角结构,其对HSA二级结构的影响强于对MT二级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硅 金属硫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圆二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与明胶的结构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朱欣星 安然 +1 位作者 李昌朋 林炜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4,共6页
胶原与其变性产物明胶虽然具有同源性,但两者在结构和性能上却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采用紫外光谱法(UV)、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圆二色谱法(CD)、超灵敏差示扫描量热法(US-DSC)、Zeta电位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从牛跟腱中... 胶原与其变性产物明胶虽然具有同源性,但两者在结构和性能上却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采用紫外光谱法(UV)、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圆二色谱法(CD)、超灵敏差示扫描量热法(US-DSC)、Zeta电位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从牛跟腱中提取的I型胶原及其加热变性产物明胶的结构,并对各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V光谱不适于胶原和明胶的结构鉴定;FT-IR可以反映出胶原特征的三股螺旋结构,明胶因不存在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而不具有同样典型的图谱特征;CD是区分胶原和明胶构象的直接手段;US-DSC能灵敏地监测胶原的热变性转变过程,而明胶因不存在三股螺旋到无规卷曲的相变过程故没有吸热峰出现;Zeta电位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AFM图像可以直接地观测胶原的纤维结构,其与明胶的形貌结构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明胶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圆二色谱法 超灵敏差示扫描量热法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合肌红蛋白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冲 王道营 +6 位作者 张牧焓 张淼 卞欢 吴海虹 诸永志 耿志明 徐为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60-362,共3页
为了分析氧合肌红蛋白(OxyMb)的稳定性,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圆二色谱法研究在不同温度(20-60℃)、pH值(3.0-11.0)、盐浓度(1%-5%)条件下OxyMb的蛋白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OxyMb稳定性减弱;当温度高于4... 为了分析氧合肌红蛋白(OxyMb)的稳定性,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圆二色谱法研究在不同温度(20-60℃)、pH值(3.0-11.0)、盐浓度(1%-5%)条件下OxyMb的蛋白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OxyMb稳定性减弱;当温度高于40℃后,OxyMb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氧化显著加剧;OxyMb在中性环境下的氧化还原稳定性最高,同时OxyMb 在偏碱性环境中的氧化还原稳定性比偏酸性条件中的高;在盐浓度不太高的范围内(1%-5%),盐浓度高低对OxyMb的自动氧化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肌红蛋白(OxyMb)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圆二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静压对酪蛋白—半乳糖美拉德反应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喻佩 于淑娟 孙炜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8-191,共4页
以酪蛋白-半乳糖为原料,分别研究了0、120、240、360MPa的压力对酪蛋白-半乳糖模式反应体系的影响。在初始pH=9.8,温度60℃的条件下,随静压力的升高,反应体系pH降低,半乳糖含量减少,中间阶段、高级阶段产物变化较小。高静压诱导美拉德... 以酪蛋白-半乳糖为原料,分别研究了0、120、240、360MPa的压力对酪蛋白-半乳糖模式反应体系的影响。在初始pH=9.8,温度60℃的条件下,随静压力的升高,反应体系pH降低,半乳糖含量减少,中间阶段、高级阶段产物变化较小。高静压诱导美拉德初级阶段反应,但抑制Amadori重排产物的降解,最终抑制中间阶段及高级阶段产物的形成。SDS-PAGE电泳和圆二色谱分析表明,高静压处理对酪蛋白分子的聚集和二级构象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压 美拉德 电泳 圆二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Fe(Ⅲ)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HS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美玲 高琦宽 宋玉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51-1556,共6页
采用具有天然抗肿瘤活性的药物苦参碱为配体,与Fe(III)反应得到黄色的离子型苦参碱Fe(III)化合物[H-Matrine][FeCl4],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 采用具有天然抗肿瘤活性的药物苦参碱为配体,与Fe(III)反应得到黄色的离子型苦参碱Fe(III)化合物[H-Matrine][FeCl4],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化合物[H-Matrine][FeCl4]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H-Matrine][FeCl4]对HSA的荧光产生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H-Matrine][FeCl4]与HSA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及其相关热力学参数ΔH、ΔG、ΔS,室温时分别为:1.03×106L·mol-1、1.24、-68.63KJ·mol、-34.30KJ·mol和114.05J·mol,且其相互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的结果表明:[H-Matrine][FeCl4]与HSA的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并使色氨酸的疏水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合Fe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 圆二色谱法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牛蛙活性肽结构及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选 马吉飞 +3 位作者 赵瑞利 胡烨 申杰 林东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1-1217,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新发现的两种牛蛙活性肽对人肺癌细胞NCFH446、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小鼠白血病细胞K5623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为新的多肽抗肿瘤药筛选提供依据。本试验利用圆二色谱(cD)法检测两种新牛蛙活性肽的二级结构,通过MTS... 试验旨在研究新发现的两种牛蛙活性肽对人肺癌细胞NCFH446、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小鼠白血病细胞K5623种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为新的多肽抗肿瘤药筛选提供依据。本试验利用圆二色谱(cD)法检测两种新牛蛙活性肽的二级结构,通过MTS细胞毒试验测定不同浓度的两种新牛蛙活性肽对人肺癌细胞NCI-H446、人乳腺癌细胞MCF-7及小鼠白血病细胞K5623种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圆二色谱法结果显示,Temporin-Lb的二级空间结构为聚脯氨酸Ⅱ型螺旋(PPⅡ)结构,Catesbeianin-1a的二级空间结构为无规则卷曲。MTS细胞毒试验结果显示,给予Catesbeianin-1a的3种瘤细胞培养24h后,瘤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正常增殖,而给予Tem—porin-Lb的3种瘤细胞培养24h后,瘤细胞发生皱缩、细胞变圆、脱落甚至死亡,增殖受到抑制,其中对Temporin-Lb在4-4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小鼠白血病细胞K562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结果表明,新牛蛙活性肽Tempor—in-Lb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Catesbeianin-1a对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肽Temporin-Lb 活性肽Catesbeianin-1a 圆二色谱法(CD) MTS细胞毒试验 体外抑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美玲 崔东亚 牛润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163-167,共5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三聚氰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简称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可在基态时形...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三聚氰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简称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聚氰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可在基态时形成一种新的复合物从而导致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经过计算可得出,在28、32、37℃其猝灭常数分别为1.618×10^(12)、1.614×10^(12)、1.620×10^(12)L/(mol·s);其结合常数分别为2.64×10~3、7.59×10~3、9.80×10~3L/mol,结合位点数约为1,结合距离为3.7 nm,说明三聚氰胺不仅可以和BSA结合形成新的复合物,而且BSA上的1个位点只结合1个三聚氰胺药物分子,不同结合位点之间的结合距离为3.7 nm。而圆二色谱法的研究结果显示,三聚氰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三聚氰胺 荧光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法 圆二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皂苷L、苦丁皂苷N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夏恬 倪帅帅 +4 位作者 焦安妮 于敏 关玥 张凤清 焦连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0,共6页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苦丁皂苷L(kudinoside L)、苦丁皂苷N(kudinoside 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结合和转运的机制及BSA二级结构变化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kudinoside L、kudinoside N与BSA间荧光猝灭机制;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BSA二级结...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苦丁皂苷L(kudinoside L)、苦丁皂苷N(kudinoside 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结合和转运的机制及BSA二级结构变化情况。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kudinoside L、kudinoside N与BSA间荧光猝灭机制;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BSA二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kudinoside L、kudinoside N均能有效猝灭BSA内源荧光,猝灭类型为动态猝灭,分子间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两个化合物与BSA各形成1个结合位点。此外,kudinoside L与BSA结合后,BSA中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增加;kudinoside N与BSA结合后,BSA中α-螺旋和无规卷曲含量减少,表明上述两种皂苷与BSA结合后,BSA内部结构环境均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皂苷L 苦丁皂苷N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圆二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抑制金属离子诱导的丝素蛋白构象转变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月虹 江腾 +1 位作者 赵学舟 周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5-230,共6页
以丝素蛋白(SF)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的模型蛋白,分析了姜黄素(Curcumin)对Zn(Ⅱ)和Cu(Ⅱ)离子诱导的丝素蛋白构象转变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试图探讨姜黄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可通过与Cu(Ⅱ)和... 以丝素蛋白(SF)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的模型蛋白,分析了姜黄素(Curcumin)对Zn(Ⅱ)和Cu(Ⅱ)离子诱导的丝素蛋白构象转变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试图探讨姜黄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姜黄素可通过与Cu(Ⅱ)和Zn(Ⅱ)离子络合,干预金属离子诱导的丝素蛋白构象转变,并且所形成的络合物Cu(Ⅱ)-Curcumin可抑制丝素蛋白的构象转变,但是Zn(Ⅱ)-Curcumin络合物不具有这种能力.因此,基于姜黄素对于金属离子诱导的丝素蛋白构象转变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可以将姜黄素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潜在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离子 Zn(Ⅱ)离子 姜黄素 丝素蛋白 构象转变 圆二色谱法 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冬青皂苷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焦安妮 于敏 +2 位作者 关玥 倪帅帅 焦连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14,共7页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大叶冬青皂苷G(Latifoloside G)、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 C)及苦丁皂苷G(Kudinoside 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情况,为大叶冬青皂苷在体内运输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小分子与...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大叶冬青皂苷G(Latifoloside G)、大叶冬青皂苷C(Latifoloside C)及苦丁皂苷G(Kudinoside 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情况,为大叶冬青皂苷在体内运输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本文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小分子与蛋白的结合机制、结合模式、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等,采用圆二色谱法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三种皂苷均能有效猝灭BSA内源荧光,Kudinoside G为静态猝灭,Latifoloside G、Latifoloside C为动态猝灭。随着三种药物小分子浓度的增加,BSA的内源荧光强度降低,两种温度下BSA的最大发射峰皆发生轻微蓝移,三种皂苷的发射波长皆由347 nm蓝移到345 nm,三种皂苷与BSA结合能力的顺序为Latifoloside G>Latifoloside C>Kudinoside G。Kudinoside G与BSA之间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Latifoloside G及Latifoloside C与BSA之间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发现Latifoloside G和Kudinoside G两种小分子与BSA的结合能力与C-28位所连的极性基团有关,且齐墩果烷型的Latifoloside C比Kudinoside G更易于插入到BSA的疏水腔中。圆二色光谱表明,三种皂苷与BSA的结合均可使BSA内部结构环境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增加,微环境极性减小,疏水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皂苷 苦丁皂苷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法 圆二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Ⅰ型胶原蛋白的纯化工艺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雯恩 周艳芳 +3 位作者 范志强 李玉玲 甘兵 彭新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0-855,874,共7页
使用0.5 mol/L乙酸和胃蛋白酶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后,结合等电点沉淀法和超滤纯化技术对Ⅰ型胶原蛋白进行纯化。通过鞣酸沉淀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证实等电点沉淀可有效除去胃蛋白酶;经超滤纯化后的胶原蛋白紫外光谱检测在235n... 使用0.5 mol/L乙酸和胃蛋白酶提取Ⅰ型胶原蛋白后,结合等电点沉淀法和超滤纯化技术对Ⅰ型胶原蛋白进行纯化。通过鞣酸沉淀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证实等电点沉淀可有效除去胃蛋白酶;经超滤纯化后的胶原蛋白紫外光谱检测在23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SDS-PAGE谱图上出现3条Ⅰ型胶原蛋白特征谱带;采用凯氏定氮法也证实其纯度符合YY/T1511—2017医药行业标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谱法(Circular Dichroism, CD)测定证实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被完整保留下来。采用等电点沉淀法结合超滤纯化技术,可保证Ⅰ型胶原蛋白的高纯度及三螺旋结构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胶原蛋白 等电点沉淀法 超滤纯化 圆二色谱法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叶莲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研究
14
作者 黄安 梁伟军 +1 位作者 王薪权 杨志伟 《保鲜与加工》 2025年第9期103-112,共10页
为开发利用七叶莲总皂苷,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利用酶动力学、多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探究其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0(g/mL),乙醇体积分数83%,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50min,提取次数3次,... 为开发利用七叶莲总皂苷,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利用酶动力学、多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探究其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0(g/mL),乙醇体积分数83%,提取温度74℃,提取时间50min,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总皂苷得率为0.580%。经AB-8、732型树脂纯化后,总皂纯度从25%提升至54.13%。酶动力学结果表明,七叶莲总皂苷对X0D具有混合型可逆抑制作用,纯化前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077.13μg/mL和490.52μg/mL,抑制常数(K_(i))为105.08μg/mL。多光谱试验结果显示,紫外吸收峰的吸收值增大,红外酰胺带峰位置发生移动,XOD荧光强度减弱且红移,表明七叶莲总皂苷与XOD发生相互作用后使XOD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圆二色谱结果表明,七叶莲总皂苷改变了XOD的二级结构,使α-螺旋含量提高,无规则卷曲含量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开发七叶莲总皂苷相关功能性食品或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总皂苷 提取 黄嘌呤氧化酶 酶动力学 多光谱法 圆二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