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初期山水画价值重构与图式嬗变
1
作者 王先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71-78,共8页
新中国初期,以写生为标志兴起的山水画改造运动,自始至终贯穿着革故鼎新的时代精神,彰显山水画的社会意义和教化功能,成功地突破了古典山水以"逸"为最高精神旨趣的价值标准,完成了新时代的价值重构;语言图式也发生了历史性嬗... 新中国初期,以写生为标志兴起的山水画改造运动,自始至终贯穿着革故鼎新的时代精神,彰显山水画的社会意义和教化功能,成功地突破了古典山水以"逸"为最高精神旨趣的价值标准,完成了新时代的价值重构;语言图式也发生了历史性嬗变,注重写实性和通俗化经营,审美趣味趋向宏大、阳刚、明朗、浑厚。在改造的过程中,山水画确立了教化、通俗、写实三位一体的新型山水画范式,实现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图式的转型,成为服务于时代和社会的重要艺术形式。这是意识形态对艺术干预的产物,也是艺术对意识形态的一种积极回应和文化内在创新性要求的一种时代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中国画 山水画 艺术创作 革故鼎新 价值重构 图式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画师”到“美编”:《点石斋画报》中苏州画家的图式嬗变与媒介政治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建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130,共5页
来自苏州的晚清民间画师群投身《点石斋画报》后,完成了新闻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最初过程,其身份事实上已转换为美术编辑的角色。以此身份转换为切入点考察画家主体,可见在以图像叙事与新闻传播为动机下其审美图式嬗变的内在逻辑。画家对... 来自苏州的晚清民间画师群投身《点石斋画报》后,完成了新闻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最初过程,其身份事实上已转换为美术编辑的角色。以此身份转换为切入点考察画家主体,可见在以图像叙事与新闻传播为动机下其审美图式嬗变的内在逻辑。画家对体现民族主体意识的多维度表达,亦在国家认同强化方面形成了政治启蒙的隐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画家 点石斋画报 图式嬗变 隐性启蒙 媒介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