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翻转变换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博 张恒巍 +1 位作者 李哲铭 徐开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19-2325,共7页
面对对抗样本的攻击,深度神经网络是脆弱的。对抗样本是在原始输入图像上添加人眼几乎不可见的噪声生成的,从而使深度神经网络误分类并带来安全威胁。因此在深度神经网络部署前,对抗性攻击是评估模型鲁棒性的重要方法。然而,在黑盒情况... 面对对抗样本的攻击,深度神经网络是脆弱的。对抗样本是在原始输入图像上添加人眼几乎不可见的噪声生成的,从而使深度神经网络误分类并带来安全威胁。因此在深度神经网络部署前,对抗性攻击是评估模型鲁棒性的重要方法。然而,在黑盒情况下,对抗样本的攻击成功率还有待提高,即对抗样本的可迁移性有待提升。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基于图像翻转变换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FT-MI-FGSM(Flipping Transformation Momentum Iterative Fast Gradient Sign Method)。首先,从数据增强的角度出发,在对抗样本生成过程的每次迭代中,对原始输入图像随机翻转变换;然后,计算变换后图像的梯度;最后,根据梯度生成对抗样本以减轻对抗样本生成过程中的过拟合,并提升对抗样本的可迁移性。此外,通过使用攻击集成模型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对抗样本的可迁移性。在ImageNet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相较于I-FGSM(Iterative Fast Gradient Sign Method)和MI-FGSM(Momentum I-FGSM),在攻击集成模型设置下,FT-MI-FGSM在对抗训练网络上的平均黑盒攻击成功率分别提升了26.0和8.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翻转变换 对抗样本 黑盒攻击 深度神经网络 可迁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与对数视力表视力的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捷 李海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对扫描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SPVER视力)与对数视力表视力进行比较。方法比较50例受试者的视力表和SPVER视力。在SPVER视力的测定中用了8个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栅条纹连续扫描,所得数据经离散傅立叶分析后,获得... 目的对扫描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SPVER视力)与对数视力表视力进行比较。方法比较50例受试者的视力表和SPVER视力。在SPVER视力的测定中用了8个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栅条纹连续扫描,所得数据经离散傅立叶分析后,获得振幅-空间频率曲线,并由外推法估计其视力。结果 SPVER视力与视力表视力的总体相关系数r=0.699,在视力表视力大于0.5时,SPVER视力有低估现象,而在视力表视力小于0.5时SPVER视力有高估现象。结论 SPVER视力与视力表视力有良好的相关性。由于视力表视力和SPVER视力所用于评估视力的指标不同,使两者结果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室内环境下的单一Kinect导盲系统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克华 王书平 +1 位作者 尹晓红 程光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19-2427,共9页
针对现有导盲设备存在的检测效果差,系统复杂,不便携带等问题,开发了基于单一Kinect传感器的导盲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时检测地面和头部之间的所有障碍物,并将准确的路况信息通过语音传递给用户,以实现导盲作用。该系统运用深度图像翻转... 针对现有导盲设备存在的检测效果差,系统复杂,不便携带等问题,开发了基于单一Kinect传感器的导盲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时检测地面和头部之间的所有障碍物,并将准确的路况信息通过语音传递给用户,以实现导盲作用。该系统运用深度图像翻转算法和障碍物识别算法来识别地面障碍物、地面坑洞、悬空障碍物3种类型的障碍物;同时运用深度图像过滤算法和障碍物距离计算算法来确定有效范围内障碍物的位置。设计制作了导盲试验样机,在复杂室内环境多个场景下对障碍物的识别和检测进行了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导盲系统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较为准确地识别面积大于10-3 m2的障碍物及高度差超过0.02m的坑洞,经过图像过滤可将用户身高以内,宽度1m内的障碍物的最佳避障路线通过语音传递给用户,满足了导盲需求。该系统的应用不仅对导盲具有重要作用,对机器人自主行走也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盲系统 图像翻转 像素矩阵 图像过滤 深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RVEP波形振幅比值评估视力及其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俞晓英 檀思蕾 +4 位作者 唐威仪 陈捷敏 王萌 刘瑞珏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研究双眼视力比值与其图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志愿者47名,测量双眼的视力表视力,采用5分记录法计算视力较差眼与较好眼视力的比值。采用黑白... 目的研究双眼视力比值与其图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RVEP)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志愿者47名,测量双眼的视力表视力,采用5分记录法计算视力较差眼与较好眼视力的比值。采用黑白棋盘格PRVEP,选择1°、15′刺激视角,分别记录双眼P100波形的振幅,并计算双眼振幅的比值。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双眼视力比值与双眼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的相关性,以双眼P100波形振幅比值为自变量(x)、双眼视力比值为因变量(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行回代检验。结果双眼视力比值与15′刺激视角下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存在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P=0.000),拟合线性回归方程为y=0.090 x+0.846(F=20.954,P=0.000)。双眼视力比值与1°刺激视角下双眼P100波形振幅比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回代检验结果显示,方程推断所得视力与实际检测视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中,拟合的双眼视力比值与15′刺激视角下双眼P100波形振幅比值的线性回归方程对判断伤眼的视力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视力 图像翻转视诱发电位 P100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