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像的缺失与艺术史事件的建构——“圣像毁坏”对西方艺术史的启示
1
作者 汪贤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7,12,共5页
基督教"圣像毁坏"造成的图像缺失,影响到传统西方艺术史研究图像和图像规律的一般方法,研究对象的缺失,与"再现-复制"规律的中断,图像研究有了在本体上思考图像的"有-无",图像环境影响图像规律的新思路。... 基督教"圣像毁坏"造成的图像缺失,影响到传统西方艺术史研究图像和图像规律的一般方法,研究对象的缺失,与"再现-复制"规律的中断,图像研究有了在本体上思考图像的"有-无",图像环境影响图像规律的新思路。将"圣像毁坏"历史事件的描述,转化为艺术史事件,由"物证"构成的艺术史,还原为对艺术史事件的描述;艺术史时空意识,重点不再是风格流变和地域特色,而是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事件的状态和性质,以及圣像的反对者与支持者对待图像的意识、立场和行为,事件的当事人是这双方,而非传统艺术史传记中的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毁坏 图像缺失 艺术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非规则缺失图像修复仿真 被引量:7
2
作者 徐成桂 徐广顺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面对非规则缺失图像修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毛刺和小孔问题,在数学形态学支持下修复非规则缺失图像。结合数学形态学方法对修复图像膨胀和腐蚀预处理,避免修复区域受到干扰出现毛刺。预处理待修复图像后,获取待修复图像的全部像素点,连接... 面对非规则缺失图像修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毛刺和小孔问题,在数学形态学支持下修复非规则缺失图像。结合数学形态学方法对修复图像膨胀和腐蚀预处理,避免修复区域受到干扰出现毛刺。预处理待修复图像后,获取待修复图像的全部像素点,连接像素点形成一个待修复轮廓,计算该部分的像素点优先权。通过粗略、精细搜索步骤定位最佳匹配块。在保证未知像素块相邻四个方向像素颜色一致的基础上填充像素。通过分割图像阈值,确定缺失区域基准点灰度值,判断目标点和噪声点,实现噪声点滤波处理,避免出现小孔问题。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方法最高PSNR值为0.98,且无毛刺、无小孔,具有良好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非规则缺失图像 修复仿真 图像膨胀 腐蚀 最佳匹配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统计关联特征与多子集匹配的缺失指纹识别算法
3
作者 陈云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0期165-170,共6页
针对主流指纹识别算法对缺失指纹图像识别率非常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地统计关联特征与多子集匹配的算法(GS-MS)。首先对指纹图像进行Gabor滤波增强以及二值化、细化预处理,然后将图像均匀划分为N个子集,分别提取各子集的地统计学关联特... 针对主流指纹识别算法对缺失指纹图像识别率非常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地统计关联特征与多子集匹配的算法(GS-MS)。首先对指纹图像进行Gabor滤波增强以及二值化、细化预处理,然后将图像均匀划分为N个子集,分别提取各子集的地统计学关联特征与分叉点、端点等细节特征点,最后以待识别指纹图像子集为基准,与指纹库子集进行匹配识别。采用完整与缺失两种指纹数据集进行测试,GS-MS算法均取得了较优的识别精度,而且没有大幅度增加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缺失图像 关联特征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联合BI-LSTM混合模型的手势识别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纪盟盟 肖金壮 李瑞鹏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1,共4页
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是人机交互的热点。针对手势图像易受环境影响造成部分图像缺失,进而导致手势识别精度难以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手势图片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联合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Bi-LSTM)的混合模型。通过... 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是人机交互的热点。针对手势图像易受环境影响造成部分图像缺失,进而导致手势识别精度难以提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手势图片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联合双向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Bi-LSTM)的混合模型。通过随机擦除算法处理手势数据集,可以充分模拟手势缺失问题,首先利用CNN提取手势的空间特征,随后通过Bi-LSTM提取组内图片之间的关联特征,用以解决图片中部分手势图像缺失的问题,最后完成分类。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手部姿势数据集上以46.36 f·s^(-1)的速度达到94.6%的识别率,比传统算法识别率更高,鲁棒性更强,有效缓解了因部分手势图像缺失导致识别率不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识别 随机擦除 手势图像缺失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时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