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引导滤波的人脸光照预处理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军 张瑞峰 +1 位作者 王小鹏 林岩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82-186,191,共6页
针对人脸识别中人脸图像光照预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引导滤波的人脸光照预处理算法。根据自定义光照标准函数对引导图像和输入图像进行分类,经指数或对数非线性变换调整后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采用图像引导滤波对图像细节进... 针对人脸识别中人脸图像光照预处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引导滤波的人脸光照预处理算法。根据自定义光照标准函数对引导图像和输入图像进行分类,经指数或对数非线性变换调整后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采用图像引导滤波对图像细节进行增强,使变换后的图像更清晰。利用空域高通滤波来抑制局部锐化现象。在YaleB人脸数据库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识别性能上明显优于经典的主成分分析法,识别率可以提高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光照预处理 图像引导滤波 非线性变换 直方图均衡化 空域高通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 被引量:4
2
作者 惠红军 杨洋 +2 位作者 詹永照 朱韵晨 曾兰玲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76,共8页
针对经典方法对光晕等伪影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双边权重嵌入到引导滤波中,提出一种新型局部方法称之为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该方法目标函数为双边加权岭回归模型,此模型可通过双边滤波的迭代执行来求解.为提高计算效率,采用双边滤波... 针对经典方法对光晕等伪影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双边权重嵌入到引导滤波中,提出一种新型局部方法称之为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该方法目标函数为双边加权岭回归模型,此模型可通过双边滤波的迭代执行来求解.为提高计算效率,采用双边滤波的近似加速版本.通过对滤波核进行分析,可知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提供了比传统方法更灵活的保边及滤波控制.最后将该滤波方法的适用范围拓展到彩色图像上.为评估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在保边模糊与人像磨皮这2种图像处理应用上进行试验,并进行了计算效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多数经典保边滤波方法相比,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产生的结果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所提出方法的指标BIQI、IL-NIQE、SSEQ分别达到20.082、47.026、53.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摄影 图像处理 保边滤波 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 双边加权岭回归 人像磨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分割和引导滤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笋 汪渤 +2 位作者 周志强 踪华 王海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34-638,643,共6页
针对多聚焦图像可能出现局部配准不理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和图像引导滤波的失配准鲁棒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通过构造基于结构张量的聚焦评价函数,对每幅输入图像进行聚焦度评价;然后建立包含图像聚焦度的全局能量函数,... 针对多聚焦图像可能出现局部配准不理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分割和图像引导滤波的失配准鲁棒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通过构造基于结构张量的聚焦评价函数,对每幅输入图像进行聚焦度评价;然后建立包含图像聚焦度的全局能量函数,并通过Graph Cut算法分割出每幅图像的聚焦区域;最后利用图像引导滤波对每个聚焦区域进行细化得到每幅图像的融合权重,在梯度域上进行图像复原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在多聚焦图像失配准的情况下进行图像融合,而且有效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在主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焦图像融合 图像引导滤波 区域分割 梯度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导滤波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唐鉴波 江铁 王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21-3025,3042,共6页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较好地解决了估算雾天场景透射率的问题,算法复原的图像清晰颜色自然。但原始算法计算复杂度高、耗时长、无法满足实时性需求。介绍了引导图像滤波的原理,并将其与暗原色先验结合以改进原始算法;同时... 基于暗原色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较好地解决了估算雾天场景透射率的问题,算法复原的图像清晰颜色自然。但原始算法计算复杂度高、耗时长、无法满足实时性需求。介绍了引导图像滤波的原理,并将其与暗原色先验结合以改进原始算法;同时分析了滤波参数对去雾结果的影响。实验证明改进的算法在保证原算法去雾效果的同时能使算法复杂度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暗原色先验 引导图像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G视觉纠偏的局部引导图像滤波算法
5
作者 张铭 苗玉彬 许凤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7-622,645,共7页
针对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在基于视觉的行走纠偏过程中环境因素干扰导致的定位失败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引导图像滤波和均值漂移聚类的RTG纠偏视觉辅助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基于局部引导图像滤波的高效预处理,在降噪的同时... 针对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在基于视觉的行走纠偏过程中环境因素干扰导致的定位失败问题,提出了基于局部引导图像滤波和均值漂移聚类的RTG纠偏视觉辅助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基于局部引导图像滤波的高效预处理,在降噪的同时保留图像边缘特征;然后基于预先标定的引导线宽度和间距等特征,获取自适应分割阈值及简化均值漂移聚类算法的参数,从而实现引导线边缘的筛选提取和偏移量的计算。现场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克服夜间环境下偏色光谱对识别的影响,有效提高纠偏的实时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引导图像滤波 自动糾偏 引导线检测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地震数据图像结构引导去噪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启明 李琦 +1 位作者 都小芳 吴高奎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9,181,共10页
地震噪声影响着复杂断裂结构与储层的刻画,有效压制噪声并保留地震资料中的结构信息,是解释性处理的关键。基于保边光滑原理,在地震数据处理中提出并引入图像结构引导滤波方法,实现自适应地保留断层、裂缝以及储层反射等关键信息并有效... 地震噪声影响着复杂断裂结构与储层的刻画,有效压制噪声并保留地震资料中的结构信息,是解释性处理的关键。基于保边光滑原理,在地震数据处理中提出并引入图像结构引导滤波方法,实现自适应地保留断层、裂缝以及储层反射等关键信息并有效压制散射与随机噪声,提高地震数据信噪比。正演模拟数据的去噪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滤波方法,图像结构引导滤波方法具有更好的保边光滑特性;与构造导向滤波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显式提取层位走向和倾角信息,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实际三维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压制不同类型噪声、提高信噪比和有效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处理后对应的相干属性可有效增强断裂、储层的分辨能力,更好地描述断裂系统的展布,有利于后续地震资料解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结构引导滤波 保边光滑 信噪比 断层分辨能力 不同类型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导滤波器的单幅雾天图像复原算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楚君 王华彬 +1 位作者 陶亮 周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55-160,共6页
基于中值滤波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所获取的大气面纱图像不能有效地保留雾天图像的边缘信息,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场景的深度信息,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器的大气面纱修正方法。由中值滤波得到初始大气面纱,使用引导图像滤波器对其进行... 基于中值滤波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所获取的大气面纱图像不能有效地保留雾天图像的边缘信息,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场景的深度信息,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器的大气面纱修正方法。由中值滤波得到初始大气面纱,使用引导图像滤波器对其进行修正得到较为准确的大气面纱,去除多余的纹理信息的同时增强了雾天图像的边缘信息,由大气散射模型得到场景辐射光即复原图像,并对其进行亮度调整。与其他现有的典型去雾算法相比较,该算法在深度剧烈变化的边缘区域有更好的去雾和增强效果,且时间复杂度为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引导图像滤波 大气面纱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引导图像滤波和深度去噪自编码器的微弱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宗超 李东兴 赵蒙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696-5701,共6页
微弱目标易被周围环境中强烈的噪声干扰,为解决现有目标跟踪算法由于低信噪比导致跟踪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引导图像滤波器和深度去噪自编码器集成到粒子滤波器框架中的跟踪算法。通过引导图像滤波(guided image filter,GIF)算法... 微弱目标易被周围环境中强烈的噪声干扰,为解决现有目标跟踪算法由于低信噪比导致跟踪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引导图像滤波器和深度去噪自编码器集成到粒子滤波器框架中的跟踪算法。通过引导图像滤波(guided image filter,GIF)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滤波处理,保留有价值的模板信息并使不准确的背景模板模糊,有效增强目标图像;通过改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对深度去噪自编码器训练和微调,更好地适应目标外观变化;构造粒子分类器框架根据粒子重要性权重定位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微弱目标跟踪准确度和抗干扰能力上优于多种现有主流跟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引导图像滤波 深度去噪自编码器 微弱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导图像滤波的素描人脸图像合成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会强 吕佳 吴秀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38-141,共4页
针对传统人脸图像合成算法存在过度平滑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使用引导图像滤波的改进合成算法。通过引入K近邻基准算法和机器学习等理论,测试人脸图像可以得到训练图像块的线性组合表示,从而获取初始的合成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引导... 针对传统人脸图像合成算法存在过度平滑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使用引导图像滤波的改进合成算法。通过引入K近邻基准算法和机器学习等理论,测试人脸图像可以得到训练图像块的线性组合表示,从而获取初始的合成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引导图像滤波的方法,增强人脸素描图像的细节特征,进一步优化人脸细节纹理的展示。相关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合成算法有效回避了传统合成算法过度平滑的弊端,能够合成效果更加优秀的人脸素描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图像合成 引导图像滤波 人脸图像测试 特征检测 细节增强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引导滤波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丹 朱鸿泰 +1 位作者 程虎 桑贤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8-1784,共7页
图像融合是将多幅图像中有用或互补信息整合成一幅图像的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多尺度分解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在传统的引导滤波图像融合算法的基础之上,利用双引导滤波器代替均值滤波器将源图像分解为小尺度纹理... 图像融合是将多幅图像中有用或互补信息整合成一幅图像的过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引导滤波多尺度分解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在传统的引导滤波图像融合算法的基础之上,利用双引导滤波器代替均值滤波器将源图像分解为小尺度纹理细节、大尺度边缘和基础图像;直接利用纹理细节及边缘层图像构建显著性映射图,用其代替额外的特征提取操作,可很好地突出源图像显著性信息的同时大大降低算法复杂度;利用显著性映射图、Sigmoid函数构造权重图,将源图像中具有视觉意义的信息注入到融合图像中;利用色彩模型转换融合方式,可更好保留图像的色彩信息。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证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引导滤波的图像融合算法,本文算法的融合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图像融合 引导图像滤波 多尺度图像分解 权重图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超音速分离流场参数测量的ECT图像重建算法优化
11
作者 王世伟 王超 +1 位作者 郭琪 丁红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9,共9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ECT)用于超音速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场参数测量时逆问题病态性导致图像重建质量不高的问题,基于引导图像滤波和正则化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ECT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分别利用L_(2)正则化和L_(p)(0<p<1)正则化对...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ECT)用于超音速分离器内气液两相流场参数测量时逆问题病态性导致图像重建质量不高的问题,基于引导图像滤波和正则化理念,提出了一种新的ECT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分别利用L_(2)正则化和L_(p)(0<p<1)正则化对介质分布重建,在此基础上,将L_(2)正则化和L_(p)正则化的重构图像分别作为引导图像滤波的引导图和输入图,进行滤波输出。仿真和实验条件下,所提算法、L_(2)正则化算法和L_(p)正则化算法的图像重建结果表明,前者可以同时结合后两种算法的平滑性和稀疏性优势,重构的介质分布更加准确,图像伪影更少。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重建图像平均相关系数分别提高了17.01%和7.15%。所提算法在ECT测量超音速分离器气液两相流场参数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分离器 图像重建 ECT系统 正则化方法 引导图像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ST与自适应PCNN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利素 王雷 郭全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7-222,250,共7页
为弥补传统图像融合方法融合质量不高的缺点,提出了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与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对源图... 为弥补传统图像融合方法融合质量不高的缺点,提出了基于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与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利用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对源图像进行剪切波分解;然后,采用基于图像引导滤波器的融合规则对得到的低频分量进行低频融合;其次,对于高频分量,采用改进的空间频率作为PCNN的输入,利用改进的拉普拉斯能量和作为PCNN的链接强度;最后,通过NSST逆变换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融合规则,文中提出的算法在主观效果上能很好地保留细节信息,并抑制伪影和失真的产生;在客观评价上,其在标准差、边缘信息传递量、信息熵和互信息等常用指标上的表现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图像引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直方图均衡和Retinex算法在灰度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海波 汤群芳 杨杰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532,共8页
为了提高光照条件变化下的图像增强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直方图均衡和Retinex算法的图像增强方法。对于待增强灰度图像,通过理想低通滤波获得图像低频分量,采用改进直方图均衡进行动态范围优化,利用引导图像滤波代替Retinex算法的高斯滤波... 为了提高光照条件变化下的图像增强效果,提出一种改进直方图均衡和Retinex算法的图像增强方法。对于待增强灰度图像,通过理想低通滤波获得图像低频分量,采用改进直方图均衡进行动态范围优化,利用引导图像滤波代替Retinex算法的高斯滤波对图像的高频分量进行估计,并对估计的结果进行线性放大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相对单尺度和多尺度Retinex算法以及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提出的方法从主观和客观评价方面都获得了更好的图像增强效果,有效提高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可懂度,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增强 直方图均衡 RETINEX算法 引导图像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文本图像的颜色迁移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茹超 周延 +3 位作者 陈晓璇 刘莹 柴寅凯 汪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5-821,共7页
Reinhard等人提出的经典图像颜色迁移算法,对普通场景的自然图像进行颜色迁移时有着显著的效果,而该算法用于文本图像迁移中,迁移后文本字体边缘存在弱化现象,视觉效果不佳。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文本图像的颜色迁移算法。通过对源... Reinhard等人提出的经典图像颜色迁移算法,对普通场景的自然图像进行颜色迁移时有着显著的效果,而该算法用于文本图像迁移中,迁移后文本字体边缘存在弱化现象,视觉效果不佳。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文本图像的颜色迁移算法。通过对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引导滤波增强,突出文字本身在图像中所占比重。利用增强后的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计算颜色迁移系数,使得文本图像的颜色迁移效果更加出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对于文本图像具有很好的颜色迁移效果,其图像平均梯度结果优于Reinhard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迁移 引导图像滤波 文本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直方图形状分割的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康利娟 陈先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7-212,321,共7页
针对现有图像增强算法中存在过度增强和欠增强、边缘光晕效应、由于细节增强导致信噪比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直方图形状分割的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利用引导图像过滤器将图像背景和细节分离,避免边缘过度增强带来的光晕效应;利... 针对现有图像增强算法中存在过度增强和欠增强、边缘光晕效应、由于细节增强导致信噪比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级直方图形状分割的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利用引导图像过滤器将图像背景和细节分离,避免边缘过度增强带来的光晕效应;利用多级直方图形状分割方法,将直方图中出现频率相近的强度值区域分割出来,实现图像背景的个体均衡化;采用自适应细节增强方法在增强细节的同时抑制均匀区域中噪声,保持图像的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增强方法的效果更优,能够有效避免图像增强中常见的不利问题,同时产生足够的整体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度增强 多级直方图形状分割 自适应增强 引导图像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特征的SAR图像变化检测
16
作者 张潇予 赵凤军 李宁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9-518,共10页
为充分利用SAR图像的细节信息,提高SAR图像变化检测的检测精度及抗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特征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AR图像的变化检测一体化框架,首先,为了在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SAR图像... 为充分利用SAR图像的细节信息,提高SAR图像变化检测的检测精度及抗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特征的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AR图像的变化检测一体化框架,首先,为了在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SAR图像的边缘及局部信息,引入引导图像滤波方法;其次,提取8个通道特征,充分利用了图像的细节信息,获得了性能良好的差异图;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K-means聚类进行差异图分析,得到最终的变化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变化检测 引导图像滤波 多通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