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延迟多普勒图像的GNSS-R有效波高反演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诗博 李颖 秦凌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1-1017,共7页
为了实现海面有效波高的探测,本文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ion,GNSS-R)提出了一种利用延迟多普勒图像进行信噪比计算的有效波高反演方法。相比传统雷达等主动探测,GNSS-R是利用卫星信... 为了实现海面有效波高的探测,本文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信号(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Reflection,GNSS-R)提出了一种利用延迟多普勒图像进行信噪比计算的有效波高反演方法。相比传统雷达等主动探测,GNSS-R是利用卫星信号前向散射的被动观测,无需发射机,具有信号源多、功耗小、成本低、重量轻等优势,便于在星载、机载以及船载平台上进行搭建。由于海面波高的不同,接收机接收到的反射信号也不同。通过对反射信号的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反射面的物理特征信息,从而反演出我们所需的海面波高信息。本文通过反射信号生成延迟多普勒图像,并给出相应的信噪比定义,从而获得有效波高。为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可行性,本文进行了船载有效波高反演试验,并和传统利用干涉复数场(Interference Complex Field,ICF)进行反演的估算方法进行了性能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均方根误差为0.098 m,R2值为77%,相关系数为0.82,均优于ICF方法,且与测波雷达的有效波高真值数据表现出更好的一致性,提升了基于GNSS-R技术进行有效波高估算的精度,能够为船舶航行的海况信息感知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海洋遥感 有效波高 信噪比 延迟多普勒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小行星地基雷达探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翔 季江徽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39,共16页
地基雷达探测是研究太阳系中小行星的重要方法。雷达探测主要有两种方式:(1)连续波探测,可得到小行星表面的粗糙度等参数;(2)延迟多普勒探测,用于反演小行星的三维形状模型并确定自转轴状态。与其他探测方法相比,雷达观测具有分辨率高... 地基雷达探测是研究太阳系中小行星的重要方法。雷达探测主要有两种方式:(1)连续波探测,可得到小行星表面的粗糙度等参数;(2)延迟多普勒探测,用于反演小行星的三维形状模型并确定自转轴状态。与其他探测方法相比,雷达观测具有分辨率高等优势。简要介绍了地基雷达探测的原理和方式,以及通过雷达成像建立小行星形状模型的方法。同时举例说明了雷达探测小行星的成果,并对包括雷达在内的多种探测方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地基雷达探测 延迟多普勒图像 形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二号”卫星CCD立体相机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葆常 唐茜 薛彬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3年第4期43-51,共9页
文章介绍了中国两次绕月探测中CCD立体相机所采用的技术与创新,并与国际同类相机所获取的图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嫦娥二号"(CE-2)卫星CCD立体相机的综合创新集成技术——"单镜头两视角同轨立体成像、时间... 文章介绍了中国两次绕月探测中CCD立体相机所采用的技术与创新,并与国际同类相机所获取的图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嫦娥二号"(CE-2)卫星CCD立体相机的综合创新集成技术——"单镜头两视角同轨立体成像、时间延迟积分图像传感器(TDICCD)推扫、速高比补偿",并从工程目标与科学目标出发进行探测灵敏度及成像动态范围的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确定了总体技术方案,包括光、机、电的优化设计以及对月探测中首次采用TDICCD的技术困难与对策;特别讨论了速高比补偿的方案及实施途径,并进行了在轨试验验证。文章最后分别给出了虹湾地区成像分辨率为1.3m以及全月面分辨率为7m的代表性图像,图像清晰、层次丰富,显示出中国在对月立体成像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延迟积分图像传感器 速高比补偿 同轨立体成像 高分辨 空间相机 中国探月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S滤波的复合跟瞄技术
4
作者 闫智辉 刘伟超 赵远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172,182,共6页
建立复合轴跟瞄系统的总体控制结构和典型被控对象模型,分析图像延迟对跟瞄精度的影响。为补偿延迟,提高光束指向精度,根据粗精2级跟踪的视场耦合特点,提出利用粗跟踪脱靶量作为精跟瞄参考控制量的方法;针对粗、精系统间采样频率的差异... 建立复合轴跟瞄系统的总体控制结构和典型被控对象模型,分析图像延迟对跟瞄精度的影响。为补偿延迟,提高光束指向精度,根据粗精2级跟踪的视场耦合特点,提出利用粗跟踪脱靶量作为精跟瞄参考控制量的方法;针对粗、精系统间采样频率的差异,以及粗跟踪脱靶量的非线性和难以准确建模特性,采用基于LMS自适应滤波的方法,对粗、精跟踪脱靶量进行统计学习和滤波;最后,在典型被控对象的基础上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LMS自适应滤波后,跟瞄精度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S滤波 复合跟瞄 脱靶量 图像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