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6L不锈钢电解抛光的MATLAB图像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赵琪 丁明玥 +3 位作者 朱晴晴 何康 汪玉 王振卫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不锈钢表面无损检测方法正受到工业界关注并得到研究人员的探索与开发。本研究使用MATLAB对电解抛光的316L不锈钢表面金相图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保留区域点蚀和过抛腐蚀区的黑色像素点和黑色区域,除去浅色划痕和不明显的... 基于机器视觉的不锈钢表面无损检测方法正受到工业界关注并得到研究人员的探索与开发。本研究使用MATLAB对电解抛光的316L不锈钢表面金相图进行图像二值化处理,保留区域点蚀和过抛腐蚀区的黑色像素点和黑色区域,除去浅色划痕和不明显的凹凸区域。图像腐蚀处理选取半径为3个像素点的圆形结构元素为参数,去除图像噪声,增强图像黑色像素区域边界和对比度。选取图像的黑色像素占比和点蚀区域数量作为特征变量,并通过对特征变量进行测量和计数来评估抛光效果。在此基础上,借助MATLABGUI编程平台开发了一个基于图像定量分析过程的抛光效果评估程序,应用该程序可快速获得316L不锈钢电解抛光材料点蚀定量数据,使金相图片分析数值化,弥补主观判断的不足。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基于探针式粗糙度测量的优化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定量分析 MATLABGUI 点蚀 电解抛光 316L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在微观结构SEM图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2
作者 毛灵涛 薛茹 安里千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9-583,共5页
本文介绍利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工具箱,开发用于微观结构SEM图像定量研究的AnalysisofMicrostructure系统。由SEM获取的图像经该系统处理后,可获得颗粒或孔隙微观结构定量信息以及相应的图表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借助MATLAB处理微观结构SE... 本文介绍利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工具箱,开发用于微观结构SEM图像定量研究的AnalysisofMicrostructure系统。由SEM获取的图像经该系统处理后,可获得颗粒或孔隙微观结构定量信息以及相应的图表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借助MATLAB处理微观结构SEM图像,可方便地满足研究者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定量分析 E系统 处理 定量研究 获取 要求 实例分析 微观结构 SEM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反应产物图像定量分析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田玉旺 丁华野 +1 位作者 邓永江 黄晓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A01期63-64,共2页
本文应用国产真彩图像分析仪,对65例喉鳞癌石蜡切片中的P21癌基因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P21在喉鳞癌与正常喉粘膜中的表达差异非常显著(P<0.01),平均O.D值分别为0.065与0.039,并着重探讨了影响测... 本文应用国产真彩图像分析仪,对65例喉鳞癌石蜡切片中的P21癌基因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P21在喉鳞癌与正常喉粘膜中的表达差异非常显著(P<0.01),平均O.D值分别为0.065与0.039,并着重探讨了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一些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定量分析 免疫组化 光密度 鳞癌 喉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测量技术在岩土工程CT图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尹小涛 党发宁 +2 位作者 杨红喜 秦广平 丁卫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429-432,共4页
首先对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T 技术)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基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引入了数学形态学中图像平移、反射、腐蚀、膨胀等运算方法,基于定义的兴趣域边界提取算法和形状因子实现了其几何测量和空间描述,定量分析了 CT 图像兴... 首先对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CT 技术)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基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引入了数学形态学中图像平移、反射、腐蚀、膨胀等运算方法,基于定义的兴趣域边界提取算法和形状因子实现了其几何测量和空间描述,定量分析了 CT 图像兴趣域的空间物理特性。该方法异于以往数学建模的思路,而是借用数学形态学中空间几何描述的思想,以实现对岩土体中的天然缺陷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合理刻画。该项工作对于推动岩土工程 CT 图像定量化描述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 图像测量技术 图像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和DNA图像定量分析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香菊 潘秦镜 +2 位作者 沈桂华 刘秀云 孙耘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1-583,共3页
分析B72.3、Ber-EP4和Calretinin抗体组与DNA图像定量分析(DNAimagecytometry,DNA-ICM)结合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9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做石蜡包埋细胞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和... 分析B72.3、Ber-EP4和Calretinin抗体组与DNA图像定量分析(DNAimagecytometry,DNA-ICM)结合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9例浆膜腔积液标本做石蜡包埋细胞块切片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和ThinPrep薄片DNA-ICM分析。结果:109例浆膜腔积液中,最终诊断为79例癌性积液和25例良性积液,104例最终诊断病例中,B72.3、Ber-EP4和Calretinin抗体组及DNA-ICM的敏感性分别为88.6%和82.3%,两者结合敏感性高达96.2%。结论:B72.3、Ber-EP4和Calretinin抗体组与DNA-ICM结合能有效提高对癌细胞诊断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癌细抱 免疫细胞化学 DNA图像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病变的DNA图像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沈丹华 阚秀 +2 位作者 董建强 马世雄 孙迅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93-195,198,共4页
目的:应用自制DNA图像分析系统,对55例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测量和研究,评价该软件系统的性能及DNA图像分析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良、恶性乳腺病变标本经机械及酶消化后,分离成单细胞... 目的:应用自制DNA图像分析系统,对55例乳腺良恶性病变进行测量和研究,评价该软件系统的性能及DNA图像分析在乳腺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良、恶性乳腺病变标本经机械及酶消化后,分离成单细胞。涂片行Feulgen染色后进行测量。结果:29例良性乳腺病变均为二倍体,无1例非整倍体出现(特异性为100%);6例非典型增生病变中,有3例为非整倍体;20例乳腺癌中有17例非整倍体(敏感性为85%)。结论:该DNA图像分析系统,在乳腺病理诊断中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DNA 图像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0R真彩色图像定量分析对胸腹水良、恶性细胞的鉴别
7
作者 吴霞 杨德忠 +2 位作者 田玉旺 邓永江 黄晓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0-42,共3页
AgN0R真彩色图像定量分析对胸腹水良、恶性细胞的鉴别吴霞,杨德忠,田玉旺,邓永江,黄晓南(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本文对40例胸腹水癌细胞,10例增生间皮细胞,作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染色(Ag—Sta... AgN0R真彩色图像定量分析对胸腹水良、恶性细胞的鉴别吴霞,杨德忠,田玉旺,邓永江,黄晓南(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本文对40例胸腹水癌细胞,10例增生间皮细胞,作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染色(Ag—Staining—nucleola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细胞 胸腹水 图像定量分析 AgN0R 真彩色 间皮细胞 细胞学诊断 核仁形成区 核仁组成区 吴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季冻区路基土微观孔隙特征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安平 王清 +1 位作者 李杨 车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233-238,共6页
路基冻害一直是困扰东北季冻区道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春冬季天气寒冷,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路基土中水分产生迁移和聚集,引起路基冻胀。春季路基解冻,集聚的冰晶体融化,路基土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承载力极低,在交通车辆作用下发生路... 路基冻害一直是困扰东北季冻区道路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春冬季天气寒冷,在温度梯度作用下路基土中水分产生迁移和聚集,引起路基冻胀。春季路基解冻,集聚的冰晶体融化,路基土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承载力极低,在交通车辆作用下发生路面鼓包、弹簧、断裂和翻浆冒泡等现象,给交通运输和经济建设带来极大的危害。孔隙是水分迁移的主要通道,是影响路基冻胀主要因素之一,其特征决定土体的冻胀敏感性。本文利用WD-5配置联机图象处理系统的电子显微镜,通过图像定量分析系统,对长春季冻区路基土的微观孔隙作了定量评价。经过分析得出:3个土样孔隙直径均是小于5μm的占主导地位,都具备冻胀条件;试样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孔隙分布较均匀,孔隙为辐射状或网状结构,多为扁圆和等轴形状;孔隙形态分维数分析认为,分维数高,大孔隙含量多,孔隙分布比较简单,在研究范围内,有利于水分迁移,冻胀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胀 翻浆 微观结构 孔隙特征 图像定量分析 分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成像分析技术在中性粒细胞运动及吞噬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晚竹 高亚男 +5 位作者 梁昊岳 程雪莲 于文颖 陈婷 汪晓敏 袁卫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2-837,共6页
目的:使用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显微图像处理软件对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功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使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用PE荧光标记后与FITC标记的酵母聚糖颗粒(Zymosan)混匀,置于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使用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显微图像处理软件对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功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使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用PE荧光标记后与FITC标记的酵母聚糖颗粒(Zymosan)混匀,置于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多通道时间序列成像。使用Volocity和Image J分析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相关参数,包括形态变化、运动轨迹、伪足振荡、结合吞噬指数,得出时间序列下各项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中性粒细胞在受到Zymosan诱导后趋化作用明显,大部分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极性化,在40分钟内能快速结合Zymosan,行使吞噬功能。结论:使用显微成像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可准确、定量地分析中性粒细胞运动及吞噬功能,直观快速地对中性粒细胞的生理学状态进行初步评估。通过这项技术,得到正常生理状态下中性粒细胞对Zymosan的快速响应情况,为今后中性粒细胞相关功能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成像技术 图像定量分析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胡行伟 张丽梅 贺纪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成像技术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的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离子传输效率、极高的质量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50 nm),代表着当今离子探针成像技术的最高水平。利用稳定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在... 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成像技术与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的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NanoSIMS)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离子传输效率、极高的质量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50 nm),代表着当今离子探针成像技术的最高水平。利用稳定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在原位或者微宇宙条件下示踪目标微生物,然后将样品进行固定、脱水、树脂包埋或者导电镀膜处理,制备成可供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的薄片,进一步通过NanoSIMS成像分析,不仅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提供微生物的生理生态特征信息,而且能够准确识别复杂环境样品中的代谢活跃的微生物细胞及其系统分类信息,对于认识微生物介导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纳米二次离子质谱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路线,及其与同位素示踪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催化报告沉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CARD-FISH)、卤素原位杂交技术(Halogen In SituHybridization,HISH)等联合使用在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次离子质谱 同位素分析 图像定量分析 微生物生态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抗原单克隆抗体Ki-67在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类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阳娟 刁庆春 +2 位作者 郝飞 叶庆佾 钟白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皮肤 分类 淋巴瘤 免疫组化 核抗原单克隆抗体Ki-67 图像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类物质环己烷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诗然 于茵 +1 位作者 周岳溪 许吉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2-960,共9页
炼油废水中石油类物质容易影响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干扰处理效果.为了定量分析石油类物质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采用定量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流程,考察了不同浓度环己烷影响下活性污泥絮体微观... 炼油废水中石油类物质容易影响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干扰处理效果.为了定量分析石油类物质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采用定量图像分析技术,通过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流程,考察了不同浓度环己烷影响下活性污泥絮体微观参数变化情况及参数间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微观参数与宏观参数[SV(污泥沉降比)、SVI(污泥容积指数)和MLSS(污泥浓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絮体微观参数值随环己烷投加浓度的变化规律具有明显的分组现象,同组参数间相关性强,可据此将参数分为大小类、规则性类和密实性类.(2)环己烷在低于1 g/L浓度条件下使活性污泥沉降体积增大,此时密实性参数与环己烷投加浓度、SV和SVI分别具有一定相关性.(3)环己烷投加浓度≥1 g/L时会导致污泥上浮流失,此时大小类和规则性类参数均分别与SV和MLSS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孔率与环己烷投加浓度呈负相关(R^2为0.91),分形维数与SV和MLSS分别呈负相关(R^2分别为0.75和0.89).研究显示,利用定量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孔率和分形维数等污泥絮体微观参数,能够反映石油类物质对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当孔率降至0.98以下预示着污泥流失,并且分形维数越大,流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沉降性能 图像定量分析 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