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架管理条件下的图书排架——兼谈“细分粗排”法 被引量:33
1
作者 蒋鸿标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6,78,共3页
针对开架借阅的特点及其产生的问题 ,运用《中图法》第四版“分类目录细分 ,分类排架粗分”的原理 ,提出按四级以内类目排列同类书并固定其架位的方法 ,即“细分粗排”法 。
关键词 开架管理 图书排架 同类书 排列方法 固定架位法 “细分粗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排架粒度——图书排架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素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5,共2页
自实行图书开架借阅后 ,“细分类 ,粗排架”的观点与做法已经非常盛行 ,那么粗排架的“粗”又如何限制呢 ?围绕这个问题 ,笔者引入“最佳排架粒度”概念并在调查读者查找图书行为的基础上 ,确定了最佳排架粒度值 。
关键词 开架书库 图书排架 排架粒度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开架管理条件下的图书排架——兼与蒋鸿标同志商榷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新文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7-128,F003,共3页
批驳了作者把“细分粗排”与“分类排架粗分”混为一谈 ,并分析了两者的不同 ,指出“分类排架粗分”是《中图法 (第四版 )使用手册》针对开架借阅而提出的文献分类与排架的方法。提出较科学的排架方法是严格按简略分类号+种次号的方法排... 批驳了作者把“细分粗排”与“分类排架粗分”混为一谈 ,并分析了两者的不同 ,指出“分类排架粗分”是《中图法 (第四版 )使用手册》针对开架借阅而提出的文献分类与排架的方法。提出较科学的排架方法是严格按简略分类号+种次号的方法排列 ,它不仅满足各类读者查找文献的方式 ,而且非常方便工作人员的加工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鸿标 图书排架 开架借阅 文献分类 粗分法 分类号 种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排架号论纲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一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48,共4页
图书排架号论纲陈一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图书排架号又称“索书号”。这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从图书馆藏书角度说,它是图书排架顺序的依据,所以称之为“图书排架号”;而从检索找书的角度说,它则是从图书馆书库中找到有关图... 图书排架号论纲陈一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图书排架号又称“索书号”。这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从图书馆藏书角度说,它是图书排架顺序的依据,所以称之为“图书排架号”;而从检索找书的角度说,它则是从图书馆书库中找到有关图书的依据,所以称之为“索书号”。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排架 索书号码 分类排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排架探析──兼与“图书排架号论纲”一文商榷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贵玲 张捷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7-77,21,共2页
图书排架探析──兼与“图书排架号论纲”一文商榷朱贵玲,张捷(天津大学图书馆)贵刊1994年第1期发表的陈一阳先生所撰*图书排架号论纷"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提出了有关图书馆业务管理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读后颇受... 图书排架探析──兼与“图书排架号论纲”一文商榷朱贵玲,张捷(天津大学图书馆)贵刊1994年第1期发表的陈一阳先生所撰*图书排架号论纷"一文(以下简称"陈文"),提出了有关图书馆业务管理非常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读后颇受启发.本文除了对陈文的某些提法有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排架 藏书组织 图书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图书排架的“一次定终身”
6
作者 黄训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9-60,共2页
本文对人们熟视无睹的图书排架“一次定终身”的现状提出质疑,并设想以“二次排架”的方法建立“常用书架”、“常用书库”,以求既不违背《中图法》等规范,又把查寻率高的书刊置于方便存取的位置。
关键词 图书排架 藏书建设 藏寻组织 查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定位排架方式探析 被引量:46
7
作者 林晓玲 杨明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2-104,131,共4页
从图书定位排架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出发,重点描述目前图书馆RFID图书管理系统最常用的两种图书定位方式及其对图书排架管理的影响,阐述这两种方式的图书上架、倒架、整架的工作流程,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对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进行... 从图书定位排架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出发,重点描述目前图书馆RFID图书管理系统最常用的两种图书定位方式及其对图书排架管理的影响,阐述这两种方式的图书上架、倒架、整架的工作流程,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对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进行图书管理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定位排架 RFID 图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开架管理条件下的图书细分细排方法——兼与蒋鸿标同志商榷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旭艳 周学敏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73,共2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 ,分析了开架管理条件下图书排架采取“细分粗排”法的缺点 ,同时论述了“细分细排”
关键词 图书 开架管理 图书排架 细分粗排 细分细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书的建设 被引量:31
9
作者 翟云仙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46,80,共2页
教学参考书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教学最直接的体现。本文就加强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书建设的必要性 ,如何加强教学参考书建设以及教学参考书的组织。
关键词 高校图书 教学参考书 藏书建设 图书排架 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良好内部环境的营造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传清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64,共2页
本文从建筑结构、照明质量、空气质量、藏书质量、书架间距、馆员素质等方面 ,对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良好内部环境的营造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高校图书 流通书库 开架管理 内部环境 藏书质量 图书排架 人文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出版规格对藏书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蒋鸿标 《现代情报》 2000年第3期30-30,共1页
对不同规格的图书在排架时的状况进行分析 ,提出图书出版规格应适应直立排列的特点 ,指出 32开本是最理想的规格。
关键词 图书规格 藏书建设 出版标准 图书出版 图书排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学校图书馆书次号的统一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可华 《现代情报》 2002年第12期81-82,共2页
本文就我校图书馆在合并前两馆对图书书次号取号方法的不一致性现象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新馆著者号的不适应性 ,选择种次号作为新馆的书次号 ,顺利实现了新、旧图书馆书次号的统一。
关键词 种次号 高校合并 书次号 图书 图书排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图书馆新书上架的两个环节
13
作者 杨励忠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7-28,共2页
在图书馆流通工作中,有一个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新书上架。事实上,注意这个环节,对于吸引读者利用藏书是颇有作用的。新书上架环节主要包括上架形式和上架时机两个方面。一、上架形式在实行闭架借阅的图书馆中,应采用先半开架再... 在图书馆流通工作中,有一个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新书上架。事实上,注意这个环节,对于吸引读者利用藏书是颇有作用的。新书上架环节主要包括上架形式和上架时机两个方面。一、上架形式在实行闭架借阅的图书馆中,应采用先半开架再过渡到闭架书库上架的形式。即在出纳台设置新书书柜或开辟专门的新书室,当新书从分编环节进入流通环节时,先集中于此进行半开架借阅;过一段时间后,再送到闭架书库上架。这种上架形式能够及时、集中而又直观地向读者展示图书馆新入藏的图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建设 图书排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在应用RFID时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汕头大学图书馆RFID项目的实践 被引量:50
14
作者 杨明华 张莉华 董朝峰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0,128,共3页
以汕头大学图书馆从实验到实施RFID应用项目三年多的实践,对RFID在图书馆中应用时必须决策的几个问题:RFID频率选择、RFID技术的相关标准及图书馆应用中的数据模型、馆藏图书定位排架方案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RFID 图书馆应用 频率 标准 图书定位排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点图书的新方法
15
作者 石民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8年第1期38-39,共2页
从关于图书馆学的教科书来看,通常清点图书的方法有三种:1.检查卡清点法;2.排架目录卡清点法;3.图书登录簿清点法。但根据笔者经验,如果一个图书馆內的分类目录卡上标注有登录号的话,不妨试用分类目录卡来清点藏书。 1980年我馆尝试用... 从关于图书馆学的教科书来看,通常清点图书的方法有三种:1.检查卡清点法;2.排架目录卡清点法;3.图书登录簿清点法。但根据笔者经验,如果一个图书馆內的分类目录卡上标注有登录号的话,不妨试用分类目录卡来清点藏书。 1980年我馆尝试用馆內公务分类目录卡清点藏书,结果证明此法在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两点上,均比传统的三种清点法要好。用公务分类目录清点藏书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由于分类目录顺序与图书排架顺序基本一致,就用目录卡与架上的图书逐种、逐号核对。并将核对后的结果,以极简单的符号形式用铅笔记录在目录卡上。第二步。根据记录在目录卡上的符号,注销图书登录簿上的登录号。以取得书(图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目录 藏书清点 排架目录 图书排架 图书登录 图书馆学 登录号 符号形式 准确性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排架与书次号 提高效率方便读者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耀屏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3-34,51,共3页
高校图书馆情报资料室往往拥有种类繁杂、更新迅速的内部交流的科技资料。在使用空间有限的小型资料室内,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排架方法,通过开架借阅,缩短师生们的检索时间,同时又提高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是图书情报工作者面临的实际... 高校图书馆情报资料室往往拥有种类繁杂、更新迅速的内部交流的科技资料。在使用空间有限的小型资料室内,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排架方法,通过开架借阅,缩短师生们的检索时间,同时又提高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是图书情报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改进科技资料的排架方式及书次号,辅以简化剔旧手续等方面的一些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效率、方便读者。一、实行粗类排架的方式根据开架借阅的需要,进行分类排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排架 书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排架细排卡”新议
17
作者 王绍棋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52,共2页
一、返思1991年6月,在“全国《中图法》(第三版)使用经验交流会”上,数十篇论文和众多与会者介绍了各自的藏书改编经验。其中,金陵图书馆关于“分类排架粗分,分类目录细分”的改编方法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多数代表认为,这是诸多改... 一、返思1991年6月,在“全国《中图法》(第三版)使用经验交流会”上,数十篇论文和众多与会者介绍了各自的藏书改编经验。其中,金陵图书馆关于“分类排架粗分,分类目录细分”的改编方法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多数代表认为,这是诸多改编方法中较好的一种。为“顺应民情”,大会主持人之一,《中图法》副主编、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主任张琪玉教授对这一方法作了专题介绍:“分类排架粗分,分类目录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排架 目录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
18
作者 张哲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5年第2期52-53,共2页
图书的搜集、加工、保管、流通是图书馆主要的日常业务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做到手续完备又简便易行,是目前小型图书馆应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一、图书的搜集图书(包括期刊等)的搜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从书店、出版发行部门采购.图书... 图书的搜集、加工、保管、流通是图书馆主要的日常业务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做到手续完备又简便易行,是目前小型图书馆应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一、图书的搜集图书(包括期刊等)的搜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从书店、出版发行部门采购.图书进馆,采购人员应将购到的图书和购书发票清点核对整理,在发票上签字,一并交给编著人员进行登记、加工.赠送、征集、自编等搜集到的图书进馆,亦应照此办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排架 小型图书 进馆 借书卡 图书管理工作 采购人员 借书证 阅览室 登记 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编图书的几点体会
19
作者 李爱珠 陈德芝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9年第7期58-61,共4页
【正】 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大跃进给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但是,过去有很多图书馆采用了旧的分类法,如美国国会分类法,杜威分类法,皮高品及刘国钧等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分类法,使得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如图书排架,目录组织,向... 【正】 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大跃进给图书馆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但是,过去有很多图书馆采用了旧的分类法,如美国国会分类法,杜威分类法,皮高品及刘国钧等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分类法,使得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如图书排架,目录组织,向读者推荐图书等等工作无法做好。因此,在图书分类法方面,我们必须拔掉这些白旗,竖起无产阶级红旗,才能真正体现无产阶级的办馆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分类法 美国国会分类法 排架目录 图书馆工作 杜威分类法 皮高品 新分类法 图书排架 刘国钧 目录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出版号”不宜用作书次号——对《全国统一书次号新方案》的质疑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鸿标 谢轶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0-81,共2页
从国际标准书号和索书号的结构、书次号的定义及要求山发,阐述了用“分类出版号”作书次号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图书排架的禁忌。统一书次号应理解为统一采用某种书次号作为排列同类书的依据,而不应理解为统一每种书的书次号。
关键词 国际标准书号 索书号 “分类出版号” 图书排架 ISBN 书次号 同类书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