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区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学纲 宁越敏 《上海城市规划》 1997年第1期8-12,共5页
本文从空间和宏观思维的新视角,通过时区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影响的总体概括,说明了时区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最后,本文从侧重时区的角度,理论联系实践,对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新思路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本文从空间和宏观思维的新视角,通过时区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影响的总体概括,说明了时区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最后,本文从侧重时区的角度,理论联系实践,对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新思路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上海实现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规划目标的一些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区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的影响 全球金融网络 上海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路网系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朱敏清 元鹏 崔洪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136,共9页
为量化现阶段城市群层面路网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区域路网的规模、结构布局、均衡性和通行质量4个方面构建城市群路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人口加权的时间迂回系数对传统结构布局指标进行替换。之后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2... 为量化现阶段城市群层面路网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区域路网的规模、结构布局、均衡性和通行质量4个方面构建城市群路网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人口加权的时间迂回系数对传统结构布局指标进行替换。之后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2018—2022年我国7大城市群1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路网发展较快,关中平原城市群较为落后且内部各城市两极化严重;城市群路网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影响系数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倒“U”型分布;路网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对于周边区域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对当地的溢出效应,为城市群路网系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城市 路网发展水平 计量模型 影响研究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新说:轮式模型 被引量:29
3
作者 冯德连 葛文静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5,120,共7页
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就是回答哪些力量推动中心成长的问题 ,也是制定促进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政策必须要研究的问题。从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看 ,1 9世纪以来 ,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催生了一批国际金融中心 ,也使得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就是回答哪些力量推动中心成长的问题 ,也是制定促进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政策必须要研究的问题。从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看 ,1 9世纪以来 ,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催生了一批国际金融中心 ,也使得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变化。本文把国际金融中心成长机制概括为“轮式模型”。模型认为 ,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动力主要有两种拉力(科学技术、经济发展 ) ,三种推力 (供给因素、历史因素和城市因素 ) ,以及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成长机制 轮式模型 伦敦 城市 国际贸易 人力资源 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 公共政策 税收制度 监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公云龙 张绍良 +1 位作者 赵松 李晶晶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62,共8页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地价均衡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研究金融发展对城市商业地价和住宅地价的影响作用,为国家地价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岭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人均贷款规模对城市商业和住宅地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强...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地价均衡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研究金融发展对城市商业地价和住宅地价的影响作用,为国家地价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岭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人均贷款规模对城市商业和住宅地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强度基本相同,而人均存款规模只对住宅地价产生影响,但对地价变动的贡献小于贷款规模;金融相关比率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效应尚不显著;工资水平对地价的影响强度要明显大于贷款规模。研究结论:当前阶段,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是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但金融发展规模特别是贷款规模对城市地价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金融结构尚未对地价产生明显影响之时,控制货币供应对稳定地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金融发展 城市地价 影响效应 岭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金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吕美 国亮 姬浩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3期94-99,共6页
城市金融作为区域金融资源的核心,其发展状态对于区域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构建研究模型,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对城市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 城市金融作为区域金融资源的核心,其发展状态对于区域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分析影响城市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构建研究模型,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对城市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对研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研究发现:城市金融基础、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支持环境以及金融发展效率都正向影响城市金融发展的成效,并以此对城市金融可持续发展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金融 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城市体系多中心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修岩 文意豪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区域内合理的城市"形态"和"关系"体系是决定其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多中心发展角度出发,创新性地采取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方法,深入到规模、位置和可达性三个维度,结合... 区域内合理的城市"形态"和"关系"体系是决定其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多中心发展角度出发,创新性地采取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泰森多边形等分析方法,深入到规模、位置和可达性三个维度,结合中国国情对省级层面城市体系的多中心性进行测度,进而对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中国省域层面上,城市的规模分布体系仍需进一步优化,部分省域依然存在内部收入差距过大,城市空间和规模分布不均衡等突出问题;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体系的多中心性演变主要由可达性指标的变动来解释;同时,省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市场化和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其多中心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不仅对多中心测度方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也对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系 中心发展 卫星灯光数据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M模型和Tobit模型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向先迪 刘甜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强烈依赖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资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发展动能和竞争力弱等问题,需要通过绿色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陕西省作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研究的典型,根据陕西省资源型城市2...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强烈依赖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资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发展动能和竞争力弱等问题,需要通过绿色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陕西省作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研究的典型,根据陕西省资源型城市2012—2021年面板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变量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发展效率,并选用Tobit模型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资利用、工业固废利用水平、进出口贸易度、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对绿色转型发展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整体上得到显著提升,其中陕北地区更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均正向影响各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而产业结构、外资利用、工业固废利用水平、进出口贸易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为正向或负向;工业固废利用水平仅对陕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成熟型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论,可以从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对外绿色合作和城镇化水平、加强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促进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效率 资源型城市 影响因素 SBM模型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韧性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及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晓佳 李晋强 +1 位作者 吴雪玲 刘海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7,共7页
为了给河南省建设低碳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分别构建城市韧性、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2021年为研究时段、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样本市,采用熵值法计算城市韧性指数和低碳发展指数,... 为了给河南省建设低碳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抵御风险能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分别构建城市韧性、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2021年为研究时段、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样本市,采用熵值法计算城市韧性指数和低碳发展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对城市韧性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状况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韧性和低碳发展水平均呈波动上升态势,研究时段末城市韧性指数和低碳发展指数分别为0.320、0.403,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河南省城市韧性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研究时段末耦合协调度为0.508,整体上属勉强协调;河南省城市韧性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呈现“以郑州为中心,中心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时段末河南省大部分地级市城市韧性提升滞后于低碳发展,二者同步发展型城市较少;河南省城市韧性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状况受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多类因子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类因子是主要影响因子,各因子的交互作用表现出双因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韧性 低碳发展 耦合协调 影响因子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对人居环境自然舒适度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白钰弘 秦欣雅 +1 位作者 赵祥 孙中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1,共9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城市自然环境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评估了2000、2010、2020年这3个时间点在该区域城市发展背景下人居环境自然舒适度的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人居综合...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城市自然环境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评估了2000、2010、2020年这3个时间点在该区域城市发展背景下人居环境自然舒适度的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人居综合舒适度总体上呈现逐渐改善的趋势,且城市中心到城市外围舒适度也在改善,增幅约10%;2)2020年比2000年区县尺度的舒适度也在逐年变好,高舒适度区县数量增加近1倍;3)典型城市的舒适度变化与整体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由于城市职能和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改善速度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人居环境 自然舒适度 城市发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城市化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白虎志 张焕儒 张存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研究了兰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城市化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发现80年代之后,兰州年平均温度相对于60~70年代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是全省平均气温上升幅度的近4倍,其他要素的年、季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兰州城市与郊区年、季... 研究了兰州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城市化发展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发现80年代之后,兰州年平均温度相对于60~70年代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是全省平均气温上升幅度的近4倍,其他要素的年、季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兰州城市与郊区年、季平均气温差、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差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年、季降水日数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气候影响 气温 局地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8
11
作者 郭存芝 罗琳琳 叶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89,共9页
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33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生态效率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在借助因子分析等方法测算资源效率、环境效率进而计算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进... 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33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生态效率反映可持续发展状况,在借助因子分析等方法测算资源效率、环境效率进而计算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出口依存度、环境改善投入力度、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城市规模、城市类型等因素对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决定生态效率的两个重要方面——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除科技进步外,上述因素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都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在99%的置信度下有正向影响,出口依存度在95%的置信度下有负向影响,城市规模在99%的置信度下有正向影响,城市类型在95%的置信度下有显著影响,与预期一致;第三产业比重在90%的置信度下有负向影响,环境改善投入力度在95%的置信度下有负向影响,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科技进步的影响统计上不显著,但表现为负相关,与预期不相符。文中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 被引量:23
12
作者 郭存芝 凌亢 +2 位作者 白先春 胡振宇 梅小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应用DEA方法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利用除拉萨以外的全国30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并对资源与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 应用DEA方法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利用除拉萨以外的全国30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计算了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并对资源与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系数的计算显示:就单个城市而言,资源与环境效率最高的城市是合肥,其次是沈阳、长春、长沙、济南,最低的是贵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分区域来看,资源与环境效率最高的是位于东北的城市,其次是位于东部和中部的城市,最低的是位于西部的城市。资源与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显示:产业结构对资源与环境效率有显著影响;政府财力对资源与环境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外向度、人口质量对资源与环境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效率系数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发展的营力系统分析——兼论我国城市化影响因子与可持续城市化战略选择 被引量:11
13
作者 金东海 谷树忠 沈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9-64,共6页
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动态和适应性的过程 ,受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城市化系统的发展运行与其所受营力作用息息相关。城市化营力系统由外营力子系统和内营力子系统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 ,前者含城市化的驱动力、支撑力和阻滞力 ,后者由压力... 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动态和适应性的过程 ,受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城市化系统的发展运行与其所受营力作用息息相关。城市化营力系统由外营力子系统和内营力子系统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 ,前者含城市化的驱动力、支撑力和阻滞力 ,后者由压力、拉力和阻力组成。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营力系统进行分析 ,指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驱动效率低下、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城市化发展观念制度落后等 ,是我国当前实施城市化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应按照协调性、区域性和效益性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中国 影响因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林显鹏 虞重干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共7页
阐述现代奥运会的财政资助模式,即政府资助、私人资助、结合型资助。分析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直接、间接及总体经济影响。认为:注入主办城市的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使城市经济总量增加;现代奥运会给主办城市带来长期经济影响(约... 阐述现代奥运会的财政资助模式,即政府资助、私人资助、结合型资助。分析奥运会对主办城市的直接、间接及总体经济影响。认为:注入主办城市的投资通过投入产出链及乘数效应使城市经济总量增加;现代奥运会给主办城市带来长期经济影响(约为12年),推动主办城市的建筑、房地产、旅游、宾馆、会展业等发展;现代奥运会是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城市营销的重要平台,使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奥运会 主办城市 经济发展 经济影响 资助模式 投资 规律 城市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研究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要素影响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春娥 王兴荣 +2 位作者 马晓群 陈晓平 严芳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0-375,共6页
针对气候成因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研究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要素影响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简化分波的手段,尽可能排除非城市发展因素对局地气候要素的影响。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合肥城市发展对局地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发... 针对气候成因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研究城市发展对局地气候要素影响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和简化分波的手段,尽可能排除非城市发展因素对局地气候要素的影响。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合肥城市发展对局地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发展对气温的影响显著,并且主要表现为最低气温的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局地气温 影响 局地气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构想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杨涛 吴蕾 徐望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0-274,共5页
分析了传统环境评价方法的局限;论述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的 出发点、价值观;并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包括评 价原则、对象、要素、指标、程序、内容及方法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城市影响范围及空间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48
17
作者 张莉 陆玉麒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河北省现有 11个地级市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 ,现已具有相当规模。目前 ,这些城市作为省内各市域的中心城市 ,对周围地区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影响范围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衡量。本文通过计算和分析 ,确定其强、弱影响区范... 河北省现有 11个地级市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 ,现已具有相当规模。目前 ,这些城市作为省内各市域的中心城市 ,对周围地区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影响范围可以从定量的角度来衡量。本文通过计算和分析 ,确定其强、弱影响区范围 ,并据此来预测河北省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城市影响范围 空间发展趋势 城市经济 主成分分析 城市综合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干线发展对少数民族社区演变的影响——以北京马甸回族社区为例 被引量:17
18
作者 周尚意 朱立艾 +1 位作者 王雯菲 范芝芬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4期33-39,50,共8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区 城市交通干线 发展 演变 影响 北京马甸回族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洪市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红梅 刘文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8-41,共4页
利用景洪城郊长期对比观测资料(1964—1994年),研究了景洪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热岛现象日趋明显,城郊气温、同速差逐年增大,市区降水量、空气湿度、雾日数、日照时数、直接太阳辐射及总... 利用景洪城郊长期对比观测资料(1964—1994年),研究了景洪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热岛现象日趋明显,城郊气温、同速差逐年增大,市区降水量、空气湿度、雾日数、日照时数、直接太阳辐射及总辐射减少趋势明显,而散射辐射有所增加,且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呈现干季强于雨季、干季的夜间强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气候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RBD形成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苏衡 张力民 李娟文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11期62-65,共4页
首先对RBD的定义作了辨析,然后界定了武 汉市RBD的地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促 使它形成的6要素。最后从RBD对武汉市地域 空间、商业、交通、文化游憩、环境诸方面 探讨了RBD区域对武汉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RBD 形成机制 城市发展 影响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