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经济循环格局调整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何自力 王雪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是国际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体现,呈现出不断演变和调整的态势。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循环格局经历了海上商贸驱动的1.0版、工业化驱动的2.0版、去工业化驱动的3.0版后,正在向再工业化驱动的4.0版深度调整,... 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是国际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体现,呈现出不断演变和调整的态势。西方主导的国际经济循环格局经历了海上商贸驱动的1.0版、工业化驱动的2.0版、去工业化驱动的3.0版后,正在向再工业化驱动的4.0版深度调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主动应对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深度调整挑战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巩固和提升我国制造业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循环格局 制造业优势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讨论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祝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探索我国介入国际经济循环的战略,成为当前的一个理论热点。广大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家计委副研究员王建提出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从理论上探索中国如何走向世界经济的大舞台。讨论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经济循环 国家计委 研究员 中青年学者 理论工作者 走向世界 劳动密集型产品 国际市场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国际大循环应重视生态经济问题
3
作者 葛孚桥 《生态经济》 1989年第5期47-,46,共2页
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加重和资源耗用加速等生态经济问题。主要有: 参与大循环的做法之一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加工成产品,然后销往国外市场,值得注意的是... 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加重和资源耗用加速等生态经济问题。主要有: 参与大循环的做法之一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即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在国内加工成产品,然后销往国外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三废”并未随产品运销国外,而是遗留在国内进入环境。如我国部分地区的“外向型”企业由于对“大进大出”所产生的“三废”处理不当,已造成当地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问题 国际经济循环 环境污染 加工过程 自然资源 国外市场 三废 经济发展 企业参与 内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与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4
作者 张斌 《河南财经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5-28,共4页
世界经济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国界,紧密地依赖于国际市场、国际交换及国际分工。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系统只有内部诸因素的协同是不够的,它必须同外界进行大量的信息及物质交换,以优化系统功能,加速经济发展。据此,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 世界经济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国界,紧密地依赖于国际市场、国际交换及国际分工。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系统只有内部诸因素的协同是不够的,它必须同外界进行大量的信息及物质交换,以优化系统功能,加速经济发展。据此,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并初见成效。随着开放的深入,我国又提出了“国际大循环战略”,确定以利用外资与技术、发展出口贸易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形式。参与国际大循环,主要有下列形式:1、商品进口与出口;2、技术引进与技术转让;3、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为了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投资 国际经济循环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制、路径与对策 被引量:69
5
作者 赵春明 班元浩 李宏兵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8,54,共8页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不仅可以有效拉动国内市场需求,而且有利于内需与产业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国内经济深度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具体而言,数字经济通过激发市场内需动力、...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不仅可以有效拉动国内市场需求,而且有利于内需与产业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国内经济深度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具体而言,数字经济通过激发市场内需动力、提升国内产业支撑以及加强对外贸易纽带助推双循环格局的形成。为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加速数字技术赋能、推动场景创新、加强数字技术国际合作、加快数字技术平台建设、推进"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从而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注入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循环 国内市场循环 国际经济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理论观点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沈祖良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25-26,共2页
1987年11月赵紫阳同志到沿海省市考察,在凋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地区转到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国家计委副研究员王建提出走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之路.在理论界引起厂强烈反响。几个月来,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围... 1987年11月赵紫阳同志到沿海省市考察,在凋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地区转到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国家计委副研究员王建提出走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之路.在理论界引起厂强烈反响。几个月来,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围绕着这个关系中国现代化大业的理论“热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一、国际大循环战略的选择性大家较一致地认为,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所谓国际经济大循环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循环 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劳动密集型产品 必然选择 沿海地区 国际市场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产品出口 中国现代化 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德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6-19,共4页
当前,国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由发达国家向着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方针,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加勇敢的姿态... 当前,国际产业结构正在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由发达国家向着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方针,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振兴,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最近,中央已经作出决定,要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沿海地区包括288个市、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经济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快发展 外向型经济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乡镇企业 国际经济循环 沿海地区 国际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企业要勇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8
作者 周炳荣 《企业经济》 1988年第7期38-40,共3页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商品经济发展有如海涛拍岸而来,给我国传统服装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机会。面对国内、国际服装市场的新的严峻挑战,服装企业将何去何从?本文拟对服装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关问...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商品经济发展有如海涛拍岸而来,给我国传统服装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机会。面对国内、国际服装市场的新的严峻挑战,服装企业将何去何从?本文拟对服装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当今世界服装工业以其特有的规律沿着似乎漂移不定的轨迹运动着,谁认准了方向准就能捷足先登。我国服装工业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在思想上应如何认识?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企业 服装工业 国际经济循环 服装市场 外向型经济 发展机会 服装出口 当今世界 新形势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国际经济大循环——佛山经济发展模式的考察
9
作者 郑宏宣 《广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163-167,共5页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佛山市,从1979年到1986年短短的八年间,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工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33亿元上升到1986年的128亿元,增长2.87倍,年均递增18.4%,比全省的增长速度高出6.4%;1984年已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第一个翻番;1987年达到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22.7%,预计1988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70亿元左右,提前1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17亿元跃升到1986年的54.29亿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15.6%,比全省高4.7%;人均国民收入1495元;1987年国民收入达78亿元,比增16.95%;198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3.36亿元,比1978年增长5.7倍,年均递增24.3%;农民人均年收入1986年为101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循环 工农业总产值 农村经济 佛山市 年增长 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 经济发展模式 总收入 年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战略思考——“加速湖北对外开放”座谈会侧记
10
作者 泽世 《湖北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54-55,共2页
《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和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经团联、湖北日报社于3月24日联合召开了“加速湖北对外开放”座谈会,现将本次座谈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理论依据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理论依据是:①产业不平衡理... 《湖北社会科学》编辑部和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省经团联、湖北日报社于3月24日联合召开了“加速湖北对外开放”座谈会,现将本次座谈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理论依据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理论依据是:①产业不平衡理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只得集中资金用于主导产业部门的生产,这样就造成了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②发展极理论.一个地区必须有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产业或企业,凭自己的能量吸引其它企业,组成一个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一个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湖北省 理论依据 发展中国家 国际市场 国际经济循环 企业集团 战略思考 销售网络 非市场经济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开展对外投资的分析
11
作者 张维伟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8年第3期36-38,共3页
一、国际间投资将成为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有效途径国际投资体系独立运转趋势于七十年代中期逐步摆脱了国际贸易的束缚,已单独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在近10年来尤为明显。世界各国存款银行的外国资产从1980年的18,100亿美元猛增至1984... 一、国际间投资将成为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有效途径国际投资体系独立运转趋势于七十年代中期逐步摆脱了国际贸易的束缚,已单独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在近10年来尤为明显。世界各国存款银行的外国资产从1980年的18,100亿美元猛增至1984年的21,800亿美元,超过了世界商品出口贸易总额。从世界经济大循环的整体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投资 国际经济循环 国际投资 国际贸易 发展中国家 世界经济循环 产业结构 技术转让 对外直接投资 七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良机,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步伐——关于秦皇岛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思考
12
作者 顾二熊 《理论月刊》 1988年第6期32-36,共5页
党中央提出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后,围绕实施这个战略,在全国掀起了扩大对外开放的第二次浪潮。这次浪潮区别于1984年第一次对外开放浪潮的主要特点是,改革、开放、竞争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则是... 党中央提出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后,围绕实施这个战略,在全国掀起了扩大对外开放的第二次浪潮。这次浪潮区别于1984年第一次对外开放浪潮的主要特点是,改革、开放、竞争相互撞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则是这次开放浪潮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国际经济循环 秦皇岛市 对外开放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技术开发区 优惠政策 相结合 转变观念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下小微企业的融资对策研究
13
作者 张靖榆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0期262-263,共2页
指出了2020年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已经将建设国内经济循环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实施。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来说,其既能带来资本供给总量增加、信用基础改善、渠道更加丰富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也会面... 指出了2020年初,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目前,我国已经将建设国内经济循环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实施。对于小微企业融资来说,其既能带来资本供给总量增加、信用基础改善、渠道更加丰富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也会面临金融机构与市场竞争方面的风险与挑战。为此,探讨了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的选择策略:合理确定融资规模,优选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自身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国内国际经济循环 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与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14
作者 王步端 《武汉财会》 1989年第3期4-,14,共2页
按照党的十三大精神,我国东部率先实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接着,中部、西部也开始了如何根据本地情况,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探索与实践。整个中国经济的导向,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内向型经济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伴随... 按照党的十三大精神,我国东部率先实施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战略。接着,中部、西部也开始了如何根据本地情况,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探索与实践。整个中国经济的导向,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内向型经济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伴随中国经济的历史性变革,中国会计的国际化将不可避免。首先,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要求中国会计观念全球化。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于在960万平方公里上考虑问题,总是习惯于在建立自己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会计国际 国际经济循环 国际化经营 中国经济 外向型经济 探索与实践 内向型经济 国际分工 会计观念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格局下东亚区域价值链重构在我国经济外循环中的支撑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欧定余 侯思瑶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2,共6页
东亚区域价值链的重构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首先,东亚地区的市场规模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对我国贸易和投资依赖程度的加深,具有支撑我国国际经济外循环构建的良好现实基础。其次,由于我国在贸易平台建设和消... 东亚区域价值链的重构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首先,东亚地区的市场规模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对我国贸易和投资依赖程度的加深,具有支撑我国国际经济外循环构建的良好现实基础。其次,由于我国在贸易平台建设和消费市场规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望通过消费市场驱动路径构建“以我为主”的东亚区域价值链。最后,东亚区域价值链的重构将促使我国依托东亚区域经济外循环完善产业链发展,参与价值链中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和市场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同时依托东亚区域价值链驱动我国创新链发展,实现区域价值链和创新链的双螺旋促进。发挥东亚的支撑作用应该从掌控内需市场、构建全球贸易平台、加快技术创新、加大对东亚直接投资力度、提升劳动力素质等方面构建高水平的东亚区域价值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循环 东亚 区域价值链 支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大循环”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16
作者 谭伟东 《中国科技论坛》 1988年第3期16-18,共3页
一种超宏观经济协调发展与增长的思路——放开外贸,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大进大出,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由沿海发达地区和产业向内陆地区和产业推进的国际大循环战略构想,为中国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实施这一战略构想,要求当代... 一种超宏观经济协调发展与增长的思路——放开外贸,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大进大出,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由沿海发达地区和产业向内陆地区和产业推进的国际大循环战略构想,为中国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实施这一战略构想,要求当代中国把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综合技术开发的战略重点指向外向型经济,扩大其幅射面;指向国际市场和参加国际经济循环,借以促进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与战略发展,向高级耗散经济结构转移。一、初级国际大循环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国际大循环展开层次是不同的,可以分为初级的、基本外向型经济的和高境界的。它们各自对应和要求着不同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背景下的国际大循环只能是初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外向型经济 战略构想 战略重点 发达地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际分工 经济协调发展 国际经济循环 进口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跻身国际证券市场的思索
17
作者 吕凡 《浙江学刊》 1988年第4期43-45,40,共4页
随着世界经济交往的扩大和深化,国际证券市场的活动也已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个市场的发展变化与汇率、利率等重要经济指标一样引起我们的关注。参与这一市场的活动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一、应向更广的领域进军1... 随着世界经济交往的扩大和深化,国际证券市场的活动也已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个市场的发展变化与汇率、利率等重要经济指标一样引起我们的关注。参与这一市场的活动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所面临的一大课题。一、应向更广的领域进军1982年,我国已经开始对国际证券市场的业务活动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从1982年至今,我国先后在日本、香港、法兰克福、伦敦和波恩发行了数亿美元的债券,已经往通向国际证券业务活动方面迈出了自己的步子。但是,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看,都有许多待涉足的领域,逐步向这些领域进军是很有希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活动 实际汇率 利率 国际证券市场 外汇市场 发展变化 股市暴跌 防险 国际经济循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废纸贸易的现状分析与再生资源贸易的政策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东宁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废纸进口大国,大量国外废纸的涌入对国内纸业生产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废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生资源成为国际市场上主要的贸易对象之一。探究影响中国废纸贸易发展的原因,探索循环经济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废纸进口大国,大量国外废纸的涌入对国内纸业生产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废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生资源成为国际市场上主要的贸易对象之一。探究影响中国废纸贸易发展的原因,探索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应如何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构想和策略,既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影响中国废纸贸易发展的支撑因素,更能为中国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的制定以及参与循环经济国际化合作,提供政策评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 再生资源贸易 循环经济国际 资源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19
作者 陈镇宏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6期79-83,共5页
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和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这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选择.如何把外向型经济的本质要求及其发展规律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 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和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这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选择.如何把外向型经济的本质要求及其发展规律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外向型经济的本质特征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外向型经济是出口依存度高的经济,因而把出口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衡量是否外向发展的标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外向型经济是实行出口导向(或称出口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外向发展 内向型经济 有中国特色 国际经济循环 发展中国家 生产要素 参与国际分工 元参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开放度及指标体系
20
作者 吴园一 《国际经贸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13-17,共5页
自然进化和社会演进规律都揭示这样一个特点:一个有限"系统"如果与周围环境没有联系、失去物质交流,其能量虽然守衡,但能量的"质"或"效用"却逐渐劣化,封闭环境下"质"单向劣化这种不可逆性使系... 自然进化和社会演进规律都揭示这样一个特点:一个有限"系统"如果与周围环境没有联系、失去物质交流,其能量虽然守衡,但能量的"质"或"效用"却逐渐劣化,封闭环境下"质"单向劣化这种不可逆性使系统趋于沉寂(热力学熵增原理);而如果有限系统与周围环境虽有联系,但交流无序或交流失控则会导致系统能量向外散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放度 开放式 发展中国家 民族工业 对外开放 产业结构 开放结构 系统能量 国际经济循环 国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