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9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全球化及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被引量:9
1
作者 胡列曲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S1期146-150,共5页
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特殊性和市场需求,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原则和对策。
关键词 全球化 知识经济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俊文 汪朝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专业人才 国际经济 人才综合素质 专业能力素质 贸易 思想品德素质 应届毕业生 大学本科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农业经济国际合作专业人才培育的实践要求
3
作者 刘韵超 韩颖 章一超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42,共3页
国以才立,业由才兴。农业经济国际合作专业人才培育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农业合作领域的核心要义。立于新的时空方位和实践场域,探索与培筑农业经济国际合作专业人才必备的思维模式、核心素养和现实路径,是扎实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合作的... 国以才立,业由才兴。农业经济国际合作专业人才培育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农业合作领域的核心要义。立于新的时空方位和实践场域,探索与培筑农业经济国际合作专业人才必备的思维模式、核心素养和现实路径,是扎实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合作的重要使命与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农业经济国际合作 专业人才培育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被引量:23
4
作者 叶杨翔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37,共5页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融岗位、课程、比赛、证书四大要素于一体的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基于协同理论和跨界整合理论,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岗课赛证”,构建出“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该模式的...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是融岗位、课程、比赛、证书四大要素于一体的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基于协同理论和跨界整合理论,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岗课赛证”,构建出“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该模式的实践路径为:健全“岗课赛证创”协同机制;重构岗课融合教学内容;建设高水平结构化师资队伍;推进“研训创”真实项目教学;强化创新创业的引领作用;实施多元多维考核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课赛证 创新创业教育 国际经济与贸易 育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识别标准、政策演进与困境疏解
5
作者 肖婧文 吴芬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9,共15页
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构,在成渝地区建设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有利于形成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与国内地理空间重塑的双重赋能机制,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新开放布局,推动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 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构,在成渝地区建设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有利于形成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与国内地理空间重塑的双重赋能机制,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优化“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新开放布局,推动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深层递进。根据国家顶层文件指向与相关文献,阐释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高在何处”,从硬件基础设施、软件制度体系、跨国贸易及全球治理服务三个维度进行识别标准分解,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据,揭示区域贸易通道建设现状、政策演进与发展困境。基于国内国际经验,提炼“一个牵引系统,两条关键渠道,三重协同机制,系列政策保障”的高水平国际贸易通道建设路径,为培育内陆开放枢纽,疏通向西开放国际通道,统筹“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国际贸易通道 高水平对外开放 区域协调发展 全球产业链 全球价值链 新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长期增长--基于近现代中国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雯 庄嘉霖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8-231,共24页
本文基于中国近代出口与近现代铁路建设的历史经验,探讨国际贸易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的综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近代出口贸易与铁路建设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人口长期增长,两者的影响具有替代性,该替代性在邻近历史口... 本文基于中国近代出口与近现代铁路建设的历史经验,探讨国际贸易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的综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发现:近代出口贸易与铁路建设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人口长期增长,两者的影响具有替代性,该替代性在邻近历史口岸或较早开通铁路的地区相对较强。进一步分析表明,铁路一方面能够提升贸易区位劣势地区的企业出口参与度,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出口福利空间溢出,增强贸易区位劣势地区对劳动力迁移的吸引力,从而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起到替代性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在国际贸易的资源空间配置效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当今中国统筹对外开放布局优化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增长 近现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珍彩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本研究基于200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年度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层面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促进当地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显著增长,还对周边地区... 本研究基于2007-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年度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层面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促进当地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显著增长,还对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影响的异质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国际贸易 数字经济发展 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与文化的交织之旅——评《对外贸易驱动汉语国际推广研究:理论及实证》
8
作者 张卫国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语言的国际传播对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汉语的国际推广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推动经贸合作具有不可忽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语言的国际传播对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汉语的国际推广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和推动经贸合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外贸易与汉语国际推广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贸合作 中外文化交流 汉语国际推广 国家经济发展 国家软实力 理论及实证 世界第二大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赵晓俊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4,共3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有力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国际贸易发展现状,结合外贸企业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应从"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有力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国际贸易发展现状,结合外贸企业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高校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应从"一带一路"人才需求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注重知识学习与行业应用结合、革新教学方法、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院校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初探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青龙 宣烨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68,共8页
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正确认识国际经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现象的基础。入门性的专业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梳理专业课程体系、奠定其他课程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可围绕"什么是经济学"&qu... 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正确认识国际经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现象的基础。入门性的专业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梳理专业课程体系、奠定其他课程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可围绕"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如何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知识,这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线索,同时构成了开设"学科导论"课程的基本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经济 经济 专业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6
11
作者 蔡中华 赵宝元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2-103,共2页
本文在总结了北京化工大学国际贸易和经济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国贸专业相关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环节的特点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促进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双语教学... 本文在总结了北京化工大学国际贸易和经济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国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国贸专业相关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国贸专业双语教学实践环节的特点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促进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国际贸易经济 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合作办学优势 搞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2
作者 单胜江 王群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期10-11,13,共3页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试点,通过与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合作,推行了专业教学改革。其专业教学改革的国际化特色在于,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利用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采用国际化的能力标准与课程评估体系,开设国际化... 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试点,通过与新加坡管理发展学院合作,推行了专业教学改革。其专业教学改革的国际化特色在于,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利用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采用国际化的能力标准与课程评估体系,开设国际化的专业能力课程,由中新教师共同执教培养国际贸易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学改革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蒋和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58,共5页
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得以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高校应立足于自身办学历史和特点,把特色专业和课程改革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得以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高校应立足于自身办学历史和特点,把特色专业和课程改革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和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文章着重探讨特色专业内涵和专业特色凝练、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关系,分析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所处困境,并从专业特色、教学团队、教学改革、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维度探讨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专业 课程建设 建设路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需求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1,共3页
基于市场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基础技能,即现代办公操作技能和网络信息处理技能;综合能力,即组织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即贸易业务流程操作能力。学校要从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建设场景... 基于市场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基础技能,即现代办公操作技能和网络信息处理技能;综合能力,即组织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即贸易业务流程操作能力。学校要从加强课堂实践教学,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建设场景模拟实验室,突破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瓶颈,提高教师素质,强化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等方面,做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需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 实践能力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阁斐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结合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情况,通过对河南省部分从事国际贸易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存在着如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资源建设,... 结合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改革情况,通过对河南省部分从事国际贸易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存在着如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内容陈旧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与资源建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下R&D投入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王乾润 布娲鹣·阿布拉 +1 位作者 陈俊科 李敬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6,共7页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强化R&D经费配置,催生双边棉产品贸易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强化R&D经费配置,催生双边棉产品贸易发展新动能意义重大。本文采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环境、科教与创新环境、区域经济合作、空间距离5大项指标共同作用,从不同程度对双边棉产品贸易产生影响;(2)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R&D投入、区域贸易协定、跨境人民币结算极大地促进了双边棉产品贸易增长;(3)R&D投入对双边棉产品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R&D投入强度每增加1%,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将显著提高2.520%。本文研究对于提升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棉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R&D 丝绸之路经济 棉产品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宝均 《西部论坛》 2001年第S1期31-33,共3页
本文分析了我院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济贸易 课程体系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河东 韩耀 阳素文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11期76-78,共3页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构建集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构建集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地方性本科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服务出口效率的影响——基于RCEP国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春露 寗家洋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41-144,共4页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中,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服务贸易出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2-2022年间RCEP成员国的相关数据,旨在深入探讨数...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中,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服务贸易出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2-2022年间RCEP成员国的相关数据,旨在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RCEP国家的服务贸易出口;在经济自由度较高的国家中,数字经济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说明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效果发挥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作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建议我国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提升整体经济自由度,以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潜力,推动服务贸易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国际贸易 服务出口效率 RCEP国家 经济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培养合格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筱欣 谢德琼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69-71,共3页
当代国际贸易及其理论发展十分迅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为适应这种形势,必须重新确立其培养目标、修订培养计划并采取各种有效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