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 被引量:2
1
作者 印红标 《史学集刊》 1986年第4期35-40,共6页
一九二○年八月至一九二二年五月,中国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国际,主要通过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给予了积极的帮助。这段历史是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 一九二○年八月至一九二二年五月,中国共产主义者在创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国际,主要通过青年共产国际,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给予了积极的帮助。这段历史是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关系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本文就有关史实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共产国际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青年运动 中国革命 共产党 中国共产 关系史 代表大会 革命青年 张太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斗争的策略——兼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简要读本》第二章中关于第一国际部分
2
作者 孔繁锦 林康裕 李冠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3-10,共8页
第一国际是继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后建立的国际性的无产阶级组织。第一国际是由各种社会主义派别组成的。国际初期,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是英国的工联主义和法国的蒲鲁东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是其中一个人数不多的派别。当时,马克思主义者同... 第一国际是继共产主义者同盟之后建立的国际性的无产阶级组织。第一国际是由各种社会主义派别组成的。国际初期,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是英国的工联主义和法国的蒲鲁东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是其中一个人数不多的派别。当时,马克思主义者同各种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派别究竟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简要读本》写道:“从国际成立之日起,马克思主义就同这些社会主义流派展开尖锐的斗争。”其意思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者同这些社会主义流派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势不两立的,而且是一斗到底。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其实在第一国际前期,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些派别的斗争,是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灵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工联主义 代表大会 六十年代 历史条件 五十年代 第一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扩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时鉴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22,共3页
一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则中,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恩格斯就在他起草的《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 一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原则中,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刚刚兴起的时候,恩格斯就在他起草的《共产主义原理》中写道,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明确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第272页)列宁于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直接宣布:“对我们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协商对话 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民主制度 政治制度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直接民主 无产阶级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能顶半边天──为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召开而作
4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9期1-1,共1页
关键词 世界妇女 代表大会 妇女解放 社会主义中国 中国妇女 中国持色社会主义 社会转型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性别歧视 文明古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敌人——学习《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
5
作者 庄迪悦 袁德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6年第3期37-40,共4页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机会主义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29页。下引文只注页数)伟大领袖毛主席总结了解放后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坚持和发展了列宁的这一思想,...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机会主义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29页。下引文只注页数)伟大领袖毛主席总结了解放后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坚持和发展了列宁的这一思想,最近指出:“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大会 共产国际 会主 无产阶级专政 敌人 《列宁选集》 社会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哈林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
6
作者 高放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笫4期发表金雁同志的读书札记《谁最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她读到苏联1972年出版的B·B亚历山大罗夫著《列宁与共产国际》一书中译本(郑异凡、杨光远、郑桥译,求实出版社1984年5月版),书中引证并... 《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笫4期发表金雁同志的读书札记《谁最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她读到苏联1972年出版的B·B亚历山大罗夫著《列宁与共产国际》一书中译本(郑异凡、杨光远、郑桥译,求实出版社1984年5月版),书中引证并批判了布哈林于1922年11月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所作《关于共产国际纲领的报告》中的一段话。作者亚历山大罗夫这样写道:布哈林声称“在不同国家将产生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布哈林对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的提法和分析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毫无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哈林 共产国际纲领 苏联 马克思列宁主义 代表大会 中译本 历史问题 社会主义模式 科学社会主义 各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篇重要报告的作者考——兼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成立时间
7
作者 任武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8-41,共4页
近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一些文献资料陆续发现,其中重要的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李玉贞译自苏俄《远东人民》1921年第4期,发表于《青运史研究》1984年第3期).该《... 近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一些文献资料陆续发现,其中重要的有《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李玉贞译自苏俄《远东人民》1921年第4期,发表于《青运史研究》1984年第3期).该《报告》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有关书刊转载较多.译者注释说:"这次大会于1921年7月9日——23日在莫斯科举行.有四十八个青年组织的一百三十五名代表与会.参加这次代表大会的中国代表是俞秀松.有材料说张太雷也与会(见达林:《中国回忆录》,1975年莫斯科版第23页),他们中间究竟是谁在大会上发言,尚待研究".我认为该《报告》出自俞秀松之手,主要理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青年共产国际 张太雷 代表大会 报告 共产党 上海 史料价值 回忆录 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共产党的领导
8
作者 张仁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39-42,共4页
当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否定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尤其否定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领导喧嚣一时。社会主义民主要不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不仅是重大的理论原则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澄... 当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否定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领导,尤其否定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领导喧嚣一时。社会主义民主要不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不仅是重大的理论原则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澄清是非,是紧迫和重要的。民主是什么?众说纷纭,甚至针锋相对。由于阶级立场不同,民主被赋予各种不同的涵义。应该说,民主一开始就属于上层建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共产党 资产阶级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领导 社会主义社会 阶级斗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学习列宁的崇高品质
9
作者 曹国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8-23,共6页
高尔基曾经问一位工人:“列宁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工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朴素。象真理一样朴素。”这位工人把革命导师列宁的品质特点概括得何等形象啊!列宁的崇高品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我修... 高尔基曾经问一位工人:“列宁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工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朴素。象真理一样朴素。”这位工人把革命导师列宁的品质特点概括得何等形象啊!列宁的崇高品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自我修养的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人民委员会 共产国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斯大林 政治局 苏维埃共和国 宝贵财富 办公厅 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简介
10
作者 唐德武 《理论探讨》 1984年第1期68-74,共7页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所主张的政治路线和社会思潮。1951年7月,一些国家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的代表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社会党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社会党国际成立,并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的纲领性宣言... “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所主张的政治路线和社会思潮。1951年7月,一些国家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的代表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社会党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社会党国际成立,并通过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与任务》的纲领性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中写道:“社会党人的奋斗目标,是以民主的方法建立一个自由的新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 社会国际 社会民主党 《宣言》 社会思潮 法兰克福 代表大会 政治路线 马克思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及历史经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德刚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4,共20页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重要报告,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回答了...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的重要报告,科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5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历史经验 制度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国际国内形势 历史性变革 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問題
12
作者 正亮 《江汉论坛》 1958年第2期56-58,共3页
一切国家和民族最終都必将沿着社会发展的共同規律,按照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內部都存在着自己的若干特点,因此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又必然是多种多样、而不是一模一样的:是通过和平的... 一切国家和民族最終都必将沿着社会发展的共同規律,按照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內部都存在着自己的若干特点,因此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又必然是多种多样、而不是一模一样的:是通过和平的形式还是通过武装斗爭、內战的形式取得政权?是实行这种形式的无产阶級专政还是实行那种形式的无产阶級专政?是采用这种办法还是采用那种办法来巩固社会主义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修正主义 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革命 莫斯科 列宁主义 苏联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多种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动世界的纲领——谈谈苏共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国际影响
13
作者 陆天虹 《江汉论坛》 1959年第3期1-4,共4页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宣布,苏联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新时期.郝鲁晓夫同志在大会上的报告和总结、大会的决议和所制定的七年计划,向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共产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以及七年后的光辉图景.苏...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宣布,苏联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新时期.郝鲁晓夫同志在大会上的报告和总结、大会的决议和所制定的七年计划,向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共产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以及七年后的光辉图景.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工作,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和强烈的反应,朋友们和劳动人民欢欣鼓舞,一切被压迫的民族更加增强了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帝国主义者和现代修正主义分子在惊慌失措的同时发出了梦?般的诅咒和恶劣的歪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代表大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人 苏共 帝国主义 劳动人民 资本主义体系 共产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
14
作者 陶涵 《国际问题研究》 1959年第S2期74-75,共2页
1月27日到2月5日,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参加大会的共有一千三百七十五名代表和来自七十二个国家的兄弟党的代表团。这次大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彻底胜训,标志着苏联已进入全面展开共... 1月27日到2月5日,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参加大会的共有一千三百七十五名代表和来自七十二个国家的兄弟党的代表团。这次大会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彻底胜训,标志着苏联已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它不仅将加速苏联的共产主义建设,而且在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增强世界和平力量方面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共产党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代表大会 兄弟党 历史意义 代表 世界和平 控制数字 社会主义建设 身心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妇女权利地位今昔谈 被引量:6
15
作者 仓决卓玛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5-118,共4页
关键词 西藏妇女 权利地位 西藏自治区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妇女权益 女性 社会主义 农奴主阶级 妇女干部 民主改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国际在组织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靖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25-30,共6页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群众性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在世界近代历史舞台上仅仅活动了十二年,但它在这短暂的战斗历程中,却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第一国际在组织生活方面的...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群众性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在世界近代历史舞台上仅仅活动了十二年,但它在这短暂的战斗历程中,却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和总结第一国际在组织生活方面的正确的、成功的历史经验,对于健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加强国内高度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乃至促进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都会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国际 马克思主义 委员会 洛桑代表大会 无产阶级政党 国际工人协会 国际组织 蒲鲁东主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团最早的国际使者——张太雷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孟魁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14,共3页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爆发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0年,中国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党要领导革命必须依靠和培养青年,青年要发挥历史作...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爆发了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0年,中国各地共产主义者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党要领导革命必须依靠和培养青年,青年要发挥历史作用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作为建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建团工作也开始了.处于创建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需要与列宁创立的共产国际及其领导下的青年共产国际的直接联系,以获得指导与援助.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张太雷,由于在党团创建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出色的政治才能,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派往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的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 张太雷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共产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青年运动 共产主义小组 创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国际的历史分期、破产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瑞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94,共6页
一第二国际的历史,过去史学界一般把它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从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的六年,是第二国际的第一时期;1896年伦敦代表大会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十九年,是第二国际的第二时期。第一时期由于恩格斯的直... 一第二国际的历史,过去史学界一般把它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从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的六年,是第二国际的第一时期;1896年伦敦代表大会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十九年,是第二国际的第二时期。第一时期由于恩格斯的直接指导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努力,第二国际基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的领导权落入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手中,机会主义势力得以加强,右倾机会主义嚣张起来,在第二国际内占了统治地位,从而导致第二国际的破产。这样划分不够切合历史实际,且有“以人划线”之嫌。我们认为应该把它划分为三个时期更为合理:初创奠基和胜利行进时期(1889—1896年);内部论争和尖锐冲突时期(1896—191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国际 经验教训 会主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德国社会民主党 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伦敦代表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负时代重任的中国妇女们——访全国妇联副主席黄启璪
19
作者 虞宝竹 《人民论坛》 1994年第3期26-27,共2页
从1910年8月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决议“三·八”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到今天,已经有84个年头了。80多年间,国际妇女运动此起彼伏。而中国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妇女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形... 从1910年8月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决议“三·八”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到今天,已经有84个年头了。80多年间,国际妇女运动此起彼伏。而中国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妇女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国妇女工作的特点和主要任务又是什么呢?“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妇联 黄启璪 中国妇女 国际社会主义 妇女工作 大会决议 副主席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组织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海外妇女联谊工作的探讨
20
作者 陈秀榕 《东南学术》 CSSCI 1996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海外华侨 妇女联谊会 爱国爱乡 侨务政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合法权益 侨眷 国际环境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