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国际社会主义组织的兴衰及其原因探析
1
作者 杨柠聪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美国国际社会主义组织是明确计划建立革命政党取代民主党发展美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2009年它能够成为"美国最大的社会主义组织"的原因在于其完备的组织机构及多维全面的宣传、出版、学术系统,帮助其吸引了大量年轻革命分子... 美国国际社会主义组织是明确计划建立革命政党取代民主党发展美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2009年它能够成为"美国最大的社会主义组织"的原因在于其完备的组织机构及多维全面的宣传、出版、学术系统,帮助其吸引了大量年轻革命分子,并得到许多左翼学者支持。2019年该组织在内斗中解体,反映出干部老化,创始成员专权,年轻领导层马克思主义素养不足、政治立场不坚定、奉行机会主义,被美国民主党内民主社会主义者收买、融合、打压等问题。该组织的解体一方面警示美国左翼加强自身建设,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加强与其他左翼合作,警惕民主党"和平演变",在保持忧患意识中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表明美国民主党抛出民主社会主义旗号及改良主义政策只作为"社会安全阀"起到吸纳社会冲突的作用,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压迫的制度根基。美国左翼应当抛弃对民主党的幻想,避免走向机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际社会主义组织 美国社会主义 美国民主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工人体育国际与红色体育国际之间的分裂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宏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2-73,共2页
社会主义工人体育国际与红色体育国际的建立既是各国工人体育组织发展的直接结果,也与欧洲工人运动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直接相关。社会主义工人体育国际与红色体育国际之间曾有过争取和实现相互团结与合作的愿望,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 社会主义工人体育国际与红色体育国际的建立既是各国工人体育组织发展的直接结果,也与欧洲工人运动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直接相关。社会主义工人体育国际与红色体育国际之间曾有过争取和实现相互团结与合作的愿望,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分裂,这种分裂既是欧洲工人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组织分裂与对立的结果,也是欧洲工人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组织分裂与对立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人体育国际 红色体育国际 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贡献
3
作者 陈立旭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24,15,共3页
八大是以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载入党的史册的会议。它初步正确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几个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历史贡献。研究这一历史贡献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历史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 八大是以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载入党的史册的会议。它初步正确地回答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几个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历史贡献。研究这一历史贡献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历史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 国际社会主义事业 毛泽东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贡献 社会主义改造 独立自主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特点和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
4
作者 潘峰 任来成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5-47,共3页
(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比起以往私有制社会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有其显著特点。这就是:它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是推动其向上发展的,这是占主导地位或基本的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 (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比起以往私有制社会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有其显著特点。这就是:它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是推动其向上发展的,这是占主导地位或基本的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有不适合生产力、经济基础状况的部分,即有不利于或阻碍生产力、经济基础向前发展的方面,但这是次要的或不占主导地位的方面。基本适合与部分不适合的相互并存、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性质 现代资本主义 私有制社会 人民群众 自我调节功能 国际社会主义 基础状况 社会改革 无产阶级领导 完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初探
5
作者 韩贵斌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5-28,共4页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改革最早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者。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艰辛开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毛泽东奠定了社会主义...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社会改革最早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者。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艰辛开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毛泽东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总结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代表的著作中,深刻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社会改革 毛泽东著作 国际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生产力 《论十大关系》 马克思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群众 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爱因斯坦《为什么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林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关键词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爱因斯坦 当代价值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国际政治形势 20世纪 人类需要 194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演变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理论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赵诗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23,共1页
1992年4月1—3日,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湖北省党建学会在汉口联合举行“苏东演变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理论研讨会。现将会上提出的若干理论观点述要如下: 1、苏东演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苏东诸国共产党自... 1992年4月1—3日,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湖北省党建学会在汉口联合举行“苏东演变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理论研讨会。现将会上提出的若干理论观点述要如下: 1、苏东演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苏东诸国共产党自身的蜕化与经济发展不力,否则的话,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是无法得逞的。 2、尽管苏东演变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也给社会主义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只要我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是能够走出低谷,迎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演变 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理论研讨会 观点述要 党建学 科学社会 湖北省 历史契机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若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8
作者 宋世昌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5,共5页
有人说“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谁也讲不清。”笔者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证,根据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的指导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战略趋势,应该是一清二楚的。... 有人说“什么是社会主义道路谁也讲不清。”笔者认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证,根据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对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的指导思想,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战略趋势,应该是一清二楚的。当然,就社会主义的局部的发展状况、非本质的具体现象看,尚不清楚的地方是有的。这需要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总结。若以此为据,推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特征 无产阶级专政 坚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应澄清的几种模糊认识
9
作者 熊仁中 《湖湘论坛》 1993年第6期77-78,共2页
一、必须澄清所谓的“背离论”。“背离论”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中国特色,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中必须让学员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内涵。首先,... 一、必须澄清所谓的“背离论”。“背离论”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中国特色,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中必须让学员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内涵。首先,应让学员从总体上消除所谓“背离”的疑虑,使他们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科学概念。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国际社会主义近百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十年 阶级斗争为纲 特定涵义 “左”的错误 是非得失 应让 革命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思考
10
作者 陈文坚 徐文学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4年第Z1期11-18,28,共9页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思考陈文坚,徐文学当前,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模糊思想,有一些人囿于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怀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思考陈文坚,徐文学当前,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模糊思想,有一些人囿于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怀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怀疑我们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资本主义 形成和发展 马列主义 思想路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政治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11
作者 周侯 杨学敏 《江淮论坛》 1963年第3期18-21,共4页
马克思说过:“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人类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都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随着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形成,产生了与其相适应的国家、法权和宗教、哲学、艺术观点等上层建筑。... 马克思说过:“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人类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都有力地证实了马克思的这一论断。随着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形成,产生了与其相适应的国家、法权和宗教、哲学、艺术观点等上层建筑。随着封建制经济基础的产生,封建地主的专政、封建伦理及其他观念的统治亦相应地建立。赉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起来后,也要求有自己合适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他思想观念。作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思想战线上革命,同样是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上层建筑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政治 相适应 革命事业 思想战线 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 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学理阐释
12
作者 刘吕红 张楠 《中州学刊》 2025年第9期5-12,F0002,共9页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在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时融入了新的内涵,凸显出主体性、创造性和范式性。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基于理论维度进行深刻阐释以正...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在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时融入了新的内涵,凸显出主体性、创造性和范式性。建设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基于理论维度进行深刻阐释以正本清源,确保建设实践不偏失:从“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影响力”三个维度阐明核心范畴,厘清其建设的基本内涵;从“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三个层次理清架构逻辑,明晰其建设的内生动力;从“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三个方面增强历史主动,凝聚其建设的力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改革
13
作者 康文斌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49-52,共4页
资本主义为什么有相对稳定的发展,它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有那些变化,这些新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世界工人运动的现状和前景如何?这些问题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因为资本主义本身的变革和工人运动的状况,不仅... 资本主义为什么有相对稳定的发展,它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有那些变化,这些新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世界工人运动的现状和前景如何?这些问题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因为资本主义本身的变革和工人运动的状况,不仅规定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而且还规定着下一世纪国际社会的状况和未来世界的发展前景,并对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社会改革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运动 改革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十大杰出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振峰 纪淑云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24,共5页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是巨大的。本文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概括为十个方面:(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飞跃;(二)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是巨大的。本文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概括为十个方面:(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飞跃;(二)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四)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道路;(五)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六)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七)开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局面;(八)开辟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新途径;(九)作出了关于时代主题和国际局势的新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解放思想 “一国两制”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宣部副部长李彦在与自治区新闻出版界部分同志座谈时强调指出:宣传《讲话》精神,一是要搞好经济宣传,二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反对“和平演变”
15
作者 李彦 《新疆新闻界》 1991年第4期6-,10,共2页
要如实报道事实,而且要培养读者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使之不但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知道该怎样看问题新闻报道要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力求生动具体,贴近群众,做到适应读者和引导读者相结合。
关键词 “和平演变” 中宣部副部长 正确政治方向 《讲话》精神 新闻报道 方向问题 社会主义道路 严重挫折 国际社会主义 《新民晚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欧洲的工人体育国际组织述论
16
作者 郭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93-96,共4页
欧洲两大工人体育国际组织曾有过争取和实现相互团结与合作的愿望,但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分裂,这种分裂既是欧洲工人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组织分裂与对立的结果,也是欧洲工人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国际组织分裂与对立的缩影。
关键词 社会主义工人体育国际 红色体育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珍视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纪念巴黎公社120周年
17
作者 周友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3期4-7,共4页
巴黎公社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当年恩格斯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节日将到处永远都是3月18日”,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个光辉的节日。 (一) 19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展开... 巴黎公社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当年恩格斯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节日将到处永远都是3月18日”,让我们一起来纪念这个光辉的节日。 (一) 19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展开,无产阶级已日益意识到自己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织工在“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和争取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下,发动了两次著名的起义。里昂起义标志着法国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革命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第一国际 马克思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负时代重任的中国妇女们——访全国妇联副主席黄启璪
18
作者 虞宝竹 《人民论坛》 1994年第3期26-27,共2页
从1910年8月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决议“三·八”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到今天,已经有84个年头了。80多年间,国际妇女运动此起彼伏。而中国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妇女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形... 从1910年8月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决议“三·八”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到今天,已经有84个年头了。80多年间,国际妇女运动此起彼伏。而中国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妇女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我国妇女工作的特点和主要任务又是什么呢?“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妇联 黄启璪 中国妇女 国际社会主义 妇女工作 大会决议 副主席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组织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恩格斯 学习恩格斯
19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159-159,共1页
纪念恩格斯 学习恩格斯为了纪念恩格斯涎辰175周年和逝世100周年,北京市社科联、全总工运研究会、北京市哲学学会,国际共运史学会、历史学会以及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于1995年11月22日在京举行学术研讨会。恩格斯是一... 纪念恩格斯 学习恩格斯为了纪念恩格斯涎辰175周年和逝世100周年,北京市社科联、全总工运研究会、北京市哲学学会,国际共运史学会、历史学会以及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于1995年11月22日在京举行学术研讨会。恩格斯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一位全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学说 国际共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精神实质 共产主义者同盟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决新问题 观点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灌、疏、堵相结合
20
作者 孟华甫 何礼利 《湖湘论坛》 1991年第4期35-36,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吸取过去“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等种种居高临下强制性“注入”的简单化教训,把疏导作为思想工作的方针,这对于清除“左”的影响,遵循人们思想行为的发展规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吸取过去“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等种种居高临下强制性“注入”的简单化教训,把疏导作为思想工作的方针,这对于清除“左”的影响,遵循人们思想行为的发展规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如果做过头,视疏导为万能,视别法全无用,甚至为非法,那就走向谬误。近些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 法全 资产阶级自由化 正面教育 人民群众 国际社会主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 思想认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