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诊断、功能分析以及中医干预:基于ICD-11传统医学分类模块1和ICF的研究
1
作者 顾忠平 屠东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目的 探讨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分类部分(TM1)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应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诊断、功能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并提出中医康复干预方案。方法 采用ICD-11 TM1和ICF的... 目的 探讨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传统医学分类部分(TM1)和《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应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诊断、功能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并提出中医康复干预方案。方法 采用ICD-11 TM1和ICF的分类工具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进行诊断以及功能分析和评估。探讨ICD-11 TM1中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分类、编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中医诊断标准和方法。运用ICF分类分析和评估相关的功能特征,涉及身体功能和活动,明确障碍的评估内容和障碍分级标准,设计中医康复干预方案。结果 在中医康复领域,采用ICD-11 TM1,可实现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主功能障碍的标准化诊断、功能分析和评估。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涉及的身体功能障碍包括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涉及的活动障碍包括行走和穿衣等方面。中医康复干预方案整合了针灸和推拿等多种干预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活动。结论 ICD-11 TM1与ICF的联合应用,可在中医康复领域建立精细化和标准化的诊断、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估以及中医综合康复干预方案,不仅可应用于临床康复实践,还可用于临床康复管理和康复质量控制,特别是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和病历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功能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本》传统医学分类模块1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残疾类别的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研究:基于ICF和ICD-11的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亚茹 邱卓英 +3 位作者 陈迪 吕军 田益凡 张爱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81,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理论架构和分类系统,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世界报告以及有关国家的行业技术报告中的证据,系统分析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ICD-11)理论架构和分类系统,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世界报告以及有关国家的行业技术报告中的证据,系统分析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定义、分类、分级和评估方法。方法基于ICF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和残疾模式、分类体系以及编码系统和ICD-11,对标WHO相关世界报告和有关国家行业技术报告的证据,系统探讨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6类常见残疾标准的定义、分类、分级和评估的方法。结果ICF的残疾模式和ICD-11的分类系统为各类残疾的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残疾定义应该从身体功能损害、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进行。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和精神残疾的定义、分类与分级均遵循ICF有关的身体功能和结构以及活动和参与的分类方法以及ICD-11相关疾病分类的方法。标准化的活动和参与评估工具如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可以用于测量个体整体活动和参与状况。结论基于ICF功能分类体系和ICD-11疾病分类,从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3个层面,对残疾进行定义、分类、分级并且运用基于ICF的功能评估工具对功能和残疾状况进行评估。WHODAS 2.0作为活动和参与评估的通用工具,不仅可以用于整体功能评估,还可以作为工具,转换其他活动和参与评估工具的结果。基于ICF功能和残疾分类的理论和分类架构以及ICD-11相关疾病分类的方法,系统分析WHO发布的世界报告和有关国家行业技术报告中残疾定义、分类、分级以及评估方法,分析讨论国际上针对各类的残疾定义、分类、分级方法以及评估的研究进展。各类残疾统计会因采用不同的残疾定义、诊断标准与评估方法的不同而有差异性。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服务能力建立残疾服务纳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版 残疾 分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对疾病负担测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静静 贺凯玥 +3 位作者 刘爱玲 赵兰慧 高婧 周尚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6-750,共5页
基于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ICD)编码的疾病负担测算在全球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该类研究多基于西医疾病编码。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提高,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有利于促进中医疾病诊断的完善,利于计算患病率、生存率、服... 基于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ICD)编码的疾病负担测算在全球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该类研究多基于西医疾病编码。随着中医药国际化程度的提高,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有利于促进中医疾病诊断的完善,利于计算患病率、生存率、服药情况、救治水平,可进一步评价中医病种的疾病负担情况,促进临床诊疗决策及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但是,ICD-11中传统医学编码不完善,和西医疾病编码、我国中医国家标准之间的映射不足对中医疾病负担测算带来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疾病负担测算的编码体系,分析了当前中医疾病负担测算研究中的不足、ICD-11纳入传统医学编码后对中医疾病负担测算的影响,并对ICD-11传统医学编码和西医疾病编码、我国新国家标准进行了初步比较,为未来中医疾病负担的测算编码的完善提供参考。提出未来可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中医标准化术语和ICD-11传统医学编码、ICD-11传统医学编码和西医疾病编码之间的映射,从而促进中医疾病负担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 中医药学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 医疗编码 传统医学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D-11的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负担归因于中医体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兰慧 高婧 周尚成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1-757,共7页
背景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章节编码,其中,消渴病编码为SD71(TM1)。目前,消渴病是临床高发疾病,中老年人是消渴病高发人群,中医体质偏颇是消渴病危险... 背景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章节编码,其中,消渴病编码为SD71(TM1)。目前,消渴病是临床高发疾病,中老年人是消渴病高发人群,中医体质偏颇是消渴病危险因素。目前尚未见到中医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目的基于ICD-11传统医学章节及中医国家标准,测算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负担,并归因于中医体质,评估中医体质监测在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为消渴病中医防治以及体质学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于2020年,调查广州市≥50岁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及中医体质分布。运用全球疾病负担(GBD)的综合理论,测算广州市中老年人群消渴病的早死寿命损失年(YLL)、伤残寿命损失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估广州市消渴病疾病负担情况。采用相对危险度(RR)评估不同中医体质对中老年人消渴病疾病的危险性。结果共调查广州市中1576名老年人,失访55名,回收有效问卷1521份,有效应答率为96.51%。其中男782名,年龄62(56,69)岁;女739名,年龄62(55,70)岁。广州市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为13.08%,标化患病率为12.64%。广州市中老年人体质分布最多的是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其中消渴病患者分布最多的是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消渴病疾病负担DALY率为86.46‰,其中YLL率为4.86‰,YLD率为81.60‰。广州市中老年人单一体质占比为48.98%,复合体质占比为51.02%。阴虚质是导致消渴病的危险体质(RR=1.73,P<0.01),导致了疾病负担33092 DALY,DALY率为10.98‰;占消渴病中老年人群疾病负担的12.70%。就不同年龄段而言,60~69岁年龄段痰湿质(RR=1.62,P<0.05)、阴虚质(RR=1.80,P<0.05)是危险体质,其中,痰湿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18530 DALY,DALY率为18.75‰,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21.63%。阴虚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10520 DALY,DALY率为10.65‰,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12.28%。痰湿质与阴虚质联合导致的疾病负担为26780 DALY,DALY率为27.10‰,占该年龄段消渴病疾病负担的31.26%。就不同性别而言,男性痰湿质(RR=2.29,P<0.01),女性阴虚质(RR=2.27,P<0.01)是消渴病的危险体质。中老年男性痰湿质导致的消渴病疾病负担为45017 DALY,导致的DALY率为30.96‰,占中老年男性消渴病疾病负担的36.82%。女性阴虚质导致的消渴疾病负担为28753 DALY,导致的DALY率为18.43‰,占中老年女性消渴病疾病负担的20.79%。结论广州市≥50岁中老年人消渴病患病率较高,消渴病疾病负担沉重。阴虚质、痰湿质是导致中老年人消渴病的危险体质。建议进行中医体质监测与管理,以有效降低消渴病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 消渴病 中年人 老年人 全球疾病负担 中医体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D-11传统医学章节的消渴病伤残权重研究
5
作者 赵兰慧 高婧 周尚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90-4195,共6页
背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的审议通过,首次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章节纳入其中。伤残权重是量化非致死性疾病和伤害对健康损失的权重系数,是衡量疾病负担的重要参数。目的基于ICD-11传统医学章节,调查消渴病伤... 背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的审议通过,首次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章节纳入其中。伤残权重是量化非致死性疾病和伤害对健康损失的权重系数,是衡量疾病负担的重要参数。目的基于ICD-11传统医学章节,调查消渴病伤残权重,为中医疾病负担测算提供参考,为建立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并体现中医药卫生服务信息的统计网络奠定基础。方法于2020-06-01—2021-06-01,运用视觉模拟法(VAS)在临床中医师、健康人群中进行消渴病各下位类伤残权重调查。运用带有VAS标尺的欧洲生命质量量表(EQ-5D-3L)在患者中进行伤残权重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专家意向论证。结果对中医师调查的VAS权重显示,上消0.300(0.185,0.380),中消0.430(0.368,0.568),下消0.585(0.510,0.738),消渴厥0.725(0.660,0.908)。对患者调查的消渴病伤残权重显示,患者VAS转换权重为上消0.310(0.225,0.373),中消0.395(0.335,0.453),下消0.445(0.360,0.513),消渴厥0.590(0.550,0.698);调查员赋值权重为上消0.152(0,0.311),中消0.240(0,0.275),下消0.380(0.186,0.622),消渴厥0.484(0.311,0.814)。对健康人调查的VAS权重显示上消0.210(0.150,0.390),中消0.345(0.260,0.510),下消0.425(0.313,0.748),消渴厥0.640(0.380,0.898)。各调查方式得到的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厥伤残权重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3.883、76.561、34.575、74.014,P<0.001)。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厥的对中医师调查的VAS权重、患者VAS转换权重、调查员赋值权重、对健康人群调查的VAS权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543、35.692、19.924、16.327,P<0.05)。通过专家意向论证,认同了消渴病在标准化框架下按照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厥的分类进行伤残权重测算的方法;定性认同了上消、中消、下消、消渴厥伤残权重逐渐加重;基本认同了对中医师调查的伤残权重。结论初步探索了基于ICD-11传统医学章节以及中医国家标准,运用VAS法以及欧洲生命质量量表进行消渴病伤残权重调查的方法,为中医疾病负担测算提供了参考。研究结果通过了专家意向论证。广州市消渴病伤残权重较重,应重视因伤残导致的消渴病健康寿命年的损失,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 消渴 伤残权重 中医药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D-11和ICF的活动和参与与生活质量测量工具的内容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亚茹 杨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54-1464,共11页
目的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对主要活动和参与测量工具以及生活质量测量工具的测量项目内容进行内容编码和分析。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活动类、综合性活动和参与类以及生活质量评定工具,对它们的测量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 目的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对主要活动和参与测量工具以及生活质量测量工具的测量项目内容进行内容编码和分析。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活动类、综合性活动和参与类以及生活质量评定工具,对它们的测量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基于ICF联系规则和内容匹配方法,将测量工具的测量项目概念与ICF类目和ICD-11进行匹配,分析各测量工具的测量项目的内容与ICF类目概念间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编码。结果活动类的测量工具有Barthel指数(BI)、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等标准化活动评定工具,主要运用于医疗、康复、社区等情境。测量模式为基于对活动功能的直接观察和对个人或其他人(照顾者)的半结构化访谈。测量时长25~60 min。多数测量工具是标准参照的测量工具。有关活动和参与类的整体功能的评定工具,如健康调查简表(SF-36)、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残疾版(WHOQOL-DIS)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均为常模参照类评定工具,可以在医疗、康复、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情境下应用。由专业人员采用访谈以及观察测量的形式完成测量,也可由被评估者自填问卷完成。测量时长30~60 min。从测量内容看,BI和IADL的测量项目主要集中于自我照护活动和功能性活动,即ICF的活动(d4)、自我照护(d5)和家庭生活(d6)等类目。SF-36主要涉及一般任务和要求(d2)、交流(d3)、活动(d4)、自我照护(d5)以及家庭生活(d6)等类目。WHOQOL-BREF和WHOQOL-DIS生活质量测量项目包括一般任务和要求(d2)、交流(d3)、活动(d4)、人际互动和联系(d7)和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d9)类目。WHODAS 2.0是覆盖ICF活动和参与9个领域最广泛的测量工具。结论运用ICF类目定义、术语和编码以及ICF联系规则确定6种典型的测量工具的测量内容。WHOQOL-BREF和WHOQOL-DIS生活质量类评定工具与WHODAS 2.0作为整体功能评定工具,评定内容涉及ICF的活动和参与的9个领域。生活质量测量工具涉及生活质量和福祉等领域,内容更广泛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修订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日常生活活动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