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异构信息的自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方法
1
作者 张全梅 黄润萍 +2 位作者 滕飞 张海波 周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76-2482,共7页
针对自动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中医学电子健康记录(EHR)的结构多样性以及编码间复杂的关联关系等特点,提出一种融合异构信息的自动ICD编码方法AIC-HI(Automatic ICD Coding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首先,针对编码任... 针对自动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中医学电子健康记录(EHR)的结构多样性以及编码间复杂的关联关系等特点,提出一种融合异构信息的自动ICD编码方法AIC-HI(Automatic ICD Coding integrating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首先,针对编码任务中结构化编码、半结构化描述、非结构化医学文本这3种异构数据的不同特性设计了多种特征提取器;其次,构建编码知识图谱拟合编码的层次结构关系,将不同分支间关联关系转化为包含头尾编码的三元组;再次,运用表征学习融合编码和描述信息计算标签特征;最后,通过注意力机制提取在非结构化文档中与编码标签最为相关的特征表示。实验结果表明,与次优的基线模型MARN(Multitask bAlanced and Recalibrated Network)相比,AIC-HI在真实临床数据集MIMIC-Ⅲ上所有编码的微观F1值提升了4.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代码预测 自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 层次结构 异构信息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诊断与国际疾病分类的对照及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欧阳菊香 刘冬生 +2 位作者 陈露诗 魏丽娜 梁一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1-311,共1页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1987年起,我国正式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简称ICD-9),应用时间也不算很短。但是,自我国开始应用ICD-9以来,医院疾病分类...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卫生信息标准分类。1987年起,我国正式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简称ICD-9),应用时间也不算很短。但是,自我国开始应用ICD-9以来,医院疾病分类工作(习惯称为编码工作)通常是由病案管理人员来完成。医生只需在病案首页上填写相关临床诊断名称,然后由病案编码人员再结合病历中其他的相关信息,对各个诊断给予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临床诊断 应用 卫生信息标准 病案管理人员 国际统计分类 编码工作 ICD-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版WHO垂体非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临床指导及国际疾病分类法编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关宏 李志红 +2 位作者 孙吉瑞 贺建辉 张丽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第四版内分泌肿瘤分类,详细介绍新的肿瘤分类标准及病理分型。2021年5月,WHO更新国际疾病分类法(ICD)即ICD-11,对肿瘤进行丰富的独立附加编码。本文简述垂体非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颅咽管瘤、神经元和神经元...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第四版内分泌肿瘤分类,详细介绍新的肿瘤分类标准及病理分型。2021年5月,WHO更新国际疾病分类法(ICD)即ICD-11,对肿瘤进行丰富的独立附加编码。本文简述垂体非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颅咽管瘤、神经元和神经元旁肿瘤、神经垂体肿瘤、间叶细胞瘤和间质瘤、淋巴样肿瘤、生殖细胞肿瘤、鞍区继发恶性肿瘤,并结合ICD-10、ICD-11和ICD-O列出相应的疾病编码和形态学编码,根据ICD-11列出每种肿瘤的附加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疾病分类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及其编码实践 被引量:27
4
作者 许文 陶廷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0-291,共2页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编码 临床医疗 卫生防疫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与病案首页的疾病诊断 被引量:25
5
作者 兰小筠 李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22-722,共1页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法 病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版WHO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临床指导及国际疾病分类法编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关宏 郭淑芹 贾同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59,共6页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第四版内分泌肿瘤分类(以下简称2017版分类),对垂体肿瘤分类的理论基础进行更新。垂体转录因子的发现使垂体腺瘤的分类更细化,使既往无法明确诊断、易混淆、无法判断预后的垂体腺瘤的分类得以明确。本文按照2017...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第四版内分泌肿瘤分类(以下简称2017版分类),对垂体肿瘤分类的理论基础进行更新。垂体转录因子的发现使垂体腺瘤的分类更细化,使既往无法明确诊断、易混淆、无法判断预后的垂体腺瘤的分类得以明确。本文按照2017版分类对每种垂体腺瘤分类、诊断和预后进行分析,并结合国际疾病分类法-10(ICD-10)和ICD-O列出相应的疾病编码和形态学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疾病分类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国际疾病分类的更新与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婧雅 范俊平 +1 位作者 张萌 周炯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328-332,共5页
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使用特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编码将有助于对COVID-19相关情况开展标准化收集、分类和统计,有利于快速寻找疾... 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大流行背景下,使用特定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编码将有助于对COVID-19相关情况开展标准化收集、分类和统计,有利于快速寻找疾病诊治规律、及时掌握流行变化趋势并评估预防治疗效果。本文对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ICD-10及ICD-11中COVID-19相关分类标准进行梳理和解读,旨在为完善和丰富我国本土化的COVID-19相关ICD编码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国际疾病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临床医师对国际疾病的分类知识的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娟 李红樱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疾病 分类 国际疾病分类 疾病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和“国际功能分类”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董景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期7-8,共2页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残疾分类 国际分类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地区药用植物在ICD—10(国际疾病分类)中的对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津 戴石元 +1 位作者 袁万清 齐兴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4期307-314,共8页
报道了分布在贵阳地区的药用植物1 792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创建的ICD—10(《国际疾病分类系统》第10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 lassification D iseases)国际疾病分类系统,首次对中国的药用植物与国际疾病分类进行了接轨的分类应... 报道了分布在贵阳地区的药用植物1 792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创建的ICD—10(《国际疾病分类系统》第10次修订本International C lassification D iseases)国际疾病分类系统,首次对中国的药用植物与国际疾病分类进行了接轨的分类应用。并对药用植物所涉及到的476类2 113条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涉及最多的疾病是L02皮肤脓肿、痈和疖(Cutaneous abscess,furuncle and carbuncle)、A03.901痢疾(Shigellosis unspec ified bac-illary dysentery NOS)和J06.903感冒发热(Acute upper resp iratory infection,unspec ified),分别有592种、343种和226种植物与此相关,分别占药用植物总数的33.04%、19.14%和17.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ICD-10国际疾病分类 分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医院国际疾病分类电子报表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牟伟益 徐梅 杨少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8-318,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国际疾病分类电子报表 应用 统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概述及其对战伤分类信息标识体系设计的启示
12
作者 李健杰 黄朝晖 +4 位作者 余漩 陈光伟 游海燕 方海亮 高钰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4-690,共7页
国际疾病分类(ICD)体系是由WHO依据疾病特征、按照特定分类规则、对疾病信息以字母和数字代码进行表达的体系。ICD建立了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信息标准,构成了全球医疗健康数据的基础,推动了全球医疗信息共享和应用,并根据应用需求不断完... 国际疾病分类(ICD)体系是由WHO依据疾病特征、按照特定分类规则、对疾病信息以字母和数字代码进行表达的体系。ICD建立了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信息标准,构成了全球医疗健康数据的基础,推动了全球医疗信息共享和应用,并根据应用需求不断完善升级,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使用。ICD在军事领域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如美军将ICD融入其卫勤保障体系中,在提升战伤救治质量、优化卫勤决策方面发挥了基础性的积极作用。ICD最新版本(ICD-11)具有先进、科学的基础模型系统和较为完善的内容体系,在军事领域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我军应在整合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吸收借鉴ICD发展和外军应用实践的经验,针对战伤分类信息标识的实际应用需求,构建完善的战伤分类信息标识体系,提升战伤分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为未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分类模型 战伤分类 信息标识 战伤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探讨
13
作者 陈丹霞 郑宝贞 +2 位作者 谢建英 佘璇瑜 陶春莲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SARS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编码 呼吸系统 M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国际疾病分类(ICD-10)第十九章
14
作者 佘璇瑜 陈丹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40,共1页
国际疾病分类ICD-9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10多年,ICD-10已于1994年由国际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完成并出版。目前,世界上已有38个国家使用或计划使用ICD-10。北京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从1998年开始着手对全国从事疾病分类工作的人员进... 国际疾病分类ICD-9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10多年,ICD-10已于1994年由国际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完成并出版。目前,世界上已有38个国家使用或计划使用ICD-10。北京国际疾病分类合作中心从1998年开始着手对全国从事疾病分类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为ICD-9向ICD-10的转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据了解,卫生部对1990年印发的病案首页进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ICD-l0 颅骨骨折 脊髓损伤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国际疾病分类编码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华丽 白梅 +1 位作者 张一华 王桂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3-44,共2页
《国际疾病分类》(简称ICD)是一本国际通用的疾病统计分类表,每10年修仃一次,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简称ICD-9)。ICD历史较久,使用范围较广,使用地区遍及全球各国。它是对疾病现象进行数量研究和在国际间进行... 《国际疾病分类》(简称ICD)是一本国际通用的疾病统计分类表,每10年修仃一次,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简称ICD-9)。ICD历史较久,使用范围较广,使用地区遍及全球各国。它是对疾病现象进行数量研究和在国际间进行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编码 质量 疾病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网络的自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晓敏 滕飞 张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21-2726,共6页
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的频率分布呈现出长尾的情况,因此,对少样本编码进行多标签文本分类极具挑战性。针对少样本编码分类中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元网络的自动ICD编码模型(MNIC)。首先,将特征空间中的实例和语义空间中的... 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的频率分布呈现出长尾的情况,因此,对少样本编码进行多标签文本分类极具挑战性。针对少样本编码分类中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元网络的自动ICD编码模型(MNIC)。首先,将特征空间中的实例和语义空间中的特征拟合到同一个空间进行映射,并将频繁编码的特征表示映射到它的分类器权重上,从而通过元网络学习到元知识;然后将学习到的元知识从数据丰富的频繁编码转移到数据贫乏的少样本编码;最后,为元知识的可转移性和通用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在MIMIC-Ⅲ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次优的AGM-HT(Adversarial Generative Model conditioned on code descriptions with Hierarchical Tree structure)模型相比,MNIC将少样本编码的Micro-F1与曲线下面积(Micro-AUC)分别提高了3.77和3.82个百分点,显著提高了少样本编码分类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 少样本学习 元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疾病分类(ICD10)肿瘤编码的学习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志英 童玉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肿瘤 ICD-10编码 国际疾病分类 ICD-9 学习体会 经验 学习 实际 中国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病理诊断对国际疾病分类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亮 陶文华 +1 位作者 方力 毕成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在进行ICD-0与ICD-9分类中,决定其编码准确的因素主要是规范的医疗文件。编码时虽然要依据临床诊断而定,但还要参考病历描述、病理所见、细胞学、影象学以及其他辅助诊断。有关肿瘤的病例,应以病理报告作为编码依据。本文... 在进行ICD-0与ICD-9分类中,决定其编码准确的因素主要是规范的医疗文件。编码时虽然要依据临床诊断而定,但还要参考病历描述、病理所见、细胞学、影象学以及其他辅助诊断。有关肿瘤的病例,应以病理报告作为编码依据。本文根据我院10年来近4000份肿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疾病 分类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本(ICD-9)简介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一民 刘曾鼎 马家润 《中国医院管理》 1986年第10期39-41,共3页
不论是传统的祖国医学或是现代医学,都要用许多不同的疾病名称来表示人体的各种不同疾病。对这些名称术语必须统一定名,进行合理的分类。才能使临床医疗、卫生统计,科研,教学、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ICD-9 疾病名称 临床医疗 卫生统计 疾病报告 编码人员 死因分类 国际统计分类 分类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的心血管疾病亚型的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子宁 梁志生 +2 位作者 周仪 张娜 黄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3-459,共7页
目的:基于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第10版(ICD-10),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探索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主要亚型分类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研究所采用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均... 目的:基于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第10版(ICD-10),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探索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主要亚型分类的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研究所采用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均来源于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UKB)。共纳入年龄在40~69岁的380083个样本,其中对照组是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不具有以字母I开头的ICD-10代码)的246437个样本,心血管疾病五大亚型分别为:(1)缺血性心脏病(ischaemic heart diseases,IHD);(2)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pulm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seases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PHD);(3)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RB);(4)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diseases of arteries,arterioles and capillaries,AAC);(5)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疾病,不可归类在他处者(diseases of veins,lymphatic vessels and lymph nodes,not elsewhere classified,VLL)。本研究首先对五大亚型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然后,基于GWAS分析结果对五大亚型两两之间进行连锁不平衡回归分析(linkage disequilibrium score regression,LDSC)来计算亚型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最后,对每一对亚型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endelian randomizatoin,MR)来评估亚型之间的因果联系。结果:GWAS研究新发现28个显著性基因位点。LDSC分析显示IHD分别和VLL(P=2.52×10-7)、PHD(P=3.77×10-3)、AAC(P=4.90×10-3)这3个亚型具有显著的遗传相关性。MR分析显示IHD对VLL(P=7.40×10-5)和AAC(P=1.50×10-3)这两个疾病的风险增加有正向因果关系,而反向因果皆不成立。结论: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本研究发现基于ICD-10分类的一部分心血管疾病亚型之间存在遗传相关性和因果关联,对新版ICD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疾病分类 心血管疾病亚型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相关性 孟德尔随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