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迁中的国际环境机制:以联合国环境议程为线索 被引量:3
1
作者 蔺雪春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9,共6页
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是国际环境机制正式确立的主要标志。以30年联合国环境议程为线索,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国际环境机制发生了持续且明显的变迁,主要表现在治理密度、原则深度、框架设置和模式选择四个方面。这种变迁在... 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是国际环境机制正式确立的主要标志。以30年联合国环境议程为线索,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国际环境机制发生了持续且明显的变迁,主要表现在治理密度、原则深度、框架设置和模式选择四个方面。这种变迁在文本话语层面上可能是演进的,但在运作实施层面上可能并非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机制 联合国 环境议程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环境机制对能源安全战略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发 成金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4-35,共2页
在能源一环境问题上,对所有国家而言,以建设性的态度,在国际环境机制的框架下积极坦然地展开“竞争一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制定,应当明确树立“综合能源安全观”的思想,将能源供应、经济竞争力和环境质量... 在能源一环境问题上,对所有国家而言,以建设性的态度,在国际环境机制的框架下积极坦然地展开“竞争一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制定,应当明确树立“综合能源安全观”的思想,将能源供应、经济竞争力和环境质量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三个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战略 国际环境机制 全球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环境合作机制评析:非国家行为体的功能
3
作者 王琦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2,共6页
《巴黎协定》在国际环境条约层面明确了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下的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模式,并强调了非国家行为体参与的重要性。日本以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契机,通过制定施行《环境基本法》确立了国际环境合作基... 《巴黎协定》在国际环境条约层面明确了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下的全球气候治理"自下而上"模式,并强调了非国家行为体参与的重要性。日本以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契机,通过制定施行《环境基本法》确立了国际环境合作基本理念,将该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方式纳入日本环境法律体系。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通过制定实施国际环境合作的政策,构建了日本国际环境合作机制。日本国际环境合作机制是以东亚为重心的三层级模式,参与主体涵盖政府及政府间组织、地方公共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学术研究机构,呈现多元化特征。日本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在东亚地区所取得的成效,能够为推进东亚区域性气候治理合作共赢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治理 日本 国际环境合作机制 非国家行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