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与日本的“核武装”问题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春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9,共6页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特别是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扩散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国际社会在战后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日本作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主要条约的签字国,在战后承诺遵守“无核三原则”。...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特别是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扩散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国际社会在战后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日本作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主要条约的签字国,在战后承诺遵守“无核三原则”。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本各界也开始提出所谓“核武装”的问题。尽管日本目前已具备发展和拥有核武器的经济和技术能力,但真正进行“核武装”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日本
核武器
生化武器
“无核三原则”
国家安全战略
核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1978—1992)
被引量:
2
2
作者
詹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6,共10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态度。中国通过参加国际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其他国家谈判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与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以及宣布不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事实上履行了1963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态度。中国通过参加国际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其他国家谈判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与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以及宣布不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事实上履行了1963年《部分核禁试条约》)等方式,加入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同时在核不扩散政策方面,中国提出了"不主张核扩散、不搞核扩散、也不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三不"原则。但中国的核政策仍带有革命外交的痕迹,继续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核心《核不扩散条约》持批评态度,拒绝签署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政策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挑战与走向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卿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7,共6页
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秩序和绝对核优势地位,加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本身不健全,招致国际核军控进程面临严峻挑战。核不扩散机制固然必须进行调整,予以补充与完善,但它对防止核扩散、维护世界安全是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只要美国坚...
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秩序和绝对核优势地位,加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本身不健全,招致国际核军控进程面临严峻挑战。核不扩散机制固然必须进行调整,予以补充与完善,但它对防止核扩散、维护世界安全是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只要美国坚持推行核霸权战略,对核不扩散机制与核军控的冲击和挑战就将始终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防止核
扩散
世界秩序
世界安全
霸权战略
核军控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1992)
被引量:
1
4
作者
詹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9,185,共10页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一直具有强烈的反霸权色彩。中国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反对美苏两个核大国进行核垄断,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持抵制、批评的态度;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裁军与军控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互动...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一直具有强烈的反霸权色彩。中国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反对美苏两个核大国进行核垄断,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持抵制、批评的态度;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裁军与军控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互动的重要平台。中国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高度重视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以及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最终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不
扩散
核武器条约》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军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美关系中的防扩散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巧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4,共9页
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防止核扩散问题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冷战时期,这个问题不是影响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此间两国间较有影响的问题是美国曾试图联合苏联限制甚至是遏制中国的核发展计划问题,及中美签署的《和平利...
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防止核扩散问题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冷战时期,这个问题不是影响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此间两国间较有影响的问题是美国曾试图联合苏联限制甚至是遏制中国的核发展计划问题,及中美签署的《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问题。冷战结束后,防扩散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两国在该领域里的合作,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但两国在该领域里的分歧、摩擦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防
扩散
问题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印民用核合作的战略含义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学成
《亚非纵横》
2006年第6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核合作
民用
国际
原子能机构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合作协议
战略伙伴关系
核反应堆
安全保障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印民用核合作:利益对接与矛盾
7
作者
张力
《亚非纵横》
2007年第3期35-41,共7页
广受关注的关印民用核合作协议已经美国国会批准并最终生效,美印民用核合作是两国在战略层面增进关系的里程碑,体现了双方复杂的利益关联,势必对双边、地区及全球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美国国会的辩论表明美国在涉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
广受关注的关印民用核合作协议已经美国国会批准并最终生效,美印民用核合作是两国在战略层面增进关系的里程碑,体现了双方复杂的利益关联,势必对双边、地区及全球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美国国会的辩论表明美国在涉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美国安全利益方面,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而印度在强调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担心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从前景看,仍存在诸多影响关印核合作进展的不确定因素,双方将围绕该问题继续展开利益互动和讨价还价,预计合作不会一帆风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利益
核合作
民用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美国国会
矛盾
对接
合作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与日本的“核武装”问题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春玲
机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4-109,共6页
文摘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特别是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扩散问题,是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国际社会在战后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日本作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主要条约的签字国,在战后承诺遵守“无核三原则”。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日本各界也开始提出所谓“核武装”的问题。尽管日本目前已具备发展和拥有核武器的经济和技术能力,但真正进行“核武装”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关键词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日本
核武器
生化武器
“无核三原则”
国家安全战略
核政策
分类号
D815.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E313.1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1978—1992)
被引量:
2
2
作者
詹欣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8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冷战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研究"(14BSS032)的前期成果
文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改变了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态度。中国通过参加国际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其他国家谈判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议(与法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以及宣布不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事实上履行了1963年《部分核禁试条约》)等方式,加入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同时在核不扩散政策方面,中国提出了"不主张核扩散、不搞核扩散、也不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的"三不"原则。但中国的核政策仍带有革命外交的痕迹,继续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核心《核不扩散条约》持批评态度,拒绝签署协议。
关键词
核政策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K27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挑战与走向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卿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出处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7,共6页
文摘
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秩序和绝对核优势地位,加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本身不健全,招致国际核军控进程面临严峻挑战。核不扩散机制固然必须进行调整,予以补充与完善,但它对防止核扩散、维护世界安全是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只要美国坚持推行核霸权战略,对核不扩散机制与核军控的冲击和挑战就将始终存在。
关键词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防止核
扩散
世界秩序
世界安全
霸权战略
核军控
美国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1992)
被引量:
1
4
作者
詹欣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9,185,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防扩散政策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945—2017)”(项目编号:20&ZD242)。
文摘
冷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一直具有强烈的反霸权色彩。中国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反对美苏两个核大国进行核垄断,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持抵制、批评的态度;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裁军与军控已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互动的重要平台。中国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裁军与军控进程,高度重视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以及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最终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关键词
中国
《不
扩散
核武器条约》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军控
Keywords
China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NPT)
international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regime
arms control
分类号
D815.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美关系中的防扩散问题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巧荣
机构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84,共9页
文摘
在中美关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防止核扩散问题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冷战时期,这个问题不是影响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此间两国间较有影响的问题是美国曾试图联合苏联限制甚至是遏制中国的核发展计划问题,及中美签署的《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问题。冷战结束后,防扩散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两国在该领域里的合作,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但两国在该领域里的分歧、摩擦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阻碍作用。
关键词
中美关系
防
扩散
问题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D815.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印民用核合作的战略含义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学成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出处
《亚非纵横》
2006年第6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核合作
民用
国际
原子能机构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合作协议
战略伙伴关系
核反应堆
安全保障制度
分类号
D815.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印民用核合作:利益对接与矛盾
7
作者
张力
机构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处
《亚非纵横》
2007年第3期35-41,共7页
文摘
广受关注的关印民用核合作协议已经美国国会批准并最终生效,美印民用核合作是两国在战略层面增进关系的里程碑,体现了双方复杂的利益关联,势必对双边、地区及全球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美国国会的辩论表明美国在涉及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和美国安全利益方面,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而印度在强调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担心在战略上处于被动。从前景看,仍存在诸多影响关印核合作进展的不确定因素,双方将围绕该问题继续展开利益互动和讨价还价,预计合作不会一帆风顺。
关键词
安全利益
核合作
民用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美国国会
矛盾
对接
合作协议
分类号
D60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与日本的“核武装”问题
李春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1978—1992)
詹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挑战与走向
刘卿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8-1992)
詹欣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美关系中的防扩散问题研究
王巧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美印民用核合作的战略含义
刘学成
《亚非纵横》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美印民用核合作:利益对接与矛盾
张力
《亚非纵横》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