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多元模式与中国选择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彦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82,共10页
在传统投资仲裁面临合法性危机的背景下,有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专家和学者正在积极推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目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实践和建议呈现出多元模式,主要包括投资仲裁完善模式、投资仲裁加上诉机构模式、... 在传统投资仲裁面临合法性危机的背景下,有关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专家和学者正在积极推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目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实践和建议呈现出多元模式,主要包括投资仲裁完善模式、投资仲裁加上诉机构模式、常设投资法院模式、常设投资法院加上诉机构模式、东道国当地救济加国家间争端解决模式,并辅之以调解、争端预防等灵活方式。以实体维度的独立、问责、公正,程序维度的透明度、一致性以及裁判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效率等各项政策目标组合而形成的分析框架评估,这五种基本模式各有利弊得失。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立足中国作为资本输入输出双向投资大国的身份和利益,结合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步骤,渐进务实地选择投资仲裁完善模式、“一带一路”投资仲裁加上诉机构模式、多边常设投资法院加上诉机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投资仲裁 投资法院 上诉机构 多边投资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裁判者信任困境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信任塑造 被引量:14
2
作者 曹兴国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以裁判者的信任困境为代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信任塑造难题由来已久。从国内法院法官到国际投资仲裁员,裁判者依然面临独立性、代表性以及专业性方面的质疑,并形成了有关仲裁员行为规范、利益冲突规则、遴选机制完善,裁判者任命机... 以裁判者的信任困境为代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信任塑造难题由来已久。从国内法院法官到国际投资仲裁员,裁判者依然面临独立性、代表性以及专业性方面的质疑,并形成了有关仲裁员行为规范、利益冲突规则、遴选机制完善,裁判者任命机制变革,以及裁判者裁判权与东道国规制权关系协调的不同改革路径。这些改革是国际投资治理范式转变的一部分,背后是国际投资治理的控制之争。虽然在中欧双边层面,我国对欧盟投资法庭模式具备让步的空间,但在多边和更广泛的双边层面,我国应采取平衡化的立场,警惕裁判者任命权转移可能带来的过度政治化风险,在裁判权与规制权的协调中防止规制权被滥用,并可以考虑采用独立第三方机构主导的强制仲裁员名册制度以及上诉机构成员选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 仲裁员 东道国规制权 政治化 中欧投资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新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德翠 谢岳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117-118,共2页
当前国际投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争端发生频繁,争端的有效解决成为目前国际投资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当前的各类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投资争端的良好解决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但随着投资领域的发展,投资协议的迅猛增加,且各协... 当前国际投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争端发生频繁,争端的有效解决成为目前国际投资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当前的各类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为投资争端的良好解决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但随着投资领域的发展,投资协议的迅猛增加,且各协议间缺乏协调,这给投资争端的解决带来极大的挑战,因此,构建统一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新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新挑战及其重构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德翠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109-110,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投资流量与日俱增,随之引发的争端不断上升,当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面临着新挑战。本文介绍了这些新挑战,进而讨论了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中国在新形势下所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新挑战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条约下单边经济制裁的规制路径、政策空间与中国应对
5
作者 靳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8,共13页
单边经济制裁对国际投资活动产生强烈影响。作为投资保护重要工具的国际投资条约并未直接对单边经济制裁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规定,但单边经济制裁措施会因其对条约下的投资利益造成损害而引发争端。国际投资条约中的征收补偿条款、公平与... 单边经济制裁对国际投资活动产生强烈影响。作为投资保护重要工具的国际投资条约并未直接对单边经济制裁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规定,但单边经济制裁措施会因其对条约下的投资利益造成损害而引发争端。国际投资条约中的征收补偿条款、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非歧视待遇条款等实体规则对单边经济制裁具有重要约束作用。随着国际投资条约的价值转向,根本安全例外、投资保护限制性条款和公共政策例外等规则为单边经济制裁创造的政策空间呈现扩张趋势。在反对单边经济制裁的基本立场下,中国在国际投资条约缔约实践中应审慎对待投资保护限制性条款的发展,积极维护反制裁措施在国际投资条约下的合法性,综合运用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投资条约下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经济制裁 国际投资条约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争端调解机制的发展与制度困境 被引量:14
6
作者 漆彤 范晓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9,共12页
国际投资争端调解并非新生事物,但在实践中的使用率和成功率均不理想。晚近以来,随着多元化争议解决方式的兴起,加之传统投资仲裁机制饱受诟病,调解的优势重新被各界所认识。调解规则领域出现一系列改革新动向,运用调解方式解决国际投... 国际投资争端调解并非新生事物,但在实践中的使用率和成功率均不理想。晚近以来,随着多元化争议解决方式的兴起,加之传统投资仲裁机制饱受诟病,调解的优势重新被各界所认识。调解规则领域出现一系列改革新动向,运用调解方式解决国际投资争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调解机制能否真正在投资争端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决于能否有效解决和解协议的可执行性欠缺、东道国政府调解意愿欠缺以及调解保密性与投资争端解决透明度需求之间的冲突。《新加坡公约》的通过为解决和解协议的可执行性指明了方向,政府对问责制的回避也不应成为放弃调解的理由,平衡调解保密性与投资争端解决透明度需求,将是调解能否真正“复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 调解 政府对问责制的回避 保密 可执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TA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实践、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4
7
作者 何树全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9-83,共5页
NAFTA实施十年来,已有32件“投资者诉国家”的投资争端。在实际案例的仲裁中,仲裁法庭对传统的概念有新的解释,同时,各仲裁法庭对一些实质性标准的解释互有矛盾。这反映了该机制存在的问题,应在程序、机构和条款解释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NAFTA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国民待遇 仲裁法庭 投资者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9
8
作者 叶波 梁咏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6,75,共7页
设计投资仲裁机制的初衷是以非政治化方式解决争端,但在实践中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挑战东道国政策措施的手段,所以澳大利亚等国目前不再纳入上述条款。可以通过设立上诉机构、常设国际投资法院以及引入调解等替代争端解决方式改革投资仲裁... 设计投资仲裁机制的初衷是以非政治化方式解决争端,但在实践中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挑战东道国政策措施的手段,所以澳大利亚等国目前不再纳入上述条款。可以通过设立上诉机构、常设国际投资法院以及引入调解等替代争端解决方式改革投资仲裁制度。我国也可以借鉴上述做法应用于上海自贸区的争端解决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仲裁 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签订BIT中的东道国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条款 被引量:7
9
作者 乔慧娟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4,共3页
我国签订的BIT中关于东道国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条款一般规定了三种解决方式:协商、东道国国内救济、国际仲裁。在新近签订的BIT中,中国对外资的管辖权逐步放弃。中国在今后签订或修订BIT时,有必要参考或借鉴中国BIT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BIT... 我国签订的BIT中关于东道国与投资者争端解决条款一般规定了三种解决方式:协商、东道国国内救济、国际仲裁。在新近签订的BIT中,中国对外资的管辖权逐步放弃。中国在今后签订或修订BIT时,有必要参考或借鉴中国BIT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BIT的经验或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协商 用尽国内救济 国际仲裁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变革与中国对策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梁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0-172,共13页
近年来,作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核心的国际投资仲裁机制(ISDS)面临着重大变革,国际社会由此形成了改革派主张、改良派主张、拒斥派主张等数种变革方案。随着双向投资大国地位的形成以及涉华案例的增多,中国有必要重新对ISDS机制进行... 近年来,作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核心的国际投资仲裁机制(ISDS)面临着重大变革,国际社会由此形成了改革派主张、改良派主张、拒斥派主张等数种变革方案。随着双向投资大国地位的形成以及涉华案例的增多,中国有必要重新对ISDS机制进行选择。针对现行ISDS机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已有变革方案的不足,结合中国在ISDS机制变革中的特殊利益诉求,应当从改良ISDS机制本身、升级ISDS机制所根植的IIAs内容以及完善其他配套机制等方面对ISDS机制提出中国范式,推进甚至引领新一代ISDS机制乃至国际投资规则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中国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庭之友参与国际投资仲裁体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京莲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6-17,共12页
法庭之友是英美法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法庭之友制度越来越多地被世界非政府组织运用到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与法庭之友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不同,法庭之友参与国际投资仲裁获得... 法庭之友是英美法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随着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法庭之友制度越来越多地被世界非政府组织运用到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与法庭之友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不同,法庭之友参与国际投资仲裁获得了NAFTA仲裁庭和ICSID仲裁庭更多的支持。如何看待法庭之友参与国际投资仲裁体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之友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仲裁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国民待遇”解析——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改革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寒 《西部论坛》 2012年第4期56-61,共6页
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与投资协定领域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存在差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庭在援引WTO规则时存在不同的解释方法,加上仲裁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国际投资仲裁的裁决存在不一致性,使ICSID等国... 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与投资协定领域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存在差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庭在援引WTO规则时存在不同的解释方法,加上仲裁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国际投资仲裁的裁决存在不一致性,使ICSID等国际仲裁机构效力下降。投资仲裁中关于"国民待遇"解释的分歧,主要在于怎样用"竞争"概念来确定外国投资者与本国经营者是否处于"相似情形"。ICSID的权威性已经受到挑战,投资仲裁急需改革;应在WTO体系下建立统一的多边国际投资规则,使仲裁庭在援引WTO相关规则时能做出准确的、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 投资仲裁 WTO体系 投资协定 国民待遇 相似情形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GATT GATS NAFTA 多边国际投资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在国际投资调解中面临的挑战及法律应对 被引量:4
13
作者 连俊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29,共11页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日益频发。投资仲裁是国企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最主要的方法。然而,国企运用投资仲裁上存在长时间、高金钱的投入和高败诉率的困境。《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商事和解协议公约》... 中国的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日益频发。投资仲裁是国企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最主要的方法。然而,国企运用投资仲裁上存在长时间、高金钱的投入和高败诉率的困境。《联合国关于调解所产生的国际商事和解协议公约》的生效给投资调解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投资调解将成为投资仲裁的重要补充,为国企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提供有效的替代性解决方法。国企因其产权的特殊性在使用投资调解上将面临一系列的法律挑战,如当投资调解的结果使国企的实收账款远少于应收账款时,国企可能被指控造成国有资产的恶意流失或存在腐败行为。为有效应对上述法律困境,应提高国企对投资调解的认知和接受,建立国企参与投资调解的科学评估制度,设立国企投资调解报告制度以及推动公正有效投资调解机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有企业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 投资调解 挑战 法律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方资助国际投资仲裁的滥诉问题及规制——基于“一带一路”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兰妍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3-56,68,共5页
近几年,第三方资助国际投资仲裁的出现成为国际仲裁中的新事物,它在国际仲裁中掀起了新的热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际仲裁案件不断上升,第三方资助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仲裁案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 近几年,第三方资助国际投资仲裁的出现成为国际仲裁中的新事物,它在国际仲裁中掀起了新的热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际仲裁案件不断上升,第三方资助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仲裁案件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三方与受资助者关系的披露程度、第三方与仲裁相关人员的复杂关系及仲裁费用承担情况等一些不确定因素,促使了受资助者对东道国的滥诉,对国际投资仲裁程序与东道国的利益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借鉴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的实践,以规制第三方资助国际投资仲裁的滥诉,维护国际投资仲裁的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方资助 国际投资仲裁 “一带一路” 滥诉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SID新调解规则适用范围扩大的推动因素及阻力消解
15
作者 孔庆江 于占洋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5,共15页
2022年7月1日,历时5年修订的ICSID新规则生效,包含首次问世的《ICSID调解规则》,这标志着第一份适用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调解规则正式出现。聚焦该规则的适用范围,以此为切口展开分析颇具学理价值。之所以选择适用范围这一切入点展开论... 2022年7月1日,历时5年修订的ICSID新规则生效,包含首次问世的《ICSID调解规则》,这标志着第一份适用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调解规则正式出现。聚焦该规则的适用范围,以此为切口展开分析颇具学理价值。之所以选择适用范围这一切入点展开论述,原因在于其重要的拐点作用和研判功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聚焦规则条款本身,对比前代ICSID调解规则和其他机构的调解规则,分析新调解规则适用范围扩大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讨论其灵活程度和完整性对适用范围扩大的推动。此外,该规则的适用范围在未来实践过程中存在三大阻力,包括适用上的不确定性、和解协议执行障碍和透明度与保密性之间的不平衡。以解决阻力为核心目的,列举并推演具体的消解措施可为调解机制发展提供有效路径且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 ICSID新调解规则 规则适用范围 和解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双边、多边政策协调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邓富华 贺歌 姜玉梅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3-58,共16页
本文针对2008-2017年中国对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基于双边、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q... 本文针对2008-2017年中国对5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基于双边、多边投资政策协调视角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政策协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会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负向影响;进一步考虑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双边政治关系会强化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效应,减弱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以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为代表的多边投资协调机制会部分抵消双边投资政策协调机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而双边投资协定会弱化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外资政策协调 对外直接投资 双边投资协定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国有企业ICSID仲裁申请人资格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章成 杨嘉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89,共14页
中国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占比近50%的海外投资大国,申请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投资争端仲裁对于国有企业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潜在的国际投资争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仲裁庭在对于国有企业的适格投资人... 中国作为一个国有企业海外投资占比近50%的海外投资大国,申请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投资争端仲裁对于国有企业应对“一带一路”建设中潜在的国际投资争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仲裁庭在对于国有企业的适格投资人身份进行判断时所采用的是Broches标准,但Broches标准较为模糊。同时,《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明确指出其保护私人的海外投资,如何在维护国有企业海外投资的同时符合《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的宗旨,也需要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仲裁庭进行权衡。而双边投资协定作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管辖权的重要来源,其中对于国有企业投资者的定位缺失也是导致国有企业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仲裁庭中资格不明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从国内法和国际法层面积极推进双边投资协定的完善,推进《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的修订以及国内国有企业的改革,将从整体上强化国有企业私人投资者身份的塑造,进而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利益谋得更加长久有效的法律保护,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在海外投资制度保障层面的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投资仲裁 国有企业 适格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