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中国的试用研究 被引量:99
1
作者 黄宇霞 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31-634,共4页
目的 :对美国NIMH (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情绪与注意研究中心编制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IAPS)在中国进行试用研究。方法 :男女各 2 4名大学生对 3 3 0幅图片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三个维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 9点量表评分... 目的 :对美国NIMH (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情绪与注意研究中心编制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IAPS)在中国进行试用研究。方法 :男女各 2 4名大学生对 3 3 0幅图片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三个维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 9点量表评分。结果 :中外被试的三个维度与NIMH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13、0 83 3和 0 85 6,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男女生在三维度上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68、 0 876和 0 945(P均 <0 0 1) ,其中愉悦度和唤醒度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 (P <0 0 1)。聚类分析可将图片聚为几类 ,大致可引发愉快、厌恶、恐惧等情绪。结论 :IAPS具有较好的国际通用性 ,但仍由于文化、个性等因素存在差异 ,使用前需修订 ,其图片数据库也有待进一步完善。男女生对部分图片的情绪感受有所不同。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可以同时从情绪维度和情绪类型两种途径研究情绪问题 ,两者结果也有相互比较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中国 NIMH IAPS 精神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中国青年军人群体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国愉 张大均 +3 位作者 张均 冯正直 刘云波 王立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8-2001,共4页
目的对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IAPS)在中国青年军人群体的应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从国内修订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选取300幅图片,对123名中国青年军人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9点量... 目的对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nternational affective picture system,IAPS)在中国青年军人群体的应用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从国内修订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选取300幅图片,对123名中国青年军人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9点量表评分。结果评分稳定性、前后评分相关系数均在0.910以上(P<0.01),不同顺序组间各维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②青年军人与一般人群三维度总体评分明显相关(P<0.01),相关系数依次为0.915、0.833、0.828,其唤醒度和优势度得分显著低于一般人群(P<0.01),愉悦度得分差别不明显(P>0.05)。③3种图片类型间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按正性→中性→负性的顺序,愉悦度和优势度均呈下降趋势,唤醒度呈"V"型变化趋势。结论IAPS在中国青年军人群体中评分稳定性较好,3个维度区分性较好,有较好的人群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青年军人 愉悦度 唤醒度 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116名中国老年人中的试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莹 许晶 +1 位作者 张炳蔚 冯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3-907,共5页
目的:对美国NIMH情绪与注意研究中心编制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进行试用,将结果与NIMH常模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方法:在大连市三个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选取老年人116名(男:51人,女:65人),年龄60-80岁之间,对从国际情绪图... 目的:对美国NIMH情绪与注意研究中心编制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进行试用,将结果与NIMH常模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方法:在大连市三个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选取老年人116名(男:51人,女:65人),年龄60-80岁之间,对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选取的60幅图片(负性:23幅,中性:12幅,正性:25幅)进行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的9点量表评分,结果与NIMH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中国老年人三个维度的评分与NIMH常模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54,0.88(P均<0.001)。中国老年人群的唤醒度和优势度评分高于NIMH常模[(5.33±0.93)v.s(4.83±1.25),(5.60±1.20)vs.(5.19±1.21),P<0.001],而愉悦度评分低于NIMH常模[(4.99±2.28)v.s(5.28±1.85),P=0.020]。男女老年人群对大多数图片的情绪感受相近,但女性老年人愉悦度评分高于男性老年人[(5.05±2.33)v.s(4.93±2.24),P=0.002]。在愉悦度-唤醒度二维情感空间中,60幅图片呈"<"形分布。正性图片愉悦度和唤醒度呈线性相关(r=0.71,P<0.001),负性图片两者的相关性不显著(r=-0.35,P>0.05)。结论: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具有较好的国际通用性。但由于中国老年人与NIMH常模在文化、生活、年龄等方面存在差异,故对部分图片的情绪感受不同,提示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应用于中国老年人群之前有必要进行本土化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老年人群 本土化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图片认知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自强 戈英男 +4 位作者 苏彤 崔轶 潘霄 严进 唐云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高校43名本科生,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n=23)和正常睡眠组(n=20),因正常睡眠组有2人未参加后测任务,1人前测数据丢失,故正常睡眠组最终纳入被试17人。睡眠剥夺组在前测结束后进...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高校43名本科生,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n=23)和正常睡眠组(n=20),因正常睡眠组有2人未参加后测任务,1人前测数据丢失,故正常睡眠组最终纳入被试17人。睡眠剥夺组在前测结束后进行睡眠剥夺(22:00~次日08:00)。正常睡眠组不做干预。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选取正、中、负性图片共216张(前测108张,后测108张;每类图片36张),通过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考察两组被试在前后2次测试中主观情绪的变化以及整晚睡眠剥夺对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结果睡眠剥夺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图片的评分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存在负性偏倚,睡眠剥夺组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睡眠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控制协变量主观情绪后,睡眠剥夺造成的对中性图片愉悦度评分上的负性偏倚依然存在;睡眠剥夺组被试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评分大于正常睡眠组(P<0.05)。结论睡眠在情绪评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睡眠剥夺可导致个体对中性刺激的评估发生负性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情绪评估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前额叶皮质 情绪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PS图片诱导首发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偏向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彭代辉 江开达 +2 位作者 徐一峰 沈婷 刘晓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3-755,共3页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情绪处理偏向性的特征。方法:应用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的正性、中性及负性标准化情绪图片,诱导3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30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情绪体验等级(ESR)评分,两组间进行病例一对照配对研究。结果:(1...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情绪处理偏向性的特征。方法:应用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的正性、中性及负性标准化情绪图片,诱导3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30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情绪体验等级(ESR)评分,两组间进行病例一对照配对研究。结果:(1)所选IAPS中的正性、中性及负性情绪图片的评分与IAPS标准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抑郁症患者组对正性图片的评分为(7.1±0.1)分,对照组为(7.2±0.1)分,患者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中性及负性图片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情绪信息的负性偏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处理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情绪体验等级 抑郁症 首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多重侵害后伴及不伴创伤后应激症状青年女性情绪处理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崔乃雪 李宝娟 +4 位作者 曹枫林 王茜 董方虹 李阳 胡德文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遭受多重侵害(PV)伴或不伴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的女生加工不同情绪刺激的脑功能特点。方法:运用青少年侵害问卷(JVQ)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PCL-C)对济南市某专科学校1802名学生的PV和PTSS进行筛查,筛选出30名... 目的:探讨遭受多重侵害(PV)伴或不伴创伤后应激症状(PTSS)的女生加工不同情绪刺激的脑功能特点。方法:运用青少年侵害问卷(JVQ)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PCL-C)对济南市某专科学校1802名学生的PV和PTSS进行筛查,筛选出30名遭受过多重侵害(JVQ总分≥5分、模块计分≥3分)的青年女性,其中,PCL-C得分≥38分者为PV有PTSS组(n=15);PCL-C得分<38分者为PV无PTSS组(n=15)。另筛选15名JVQ总分=0分,PCL-C得分<38分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三组年龄、智力(使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评价)匹配。所有对象均接受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正性-中性-负性三组图片刺激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任务为组块设计。利用SPM8软件处理影像数据。结果:识别正性图片时,PV无PTSS组双侧额上回(BA9),右侧额下回(BA47),左侧扣带前回(BA24、32)等脑区激活的强度高于对照组;识别负性图片时,右侧额中回(BA46),左侧扣带回(BA24)、岛叶激活的强度高于对照组。与PV有PTSS组相比,PV无PTSS组识别正性图片时,右侧额上回(BA6)、额中回(BA10),左侧额上回(BA10)、额下回(BA9)、岛叶激活增强,而右侧楔前叶激活降低;识别负性图片时,枕中回(BAl9)激活增强,而右侧扣带前回(BA10),左侧额内侧回(BA9)、扣带前回(BA32)激活降低。结论:进受多重侵害后无PTSS的青年女性情绪加工异常,主要表现在前额叶、扣带前回和岛叶活动性增强;有PTSS者加工负性情绪时,前额叶和扣带前回的功能异常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侵害 创伤后应激症状 功能磁共振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图像情感标注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唐智川 刘肖健 +1 位作者 杨红春 卢纯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随着互联网中图像资源的不断增长,情感作为图像的一个重要语义,是人们检索和选择图像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图像进行情感标注显得至关重要。结合脑电信号(EEG)和图像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图像情感标注方法。首先,提取EEG... 随着互联网中图像资源的不断增长,情感作为图像的一个重要语义,是人们检索和选择图像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图像进行情感标注显得至关重要。结合脑电信号(EEG)和图像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图像情感标注方法。首先,提取EEG频域特征及图像特征(颜色及纹理);其次,结合两者特征信息,基于两种融合策略(特征层和决策层),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进行图像情感识别与标注。为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使用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公共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信息融合图像情感标注方法优于单独使用EEG或图像内容的标注方法。此外,该成果有助于缩小低层视觉特征和高层情感语义之间的语义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情感标注 多模态信息融合 脑电信号 图像内容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