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经济失衡:来自国际货币失衡的解释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芳 李霄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全球经济失衡具体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持续恶化。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偏离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失衡问题,进而探讨了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高度简化的理论... 全球经济失衡具体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差额的持续恶化。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偏离世界经济贸易格局而引起的国际货币失衡问题,进而探讨了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了高度简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推导证明:在美国贸易地位下降而美元国际地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美国经常账户恶化将不可避免。该判断与历史经验相吻合。其次,本文构造了用于测度国际货币格局偏离贸易格局程度的货币失衡指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国际货币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作者认为,只有提升新兴贸易大国货币地位,降低货币失衡程度,才能实质性地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国际货币失衡 特里芬难题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思考
2
作者 韩继云 《青海金融》 2012年第11期7-9,共3页
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本文在重点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如何扭转此种失衡状态的管理对策,这对我国尽快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转型经济角度看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被引量:2
3
作者 顾喜贞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2-54,共3页
转型经济的特征决定了我国内外部经济的矛盾。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产权制度变迁及人民币汇率体制安排之间的不协调共同促成了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局面,这是转型经济矛盾特殊性的体现。因此,我们应当根据转型经济的本质特征对症下药,... 转型经济的特征决定了我国内外部经济的矛盾。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产权制度变迁及人民币汇率体制安排之间的不协调共同促成了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局面,这是转型经济矛盾特殊性的体现。因此,我们应当根据转型经济的本质特征对症下药,找到医治在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经济问题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经济 国际收支失衡 制度变迁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收支失衡背景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
4
作者 徐迎军 《金融经济》 2007年第2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 人民币名义汇率 经常项目顺差 可贸易品 外部均衡 宏观调控政策 经济政策 利率调控 非贸易品部门 汇率贬值 汇率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收支视角下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
5
作者 张庆君 张荔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25,共6页
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散的背景,通过两国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以及对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特征和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的现实考察,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 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散的背景,通过两国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以及对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特征和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的现实考察,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伴随着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美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流入长期稳定增长和对外投资的高增长。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形成的依存关系是美国用美元买我们的商品,再通过其资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使我们把得到的美元再借给美国,美国则把借来的美元再投资给我们并且继续购买我们的商品。而这种国际收支长期非均衡发展形成的依存关系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双顺差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 改革方向和中国的参与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元富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0年第5期7-10,共4页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一是储备货币发行权处于无约束的滥用状态。二是"特里芬难题"悬而未决。三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不健全。四是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不合理。五是解决国际货币领域问题的平台不完善。要按照...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一是储备货币发行权处于无约束的滥用状态。二是"特里芬难题"悬而未决。三是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不健全。四是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不合理。五是解决国际货币领域问题的平台不完善。要按照强化约束、共担责任、科学分权、对话协商的原则确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国应当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体系 特里芬难题 特别提款权 国际收支失衡 储备货币发行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贸易失衡的结构研究
7
作者 姜子叶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4,共4页
正200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年均GDP增长达到2位数,呈现出经济起飞的良好态势。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平衡问题,贸易平衡从略微逆差到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国际收支不平衡凸显。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正200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迅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年均GDP增长达到2位数,呈现出经济起飞的良好态势。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不平衡问题,贸易平衡从略微逆差到外汇储备跃居全球第一,国际收支不平衡凸显。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之一。认识和理解巨额贸易顺差的特征和性质,对于政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顺差 贸易失衡 加工贸易 经常项目 国际金融危机 贸易逆差 贸易平衡 政策调整 贸易方式 国际收支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问题
8
作者 林劲松 《北方经济》 2014年第4期62-63,共2页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外汇储备相比2012年末增长5097亿美元,达到3.8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大大超过第二位的日本.为此,在2014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再次被提及.一...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外汇储备相比2012年末增长5097亿美元,达到3.8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大大超过第二位的日本.为此,在2014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再次被提及.一、国际收支失衡的负面效应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过多的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也逐渐累积,目前已经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平衡问题 国家外汇储备 中国人民银行 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 数据显示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结构性因素及其影响
9
作者 李萌 吉劲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国际收支不平衡 结构性因素 经济结构 国际收支失衡 产业结构 投资结构 亚洲金融危机 贸易逆差 结构性失衡 经济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我国高储蓄率适度降低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阎坤 孟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5,共6页
高储蓄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诸多影响,深入研究我国储蓄率的具体状况,探讨适度调整储蓄率的政策措施,有助于从宏观经济战略层面正确认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探索我国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扩大内需市场... 高储蓄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诸多影响,深入研究我国储蓄率的具体状况,探讨适度调整储蓄率的政策措施,有助于从宏观经济战略层面正确认识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探索我国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扩大内需市场的途径。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理论和现状考察、影响分析之后,为促进我国储蓄率水平的适度降低,建议重点实施七个方面的政策安排和制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率 投资率 消费率 国际收支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及2008年形势展望
11
作者 金三林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5期9-13,共5页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存在着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等深层次问题。2008年,我国经济过热和趋冷的风险并存,但经济基本面依然看好。我国政府将遵循"控制总量、稳定物价、调整结...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存在着投资和消费增长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失衡等深层次问题。2008年,我国经济过热和趋冷的风险并存,但经济基本面依然看好。我国政府将遵循"控制总量、稳定物价、调整结构、促进平衡"的思路,继续深化改革,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预计经济增长率可能回落到10%左右的合理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可能回落到4%以内,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次问题 经济发展 国际收支失衡 展望 经济基本面 经济增长率 高速增长 消费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行”不霸道 “人微”言不轻——评崔建军新著《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
12
作者 余力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 有效性问题 国际收支失衡 存款准备金率 投资增长 货币投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住制度可能造成利率政策失败
13
作者 王宇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4年第4期12-15,共4页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初,巴西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胀,巴西政府制定了"雷亚尔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美元作为名义锚,在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基础上,通过高利率政策实现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雷亚尔计划"...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初,巴西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胀,巴西政府制定了"雷亚尔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美元作为名义锚,在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基础上,通过高利率政策实现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雷亚尔计划"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同时也造成经常项目逆差和国际收支失衡,造成巴西经济衰退,最终酿成以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为特征的巴西金融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利率政策 汇率制度 政策失败 20世纪80年代 雷亚尔计划 恶性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目标 国际收支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性过剩呼唤资本市场发展
14
作者 林文凤 《金融经济》 2007年第20期7-8,共2页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资本市场 央行票据 货币市场 国际收支失衡 人民币升值 货币政策措施 投资者结构 汇率调整 国际收支顺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翀 《经济研究参考》 2008年第24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国际收支失衡 人民币国际 固定汇率制 持续增长 双顺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帆:中国莫再歧路徘徊
16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使过去几年来国际经济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有了最终解答。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悬在全球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一边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另一边是东亚、中东等地区贸易...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使过去几年来国际经济学界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可能有了最终解答。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悬在全球经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一边是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另一边是东亚、中东等地区贸易顺差不断膨胀,外汇储备越积越多。表面上看,这种体系是稳定的。中国、日本和其他一些贸易盈余国对美国出口,并将获得的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的贸易赤字提供融资。但是,这种格局无法找到一个“收敛解”。无论是美国的贸易赤字,还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一个较为合理的规模之后,过度的膨胀必然孕育着巨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际收支失衡 美国国债 外汇储备 贸易赤字 金融危机 经济学界 全球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景源:物价总下跌不是好事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景源 李斌 张晶 《新财经》 2010年第3期54-57,共4页
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1月21日发布了2009年国民经济数据: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8年增长8.7%,中国经济增长成功"保八"。在进入新世纪最困难的一年,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政府出台的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的结果。... 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1月21日发布了2009年国民经济数据: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8年增长8.7%,中国经济增长成功"保八"。在进入新世纪最困难的一年,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政府出台的一揽子刺激经济政策的结果。2010年,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们还要解决就业、通胀、国际收支失衡等一系列问题。近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对2009年中国经济进行了盘点,并展望了20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景源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国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 物价 持续稳定发展 国际收支失衡 经济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中国经济运行回顾
18
作者 雷广平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2007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快速发展,三大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较好。与此同时,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矛盾和问题目益显... 2007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2007年中国经济继续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快速发展,三大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较好。与此同时,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矛盾和问题目益显化,如物价持续上涨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带来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运行状况 中国经济 国际收支失衡 经济周期 经济结构 经济效益 人民生活 运行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背景、影响及商业银行对策建议
19
作者 范俊林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5,共2页
后布雷顿森林时代"勇敢的货币新世界"(艾肯格林语),浮动汇率取代传统体制安排下资本管制和币值重估,成为解决主要经济体之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主要手段。建设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目标,要求人民币汇价双向波动并能充分反映经济基本... 后布雷顿森林时代"勇敢的货币新世界"(艾肯格林语),浮动汇率取代传统体制安排下资本管制和币值重估,成为解决主要经济体之间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主要手段。建设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目标,要求人民币汇价双向波动并能充分反映经济基本面变化。8月11日,在十年汇改之后,人民币迎来一次性贬值调整,央行借此推动中间价向即期价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价 人民币汇率 双向波动 国际收支失衡 资本管制 中间价 布雷顿森林 外币资产 艾肯 人民币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速递
20
《中国报道》 2012年第4期91-91,共1页
《内外失衡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自2005年以来,我国逐步出现了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失衡、生产成本上升等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也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 《内外失衡下的中国宏观调控》 自2005年以来,我国逐步出现了产能过剩、流动性过剩、国际收支失衡、生产成本上升等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也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中国在内外失衡这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递 新书 国际收支失衡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调控 内外失衡 流动性过剩 产能过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