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南部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以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高航 王璞珺 +4 位作者 高有峰 万晓樵 杨光 户景松 吴怀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40,共16页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发育完整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可能为陆相的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的研究提供连续的地质记录。本文基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辽盆地南部松科3井全取心资料,通过对岩石类型、岩性序列和沉积相研究,于井深1191.6 m处的泉头组二段上部滨浅湖相沉积序列中发现灰色、灰绿色流纹质岩屑晶屑沉凝灰岩。通过同沉积期岩浆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96.8±2.9)Ma,时代属于塞诺曼中期。结合前人资料得到研究区登娄库组—泉头组沉积速率为90.54~110 m/Ma,由此确定出上、下白垩统界线位于松科3井泉一段中部(井段1526.6~1598.6 m)。本文在考虑测年结果误差的情况下,另外计算出松科3井上、下白垩统界线介于泉二段中部至登四段上部(井段1279.6~1917.6 m)。其他学者基于松辽盆地北部松科1井和松科2井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测该界线应位于登娄库组内部。松科3井连续取心结果揭示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为连续发育的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序列。地震反射层位对比结果显示,在整个松辽盆地内普遍发育登娄库组—泉头组的地层和连续沉积记录,因此在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的登娄库组—泉头组地层中也应存在上、下白垩统界线的连续沉积的地质记录。本文为在松辽盆地及邻区探寻上、下白垩统陆相地层界线的全球“金钉子”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 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 陆相地层界线潜在金钉子 白垩系登娄库组—泉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一井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与初步进展 被引量:57
2
作者 王成善 冯志强 +8 位作者 吴河勇 王璞珺 孔凡军 冯子辉 任延广 杨甘生 万晓瞧 黄永建 张世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0,共12页
获取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记录是世界科学钻探发展的必然趋势。白垩纪作为地质历史时期"温室气候"的典型范例时期,提供了温室气候条件下地球气候系统运作和变化的良好档案。但是目前国际上针对白垩纪地层的科学钻探主要限于海... 获取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记录是世界科学钻探发展的必然趋势。白垩纪作为地质历史时期"温室气候"的典型范例时期,提供了温室气候条件下地球气候系统运作和变化的良好档案。但是目前国际上针对白垩纪地层的科学钻探主要限于海相地层,对陆相白垩系的科学钻探尚属空白。在我国松辽盆地北部新近完成的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1井项目有望在此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该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钻探工程已经全部结束,总计获取岩心长2485.89m,收获率达96.46%,是目前为止所获取的国际上第一条最长而且连续的白垩系陆相沉积记录。针对岩心的全面研究工作正在开展并已取得初步成果。相关研究工作进展突出表现在通过厘米级样品的取样与分析,将传统地质学百万年的时间分辨率提高到万年尺度,预计其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当今的全球变暖问题提供重要的参照。利用松科1井科学钻探工程的原始科学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岩心已经和在建的包括岩石地层、古生物、沉积相、古地磁、有机地化、旋回地层、地微生物等十大剖面系列,进行科学钻探成果的集成。初步研究在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旋回地层学、松辽古湖泊温度变化、地微生物和古大气中CO2浓度定量重建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松科1井"全部岩心剖切后,38%将馆藏保存,其余将用于现阶段研究,并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后续工程"松科2井"也已经被列入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候选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科学钻探 白垩纪 松辽盆地 松科1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钻遇地层界面及岩性剖面预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有峰 瞿雪姣 +2 位作者 蒋丽君 王树学 王璞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2-256,共15页
在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实施前,以钻井地质设计为基础,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地球物理资料和邻井钻探结果,参照油气勘探生产标准和经验,对松科2井钻遇主要界面深度进行预测,建立基本框架,同时预测全井段岩性序列、可能的油气... 在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2井实施前,以钻井地质设计为基础,结合区域地层特征、地球物理资料和邻井钻探结果,参照油气勘探生产标准和经验,对松科2井钻遇主要界面深度进行预测,建立基本框架,同时预测全井段岩性序列、可能的油气水情况和故障层段,最终建立松科2井综合模拟柱状图。各主要地层界面预测深度为:嫩江组二段顶面(T_06)950m,姚家组顶面(T_1)1 245m,泉头组顶面(T_2)1 680m,登娄库组顶面(T_3)2 530m,营城组顶面(T_4)2 965m,沙河子组顶面(T_4-1)3 320m,火石岭组顶面(T_4-2)5 670m,基底顶面(T_5)6 240 m。岩性剖面的预测主要分为两部分:(1)T_4-1之上参考邻井宋深3井钻遇岩性序列;(2)T_4-1之下则根据地震剖面、其他钻遇相当层位的邻井和区域地层特征综合预测。主要目的层岩性特征如下:营城组上部为粗砂岩、砾岩、砂砾岩,下部为厚层凝灰岩、安山玄武岩、流纹岩夹泥岩,底部为砾岩;沙河子组为泥岩夹煤线、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火石岭组上部为凝灰岩、泥岩、英安岩和安山岩,下部为泥岩夹细-粉砂岩,含煤;基底为极低级或高级成岩的石炭—二叠系沉积地层。松科2井模拟柱状图是钻探工程施工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科学钻探工程模拟柱状图的编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松科2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岩性预测 模拟柱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地球科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4
作者 侯贺晟 王成善 +10 位作者 张交东 马峰 符伟 王璞珺 黄永建 邹长春 高有峰 高远 张来明 杨瑨 国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1-657,共17页
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两井四孔"之一的松科二井东孔(简称松科二井),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境内,于2018年5月26日正式完井。松科二井的科学目标涵盖古气候研究、资源能源探索、基础地质研究和发展深部探测技术四个方面。... 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两井四孔"之一的松科二井东孔(简称松科二井),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境内,于2018年5月26日正式完井。松科二井的科学目标涵盖古气候研究、资源能源探索、基础地质研究和发展深部探测技术四个方面。自2014年正式开钻以来,松科二井科学钻探工程组织实施了钻井取芯、原位测井、岩芯元素化学分析以及井周边深部结构探测等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科研进展:获取长4134.81 m原位岩芯资料,完成了对白垩纪最完整最连续陆相地层厘米级高分辨率的精细刻画,初步建立起陆相地层标准剖面;发现了松辽盆地深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与盆地型干热岩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首次重建了白垩纪陆相百万年至十万年尺度气候演化历史,并发现白垩纪气候波动重大事件;揭示了古大洋板块俯冲、聚合的深部证据,为松辽盆地成因再认识及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对探索地球奥秘、解决深部能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向地球深部进军"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松科 深部能源资源 白垩纪古气候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完井并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5
作者 天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2,共1页
历经4年、钻深7 018 m、钻穿白垩纪地层……2018年5月28日,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的松辽盆地科学钻探2号井(以下简称松科2井)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这口井不仅是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22年来实施的... 历经4年、钻深7 018 m、钻穿白垩纪地层……2018年5月28日,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的松辽盆地科学钻探2号井(以下简称松科2井)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这口井不仅是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钻井,也是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陆相地层的科学钻探井,创出311 mm大口径连续取心1 651 m、3种不同口径单回次取心最长等4项世界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世界纪录 亚洲国家 连续取心 白垩纪地层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钻井——松科1井开钻
6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58,共1页
全球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井——松科1井近日在大庆市开钻。该井是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东海科钻一井、青海湖环境科钻井之... 全球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井——松科1井近日在大庆市开钻。该井是我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东海科钻一井、青海湖环境科钻井之后,在我国大陆上实施的第三口重大科学钻探井。该工程由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组织实施,美、德、加、日、奥等1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钻孔岩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松科 陆相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 地球表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松辽盆地沙河子组分段特征及地质意义:对陆相含油气沉积盆地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泱泱 侯贺晟 +3 位作者 安栋召 符伟 高有峰 马峰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9-279,共11页
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松辽盆地北部勘探程度最高的含气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地层是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的主要烃源岩,研究其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对深层资源勘探开发至关重要。位于中国东北部的... 徐家围子断陷是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也是松辽盆地北部勘探程度最高的含气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地层是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的主要烃源岩,研究其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对深层资源勘探开发至关重要。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松科二井钻探深度达7018 m,获得了最完整连续的断陷层岩芯,为分析沙河子组地层提供了重要数据。本文研究根据松科二井的最新岩芯测试和测录井成果,重新统计并厘定了沙河子组地层分层层序及深部资源特征。松科二井揭示的沙河子组地层的顶、底年龄分别约为112 Ma和118 Ma,属于Aptian中期-Albian早期,是松辽盆地断陷层油气生产的重要时期。基于测井资料,厘定沙河子组地层厚度为2624.01 m(岩芯深度3335.99~5960.00 m),并将沙河子组从底部到顶部划分为SQ1~SQ5五个三级层序。其中,SQ5层序烃源岩发育,成熟度高,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发育Ⅲ型干酪根。在SQ5层序内检测出35层气测异常,累计厚度79 m,暗色泥岩累计厚度占该层序地层厚度的59%,最具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SQ2层序次之。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沙河子组地层的沉积演化模式,为全球海陆相沉积对比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同时,加强对松辽盆地深部沙河子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研究,对松辽盆地油气勘探向深部拓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松科 徐家围子断陷 沙河子组 深层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