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中植物合成生物学主题的设计与实践
1
作者 何杨昱 杨凯 +7 位作者 王玮琳 黄茜 丘梓樱 宋涛 何流赏 姚金鑫 甘露 何玉池 《合成生物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3-1254,共12页
在近五年的国际基因工程机器(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iGEM)大赛获奖项目中,植物底盘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受限于植物系统的复杂性。相较于微生物,植物遗传操作周期长、标准化元件库匮乏、转化效率低,使得工程化... 在近五年的国际基因工程机器(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iGEM)大赛获奖项目中,植物底盘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受限于植物系统的复杂性。相较于微生物,植物遗传操作周期长、标准化元件库匮乏、转化效率低,使得工程化改造更具挑战性。然而,植物合成生物学在农业可持续化、环境修复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合成启动子优化和高效转化体系的进步,植物底盘的可编程性显著提升,为应对粮食安全、营养强化和植物源药物生产等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以分析往年iGEM参赛项目及分享作者团队的参赛经验作为研究方法,本文从iGEM竞赛的评审标准出发,探讨了植物合成生物学项目的立题策略和实施路径,包括科学问题的精准定位、遗传回路的模块化设计,以及实验与建模的有效整合。同时,分析了通过跨学科协作和成果可视化来提升项目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的策略(包括植物底盘选择策略、生物元件构建策略和精确化模型构建策略等),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团队提供方法指导和策略参考,推动这一重要研究方向的发展,助力参赛团队在国际舞台上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 植物合成生物学 植物底盘材料 生物元件 创新性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被引量:28
2
作者 元英 郝晓冉 +2 位作者 朱旭东 陈金波 商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6-189,共4页
培养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借助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从建立科学的团队运行模式、纳入学分认证体系、搭建"... 培养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借助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从建立科学的团队运行模式、纳入学分认证体系、搭建"六位一体"指导团队、提供保障性条件等方面尝试探索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并对iGEM项目进行了延伸和扩展。2014年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借助iGEM项目在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成功经验可以对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 创新人才培养 交叉学科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