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三维杂散损耗的第21国际基准问题 被引量:12
1
作者 程志光 胡启凡 +2 位作者 高生 刘志光 吴明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本文介绍由作者提出并被国际TEAM指导委员会批准的以电力变压器杂散损耗为工程背景的第21国际基准问题,以及对其进行的三维涡流场、杂散损耗分析及实验验证,并讨论三维涡流研究成果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三维 涡流场 杂散损耗 国际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临界安全基准题交叉评价进展
2
作者 范凯 尹延朋 +1 位作者 宋凌莉 王三丙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16-2422,共7页
针对ICSBEP手册中部分临界基准实验可能存在矛盾的问题,本文使用临界基准实验交叉评价方法,对追溯性评价的临界基准实验的可靠程度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一组相似实验的对比分析,从概率角度对临界基准实验的随机偏差进行评价,实现对实验... 针对ICSBEP手册中部分临界基准实验可能存在矛盾的问题,本文使用临界基准实验交叉评价方法,对追溯性评价的临界基准实验的可靠程度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一组相似实验的对比分析,从概率角度对临界基准实验的随机偏差进行评价,实现对实验质量的判断。使用交叉评价方法对ICSBEP手册中金属钚快中子临界基准实验和高浓铀金属快中子临界基准实验进行了交叉评价。结果表明:ICSBEP手册中的金属钚快中子临界基准实验和高浓铀金属快中子临界基准实验存在大量分歧。在对实验精度要求高的应用场景中,需要慎重选择临界基准实验,建议优先选用经交叉评价且表明质量较高的实验。当前在交叉评价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需要根据实验不确定度、实验独立性等综合对实验做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基准实验 交叉评价 灵敏度分析 国际临界安全基准 相似度评价 聚类分析 核数据宏观检验 临界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IGS基准站基线时间序列噪声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吉长东 沈祎凡 王强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108-114,共7页
针对基线时间序列中信号与噪声难分离的问题,提出一种确定最优噪声模型的方法:利用幂律模型(PLM)与极大似然估计(MLE)相结合的方法,求出3维坐标向量的功率谱指数和最大似然估计值,确定出最优噪声模型;然后利用中国大陆6个IGS站6 a的观... 针对基线时间序列中信号与噪声难分离的问题,提出一种确定最优噪声模型的方法:利用幂律模型(PLM)与极大似然估计(MLE)相结合的方法,求出3维坐标向量的功率谱指数和最大似然估计值,确定出最优噪声模型;然后利用中国大陆6个IGS站6 a的观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线时间序列存在白噪声(WN)、闪烁噪声(FN)和随机漫步噪声(RWN);N方向的情况为,当基线长度在1 015~2 500 km之间时,主要为WN+FN,当基线长度大于2 500 km且小于3 225 km时,则为WN+FN+RWN,且RWN占43.09%;E和U方向最优噪声模型分别为WN+RWN与WN+FN,并且RWN与FN分别占62.11%和8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基准 基线时间序列 谱指数 极大似然估计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革命与大国机遇——中国参与能源定价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田洪志 李慧 +1 位作者 魏潇洁 姚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共8页
历史经验表明能源革命会给大国发展带来战略机遇。中国在能源定价权缺失的背景下,应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历史机遇。本次能源革命表现出能源供给多元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贸易东移化、地缘格局复杂化以及能源定价期货化等特征。中... 历史经验表明能源革命会给大国发展带来战略机遇。中国在能源定价权缺失的背景下,应抓住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历史机遇。本次能源革命表现出能源供给多元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能源贸易东移化、地缘格局复杂化以及能源定价期货化等特征。中国应该从价格的影响时效、影响强度以及影响范围等三个层面创建能源基准价格的形成机制。基于多变量时间序列单方向因果测度模型考察中国争取石油定价权的真实进程,给出先东亚、再亚洲、然后是世界的定价权争取路径,建议中国油价应该在东亚地区形成优势性机制、在亚洲形成长期性机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优势性和公认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能源革命 能源定价权 国际基准价格 单方向因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台重力潮汐长期观测结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建桥 周江存 +1 位作者 陈晓东 孙和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91-3102,共12页
采用武汉台超导重力仪(SG C032)14年多的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研究了固体地球对二阶和三阶引潮力的响应特征,精密测定了重力潮汐参数,系统研究了最新的固体潮模型和海潮模型在中国大陆的有效性.采用最新的8个全球海潮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效... 采用武汉台超导重力仪(SG C032)14年多的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研究了固体地球对二阶和三阶引潮力的响应特征,精密测定了重力潮汐参数,系统研究了最新的固体潮模型和海潮模型在中国大陆的有效性.采用最新的8个全球海潮模型计算了海潮负荷效应,从武汉台SG C032的观测中成功分离出63个2阶潮汐波群和15个3阶潮汐波群信号,3阶潮波涵盖了周日、半日和1/3日三个频段.重力潮汐观测的精度非常高,标准偏差达到1.116nm·s-2,系统反映了非流体静力平衡、非弹性地球对2阶和3阶引潮力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现有的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在半日频段非常精确,但在周日频段存在比较明显的偏差,需要进一步精化.对于中国大陆的大地测量观测,固体潮可以采用Dehant等考虑地球内部介质非弹性和非流体静力平衡建立的固体潮理论模型或Xu等基于全球SG观测建立的重力潮汐全球实验模型作为参考和改正模型,海潮负荷效应应该采用Nao99作为改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重力潮汐参数 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 固体潮模型 海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idal gravity observations obtained at stations Zhongshan and Changcheng, Antarctic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建桥 郝兴华 +1 位作者 孙和平 吕纯操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7-313,共7页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tidal gravity reference values at station Wuhan, the tidal gravity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mplitude factors and phase differences are determined accurately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s with ...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tidal gravity reference values at station Wuhan, the tidal gravity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amplitude factors and phase differences are determined accurately by using the observations with three LaCoste-Romberg (LCR) gravimeters (G-589, ET-20 and ET-21) at stations Zhongshan and Changcheng in the Antarctic, respectively.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determined amplitude factors of the main tidal waves are better than 0.5%. The amplitude of each tidal wave observed at station Zhongshan is much less than that of the same wave at station Changcheng. The differences of amplitude factors in the diurnal band (O1) at these two stations are less than 7% while those in the semi-diurnal band (M2) are larger than 40%. The influences of meteorology factors, such as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tidal gravity observations are very obvious. The oceanic loading effects on the tidal gravity are also very promin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final residual vector of every tidal wave reduces significantly after oceanic correction based on the Schwiderski(s global co-tides. However, because the local oceanic loading is not taken into account, the discrepancies of amplitude factors of wave O1 observed at Zhongshan from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of theoretical tidal model are about 4%, and 9% at Changche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中山站 长城站 重力潮汐观测 国际重力潮汐基准 理论潮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仪器
7
《导航定位学报》 2004年第2期74-75,共2页
CH20040783 用GWR-C032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实施对LCR-ET20重力仪格值的精密测定/陈晓东(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测绘学报.-2003,32(3) .-219-223 利用我国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站GWR-C032超导重力仪与LCR-ET20重力仪... CH20040783 用GWR-C032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实施对LCR-ET20重力仪格值的精密测定/陈晓东(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测绘学报.-2003,32(3) .-219-223 利用我国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站GWR-C032超导重力仪与LCR-ET20重力仪的同址观测资料,采用多线性回归方法(Multi-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实施对ET20重力仪格值的精密测定,获得的格值为42.293 2±0.008 0×10<sup>-8</sup>m×s<sup>-2</su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重力仪 重力仪格值 测量仪器 国际重力潮汐基准 精密测定 测绘学 中国科学院 交会测量 观测数据 仪器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