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国际合作研发能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知识创新到产品创新 被引量:16
1
作者 邓向荣 羊柳青 冯学良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7-118,共12页
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和通过Python爬虫和文本挖掘技术获得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国际合作研发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效应及中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研发能显著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基于2009—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和通过Python爬虫和文本挖掘技术获得的企业微观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国际合作研发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效应及中间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研发能显著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②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国际合作研发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效应因企业合作研发模式、科技属性和行业特征而有所差异;③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质量提升是企业国际合作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重要中介渠道。区分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转化效率后,科技成果内部存在从知识创新到产品创新的二次转化效应。不同于已有文献较多关注影响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外部因素,本文从创新质量这一内部视角解释国际合作研发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研发 科技成果 二次转化 创新质量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经济体能否通过 “南北 ”型国际研发合作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2
作者 黄艳希 邹紫微 章添香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本文利用OECD国际研发合作专利数据、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降低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 本文利用OECD国际研发合作专利数据、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降低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且扩大其与发达经济体间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差距,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一步分解发现,发展中经济体在“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中更多地承接研发后的下游生产环节,提升后向参与度和中间产品进口依赖,但显著增加中间产品贸易利得;②“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通过增强前向参与度显著促进发达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③吸收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缓解了“南北”型国际研发合作对发展中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抑制作用,发展中经济体应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相对价值链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发合作 全球价值链 吸收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吴剑峰 杨震宁 邱永辉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7-1495,共9页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将组织边界跨越与地域边界跨越相结合,探讨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与技术创新绩... 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将组织边界跨越与地域边界跨越相结合,探讨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的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会正向调节国际研发合作的地域广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发合作 地域广度 资源禀赋 技术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品贸易视角下的国际研发合作行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兴裳 李杰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1-75,共15页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与国外企业进行研发合作逐步成为国内企业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从中间品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谈判博弈模型,分析探讨影响产业链下游企业进行国际研发合作内生性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只有在研发溢出效应...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与国外企业进行研发合作逐步成为国内企业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从中间品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谈判博弈模型,分析探讨影响产业链下游企业进行国际研发合作内生性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只有在研发溢出效应比较小的时候,产业链下游企业才会选择进行国际研发合作.但如果研发溢出效应过小,下游企业的国际研发合作行为会导致本国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上游市场垄断势力增强以及最终品贸易成本下降均会对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国际研发合作产生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发合作 研发溢出效应 社会福利 垄断势力 贸易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研发合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基于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5,共11页
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国际研发合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作用及其门槛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国际研发合作能够显著地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进一步地,国际研发合作对全球... 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上考察国际研发合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作用及其门槛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国际研发合作能够显著地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进一步地,国际研发合作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还要受到经济体吸收能力的影响,要素禀赋、金融发展、人力资本、研发能力及制度环境等吸收能力分项维度对国际研发合作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门槛调节效应。在全球研发网络和全球产业价值链加速融合的背景下,研究结论对中国企业通过选择国际合作研发策略、嵌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强化知识吸收能力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研发合作 全球价值链分工 全球创新网络 吸收能力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缘千里来相会:集聚视角下技术重叠对中外发明人合作的影响
6
作者 周浩 林劼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3-76,共14页
在世界创新变局中加速开放,深度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夯实和推动自主创新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空间集聚是创新活动的显著特征,鉴于目前考察区域创新活动特征影响中外国际研发合作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专利的后向引用信息和发明... 在世界创新变局中加速开放,深度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夯实和推动自主创新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空间集聚是创新活动的显著特征,鉴于目前考察区域创新活动特征影响中外国际研发合作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专利的后向引用信息和发明人地理信息,构建中外次级行政地理单元之间的技术重叠指标以刻画双边创新投入的知识联系,进而基于集聚经济的分类效应视角考察其对中外专利发明人国际研发合作的影响。研究证实了技术重叠对中外国际研发合作的规模有显著推动作用,并进一步揭示了分类效应在集聚环境下,与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对高技能劳动力空间流动的联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重叠 国际研发合作 专利 发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