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际社会对汶川地震的反应:外交慰问与灾难捐赠的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1
作者
张锡平
魏玖长
梁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273,共12页
以汶川地震后国际社会的反应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外交慰问、政府及非政府捐赠的影响因素.最小二乘法回归的结果表明,决定国际社会外交慰问顺序的影响因素有该国距离北京的距离、失业率与人均GDP.通过对国际社会对汶川地震捐赠额的影...
以汶川地震后国际社会的反应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外交慰问、政府及非政府捐赠的影响因素.最小二乘法回归的结果表明,决定国际社会外交慰问顺序的影响因素有该国距离北京的距离、失业率与人均GDP.通过对国际社会对汶川地震捐赠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①发达国家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捐赠;②与中国贸易额越多的国家,其政府及非政府捐赠较多;③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执行灾难外交策略以便提升其在中国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反应
国外灾难援助
灾难外交行为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落户法国
2
作者
朱宏康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8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国际
热核实验
反应
堆
法国
ITER
核聚变
选址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装置电子回旋辐射诊断强度绝对标定系统的热源设计与仿真
3
作者
周愉杰
曹吉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15-6521,共7页
位于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9号窗口的诊断屏蔽模块由两个黑体源和两个远程可伸缩的透镜组成,该装置的作用是产生和引导黑体辐射,以校准ITER电子回旋发射诊断的径向和斜向视图。保...
位于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9号窗口的诊断屏蔽模块由两个黑体源和两个远程可伸缩的透镜组成,该装置的作用是产生和引导黑体辐射,以校准ITER电子回旋发射诊断的径向和斜向视图。保持发射极的温度稳定对于精准源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针对这个问题,对电子回旋辐射(electron cyclotron emission,ECE)系统进行初步设计,优化调整发射极和恒温热源之间的距离,通过ANSYS仿真分析,获得辐射换热条件下ECE发射极不同路径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恒定加热源与发射极之间的距离为4 mm时发射极的温度稳定在693~720℃,并且表面最大温差小于10℃,满足ITER中对于校准源的要求和约束。研究结果对ECE系统在辐射换热情况下热结构分析及样机的研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换热
电子回旋加速器
国际
热核实验
反应
堆(ITER)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16L(N)-IG锻件Arc TIG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开松
许昌军
+5 位作者
胡庆生
彭学兵
胡晓月
赵君煜
姜娟
任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37,141,共5页
诊断屏蔽模块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诊断窗口插件的核心部件,其水循环回路盖板采用能一次焊透7 mm且焊缝背面无飞溅的自动Arc TIG进行焊接,其与传统TIG焊接相比,焊接电流较大。为了研究大电流对Arc 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
诊断屏蔽模块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诊断窗口插件的核心部件,其水循环回路盖板采用能一次焊透7 mm且焊缝背面无飞溅的自动Arc TIG进行焊接,其与传统TIG焊接相比,焊接电流较大。为了研究大电流对Arc 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产品生产提供可靠的焊接参数,采用7 mm厚316L(N)-IG(IG是ITER Grade的简写)奥氏体不锈钢锻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Arc TIG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焊缝为单一的奥氏体相,并未发现裂纹缺陷;焊接接头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均大于316L(N)-IG锻件最低设计值,试样被弯曲180°后,焊缝表面未出现任何裂纹;室温下焊缝和热影响区冲击吸收功均大于60 J,断口呈现韧性断裂模式,且SEM分析发现断口处具有细小的韧窝,表现出良好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316L(N)-IG
自动Arc
TIG焊接
大焊接电流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型低温测试装置的冷屏结构设计与研究
5
作者
吴清浩
杨庆喜
+3 位作者
胡锐
徐皓
余清洲
陈肇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9-365,共7页
环向场(TF)和极向场(PF)线圈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的关键部件。为了验证已制造的TF和PF线圈性能是否符合性能标准,需在安装前于低温环境中进行低温超导性能测试。根据TF和P...
环向场(TF)和极向场(PF)线圈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的关键部件。为了验证已制造的TF和PF线圈性能是否符合性能标准,需在安装前于低温环境中进行低温超导性能测试。根据TF和PF线圈的结构及测试要求,设计了大型低温测试装置。基于该测试装置的结构设计,采用多层绝热(MLI)作为冷屏屏蔽外部环境的热负荷,并结合线圈对测试装置的绝热性能要求及实际安装条件,对MLI的材料、搭接处理以及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热力学分析计算,确定了MLI的最佳层数,并使用MATLAB软件对MLI的漏热量及各层温度进行了数值计算,为后续优化提供数据参考。最后,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变密度多层绝热(VD-MLI)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密度配置下VD-MLI的绝热性能与漏热趋势,为低温测试平台的冷屏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大型低温测试装置
多层绝热
逐层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TER 12号水平诊断窗口碳化硼块状材料应用特性研究
6
作者
胡晓月
王旭迪
+4 位作者
胡庆生
许昌军
裴燕斌
杨传森
赵君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63-2370,共8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12号水平诊断窗口(EQ#12)集成多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用于观测等离子体运行状态,其真空内侧的集成设计在满足窗口重量限制和中子屏蔽要求的前提下,需重点考虑材料的真空放气性能和窗口冷却效率等因素。根据EQ...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12号水平诊断窗口(EQ#12)集成多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用于观测等离子体运行状态,其真空内侧的集成设计在满足窗口重量限制和中子屏蔽要求的前提下,需重点考虑材料的真空放气性能和窗口冷却效率等因素。根据EQ#12真空内侧标准化集成设计方案,使用热压工艺制备碳化硼(B4C)屏蔽块,采用SEM、质谱分析、对称结构流导法、稳态热流法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其微观形貌、理化性能等基础特性,真空放气特性及传热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热压工艺下的B4C屏蔽块密度为(2.50±0.01)g/cm^(3),内部微小孔隙少;总硼含量达77.20%,且铁和钴等杂质元素含量均不超过0.03%;真空条件下经过烘烤处理后,块体释放气体组分主要为H_(2),样品对H2的单位面积放气率低至6.94×10^(−9) Pa·m^(3)·s^(−1)·m^(−2);测试了100~500℃、1 MPa界面压力下B4C和不锈钢316L(N)-IG在真空条件下(约10^(−3) Pa)的接触热导,结合测试结果进一步对B4C在应用工况下进行热仿真分析可知,其在ITER装置运行工况下可以有效带走核热、局部最高温度不会超过221.6℃,经48 h的烘烤可升温至209.1℃进行有效除气。针对此种热压B4C块状材料的应用特性研究为核聚变装置真空室内屏蔽材料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等离子体诊断集成
碳化硼
特性
真空放气率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YSWELD的CTB&SBB真空壳体的焊接仿真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开松
朱瑞
+1 位作者
刘素梅
宋云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3-185,188,共4页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是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一个大型国际研究合作项目。线圈终端盒(CTB)和S弯盒(SBB)是保证ITER装置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作用是为磁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联接提供接口和屏蔽保护。其外壳则要为CTB和SBB的内部部件...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是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一个大型国际研究合作项目。线圈终端盒(CTB)和S弯盒(SBB)是保证ITER装置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作用是为磁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联接提供接口和屏蔽保护。其外壳则要为CTB和SBB的内部部件提供真空环境。因此壳体的焊接品质直接影响着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利用双椭球热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YSWELD,对CTB&SBB外壳原型件的MIG焊接工艺进行了仿真数值模拟,得到其变形及残余应力值。分析结果表明,此MIG焊接工艺适合CTB&SBB真空壳体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热核实验
反应
堆
热源模型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TER馈线系统冷质支撑的设计和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旭
孔晓玲
+3 位作者
刘素梅
王忠伟
陆坤
丁开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8-862,共5页
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是多个国家合作的项目,目的是建造一个大型的可控核反应系统,而ITER馈线系统中的冷质支撑件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为了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部件,主要以冷质支撑的强度设计要求为基准点,从支撑结构的确立到材料...
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是多个国家合作的项目,目的是建造一个大型的可控核反应系统,而ITER馈线系统中的冷质支撑件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为了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部件,主要以冷质支撑的强度设计要求为基准点,从支撑结构的确立到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冷质支撑的设计过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静载荷下的主要零部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这种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
热核聚变
反应
堆
冷质支撑
结构设计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TDC-GP1测量前沿时间实现的n-γ脉冲甄别器
9
作者
曹宏睿
吴军
+4 位作者
李世平
徐修峰
袁国梁
杨青巍
阴泽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中子通量探测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中一个关键性的测量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剔除聚变反应中伴生的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保留有用的中子信号,从而得到准确的中子通量。由于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与中子信...
中子通量探测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中一个关键性的测量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剔除聚变反应中伴生的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保留有用的中子信号,从而得到准确的中子通量。由于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与中子信号在脉冲幅度和上升时间上均存在差别,根据这些特征设计的n-γ脉冲甄别器基于测量脉冲信号前沿上升时间,并辅以脉冲幅度甄别,实现了n-γ精确甄别。其中,上升时间测量是通过TDC-GP1配合双路恒比定时器实现的。经实验验证,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中子信号并剔除α、γ信号等非中子信号的影响,n-γ脉冲甄别器探测中子信号计数率的动态范围可以达到0-106c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γ脉冲甄别器
TDC-GP1
恒比定时器
中子通量监测器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钒合金激光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徐立群
姜少宁
+1 位作者
胡心平
李殿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6,31,共5页
研究了激光焊用于连接ITER包层结构候选材料钒合金的可行性。当激光功率为2000 W,焊接速度为10mm/s,光斑直径为0.3 mm时可获得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的钒合金焊接接头,并进行了组织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钒合金的焊缝结合情况良...
研究了激光焊用于连接ITER包层结构候选材料钒合金的可行性。当激光功率为2000 W,焊接速度为10mm/s,光斑直径为0.3 mm时可获得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的钒合金焊接接头,并进行了组织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钒合金的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焊缝的组织主要由焊缝中心细小的等轴晶区(尺寸约10μm)以及靠近熔合区粗大的柱状晶组成。焊缝与母材之间有明显的熔合线,由于焊缝区的碳、氧含量明显升高,出现了板条状Ti(CO)析出物。焊缝的硬度约750.6 HV,与母材相比,出现明显的硬化现象。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低于母材,伸长率只有母材的1/5,断口出现在焊缝区。焊接过程中碳、氧等杂质元素含量的升高以及板条状Ti(CO)析出物的产生,使得钒合金室温拉伸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合金
激光焊
富Ti析出物
力学性能
ITER(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社会对汶川地震的反应:外交慰问与灾难捐赠的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1
作者
张锡平
魏玖长
梁樑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273,共12页
基金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61004108)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70821001)
Pr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in University(NCET-10-0920)
文摘
以汶川地震后国际社会的反应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外交慰问、政府及非政府捐赠的影响因素.最小二乘法回归的结果表明,决定国际社会外交慰问顺序的影响因素有该国距离北京的距离、失业率与人均GDP.通过对国际社会对汶川地震捐赠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①发达国家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捐赠;②与中国贸易额越多的国家,其政府及非政府捐赠较多;③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执行灾难外交策略以便提升其在中国的国家形象.
关键词
国际反应
国外灾难援助
灾难外交行为
汶川地震
Key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risk constraints
Pareto optimality
newsvendor model
buyback contract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落户法国
2
作者
朱宏康
出处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8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国际
热核实验
反应
堆
法国
ITER
核聚变
选址问题
分类号
TL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装置电子回旋辐射诊断强度绝对标定系统的热源设计与仿真
3
作者
周愉杰
曹吉胤
机构
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15-6521,共7页
基金
武汉工程大学校基金(18QD38)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X20D004)
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X012211)。
文摘
位于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9号窗口的诊断屏蔽模块由两个黑体源和两个远程可伸缩的透镜组成,该装置的作用是产生和引导黑体辐射,以校准ITER电子回旋发射诊断的径向和斜向视图。保持发射极的温度稳定对于精准源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针对这个问题,对电子回旋辐射(electron cyclotron emission,ECE)系统进行初步设计,优化调整发射极和恒温热源之间的距离,通过ANSYS仿真分析,获得辐射换热条件下ECE发射极不同路径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恒定加热源与发射极之间的距离为4 mm时发射极的温度稳定在693~720℃,并且表面最大温差小于10℃,满足ITER中对于校准源的要求和约束。研究结果对ECE系统在辐射换热情况下热结构分析及样机的研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
辐射换热
电子回旋加速器
国际
热核实验
反应
堆(ITER)
ANSYS
Keywords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electron cyclotron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
ANSYS
分类号
TL65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16L(N)-IG锻件Arc TIG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开松
许昌军
胡庆生
彭学兵
胡晓月
赵君煜
姜娟
任伟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37,141,共5页
基金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2-012)
12号赤道窗口集成(PI)系统设计与集成项目(Y25QT15561)。
文摘
诊断屏蔽模块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诊断窗口插件的核心部件,其水循环回路盖板采用能一次焊透7 mm且焊缝背面无飞溅的自动Arc TIG进行焊接,其与传统TIG焊接相比,焊接电流较大。为了研究大电流对Arc 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产品生产提供可靠的焊接参数,采用7 mm厚316L(N)-IG(IG是ITER Grade的简写)奥氏体不锈钢锻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Arc TIG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焊缝为单一的奥氏体相,并未发现裂纹缺陷;焊接接头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均大于316L(N)-IG锻件最低设计值,试样被弯曲180°后,焊缝表面未出现任何裂纹;室温下焊缝和热影响区冲击吸收功均大于60 J,断口呈现韧性断裂模式,且SEM分析发现断口处具有细小的韧窝,表现出良好的冲击韧性。
关键词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316L(N)-IG
自动Arc
TIG焊接
大焊接电流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Keywords
ITER
316L(N)-IG
automatic Arc TIG welding
high welding current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G444.2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型低温测试装置的冷屏结构设计与研究
5
作者
吴清浩
杨庆喜
胡锐
徐皓
余清洲
陈肇玺
机构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9-365,共7页
基金
国际合作项目(E45QT21612)。
文摘
环向场(TF)和极向场(PF)线圈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的关键部件。为了验证已制造的TF和PF线圈性能是否符合性能标准,需在安装前于低温环境中进行低温超导性能测试。根据TF和PF线圈的结构及测试要求,设计了大型低温测试装置。基于该测试装置的结构设计,采用多层绝热(MLI)作为冷屏屏蔽外部环境的热负荷,并结合线圈对测试装置的绝热性能要求及实际安装条件,对MLI的材料、搭接处理以及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热力学分析计算,确定了MLI的最佳层数,并使用MATLAB软件对MLI的漏热量及各层温度进行了数值计算,为后续优化提供数据参考。最后,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变密度多层绝热(VD-MLI)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密度配置下VD-MLI的绝热性能与漏热趋势,为低温测试平台的冷屏设计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大型低温测试装置
多层绝热
逐层传热模型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Large-scale cryogenic test facilities
Multilayer insulation
Layer by layer heat transfer model
分类号
TL626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TER 12号水平诊断窗口碳化硼块状材料应用特性研究
6
作者
胡晓月
王旭迪
胡庆生
许昌军
裴燕斌
杨传森
赵君煜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安泰核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63-2370,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Y25QT15561)
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2022115)。
文摘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12号水平诊断窗口(EQ#12)集成多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用于观测等离子体运行状态,其真空内侧的集成设计在满足窗口重量限制和中子屏蔽要求的前提下,需重点考虑材料的真空放气性能和窗口冷却效率等因素。根据EQ#12真空内侧标准化集成设计方案,使用热压工艺制备碳化硼(B4C)屏蔽块,采用SEM、质谱分析、对称结构流导法、稳态热流法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其微观形貌、理化性能等基础特性,真空放气特性及传热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热压工艺下的B4C屏蔽块密度为(2.50±0.01)g/cm^(3),内部微小孔隙少;总硼含量达77.20%,且铁和钴等杂质元素含量均不超过0.03%;真空条件下经过烘烤处理后,块体释放气体组分主要为H_(2),样品对H2的单位面积放气率低至6.94×10^(−9) Pa·m^(3)·s^(−1)·m^(−2);测试了100~500℃、1 MPa界面压力下B4C和不锈钢316L(N)-IG在真空条件下(约10^(−3) Pa)的接触热导,结合测试结果进一步对B4C在应用工况下进行热仿真分析可知,其在ITER装置运行工况下可以有效带走核热、局部最高温度不会超过221.6℃,经48 h的烘烤可升温至209.1℃进行有效除气。针对此种热压B4C块状材料的应用特性研究为核聚变装置真空室内屏蔽材料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等离子体诊断集成
碳化硼
特性
真空放气率
传热
Keywords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plasma diagnostic integration
B4C
characteristics
vacuum out-gassing rate
heat transfer
分类号
TL6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YSWELD的CTB&SBB真空壳体的焊接仿真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开松
朱瑞
刘素梅
宋云涛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3-185,188,共4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8CB717900)
ITER计划专项支持项目(2008GB102000)
文摘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是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一个大型国际研究合作项目。线圈终端盒(CTB)和S弯盒(SBB)是保证ITER装置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作用是为磁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联接提供接口和屏蔽保护。其外壳则要为CTB和SBB的内部部件提供真空环境。因此壳体的焊接品质直接影响着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利用双椭球热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YSWELD,对CTB&SBB外壳原型件的MIG焊接工艺进行了仿真数值模拟,得到其变形及残余应力值。分析结果表明,此MIG焊接工艺适合CTB&SBB真空壳体的焊接。
关键词
国际
热核实验
反应
堆
热源模型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Keywords
ITER
heat source model
finite element method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H123.4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G404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TER馈线系统冷质支撑的设计和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旭
孔晓玲
刘素梅
王忠伟
陆坤
丁开忠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
中科院合肥等离子物理研究所
出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8-86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8CB717900)
ITER计划项目(2008GB102000)资助
文摘
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是多个国家合作的项目,目的是建造一个大型的可控核反应系统,而ITER馈线系统中的冷质支撑件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为了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部件,主要以冷质支撑的强度设计要求为基准点,从支撑结构的确立到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冷质支撑的设计过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静载荷下的主要零部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这种结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
国际
热核聚变
反应
堆
冷质支撑
结构设计
静力学分析
Keywords
cold mass support
ITER
static analysis
structure design
分类号
TH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L317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TDC-GP1测量前沿时间实现的n-γ脉冲甄别器
9
作者
曹宏睿
吴军
李世平
徐修峰
袁国梁
杨青巍
阴泽杰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出处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基金
科技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2008GB109000)资金支持
文摘
中子通量探测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中一个关键性的测量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剔除聚变反应中伴生的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保留有用的中子信号,从而得到准确的中子通量。由于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与中子信号在脉冲幅度和上升时间上均存在差别,根据这些特征设计的n-γ脉冲甄别器基于测量脉冲信号前沿上升时间,并辅以脉冲幅度甄别,实现了n-γ精确甄别。其中,上升时间测量是通过TDC-GP1配合双路恒比定时器实现的。经实验验证,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中子信号并剔除α、γ信号等非中子信号的影响,n-γ脉冲甄别器探测中子信号计数率的动态范围可以达到0-106cps。
关键词
n-γ脉冲甄别器
TDC-GP1
恒比定时器
中子通量监测器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Keywords
n-γ/pulse shape discriminator
TDC - GP1
constant fraction discriminator
neutron flux monitor
ITER
分类号
TL822.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钒合金激光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徐立群
姜少宁
胡心平
李殿超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6,3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109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EMP005)
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xj201810431102)。
文摘
研究了激光焊用于连接ITER包层结构候选材料钒合金的可行性。当激光功率为2000 W,焊接速度为10mm/s,光斑直径为0.3 mm时可获得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的钒合金焊接接头,并进行了组织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钒合金的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焊缝的组织主要由焊缝中心细小的等轴晶区(尺寸约10μm)以及靠近熔合区粗大的柱状晶组成。焊缝与母材之间有明显的熔合线,由于焊缝区的碳、氧含量明显升高,出现了板条状Ti(CO)析出物。焊缝的硬度约750.6 HV,与母材相比,出现明显的硬化现象。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低于母材,伸长率只有母材的1/5,断口出现在焊缝区。焊接过程中碳、氧等杂质元素含量的升高以及板条状Ti(CO)析出物的产生,使得钒合金室温拉伸性能降低。
关键词
钒合金
激光焊
富Ti析出物
力学性能
ITER(
国际
热核聚变实验
反应
堆)
Keywords
vanadium alloy
laser welding
Ti-rich precipita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分类号
TG456.7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TG146.413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际社会对汶川地震的反应:外交慰问与灾难捐赠的影响因素分析(英文)
张锡平
魏玖长
梁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落户法国
朱宏康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装置电子回旋辐射诊断强度绝对标定系统的热源设计与仿真
周愉杰
曹吉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316L(N)-IG锻件Arc TIG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王开松
许昌军
胡庆生
彭学兵
胡晓月
赵君煜
姜娟
任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型低温测试装置的冷屏结构设计与研究
吴清浩
杨庆喜
胡锐
徐皓
余清洲
陈肇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ITER 12号水平诊断窗口碳化硼块状材料应用特性研究
胡晓月
王旭迪
胡庆生
许昌军
裴燕斌
杨传森
赵君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SYSWELD的CTB&SBB真空壳体的焊接仿真分析
王开松
朱瑞
刘素梅
宋云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ITER馈线系统冷质支撑的设计和静力学分析
张旭
孔晓玲
刘素梅
王忠伟
陆坤
丁开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基于TDC-GP1测量前沿时间实现的n-γ脉冲甄别器
曹宏睿
吴军
李世平
徐修峰
袁国梁
杨青巍
阴泽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钒合金激光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徐立群
姜少宁
胡心平
李殿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