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动力学、I-PSS评分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毅豪 黄智峰 +4 位作者 吴松 郑东翔 唐荣志 梁琼琼 左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 目的研究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术后膀胱动力学、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逼尿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的86例B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盆底功能锻炼)与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五苓散)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膀胱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MFR)、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IPSS评分、逼尿肌收缩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FR均有上升,MUP、MUCP则均有下降,其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I-P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逼尿肌收缩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BPH患者采取五苓散联合盆底功能锻炼治疗方式,可缩短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恢复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改善BPH患者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盆底功能锻炼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动力学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逼尿肌收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29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差异的调查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洪英 陈琦 +2 位作者 陈平 杨戎 魏莎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66-869,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发病危险因素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差异。方法:建立以NIH-CPSI为基础的症状问卷,加入对慢性前列腺炎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我们在一个网上论坛“前列腺炎患者自助中心”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投放问卷,经电子邮件回收。将... 目的:调查不同发病危险因素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差异。方法:建立以NIH-CPSI为基础的症状问卷,加入对慢性前列腺炎发病危险因素的调查;我们在一个网上论坛“前列腺炎患者自助中心”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投放问卷,经电子邮件回收。将筛选后的129份问卷按照发病危险因素不同分为3组进行症状差异分析。结果:三个症状群的出现率在三组间有较明显的差异:会阴/肛门坠胀(P1,2<0.05;P1.3<0.05)、尿道内刺痒/刺痛(P1.2<0.005;P1,3<0.005)和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无力(P1.2=0.069;P1.3=0.052)。结论:不同发病危险因素下的前列腺炎患者在一些症状上存在差异,考察这些差异与其相应危险因素(如频繁射精)的关系将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 症状评分表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全阻断对前列腺癌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钟狂飚 李维 +2 位作者 桂明 龙智 何乐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寻雄激素全阻断(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治疗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达到最大改善的时间,为其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对并发下尿路症状的45例PCa患者... 目的:探寻雄激素全阻断(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治疗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达到最大改善的时间,为其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指导。方法:对并发下尿路症状的45例PCa患者进行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分别在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前、雄激素全阻断3,6,9个月及以后的随访中观察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最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分析两者在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前、雄激素全阻断3,6,9个月及以后的阶段中是否存在差异,并观察前列腺体积的变化,分析雄激素全阻断对前列腺癌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作用。结果:45例患者雄激素全阻断前和雄激素全阻断3个月后患者IPSS,Q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全阻断3个月和6个月相比,IPSS,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在雄激素全阻断3个月与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与9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激素全阻断能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主要表现在雄激素全阻断治疗后的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雄激素全阻断 下尿路症状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最大尿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前列腺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价值研究
4
作者 沈杰 黄亚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5,共4页
目的探究温阳前列腺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给予观察... 目的探究温阳前列腺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价值。方法纳入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温阳前列腺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变化情况及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性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88.33%vs98.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性功能评分各项指标均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PSS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性功能评分各项指标均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1.67%,1/60)同对照组(3.33%,2/60)比较,两组并发症率均较低,P>0.05。结论温阳前列腺汤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价值极高,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温阳前列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IPSS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昀 唐杰 +3 位作者 张明博 张艳 费翔 李秋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获得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探讨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75例BPH患者行IPSS后,对患者前列腺行经直肠SWE检查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的平均弹性模量,分...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获得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探讨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75例BPH患者行IPSS后,对患者前列腺行经直肠SWE检查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的平均弹性模量,分别测量尿道上部、中部、下部的A区(紧邻尿道)和B区(距尿道2mm处)弹性模量平均值。根据IPSS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差异,评价弹性模量与IPSS的相关性。选择17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结果 BPH患者轻度组36例,中度组32例,重度组7例。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前列腺周围组织弹性模量值分别为:上部A区(16.21±2.54)(、20.71±2.92)、(26.79±3.45)(、31.74±4.13);上部B区(16.90±3.44)(、23.25±3.52)(、28.72±3.29)、(38.31±3.81);中部A区(15.78±1.75)(、21.97±3.79)(、28.94±4.46)(、33.46±4.41);中部B区(16.23±1.97)、(22.52±3.61)、(30.28±3.59)、(38.66±6.01);下部A区(17.93±7.03)(、23.23±4.99)(、27.71±3.71)(、40.37±7.89);下部B区(16.45±3.51)、(23.12±5.65)、(29.16±3.44)、(42.18±1.91)。各区弹性模量与IPSS呈显著正相关(r=0.727~0.856,P<0.01)。结论尿道周围前列腺组织弹性模量与IPSS显著相关,因此SWE可以作为无创评估膀胱出口梗阻程度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前列腺增生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付志方 焦红梅 +1 位作者 王海英 刘梅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34-3836,共3页
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高血压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二者关系密切,高血压可能加重BPH患者症状。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BPH患者症状评分与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 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高血压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二者关系密切,高血压可能加重BPH患者症状。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BPH患者症状评分与血压昼夜节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BPH患者83例,其中非老年患者27例,老年患者56例。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价患者症状程度,并使用无创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患者24 h血压,分别计算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均脉压、脉压指数和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患者IPSS为(10.31±8.59)分,IPSS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r=-0.273,P<0.05),与平均脉压、脉压指数呈正相关(r=0.380、0.483,P<0.01),与平均动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181、0.091、-0.121、0.122、-0.187、0.117、-0.127,P>0.05)。非老年患者IPSS为(6.03±6.81)分,IPSS与脉压指数呈正相关(r=0.455,P<0.05),与平均脉压、平均动脉压、夜间血压下降率、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355、0.032、-0.076、0.117、-0.206、0.169、-0.128、0.170、-0.101,P>0.05)。老年患者IPSS为(12.36±8.65)分,IPSS与夜间血压下降率呈负相关(r=-0.281,P<0.05),与脉压指数呈正相关(r=0.271,P<0.05),与平均动脉压、平均脉压、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072、0.224、0.003、-0.244、0.202、-0.149、0.082、-0.197,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BPH患者的症状越严重,IPSS越高,其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和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前列腺增生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20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哲 徐文峰 +3 位作者 邓翠芬 张海滨 刘建华 陈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33-1634,共2页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予以HIFU消融治疗。结果:术后1年前列腺体积从(52.76±10.20)mL缩小到(32.10±8.9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从20±8降...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予以HIFU消融治疗。结果:术后1年前列腺体积从(52.76±10.20)mL缩小到(32.10±8.90)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从20±8降到7±3,生活质量评分从5.0±1.0降到1.0±0.6,最大尿流率从(5.78±2.61)mL/s上升到(12.86±4.55)mL/s,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直肠HIFU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疗效确切且安全的新技术,很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高强度聚焦超声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电汽化联合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被引量:6
8
作者 苏广武 王永忠 +2 位作者 刘建平 陈晓辉 周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1305-1306,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electro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TU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electro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疗效...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electro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TU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electroresectionoftheprostate,TURP)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的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4年10月,运用TUVP联合TURP治疗BPH168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min,平均失血量80mL,术中输血3例,无经尿道电切综合征发生。随访132例,时间3~30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23.3±4.6)分下降至术后(8.6±2.8)分(t=31.36,P<0.01),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5.2±0.6)分下降至术后(1.8±0.5)分(t=50.02,P<0.01),最大尿流率由术前(5.3±3.9)mL/s上升至术后(15.2±5.3)mL/s(t=17.29,P<0.01)。残余尿量由术前(68.8±13.4)mL下降至术后(19.2±14.8)mL(t=28.54,P<0.01)。结论:TUVP联合TURP治疗BPH,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电汽化 电切治疗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prostate 经尿道电切综合征 TURP治疗 平均手术时间 生活质量评分 TUVP 2004年 2001年 最大尿流率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肾膏联合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501-504,共4页
目的 探究腰肾膏联合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疗效分析.方法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20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腰肾膏联合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与对照组(多... 目的 探究腰肾膏联合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疗效分析.方法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20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腰肾膏联合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与对照组(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各100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及血清PSA水平,评价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2组年龄、病程、体重、治疗前IPSS评分、治疗前血清PSA、PVR、Qmax、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PSS评分、血清PSA、PVR均显著下降,Qmax显著增大(P<0.05);(3)观察组治疗后IPSS评分、血清PSA、PVR均显著小于对照组、Qmax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肾膏联合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BPH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PS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腰肾膏 多沙唑嗪控释片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龙芳 王薇 任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1 019例50岁以上男性,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其部分体检数据。结果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IPSS≥8分)患病率为48.0%。回归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1 019例50岁以上男性,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进行问卷调查,并提取其部分体检数据。结果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IPSS≥8分)患病率为48.0%。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空腹血糖>6.16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36 mmol/L、体质量指数>24为下尿路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年龄越大,下尿路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需加强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筛查及宣教工作,指导其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当锻炼,保持合适体质量,以延缓下尿路症状的发生及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男性 下尿路症状 危险因素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 储尿期症状 排尿期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调查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士良 王义 +3 位作者 刘漓波 段继宏 肖云翔 那彦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5-787,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女性的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生情况及膀胱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包括下尿路症状(LUTS)描述、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同时对被调查者进行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测定。结果调查总...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女性的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生情况及膀胱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包括下尿路症状(LUTS)描述、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同时对被调查者进行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测定。结果调查总人数为359人。根据IPSS评分,中、重度LUTS(IPSS≥8)的总发生率39,0%;三年龄段(50~59、60~69、≥70岁)的发生率分别为35.1%、46.2%和54.8%(P=0.034)。以刺激症状为主者占73.8%。各年龄段最大尿流率(Qmax)分别为(24.5±11.5)mL/s、(22.7±11.0)mL/s和(14.5±8.2)mL/s(P〈0,001)。刺激症状、梗阻症状和残余尿量与QoL评分呈正相关(r=0.59,r=0,40,r=0,32;P〈0.001);Qmax与QoL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社区老年女性人群中的LUTS发生率很高,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Qmax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老年女性LUTS以刺激症状为主,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尿路症状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最大尿流率 女性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支架管末端圆环位置与留置支架管相关临床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生军 陈刚 唐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研究输尿管支架管膀胱端位置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行单侧输尿管镜检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手术患者共250例,留置1个月后拔除支架管,拔管前复查KUB了解支架管末端圆环与耻骨... 目的研究输尿管支架管膀胱端位置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行单侧输尿管镜检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手术患者共250例,留置1个月后拔除支架管,拔管前复查KUB了解支架管末端圆环与耻骨联合正中线的关系,复查尿常规,并完成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尿症状评分。结果复查KUB时支架管末端圆环位于耻骨联合正中线患侧的69例(A组),末端圆环位于耻骨联合正中线的117例(B组),末端圆环位于耻骨联合正中线对侧的64例(C组)。3组患者IPSS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B组最高,为(14.8±5.7);3组患者QOL评分、VAS腰痛评分、VAS尿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B组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评分为(3.7±1.4),VAS腰痛评分A组最高,为(5.3±2.1),VAS尿痛评分B组最高,为(4.5±3.1);血尿症状评分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尿常规白细胞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P=0.63,P=0.33)。结论输尿管支架管末端圆环位置与留置支架管相关临床症状密切相关,良好的末端位置能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管 下尿路症状 生活质量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SS-V/S在TUVP术后下尿路症状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一帆 陈卫国 +2 位作者 蔡宗强 欧阳骏 浦金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排尿期/储尿期评分比值(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voiding/storage subscore ratio,IPSS-V/S)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prostatectomy,TUVP)术后下尿... 目的:探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排尿期/储尿期评分比值(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voiding/storage subscore ratio,IPSS-V/S)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prostatectomy,TUVP)术后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再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234例接受TUV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IPSS)等临床资料。按照IPSS-V/S比值将患者分为A组(IPSS-V/S≤1,80例)和B组(IPSS-V/S>1,154例)。术后6个月再次评估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storage,IPSS-S),排尿期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 score-voiding,IPSS-V)和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结果:234例患者术后6个月IPSS和QOL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P=0.000;t=34.3,P=0.000)。术后6个月B组患者IPSS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组[(12.36±3.67)分vs.(8.20±3.21)分](t=8.96,P=0.000)。其中A组术后6个月IPSS-S明显高于B组[(9.61±2.88)分vs.(5.55±2.63)分](t=10.8,P=0.000);而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IPSS-V对比无统计学差异(t=1.56,P=0.120)。虽然A组术后6个月的QOL明显改善[(3.59±0.91)分vs.(5.19±0.55)分](t=14.8,P=0.000),但是基本满意及以上者仅占13.75%,明显低于B组的70.78%。A组术后6个月IPSS-S各症状评分均有一定改善,改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尿急评分、尿频评分和夜尿评分,其中夜尿评分改善率最低,仅为36.3%(29/80),是A组患者IPSS及QOL改善较小的重要原因。结论:相比IPSS,IPSS-V/S更能准确反映TUVP术后疗效,LUTS排尿期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储尿期症状。对于以夜尿症为主的BPH/LUTS患者,TUVP对患者QOL改善有限,需要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储尿期症状评分 夜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