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L-Ⅲ分布水文模型在国际分布模型比较计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超 李兰 +2 位作者 赵英虎 周浩澜 王欣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56,共5页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署及国家气象局水文实验室于2006年2月开始主持"国际分布水文模型比较计划第二期(简称DMIP2)",全世界共有33家研究单位参加,中国有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参加。本文分析了美国Blue河流域的降雨产汇流特性...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署及国家气象局水文实验室于2006年2月开始主持"国际分布水文模型比较计划第二期(简称DMIP2)",全世界共有33家研究单位参加,中国有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参加。本文分析了美国Blue河流域的降雨产汇流特性,对提供的雷达测雨及蒸发等原始资料进行前期处理,应用基于DEM(数字高程模型)的LL-Ⅲ水文模型对Blue河流域进行产汇流模拟及验证,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国际分布模型比较计划(dmip) 水文分析 LL-Ⅲ分布水文模型 Blue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MaxEnt模型的气候变化下青头潜鸭(Aythya baeri)在长江流域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2
作者 刘晶晶 张舟 +2 位作者 张权 姜琳琳 杨朝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7,共13页
研究气候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对于物种的长期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头潜鸭(Aythya baeri)为研究对象,采用第六次国际气候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气候因子数据、地形数据和长江流域青头潜鸭分布点数据,运用R语言中的ENM... 研究气候变化对濒危物种的影响对于物种的长期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头潜鸭(Aythya baeri)为研究对象,采用第六次国际气候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气候因子数据、地形数据和长江流域青头潜鸭分布点数据,运用R语言中的ENMeval数据包对调控倍率(RM)和特征组合(FC)进行优化,并对数据进行空间独立分区。基于最优MaxEnt模型预测当代气候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下3个时期(2041—2060、2061—2070和2081—2100年)和4种不同气候情景(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下青头潜鸭在长江流域的潜在适生区空间分布格局及其质心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综合各个时期影响青头潜鸭在长江流域分布的贡献率排名和因子响应曲线可知,影响其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是海拔(ELE)、年平均气温(bio1)和降水量变异系数(bio15)。(2)当代青头潜鸭在长江流域的最适分布区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东北部,零星分布于云南省的一些湖泊湿地。(3)未来不同气候情景对青头潜鸭的潜在分布将产生多样化影响,高适生区相较于当代有增加趋势。SSP3-7.0气候情景下随年份增大青头潜鸭在长江流域的潜在总适生区面积变化趋于稳定增加;SSP5-8.5情景下在2081—2100年新增面积和丧失面积均出现逆向变化。相较于其他气候情景,SSP2-4.5气候情景下总适生区面积逐年减少,新增率与丧失率呈现负增长趋势。同时,质心迁移结果表明青头潜鸭分布中心呈西迁趋势。本研究探索了未来气候情景下大区域范围内青头潜鸭潜在适生区的预测分析方法,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其适生区的影响,为长江流域鸟类栖息地保护和相应物种保护策略建立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头潜鸭 MaxEnt模型 ENMeval数据包 适生区预测 气候变化 濒危物种 第六次国际气候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下骆驼刺潜在分布格局变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尹辉 田聪 +2 位作者 马倩倩 吕光辉 曾凡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349-7361,共13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物种分布的最重要因素。骆驼刺是我国荒漠区的重要建群种,建群种的丧失将对荒漠生态系统产生严重损伤。因此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骆驼刺适宜生境的变化特点对保护我国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物种分布的最重要因素。骆驼刺是我国荒漠区的重要建群种,建群种的丧失将对荒漠生态系统产生严重损伤。因此预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骆驼刺适宜生境的变化特点对保护我国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61个骆驼分布点数据,和21个环境因子数据,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骆驼刺当前在有、无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适宜生境分布,对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评估。并预测未来(2021—2040,2041—2060,2061—2080,2081—2100)四条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245,SSP370,SSP585)情景下,骆驼刺潜在分布区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骆驼刺适生区面积达132.29万km^(2),覆盖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大部分面积。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平均气温日较差、年均温、温度季节性、降水的季节性和高程被确定为影响骆驼刺潜在分布区的最重要因素。而在加入人类活动强度因素之后,骆驼刺适生区面积显著下降至71.31万km^(2),且呈现出破碎化状态。此时,年降水量、人类活动强度和高程是影响骆驼刺分布的最重要原因。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骆驼刺的适生区将产生一定的扩张。尤其在中高强迫(SSP370)和高强迫(SSP585)情景下,骆驼刺的适生面积将随时间推移产生显著的增加,且这种扩张主要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发展。骆驼刺能保留大部分原有生境,仅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发生少量收缩。在气候变化条件下,骆驼刺能够在西北干旱区生存并扩张,故可将其作为防沙治沙的优良物种进行保护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潜在分布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质心转移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额尔齐斯河流域径流的影响
4
作者 吴卓珺 吕海深 +3 位作者 陈仁升 朱永华 刘涵 赵文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高寒山区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气温升高显著影响积雪融化过程及其相应的径流特征,研究气候变化对高寒山区径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库威水文站与富蕴(二)水文站控制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1987、2006—2009年及... 高寒山区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气温升高显著影响积雪融化过程及其相应的径流特征,研究气候变化对高寒山区径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库威水文站与富蕴(二)水文站控制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1987、2006—2009年及2011年的观测径流数据,构建融雪径流模型,并采用纳什效率系数检验模拟精度。进一步基于CMIP6数据集中的3种(SSP1-2.6、SSP2-4.5和SSP5-8.5)典型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利用未来气温和降水数据模拟融雪径流。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存在差异,气候变化未显著改变年均径流量,不同模式在不同时期的最大差值仅为0.04 m^(3)/s;径流的广义极值分布的形状参数差异较大,尤其在高排放情景下,远期形状参数值达到3.683,显著高于其他情景,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洪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显著上升,应加强对未来极端水文风险的关注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模拟 气候变化 融雪径流模型 广义极值分布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 高寒山区 未来水文情景 额尔齐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