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年代的中国作家“走出去”现象——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49,共6页
作家出访是1980年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阐释价值,但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在邀请作家出访的机构中,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为中国作家阅读、写作以及同海外作家交往提供了难得的机缘,不仅促进... 作家出访是1980年代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阐释价值,但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在邀请作家出访的机构中,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IWP)为中国作家阅读、写作以及同海外作家交往提供了难得的机缘,不仅促进了中外文学交流,而且以多种方式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深度介入了1980年代的文学演变,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 1980年代 中国作家 出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荷华经验”与中国内地的创意写作学科
2
作者 冯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中文创意写作的发展与其在中国内地的学科化和本土化的两大进程密不可分。笔者根据数年间查阅档案、分析文本和田野调查搜集的资料,聚焦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创意写作学科,尝试从其发展的脉络和提出的问题中归纳出对内地高校的创意写作学科... 中文创意写作的发展与其在中国内地的学科化和本土化的两大进程密不可分。笔者根据数年间查阅档案、分析文本和田野调查搜集的资料,聚焦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创意写作学科,尝试从其发展的脉络和提出的问题中归纳出对内地高校的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乃至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写作计划 爱荷华作家工作坊 创意写作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与提高:“工农兵文学”的作家培养和创作实践——以丁玲主持的中央文学研究所(1950—1953)为中心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彩霞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3,共9页
中央文学研究所是与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相伴而生的文学教育机构。在丁玲主持时期,以培养“工农兵文学”为目标,文研所既借鉴了苏联高尔基文学院的模式,也以《讲话》所规定的“延安道路”为准绳,在“普及”中追求“提高”,并倡导工农兵作... 中央文学研究所是与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相伴而生的文学教育机构。在丁玲主持时期,以培养“工农兵文学”为目标,文研所既借鉴了苏联高尔基文学院的模式,也以《讲话》所规定的“延安道路”为准绳,在“普及”中追求“提高”,并倡导工农兵作家“深入生活”以更新自身的创作。中央文研所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培养“党自己的作家”的探索,也为当下以爱荷华大学模式为范本的创意写作提供一种中国式的来源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中央文学研究所 工农兵文学 创意写作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