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体系转型中缓冲国的双重地缘作用探究
1
作者 杨飞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缓冲国和被缓冲国(“两强夹一弱”)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的地缘安全结构,其中缓冲国既被视为维持大国和平的和平区,又被认为是加剧大国冲突的竞技场,关于其地缘作用学界始终存在非此即彼的分歧与争论。本研究选取国际体系转型中(从维也纳体... 缓冲国和被缓冲国(“两强夹一弱”)共同构成一个特殊的地缘安全结构,其中缓冲国既被视为维持大国和平的和平区,又被认为是加剧大国冲突的竞技场,关于其地缘作用学界始终存在非此即彼的分歧与争论。本研究选取国际体系转型中(从维也纳体系到雅尔塔体系,1871—1945年)的三个缓冲国:阿富汗(英俄博弈,1873—1917年)、暹罗(英法博弈,1896—1918年)和波兰(苏德博弈,1918—1945年),系统探究国际体系转型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缓冲国地缘作用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缓冲国具有维持大国和平与加剧大国冲突的双重地缘作用,其地缘作用随着地缘身份在和平区、竞技场、势力范围和战略纵深之间的变化而变化。“缓冲国”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存在一定的“历史包袱”,但其反映出的“缓冲思维”对管控大国冲突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为中国借鉴历史经验,努力塑造时空维度的战略缓冲,为管控大国战略竞争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缓冲国 大国和平 大国冲突 地缘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融危机透视国际体系转型动向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杰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7,共7页
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仅对全球金融、经济领域产生震动,也对国际政治、安全和社会发展等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中国并不主张推倒现行的国际体系,而是在国际体系的演进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 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仅对全球金融、经济领域产生震动,也对国际政治、安全和社会发展等各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国际体系转型。中国并不主张推倒现行的国际体系,而是在国际体系的演进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体系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系转型与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18-25,共8页
二战爆发前,英、法、美、日等列强形成了多极格局,其中英法在中东开展了殖民外交,其本质是掠夺;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形成了两极格局,开展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控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超多强格局"向"后一超多强格局&q... 二战爆发前,英、法、美、日等列强形成了多极格局,其中英法在中东开展了殖民外交,其本质是掠夺;二战后,美苏超级大国形成了两极格局,开展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控制;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超多强格局"向"后一超多强格局"演变,以美、俄、欧和日本为代表的大国和大国集团在中东谋求扩大军事影响,开展准联盟外交,其本质是维护军事安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国家也在中东开展准联盟外交,但主张在平等协商和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应对共同发展问题,其本质是维护民生,中阿合作论坛、中国同埃及、沙特和苏丹等核心大国的双边合作机制以及中东热点问题解决机制是中国开展中东准联盟外交的三个主要平台。新时期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是国际体系转型的必然结果,中东安全体系多元化、经济相互依赖和大国身份转变使大国在中东的准联盟外交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大国关系 准联盟外交 军事基地 中国中东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文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国际体系转型通常表现为体系本体转型和体系要素转型两种类型。冷战后东亚国际体系转型是体系要素转型,其主要表现是构成东亚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制度结构和观念结构三个要素的转型。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使东亚国际体系转型呈现新的特... 国际体系转型通常表现为体系本体转型和体系要素转型两种类型。冷战后东亚国际体系转型是体系要素转型,其主要表现是构成东亚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制度结构和观念结构三个要素的转型。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使东亚国际体系转型呈现新的特征:美国作为东亚国际体系转型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作用更加凸显;转型中增添和加重了权力对抗、制度对抗与观念对抗的色彩;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实施使中美互动关系有滑向战略对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国际体系转型 体系本体转型 体系要素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海合会国家的经济外交——国际体系转型与地缘经济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泳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29-34,共6页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 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体系转型加剧,各种全球性议题中,国家间或国家与区域组织的经济关系已成为各自需首先解决的问题。中国与海合会国家作为后发国家,在此期间的国内外环境经历着巨大的冲击,双方发展在地缘经济上呈极强互补趋势,自贸区建设谈判也一直在议题之中。中国在总体发展战略和外交布局下,着力提升经济外交,海合会国家则是中国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实践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试探讨双边地缘经济联系,梳理中国与其经济外交脉络,明晰在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和金融危机背景下,各自的利益诉求,展望双方进一步合作以达共赢发展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地缘经济 经济外交 海合会国家 中国与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中东外交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伟建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6期19-23,共5页
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刻,单极秩序在削弱,多极力量在崛起,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也发生变革。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也发... 国际体系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时刻,单极秩序在削弱,多极力量在崛起,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越来越深地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实践也发生变革。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中东地区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在外部势力影响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多支力量兴起并日趋活跃。欧美等大国之间的关系演变及政策变化将对中东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中东外交将变得更加积极和富有进取性,同时也更加重视多边合作及与欧美等大国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中东政治格局 中国中东外交 中东政治 国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之互动:基于三大理论范式核心话语的分析
7
作者 石杰琳 赵浩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5,80-81,共6页
关于体系结构与单元的互动以及体系转型的重要因素,三大理论范式从不同层面予以解读,并形成了各自的核心话语,这为分析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之互动提供了理论逻辑和关键变量。大国格局演变与中国崛起因果相关,二者的互动关系是认知当... 关于体系结构与单元的互动以及体系转型的重要因素,三大理论范式从不同层面予以解读,并形成了各自的核心话语,这为分析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转型之互动提供了理论逻辑和关键变量。大国格局演变与中国崛起因果相关,二者的互动关系是认知当今国际权力结构变化的重要线索;国际机制变革与中国崛起的互动,有助于解释中国经济政治实力上升及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事实;而国际共有观念的建构,为中国展示和提升软实力提供了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国际体系转型 互动关系 大国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系转型下中美在东亚格局中的角色
8
作者 卢文忠 孙云飞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4-188,共5页
国际体系转型对国际政治中众多的国家行为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作为体系中唯一的超级大国,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为了维护本国的霸主地位,美国调整对外战略,"重返亚洲",试图担当主导者、遏制者、秩序维持者的角色,强... 国际体系转型对国际政治中众多的国家行为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作为体系中唯一的超级大国,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为了维护本国的霸主地位,美国调整对外战略,"重返亚洲",试图担当主导者、遏制者、秩序维持者的角色,强化在东亚的影响力。虽然中美各自的国家利益不同,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中美两国在维护东亚和平、保障经济繁荣、促进多元文化发展、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等方面存有诸多共同利益,而这也是两国寻求合作、共谋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中美关系 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国际体系转型
9
作者 杜彬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9,64,共6页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从区域化到一体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性阶段。作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全球化造成了社会、经济、治理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大规模变动更新,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 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关系发生了从区域化到一体化再到全球化的演变,全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革性阶段。作为强大的变革力量,全球化造成了社会、经济、治理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大规模变动更新,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最不同的体系转型。中国需要基于对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多元认识,处理好自己的战略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体系转型 对外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系转型与中非合作论坛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祝鸣 《国际展望》 2009年第2期117-121,共5页
2009年8月28至29日,"国际体系转型与中非合作论坛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外交部非洲司舒展大使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词。来自中国外交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 2009年8月28至29日,"国际体系转型与中非合作论坛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外交部非洲司舒展大使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词。来自中国外交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合作论坛 上海 研究院 国际体系转型 中非关系 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系转型视野下的欧盟对非战略调整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凯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4,76,共7页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欧盟根据变化的国际和地区形势,逐步调整对非政策,并在多边、地区、次地区和双边层面形成比较完整的对非政策框架。从欧盟对非政策演变的视角看,新形势下,欧盟在对非洲战略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将政治对话...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欧盟根据变化的国际和地区形势,逐步调整对非政策,并在多边、地区、次地区和双边层面形成比较完整的对非政策框架。从欧盟对非政策演变的视角看,新形势下,欧盟在对非洲战略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将政治对话纳入双方合作框架,并显著提高政治合作的地位;将发展与安全关联,加强对非洲安全治理的介入;加强与非洲在全球和新兴问题领域中的合作,使欧非关系超越双边走向全球层面的战略协调;将传统的"援助—受援"范式转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国际体系加速转型是欧盟调整非洲战略的结构性动因。展望未来,欧盟会进一步加大对非关注和投入力度,特别是突出政治对话与安全合作,以扩大对非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对非战略 战略调整 国际体系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东伊斯兰地区与国际体系转型研究”开题论证会
12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伊斯兰 中东 教育部 教育行政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史为镜 推动国际体系成功转型
13
作者 杨洁勉 《国际展望》 CSSCI 2015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在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从指导思想、组织机制和案例实践等方面研究“国际体系转型”再次成为政界和学界讨论的重要议题。就国际关系学术界的研究而言,我们不仅要研... 在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从指导思想、组织机制和案例实践等方面研究“国际体系转型”再次成为政界和学界讨论的重要议题。就国际关系学术界的研究而言,我们不仅要研究国际体系转型的方向、条件和困难,而且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成功 抗日战争胜利 中国人民 组织机制 国际关系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系核心问题的嬗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广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4,共6页
国际关系以体系的方式存在,通过结构在过程中的演变而转型。国际体系的核心问题与结构类型密切相关,随着结构由"倒丁字形"和"金字塔形"向"菱形"和"纺缍形"演变,国际体系中的核心问题逐步由&qu... 国际关系以体系的方式存在,通过结构在过程中的演变而转型。国际体系的核心问题与结构类型密切相关,随着结构由"倒丁字形"和"金字塔形"向"菱形"和"纺缍形"演变,国际体系中的核心问题逐步由"稳定"向"和谐"转型。由于体系外行为体持续大量融入,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体系出现了集权化、制度化和合法化趋势,造就了与霸权国密切合作的"国际中产阶级"和处境维艰的"国际弱势群体"。在全球国际体系"中产阶级化"的情况下,国际弱势群体处于利益受损和高压失语状态,只能通过以卵击石的非对称冲突表达利益诉求。这种强制性利益表达虽然无法撼动整个国际体系,但却是体系趋向和谐的重大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系转型 国际秩序变迁 和谐世界理念 中国外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求体系转型中的战略增长点——澳大利亚的印度洋政策前瞻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钱柱 《国际展望》 2013年第2期101-117,153-154,共17页
澳大利亚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一度因其议题倡导能力而位居中等强国前列。随着中国快速崛起而来的中美权势转移、亚太地区主义进程的迟滞以及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澳大利亚的国际战略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 澳大利亚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一度因其议题倡导能力而位居中等强国前列。随着中国快速崛起而来的中美权势转移、亚太地区主义进程的迟滞以及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澳大利亚的国际战略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面临这一严峻挑战,澳大利亚近年来逐渐将视野转向印度洋地区,将该地区当作其摆脱战略空间压缩和应对国际体系转型的新的战略增长点。这一新的战略思维既立足于澳大利亚在印度洋地区的既有利益,也缘起于印度洋地区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展望未来,澳大利亚的印度洋战略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强化与印度洋地区主要国家的双边关系,开拓新的战略空间;促进印度洋地区一体化进程,恢复澳大利亚的议题倡导能力和中等强国地位;强化澳大利亚在西海岸地区的海上力量,凸显其战略存在。澳大利亚探寻体系转型中的战略增长点的努力,既为中澳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中国应对国际体系转型的努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印度洋 国际体系转型 战略增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规范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存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130,共11页
伴随国际体系转型,当今国际规范体系也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主要有:人权、民主等传统国际规范依旧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和尊重多样性等新国际规范的重要性凸显;各类国际规范演化的不平衡性... 伴随国际体系转型,当今国际规范体系也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主要有:人权、民主等传统国际规范依旧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和尊重多样性等新国际规范的重要性凸显;各类国际规范演化的不平衡性有所加剧,国际规范体系的内容更加丰富;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围绕国际规范的展开激烈博弈,双方互有攻守,目前正处于相持阶段;跨国社会力量对国际规范的产生及社会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国际规范的传播速度空前加快,传播范围空前扩大,国内化进程大大加快,遵守国际规范的社会约束加强;国际规范体系的思想文化基础发生变化,多元特征更加明显,其合法性、稳定性、正义性和有效性有所提高并将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规范 国际体系转型 新变化 新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阿文明交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丽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0-19,共10页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 中阿文明交往迄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形成"官民并举"的一种基本交往态势,在各个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方式,并呈现出不同交往内涵与特征;伊斯兰文明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1."9·11"事件使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因受连坐而声名狼藉,伊斯兰文明面临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2.美国借"大中东民主改造"之名进行的文化改造,加重了伊斯兰世界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的程度,伊斯兰文明面临如何与怎样融入全球化的现实困境、3.目前发生的这场内生型的阿拉伯民主运动,实为阿拉伯民族从清真寺走向广场来集体表达民主诉求之举,凸显出伊斯兰文明主动融入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为进一步推进中阿文明交往,双方应进一步加强认知、增进理解与沟通,警惕并应对美国互联网外交带来的新挑战,将宗教交流作为深化中阿文明交往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往 中华文明 伊斯兰文明 中国与中东 人文外交 国际体系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总目录
18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阿拉伯国家 中东战略 美国中东政策 国际体系转型 巴勒斯坦 世界研究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