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广乾 景曼 刘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5,共13页
国资监管体制已由“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模式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国资监管体制已由“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模式向以“管资本”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国有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代理成本降低与政府干预弱化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治理水平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西部地区和金字塔层级低的国有企业中,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其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提升了国有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国有企业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与国企费用粘性——来自“两类公司”改革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凌云 张益宁 杨李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7-93,共17页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下简称“两类公司”)是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从成本费用管控视角,利用2008—2021年“两类公司”改革试点数据,探讨以设立“两类公司”为核心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费... 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下简称“两类公司”)是深化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从成本费用管控视角,利用2008—2021年“两类公司”改革试点数据,探讨以设立“两类公司”为核心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公司”改革能够显著降低控股国有企业的费用粘性,其内在机制是“两类公司”改革通过强化经营预算管理和嵌入党组织治理实现控股国有企业费用粘性的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类公司”改革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在由多家“两类公司”协同控股、控股链条较短、股权制衡度较高以及所属类型为中央企业时更显著;限制政府债务大规模扩张和加强产品市场竞争,均能有效提高“两类公司”改革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文章从政治观和经理人观视角揭示了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降低国有企业费用粘性的内在机理,为完善“两类公司”改革、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降低国有企业费用粘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 费用粘性 两类公司 政治观 经理人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以管资本为主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8
3
作者 乔琳 綦好东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1,共16页
以管资本为主进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为准自然实验契机,运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 以管资本为主进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为准自然实验契机,运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效益效率,提升创新能力,做强主业实业,降低企业风险;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通过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等方式提升国有企业绩效;与较低行业竞争程度以及较小规模的国有企业相比,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更有助于提升较高行业竞争程度和较大规模国有企业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绩效 国企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