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评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光荣 宣淑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6-101,共6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是西南联大精神的化身 ,其碑文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美学价值。若要认识西南联大 ,最好从该碑文入手。但今人已难读懂该碑文了 ,有鉴于此 ,文章对碑文作了注释和评析。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碑文 注释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书法艺术价值谈
2
作者 任祥 黄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137-140,共4页
作为一份完整而珍贵的历史文物,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语言、思想、艺术和社会价值。从书法艺术价值来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在文人的款款书卷气息中,深刻地展现了满溢金石之气,阳刚厚重与整肃雅致并蓄的篆... 作为一份完整而珍贵的历史文物,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学、语言、思想、艺术和社会价值。从书法艺术价值来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在文人的款款书卷气息中,深刻地展现了满溢金石之气,阳刚厚重与整肃雅致并蓄的篆额;通篇文字书来灵气四射,行行皆是笔墨酣畅,书体秀整而富于变化的书丹碑文,不乏为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概况 历史背景 书法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注释)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昌炽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8-10,共3页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十七年 南渡 注释 三校 南开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四川叙永 五十年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联合办学的内生机制及其运行维度分析——基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样本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117,共12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作为抗战时期至为典型的联合办学共同体,通过前后9年联合办学内生机制的适应调整、优化整合与有效运行,尤其是通过爱国理念、文化传承、科学治理、资源整合、学术涵养等结构性要素的激发与聚合,进一步密切了各要素相互...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作为抗战时期至为典型的联合办学共同体,通过前后9年联合办学内生机制的适应调整、优化整合与有效运行,尤其是通过爱国理念、文化传承、科学治理、资源整合、学术涵养等结构性要素的激发与聚合,进一步密切了各要素相互关联且彼此限定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而推动了联合办学走向深入。其样本考察对于推进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也促成我们对大学联合办学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联合办学 内生机制 结构性要素 运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学、科学研究及教学实习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映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61-69,共9页
师范学院作为西南联大增设的一个学院,其教学、科学研究及教学实习,是西南联大的教学、科学研究及教学实习的有机组成部份。八年之中,和西南联大的教学、科学研究及教学实习始终保持着最大的一致性;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教学实习 师范学院 西南联大 科学研究工作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学生 中学教学 专职教师 有机组成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坛大道启后学——云南省档案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相关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纪实
6
作者 梁屹峰 刘春茂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2-33,共2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一座永垂青史的学府。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学府,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筚路蓝缕,用8年的时间写就了一段世界教育史上的传奇。学府书传奇,边陲...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一座永垂青史的学府。这所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学府,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筚路蓝缕,用8年的时间写就了一段世界教育史上的传奇。学府书传奇,边陲立丰碑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国难当头保文脉,8月中旬,民国教育部决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3校合迁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家重点档案 云南省档案馆 保护与开发 纪实 后学 大道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增设和独立
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97-103,共7页
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平津两大城市相继失陷。在平律两市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在长沙合组成临时大学。但不到一学期,又因时局紧张,乃迁往昆明,于1938年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感激云南... 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平津两大城市相继失陷。在平律两市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在长沙合组成临时大学。但不到一学期,又因时局紧张,乃迁往昆明,于1938年4月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感激云南社会各界对联大办学的支持,也为解决西南地区师资严重荒缺的实际情况,于是年底,增设了师范学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学院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 联大师院 云南省 中等学校 教育部 云南大学 常委会 专修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史料科学出版的一座丰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出版
8
作者 林凯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 教育史料 科学出版 中国教育史 教学科研 常务委员会会议 基础素质教育 教育事业 会议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合大学的图书馆管理 被引量:5
9
作者 赵虹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0-73,共4页
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八年,成绩卓著,闻名中外,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当我国高等院校为在新时期作出更大贡献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对西南联大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借鉴的。本文仅对西南联大的图书馆管... 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八年,成绩卓著,闻名中外,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当我国高等院校为在新时期作出更大贡献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对西南联大的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借鉴的。本文仅对西南联大的图书馆管理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北平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西南联大 图书资料 常务委员会 图书设计 高校图书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新时期 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见闻琐忆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龄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西南联大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见闻 历史系 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 研究院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的学术传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绍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2-95,共4页
西南联大以其“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书写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建构“学术社会”的理想。其时的知识分子,以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理念的捍卫和实践,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文化思想史上的奇迹,作者对这... 西南联大以其“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书写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建构“学术社会”的理想。其时的知识分子,以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理念的捍卫和实践,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文化思想史上的奇迹,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知识分子 学术传统 学术社会 教育文化思想史 中国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视阈的厚重之作——评《季节燃起的花朵———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巧巧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2,共2页
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中国教育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等大家任教,穆旦、汪曾祺、杜运燮、郑敏等文学名家的出现,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照耀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发生、发展之路。... 抗日战争时期诞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中国教育史和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等大家任教,穆旦、汪曾祺、杜运燮、郑敏等文学名家的出现,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照耀了现代文学学科的发生、发展之路。长期以来,我们通过已经发掘出来的材料了解到,这些文学大家的任教和文学名家的诞生,与西南联大蓬勃发展的文学社团有着某种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社团 西南联大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花朵 季节 厚重 视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彪炳千秋启后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简介
13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98-98,共1页
彪炳千秋启后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简介“一二·一”运动纪念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组成学校之一)校园东北隅,占地面积4936平方米。建成于1985年10月,由邓颖超同志题写馆... 彪炳千秋启后人———“一二·一”运动纪念馆简介“一二·一”运动纪念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组成学校之一)校园东北隅,占地面积4936平方米。建成于1985年10月,由邓颖超同志题写馆名。这里安葬着1945年在“一二·一”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一”运动 纪念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西南联大 闻一多 爱国主义教育 四烈士 李公朴 启后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 被引量:1
14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奉命南迁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1月1日开课。不久,宁沪失守,长沙危急,学校被迫再迁昆明。翌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于1938年5月4日在昆明开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奉命南迁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1月1日开课。不久,宁沪失守,长沙危急,学校被迫再迁昆明。翌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于1938年5月4日在昆明开学,1946年5月4日宣告结束。八年间,汇聚了叶企孙、吴有训、华罗庚、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大批名师巨匠。广大师生始终坚持教书救国、读书报国,做到精诚团结,弦歌不辍,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先后走出了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5位院士、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谱写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赞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成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成功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党和国家领导人 吴有训 叶企孙 两弹一星 西南联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名校办学理念的淬炼与升华——从西南联大附小到云南师大附小的传承与创新
15
作者 周群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34,共3页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前身,是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设学校(1942年分为附中、附小)。经过76年一代代附小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校五区六个教学点”、158个教学班、在校师生8000余人的云南省小学教育...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前身,是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附设学校(1942年分为附中、附小)。经过76年一代代附小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校五区六个教学点”、158个教学班、在校师生8000余人的云南省小学教育第一大校,被誉为“红土高原上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传承西南联大附小传统,融汇时代精神,合力生成了“良习修美德好好做个人’这一特有的办学理念及较为丰富的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 西南联大 办学理念 小传统 传承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创新 名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联大校歌制作经过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延复 张源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91-93,共3页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迁到长沙,合组新校,定名为长沙临时大学。12月中旬,南京陷落,日军向长江一带步步进逼,武汉震动。日机空袭长沙也日见频繁...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迁到长沙,合组新校,定名为长沙临时大学。12月中旬,南京陷落,日军向长江一带步步进逼,武汉震动。日机空袭长沙也日见频繁。临大上课仅三月,即奉教育部命西迁入滇。1938年5日4日,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校歌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冯友兰先生 常委会 满江红 教育部 委员会 校训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不能忘记——长沙临大、西南联大屡遭日军轰炸之实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兆玲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0-41,共2页
值七七事变六十周年,为将日军暴行刊之书史,作者特依据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历史档案史料撰成此文。
关键词 西南联大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梅贻琦 图书 七七事变 大学档案馆 校舍 职员宿舍 日军暴行 窗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师范大学
18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前身是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组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建校70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为国家...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前身是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组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建校70年来,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师范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师范学院 南开大学 西南联大 红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照片简介:北京大学图书馆
19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北京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第一座国立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供学人"研究学问,增长智慧"。1918年,李大钊同志出任图书馆主任,奠定了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1935年首次建成单独馆舍、条件优良的专门图... 北京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第一座国立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供学人"研究学问,增长智慧"。1918年,李大钊同志出任图书馆主任,奠定了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1935年首次建成单独馆舍、条件优良的专门图书馆,蒋梦麟校长兼任馆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图书馆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事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专门图书馆 封面照片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蒋梦麟 南开大学 卢沟桥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照片简介: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
20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85,共1页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现为云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常设单位、云... 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现为云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西南联大研究会常设单位、云南当代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图书馆 云南省 封面照片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