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民经济部门分类体系
1
作者 尹大任 《财经问题研究》 1984年第1期46-51,45,共7页
一目前,世界上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有两个体系:一个以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或称西方分类体系;一个是苏联和东欧国家使用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或称东方分类体系。
关键词 国民经济部门分类 工业部门 自来水 服务业 制造业 国民收入 第三产业 建筑业 消费品 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电脑在国民经济部门应用的前景和问题——对陕西省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情况的调查
2
作者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调查组 《人文杂志》 1984年第4期39-43,共5页
电子计算机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新技术。为了了解这项新技术在经济、社会、科技、思维等领域应用的前景和问题,最近,我们对本省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里着重把国民经济部门推广应用微型计算机的情况作些介绍和分... 电子计算机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新技术。为了了解这项新技术在经济、社会、科技、思维等领域应用的前景和问题,最近,我们对本省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里着重把国民经济部门推广应用微型计算机的情况作些介绍和分析,并对推广应用中的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计算机 国民经济部门 前景和问题 微型电脑 电子计算机 推广应用 小型计算机 生产过程控制 棉花收购 国民经济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各部门作用类型的研究
3
作者 陈宏 杨莉 +1 位作者 朱蕙 李燕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5-299,共5页
通过传递和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所代表的含义,研究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和推动作用,提出了一个分类指标,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分为不同的作用类型。根据1987~1997年的四川省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在数量上分析... 通过传递和获取的间接经济效益所代表的含义,研究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和推动作用,提出了一个分类指标,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分为不同的作用类型。根据1987~1997年的四川省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在数量上分析了四川省各部门十年来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变化。研究发现:各部门的作用类型并非永远是固定的,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类型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部门 类型转变 作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以企业经济核算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4
作者 阎达五 周明德 《统计研究》 1988年第2期37-40,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核算(以下简称宏观投入产出核算)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国民经济部门是在生产的工艺、技术上具有同质性企业的集合。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过程要消耗一定... 一、问题的提出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核算(以下简称宏观投入产出核算)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上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国民经济部门是在生产的工艺、技术上具有同质性企业的集合。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每个企业的生产过程要消耗一定的材料、燃料、固定资产和活劳动等,同时产出一定的产品。正是企业的这种投入产出交织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联系。但是,由于宏观经济管理与微观(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不完全相同。以经济管理为基本出发点的两种经济核算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核算 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部门 国民经济部门 宏观经济管理 同质性 生产过程 固定资产 相互联系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的现代化改造
5
作者 焦永德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5期54-56,共3页
一、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主要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力的物质要素及其所体现的科学技术水平,其中也包括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素质。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首先是一个国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一、国民经济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主要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力的物质要素及其所体现的科学技术水平,其中也包括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素质。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首先是一个国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手段,即生产工具和设备,又可细分为劳动工具、能源设施和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技术基础 国民经济部门 生产力发展 现代化改造 技术水平 劳动者 能源设施 基础设施 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三十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速度和结构变化资料(四)
6
《经济问题》 1980年第3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三十年 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部门 山西省 变化资料 发展速度 集体所有制 工矿产品 消费品零售额 调整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目标规划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秉正 王海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5年第1期72-76,共5页
一、采用目标规划方法是综合平衡工作的客观要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合理安排社会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而合理的比例关系从根本上说应该由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最终需要结构决定,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离开社会... 一、采用目标规划方法是综合平衡工作的客观要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合理安排社会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而合理的比例关系从根本上说应该由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最终需要结构决定,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离开社会的最终需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客观要求 目标规划模型 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部门 社会再生产 最终产品 决策者 规划方法 计划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三十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速度和结构变化资料(三)
8
《经济问题》 1980年第2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三十年 国民经济部门 山西省 变化资料 发展速度 恢复时期 工业部门 投资构成 结构 投资总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9
作者 肖更生 杨晓耀 《生态经济》 1988年第5期5-8,39,共5页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计划机制国家的根本经济规律。揭示其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对于我们建立一个高效能的、持续增长的社会经济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富饶的中东石油,突飞猛进的...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是计划机制国家的根本经济规律。揭示其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对于我们建立一个高效能的、持续增长的社会经济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富饶的中东石油,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计划机制 自然资源 国民经济部门 经济增长 生态平衡 基本经济规律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社会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产出法”山西试点经验介绍材料之八 利用投入产出表反映、检查、分析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下)
10
作者 晋彤驹 《经济问题》 1981年第10期42-49,共8页
(五)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部门间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分析部门间比例关系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各部门在国民经济有机整体中质的组合和量的对比关系,从而掌握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部门间的比例关系,也就是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分析部门间比例关系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各部门在国民经济有机整体中质的组合和量的对比关系,从而掌握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调整部门经济结构提出决策性的意见.(1)分析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种产品的单项物耗和综合物耗在物质生产总物耗中所占比重.根据《材料之七》表1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的数据计算的物耗比重如下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部门 建筑业 国民经济部门 最终产品 经济结构 部门结构 产品使用 商业 产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吸收MPS和SNA的长处建立中国式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1
作者 胡学锋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7年第2期24-27,67,共5页
我国统计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现在国际上存在两大核算体系,其一是苏联集团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另一是西方集团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这对于我们来说,MPS和SNA都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 我国统计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现在国际上存在两大核算体系,其一是苏联集团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另一是西方集团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这对于我们来说,MPS和SNA都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有一个消化吸收、合理改造的过程。一、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研究(一)建立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不同1、MPS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部门 非物质产品 理论基础 生产劳动 再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 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理论 经济活动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三十年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速度和结构变化资料(二)
12
《经济问题》 1980年第1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三十年 国民经济部门 山西省 变化资料 发展速度 铁路 年平均增长速度 燃料工业 计算 长途电信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几个问题
13
作者 张昌法 《经济问题》 1982年第4期6-9,13,共5页
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搞好综合平衡是个根本的问题。搞好综合平衡,固然是计划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统计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建立和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 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国民经济部门 两大部类 生产资料 社会再生产 统计工作 分析研究 马克思 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国家银行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的作用
14
作者 樊纪宪 《中州学刊》 1981年第3期50-54,共5页
国家银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资金活动的中心和枢纽。不论从历史或现实情况看,银行在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是再生产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而且通过它的业务活动,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整... 国家银行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资金活动的中心和枢纽。不论从历史或现实情况看,银行在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是再生产中的一个必要环节,而且通过它的业务活动,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纽带和桥梁。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银行作为商品、货币高度发展的产物,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部门,就必然发挥它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在国民经济调整之际,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资金活动中心和枢纽的国家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尤为显著。它不仅可以加强对宏观经济的指导,而且还能对微观的经济活动加以必要的控制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银行 国民经济调整 国民经济部门 货币流通 货币周转 控制货币 充分发挥 回笼货币 利率 日用消费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就业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5
作者 马亚功 刘铁凉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4期63-66,78,共5页
(一)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有余,生产资料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二者的合理结合,就必须通过综合平衡,把劳动就业问题切实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中。这不仅因为经济发展是劳动就业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从我国具... (一)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有余,生产资料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二者的合理结合,就必须通过综合平衡,把劳动就业问题切实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中。这不仅因为经济发展是劳动就业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妥善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也必须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能够而且必须通过统一的计划,实现社会劳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的按比例分配,实现各部门生产劳动之间的计划协作和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劳动就业 国民经济部门 劳动力素质 就业问题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计划 生产资料 扩大就业 技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计划概论》问题选答(5—8章)
16
作者 汪廷忠 赵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2期85-94,共10页
17、我国农业计划管理有何特点? 从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特点和自然特点出发,我国农业生产计划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般要实行指导性计划。我国农业主要是集体经营,这种经济的特点是自负盈亏,生产经营分散,生产者应... 17、我国农业计划管理有何特点? 从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特点和自然特点出发,我国农业生产计划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般要实行指导性计划。我国农业主要是集体经营,这种经济的特点是自负盈亏,生产经营分散,生产者应该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机动权。他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执行国家政策法令,接受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有权因地制宜进行种植;有权决定增产措施;有权决定经营管理方法;有权分配自己的产品和现金;有权抵制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瞎指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期 国民经济部门 三个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 生产经营 农业生产 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管理 农林牧副渔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区科技队伍调整要与国民经济调整同步
17
作者 硕晶忱 《科学管理研究》 1982年第1期63-67,共5页
本文试从科技队伍“群体”的角度,对我区科技队伍的科学能力进行分析,证实这支队伍的结构必须迅速调整,使之与国民经济调整相同步。所谓科技队伍的结构,是指科技人员按着国民经济的部门、地区、所有制、专业、职业、智能、知识、能级、... 本文试从科技队伍“群体”的角度,对我区科技队伍的科学能力进行分析,证实这支队伍的结构必须迅速调整,使之与国民经济调整相同步。所谓科技队伍的结构,是指科技人员按着国民经济的部门、地区、所有制、专业、职业、智能、知识、能级、年令等不同层次和系列进行一定比例关系的组合。这种组合,是一种动态平衡。科技队伍的调整,实质上是对其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结构的优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队伍 科技人员 国民经济调整 科学能力 年令 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部门 专业人员 部门结构 不同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价格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8
作者 刘长新 苍开极 《财经问题研究》 1981年第3期45-51,共7页
一、价格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即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表现为调节创造使用价值(商品和劳动服务)的具体劳动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调节具体劳... 一、价格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即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表现为调节创造使用价值(商品和劳动服务)的具体劳动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调节具体劳动在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及各环节本身的分配。每一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产生一种特定品种的商品或发生某一种特定形式的劳务,即产生一定形式的使用价值。为了调节具体劳动的分配,使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和劳务间有可比性并实现等量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使用价值 国民经济总体 国民收入 物质生产部门 货币表现 社会必要劳动 国民经济部门 社会总产品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学习要点(第9——13章)
19
作者 冯忠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6期46-65,共20页
第九章数学方法在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中的应用本章提要本章论述了如何正确对待经济数学方法,经济数学模型的概念及应用,介绍了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思想与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一、基本概念 1.经济数学模型: 用数学语言(公式、图... 第九章数学方法在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中的应用本章提要本章论述了如何正确对待经济数学方法,经济数学模型的概念及应用,介绍了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思想与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一、基本概念 1.经济数学模型: 用数学语言(公式、图表、曲线等)表述经济规律,模拟经济变化。其特点是简洁扼要,经得起检验,具有实用性。经济数学模型通常由变量、系数、函数关系组成。 2.变量: 变量是指构造模型时随时间或空间变化的因素。按不同的标准,其分类不同。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变量分为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以及状态变量。外生变量是指模型的输入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表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经济数学模型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投入产出法 国民经济计划 国民经济部门 经济数学方法 外生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三十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结构变化资料(五)——职工、工资和劳动生产率
20
《经济问题》 1980年第5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变化资料 职工人数 递增速度 国民经济部门 物资供应部门 结构 增长情况 年平均增长速度 工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