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目标规划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秉正 王海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5年第1期72-76,共5页
一、采用目标规划方法是综合平衡工作的客观要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合理安排社会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而合理的比例关系从根本上说应该由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最终需要结构决定,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离开社会... 一、采用目标规划方法是综合平衡工作的客观要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合理安排社会再生产的各种比例关系。而合理的比例关系从根本上说应该由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最终需要结构决定,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离开社会的最终需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客观要求 目标规划模型 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各部门 社会再生产 最终产品 决策者 规划方法 计划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整体评价方法》一文的商榷
2
作者 任栋 《统计研究》 1987年第2期71-73,共3页
江宏同志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整体评价方法》一文中(载于《统计研究》1986年第5期,以下简称“江文”)提出了对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状态进行具体评价和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使人深受启发。但是,江文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是值得商... 江宏同志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整体评价方法》一文中(载于《统计研究》1986年第5期,以下简称“江文”)提出了对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状态进行具体评价和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使人深受启发。但是,江文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是值得商榷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整体评价 评价标准 取值区间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评分等级 评价项目 第三等级 不等距 物资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讲 必须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3
作者 关其学 《南方金融》 1983年第7期45-49,共5页
在计划经济制发下,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比例关系和平衡关系,要由国家通过计划进行安排和调节。因此,编制和执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我国计划工作的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和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什么时候... 在计划经济制发下,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比例关系和平衡关系,要由国家通过计划进行安排和调节。因此,编制和执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我国计划工作的实践经验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和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什么时候国民经济计划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取得良好的效果;什么时候忽视综合平衡,什么时候计划的科学性差。按照这样的计划来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效果就比较差。列宁指出:“经常的、自觉地保持的平衡,实际上就是计划性。”(《列宁全集》第三卷,第566页)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应该成为经常性的计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比例关系 计划工作 平衡关系 国民经济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 提高经济效益 平衡 协调发展 社会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收支平衡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4
作者 陈宪 《金融与经济》 1988年第3期29-30,34,共3页
国际收支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平衡国际收支的任务是艰巨的。本文拟从认识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的特殊意义入手,谈谈它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地位,并提出当前平衡国际收支的一... 国际收支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平衡国际收支的任务是艰巨的。本文拟从认识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的特殊意义入手,谈谈它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地位,并提出当前平衡国际收支的一些途径。一、阶现段国际收支平衡的特殊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是封闭型的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 价值平衡 宏观经济运行 经济发展 经济 重要组成部分 两个层次 我国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整体评价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江宏 《统计研究》 1986年第5期1-8,共8页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状态,对于合理组织社会再生产,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各种经济关系,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我国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三十多年来的统计资料和经验事实为基础,... 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状态,对于合理组织社会再生产,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各种经济关系,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我国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三十多年来的统计资料和经验事实为基础,提出一种目前较为切实可行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状态进行具体评价和定量分析,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评价项目 平衡系数 整体评价 供需比 积累效果系数 评分 评价指标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人均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矩阵式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表——兼论投入产出表的扩展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占明 李宝瑜 《统计研究》 1985年第1期10-16,6,共8页
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综合平衡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苏联等国所采用的国民经济综合财政平衡表(简称东方表,下同);一种是西方国家所采用的矩阵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西方表,下同)。 这两种类型的综合平衡表存在着两点根本区别:第... 目前世界各国所采用的综合平衡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苏联等国所采用的国民经济综合财政平衡表(简称东方表,下同);一种是西方国家所采用的矩阵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西方表,下同)。 这两种类型的综合平衡表存在着两点根本区别:第一,在内容方面,东方表建立在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等经济理论基础之上,核算和反映物质产品的数量及其运动过程;而西方表(1)不区分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把财政、金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矩阵式 部门投入产出表 再分配 非生产部门 平衡 投入矩阵 表式 物质产品 国民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张昌法 《经济问题》 1982年第4期6-9,13,共5页
在国民经济的调整中,搞好综合平衡是个根本的问题。搞好综合平衡,固然是计划部门的重要任务,也是统计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拟就建立和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 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国民经济各部门 两大部类 生产资料 社会再生产 统计工作 分析研究 马克思 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几个问题的探讨
8
作者 张塞 《统计研究》 1985年第2期1-6,共6页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综合平衡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之间、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任用一个...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综合平衡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之间、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任用一个部门、环节、地区都不能脱离其他部门、环节、地区而孤立地单独地发展。要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通过综合平衡编制计划,使各部门、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统计核算 投入产出表 比例关系 社会总产品 象限 平衡 社会再生产 表式 种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
9
作者 岳巍 钟兆修 《统计研究》 1988年第3期30-40,共11页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最后阶段,它集中体现了整个统计工作的成果和水平。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继各个专业统计建立以后逐步创建起来的,并随着各个专业统计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由于我国实行统一领导...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最后阶段,它集中体现了整个统计工作的成果和水平。中国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是继各个专业统计建立以后逐步创建起来的,并随着各个专业统计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由于我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经济体制,国家统计局和各级地方政府统计局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综合平衡统计,反映全国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比例、效益和速度,为各级领导机关掌握全局情况,制订重大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社会经济统计 平衡统计 统计工作 统计局 地方政府 国民经济发展 分级管理 国民收入统计 领导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币供给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0
作者 潘敬华 马秀兰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83-83,共1页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反映在货币上就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平衡。因此,每当国民经济失衡出现,往往首先考虑采取货币的紧缩或扩张。但是,笔者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因为货币的供需失衡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结果,而...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反映在货币上就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平衡。因此,每当国民经济失衡出现,往往首先考虑采取货币的紧缩或扩张。但是,笔者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因为货币的供需失衡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货币失衡只会加剧国民经济的失衡,如果单纯从货币量上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仅不能抑止总需求的膨胀,反而会导致生产萎缩。我国多次的货币紧缩政策已经证明这个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供给量 经济失衡 治标不治本 总需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社会总供给 货币需求量 供需失衡 紧缩政策 社会总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11
作者 川湘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79-79,共1页
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校尹世杰教授的新作《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该书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内容、依据、基本任务、原则、方法和出发点,并深刻地论述了搞好综合平衡必须正确处理好农、轻、重,积累和消费,生产与... 最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校尹世杰教授的新作《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该书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内容、依据、基本任务、原则、方法和出发点,并深刻地论述了搞好综合平衡必须正确处理好农、轻、重,积累和消费,生产与基建等比例关系,必须搞好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平衡,必须注意提高全社会经济效果等重大理论问题。该书还提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好书 国民经济平衡 尹世杰 经济效果 湖南人 基本任务 重大理论 深入细致 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就业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2
作者 马亚功 刘铁凉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4期63-66,78,共5页
(一)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有余,生产资料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二者的合理结合,就必须通过综合平衡,把劳动就业问题切实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中。这不仅因为经济发展是劳动就业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从我国具... (一)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有余,生产资料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二者的合理结合,就必须通过综合平衡,把劳动就业问题切实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中。这不仅因为经济发展是劳动就业的基础和前提,而且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妥善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也必须是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能够而且必须通过统一的计划,实现社会劳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的按比例分配,实现各部门生产劳动之间的计划协作和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劳动就业 国民经济各部门 劳动力素质 就业问题 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计划 生产资料 扩大就业 技术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产出法”山西试点经验介绍材料之十三——投入产出表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中的地位
13
作者 张塞 《经济问题》 1982年第6期45-49,共5页
三、投入产出表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指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是由一系列统计指标和统计表式所组成的一个群体。经过多年的酝酿和讨论,在总结我国统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三、投入产出表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指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是由一系列统计指标和统计表式所组成的一个群体。经过多年的酝酿和讨论,在总结我国统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际上两种核算体系的经验,即苏联、东欧各国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投入产出表 核算体系 试点经验 统计指标 全过程 社会再生产 再分配 经济联系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价格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4
作者 刘长新 苍开极 《财经问题研究》 1981年第3期45-51,共7页
一、价格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即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表现为调节创造使用价值(商品和劳动服务)的具体劳动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调节具体劳... 一、价格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的作用按比例地分配社会总劳动,即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任务之一。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表现为调节创造使用价值(商品和劳动服务)的具体劳动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调节具体劳动在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中各环节及各环节本身的分配。每一种形式的具体劳动,产生一种特定品种的商品或发生某一种特定形式的劳务,即产生一定形式的使用价值。为了调节具体劳动的分配,使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和劳务间有可比性并实现等量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使用价值 国民经济总体 国民收入 物质生产部门 货币表现 社会必要劳动 国民经济各部门 社会总产品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商业企业自主权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5
作者 高广礼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1年第3期34-38,共5页
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固然是现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企业自主权扩大的内容、程度以及进程的速度,则要取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客观经济条件,不能孤立自在地发展。当前,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调整。本... 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固然是现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企业自主权扩大的内容、程度以及进程的速度,则要取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客观经济条件,不能孤立自在地发展。当前,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必须服务于国民经济调整。本文拟从流通方面,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国民经济调整 企业自主权 管理体制改革 经营管理自主权 比例关系 大企业 经济管理体制 客观经济条件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
16
作者 李克明 《统计与决策》 1985年第4期9-10,共2页
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对于搞好国家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人就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对于搞好国家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人就建立健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做好综合平衡统计的问题,谈点肤浅看法,以供商讨。一、从协调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角度上,看建立健全综合平衡统计的重要性。所谓综合平衡统计,概括地讲,是指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总体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协调发展 经济比例关系 社会产品 国民收入 必要性 社会再生产 现实意义 经济计划 再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哲学依据
17
作者 李皓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1期86-90,共5页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谈到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时,特别指出要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但是,...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谈到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时,特别指出要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但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和实践,过去却长期受到“左”的错误思想的反对和干扰。有人说,既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那么,要求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在理论上就要陷入形而上学的机械平衡论,在实践上就会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出发,他们给综合平衡扣上了“消极平衡”的帽子,而把破坏平衡的错误作法誉为“积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哲学依据 比例关系 平衡状态 经济发展 平衡与不平衡 客观规律 客观必然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根本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与基建投资经济效果
18
作者 田江海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3期57-62,共6页
(一) 搞好综合平衡是提高投资效果的基本前提条件一谈到基建投资效果,人们往往容易首先着眼于基本建设工作本身进行考察。不可否认,这方面情况好坏,与投资效果大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可行性研究做得如何,勘察工作是否准确、科学,设计... (一) 搞好综合平衡是提高投资效果的基本前提条件一谈到基建投资效果,人们往往容易首先着眼于基本建设工作本身进行考察。不可否认,这方面情况好坏,与投资效果大小,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可行性研究做得如何,勘察工作是否准确、科学,设计是否先进、合理,施工组织是否严密、高效,经济核算制度是否严格、健全,整个工程质量是否有保证。等等,无疑都会对投资效果产生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基本建设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应当围绕着提高投资经济效果这一中心目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力争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然而,仅仅从基建工作本身来考虑提高投资效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效果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基本建设投资 前提条件 国民收入 投资方向 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发展 扩大生产能力 基建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资计划工作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9
作者 殷建 国成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1年第3期15-16,共2页
当前,由于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有了内在动力,为整个国家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只有进一步改革国家计划工作和物资计划工作的方式和内容,进一步加强综合平衡,才能克服经济... 当前,由于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有了内在动力,为整个国家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只有进一步改革国家计划工作和物资计划工作的方式和内容,进一步加强综合平衡,才能克服经济领域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不少新问题,使调整工作顺利地进行,使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物资计划 物资部门 物资的综合平衡 短线产品 国家计划 长线产品 中长期规划 原材料 社会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入产出法”山西试点经验介绍材料之十三——投入产出表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体系中的地位
20
作者 张塞 《经济问题》 1982年第5期47-49,共3页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们在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也遭受过严重的挫拆。一九五八年开始的“以钢...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们在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也遭受过严重的挫拆。一九五八年开始的“以钢为钢”、三年全面“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一九六六年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比例关系 社会总产品 社会再生产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 新创造价值 再生产过程 客观经济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