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实现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柳随年 《学习与探索》 1981年第3期74-82,共9页
按比例是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问题也不少,主要是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比例失调。这两次比例失调由于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经济打击的面比较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不小的... 按比例是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问题也不少,主要是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比例失调。这两次比例失调由于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经济打击的面比较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不小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由于历史的原因,夺取政权以后,在领导经济建设和组织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中,受一些挫折、出一些问题是难免的。问题在于今后怎么样?首先是怎样使目前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尽快转上按比例发展的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市场调节 比例关系 计划调节 经济发展速度 比例失调 经济建设 价值规律 社会化大生产 人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价值范畴的客观性与国民经济的按比例发展
2
作者 赵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4,共4页
计划与市场都要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并尊重价值的客观性,自觉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动态的社会需要、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优惠与反优惠政策诸多因素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接近具体和现实,也是尊重价值客观性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价值客观性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同步建设是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3
作者 刘礼欣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1-7,共7页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搞好同步建设,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实现二○○○年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现代化大生产为物质基础的,它决定了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离开别的行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离开别的企业...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搞好同步建设,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实现二○○○年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现代化大生产为物质基础的,它决定了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离开别的行业,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离开别的企业。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彼此为对方提供产品,又是对方产品的销售市场,谁也离不开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建设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 前期工作 综合平衡 地质勘探工作 建设项目 不同步 中型项目 重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财政分配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的作用
4
作者 何盛明 《武汉财会》 1981年第2期27-30,共4页
一粉碎“四人帮”以后,政治上的左倾路线很快得到了清算,但是人们的经济上“左”倾路线的危害性,却没有充分认识到。由于经济工作中长期以来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也未能充分地估计到。于是在1977至197... 一粉碎“四人帮”以后,政治上的左倾路线很快得到了清算,但是人们的经济上“左”倾路线的危害性,却没有充分认识到。由于经济工作中长期以来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也未能充分地估计到。于是在1977至1978年经济稍有好转的情况下,又急于求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财政金融 国民经济调整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国民收入 国民经济净产值 经济收入 财政支出 财政收支 综合平衡 财政分配结构 消费 生产关系 社会基金 预算 财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少奇对我国经济比例关系的探索
5
作者 陈立旭 《湖湘论坛》 1998年第5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刘少奇 经济比例关系 轻工业 重工业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积累与消费 生产资料生产 我国经济 《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陈远敦 孙永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79年第2期53-59,共7页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用计划来领导和组织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管理工作,它是整个经济管理首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建国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根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和推行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制度,对于胜...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用计划来领导和组织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管理工作,它是整个经济管理首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建国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根据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和推行了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制度,对于胜利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任务起了重大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林彪 重工业 轻工业 计划管理制度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四人帮” 王、张、江、姚反党集团 综合平衡 原材料工业 原料工业 企业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按比例发展规律
7
作者 宋子竑 《经济经纬》 1986年第2期1-4,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不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认为商品经济存在,国民经济就不能按比例发展,从而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对立起来,这是莫大的错觉。商品经济与按比例发展规律共存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并非始于社会主... 长期以来,人们不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认为商品经济存在,国民经济就不能按比例发展,从而把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对立起来,这是莫大的错觉。商品经济与按比例发展规律共存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并非始于社会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便是如此。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的实现,在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经济 实现形式 商品交换 生产资料所有制 社会经济形态 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省国民经济调整中的综合平衡
8
作者 朱敬 《社会科学辑刊》 1979年第5期37-43,共7页
调整,就是要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客观经济规律,只有按比例才有高速度;比例失调,发展就缓慢,就倒退,甚至会出现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这些年,由于林彪、“四人... 调整,就是要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客观经济规律,只有按比例才有高速度;比例失调,发展就缓慢,就倒退,甚至会出现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这些年,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我省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更为严重。粉碎“四人帮”以来,我省国民经济虽然和全国一样,从瘫痪、半瘫痪状态走向了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道路,但严重失调的状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平衡 国民经济各部门 轻工业 比例关系 重工业 人民生活 农业 比例失调 基本建设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客观规律
9
作者 项镜泉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6期1-5,11,共6页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客观规律项镜泉一、从客观规律的高度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主观的随心所欲,而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要求所作的科学决策。就是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客观规律的要求,特别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客观规律项镜泉一、从客观规律的高度认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是主观的随心所欲,而是人们认识客观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要求所作的科学决策。就是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客观规律的要求,特别是以下的客观规律的要求。首先是经济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客观规律 市场经济规律 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规律 经营增长方式 客观经济规律 增长方式转变 转变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
10
作者 黄振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5期9-12,8,共5页
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过去三十五年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同时,由于计划工作本身的缺点以及其它原因,也出现过重大的失误和挫折。今后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抓... 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过去三十五年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同时,由于计划工作本身的缺点以及其它原因,也出现过重大的失误和挫折。今后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抓紧对现行计划体制和计划方法的改革,使计划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计划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计划 经济杠杆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计划方法 宏观决策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调节理论的新建构——读王琢《宏观经济调节论》
11
作者 袁耀文 《学术研究》 1988年第1期116-117,共2页
经济学家王琢的新著:《宏观经济调节论》,最近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专题学术研究文集,收入文章共24篇,分三个部分:(一)计划经济模式与宏观调节机制理论;(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宏观调节机制模式;(三)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调... 经济学家王琢的新著:《宏观经济调节论》,最近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专题学术研究文集,收入文章共24篇,分三个部分:(一)计划经济模式与宏观调节机制理论;(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宏观调节机制模式;(三)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调节机制。反映了王琢从1980年到1986年上半年对宏观经济调节理论的主要论点和改革主张。王琢关于宏观经济调节理论的主要论点和改革主张大体如下: ——坚持计划经济制度,改革计划经济模式。王琢认为,计划经济是人类在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自觉地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机制 经济调节 宏观调节 经济模式 商品经济 国民收入分配 计划经济制度 改革主张 理论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活动的数量界限与数量分析
12
作者 吴鸿章 孔庆亮 《齐鲁学刊》 1981年第5期89-92,共4页
对经济活动进行认真的、准确的数量分析,把握经济活动的数量界限,是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我们正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认真研究经济活动的数量界限,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对经济活动进行认真的、准确的数量分析,把握经济活动的数量界限,是实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我们正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认真研究经济活动的数量界限,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经济活动的数量界限是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的本质表现社会再生产过程,不论在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之间,还是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客观上都要求保持一个内在的合理比例。马克思指出:“为了要有适合于各种不同需要量的产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规律 数量界限 协调发展 产品量 数量分析 预测预报 经济活动 生产资料生产 比例关系 产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计划生育的理论基础
13
作者 韩常森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49,共2页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计划生育的理论基础韩常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由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决定的还是从基本国情和人口状况出发呢?它的客观依据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需要有明确的认识,“师出有名”才能坚定做好计划生育...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计划生育的理论基础韩常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是由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决定的还是从基本国情和人口状况出发呢?它的客观依据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需要有明确的认识,“师出有名”才能坚定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信心。一、对我国计划生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行计划生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基础 经济条件下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控制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规律 人口发展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银行如何更好地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14
作者 何志成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4年第5期19-21,共3页
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主要是为促进国民经济计划顺利完成服务。国民经济计划,其中包括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农、轻、重的比例等重要比例关系。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就能使国家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航向发展。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 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服务,主要是为促进国民经济计划顺利完成服务。国民经济计划,其中包括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农、轻、重的比例等重要比例关系。实现国民经济计划,就能使国家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航向发展。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它是国家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负责集中力量研究和做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资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计划 决策服务 信贷资金管理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经济建设 专业银行 银行职能 货币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学研究对象初探
15
作者 胡乃武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1年第6期61-63,共3页
计划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经济科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正是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使它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以及部门经济学区分开来。但是,建国以来,由于我们对... 计划经济学是随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经济科学。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正是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使它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以及部门经济学区分开来。但是,建国以来,由于我们对计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和讨论不够,认识很不一致,至今仍处于若明若暗的状态。因此,在我国高等财经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它与政治经济学以及部门经济学的重复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门年轻的科学,提高教学水平,就很有必要重新探讨它的研究对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科学 高等财经院校 经济效果 计划经济 经济学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 经济现象 部门经济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国民经济各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经济建设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学习《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的一点体会
16
作者 阮方确 《求实》 1982年第8期1-5,共5页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论。一种是唯物辩证法,一种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前者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陈云同志文稿选编》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论。一种是唯物辩证法,一种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前者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后者是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陈云同志文稿选编》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以及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我们学习《文稿》,不仅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陈云同志的经济理论观点,而且要努力学习和掌握他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同志 唯物辩证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实事求 从实际出发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可行性研究 基本原则 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性和商品性的统一
17
作者 张浩峰 廖建新 《学术研究》 1984年第3期109-110,共2页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又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这本身就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直接对立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又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这本身就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直接对立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据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质上就是以公有制为前提,以国营经济为主导,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商品性 商品生产者 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国民经济比例发展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必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959年庐山会议是纠“左”的吗?》一文的商榷 被引量:3
18
作者 陶水木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0,共2页
《天府新论》1994年第5期发表了任全才同志的《1959年庐山会议是纠“左”的吗?》一文(以下简称任文),对庐山会议前期是纠“左”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从四个方面说明庐山会议前期不是反‘左’,而是反右”。任先生在《1959年庐山会议... 《天府新论》1994年第5期发表了任全才同志的《1959年庐山会议是纠“左”的吗?》一文(以下简称任文),对庐山会议前期是纠“左”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从四个方面说明庐山会议前期不是反‘左’,而是反右”。任先生在《1959年庐山会议纠‘左’问题刍议》一文中提出了同样的观点。笔者拜读后受益非浅,但觉得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一、任文的标题缺乏针对性,并与他所要论证的问题不符。 庐山会议是对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的统称。学术界一般把它分为前期(7月2日至15日)、中期(7月16日至8月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会议 纠“左” 毛泽东 1959年 反“左”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综合平衡 邓小平 郑州会议 人民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历史性转变中的陈云——为纪念陈云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19
作者 韩亚光 《理论月刊》 2005年第5期33-37,共5页
从粉碎“四人帮”到党的十二大的六年时间,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陈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陈云 社会主义事业 中国 马克思主义 生平事迹 国民经济比例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浮夸之风透视
20
作者 陈子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33-34,共2页
当前浮夸之风透视陈子舜一提到浮夸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大跃进”年代的某些现象。可以说,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正是浮夸之风泛滥成灾的时期,从而也成为这场运动的代名词,它使我们的党和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早为人所深... 当前浮夸之风透视陈子舜一提到浮夸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大跃进”年代的某些现象。可以说,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正是浮夸之风泛滥成灾的时期,从而也成为这场运动的代名词,它使我们的党和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早为人所深恶痛绝。然而,时至九十年代的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夸风 思想路线 功利主义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信息工作 目标管理 法制观念 思想作风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统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