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导外资投向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相结合
1
作者 谢仰安 《国际贸易》 1988年第7期12-13,共2页
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资"作为新鲜而热门的话题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党的十三大以及七届人大都把利用外资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写入了大会报告中.与此同时,随着美元、股票风波以及日元等主... 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利用外资"作为新鲜而热门的话题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党的十三大以及七届人大都把利用外资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写入了大会报告中.与此同时,随着美元、股票风波以及日元等主要货币升值,国际金融市场游资膨胀,出现了有利于我扩大吸收外资的好势头.如何把握国际资本市场的新变化,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利用外资战略,已成为重要而紧迫的问题.为此,本刊5月10日举办了"当前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研讨会",约20名专家、学者、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下面是部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结合 利用外资战略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外资投向 引导 正确运用 经营管理 基础设施 综合运用 美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问题刍议
2
作者 齐洪 《阵地与熔炉(北京)》 1992年第4期23-26,共4页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时说,国民经济必须有一个积极发展的速度。慢了不行,亭顿不前更不行。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时说,国民经济必须有一个积极发展的速度。慢了不行,亭顿不前更不行。否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它是构成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三大要素(战略目标、战略速度、战略途径)之一。人们历来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极为重视,不仅对本国,而且对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其它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密切注视。因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国与国之间在速度上的差异,会改变经济实力的对比以及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表面看来,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过是个以百分比表示的数字,不管是工农业总产值还是国民生产总值(GNP)。但是如果对这个百分比作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速度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工农业总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 重要讲话 积极发展 战略途径 周边国家 发达国家 年平均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使国际比较效益原则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服务
3
作者 陈建梁 《国际贸易》 1982年第11期21-23,63,共4页
(一)国际比较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否定比较利益理论的同志列举李嘉图分析比较成本理论的许多假设和前提都是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性质的,从而认为这一理论是为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服务的。仅此一点,似乎就足以予以排斥,不能“洋为中用”。这... (一)国际比较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否定比较利益理论的同志列举李嘉图分析比较成本理论的许多假设和前提都是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性质的,从而认为这一理论是为资产阶级自由贸易服务的。仅此一点,似乎就足以予以排斥,不能“洋为中用”。这种推论显然不能成立。当然,要看到,160年前李嘉图提出比较成本理论,是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问题是,应该研究在当今高度发展的世界贸易中,比较经济效益原则是否在起作用,运用什么样的外贸理论才有利于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和四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比较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效益原则 比较经济效益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效益 李嘉图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召开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
4
作者 郭庆汉 《江汉论坛》 1984年第6期7-8,共2页
湖北省经团联受省经济研究中心的委托,最近主持召开了湖北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理论问题与会同志比较一致地认为,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中带全局性、规律性的... 湖北省经团联受省经济研究中心的委托,最近主持召开了湖北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理论问题与会同志比较一致地认为,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中带全局性、规律性的问题,它是由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战略步骤等内容组合而成的一个体系。战略思想是对一定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的全局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性的高度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中心城市 战略思想 战略重点 制约经济发展 历史阶段 决定性作用 观点综述 战略目标 战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探讨
5
作者 崔之庆 张寄涛 +2 位作者 汪廷忠 梁怀 邱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44-48,共5页
一、关于武汉的优势及其发展战略问题在研究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必须根据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武汉市的市情是武汉市在地理、经济、文教等方面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是它的优势和劣势。这是制订武汉经济社会发... 一、关于武汉的优势及其发展战略问题在研究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必须根据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武汉市的市情是武汉市在地理、经济、文教等方面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是它的优势和劣势。这是制订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大体上说,武汉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地理位置适中,是全国内地的中心,又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武汉市发展战略 中长期计划 战略问题 中心城市 优势 地理位置 思想路线 武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湖北经济发展战略
6
作者 冀学金 《统计与决策》 1985年第1期21-23,共3页
本栏发表不同风格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文章。这些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其写作方法可供注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统计工作者参考,其立论可作宏观和微观决策之依据。
关键词 开发利用 农林牧副渔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工农业总产值 资源丰富 递增速度 第三产业 发展战略研究 年平均 农业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初探
7
作者 刘光杰 《湖北社会科学》 1987年第1期17-22,共6页
地区经济是指居于国民经济整体(宏观经济)与企业(微观经济)之间的、包含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市)在内的多级层次的一个经济概念。根据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一九八五年全国共有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包含台湾省),323个地区(包... 地区经济是指居于国民经济整体(宏观经济)与企业(微观经济)之间的、包含省(市、自治区)、地(市)、县(市)在内的多级层次的一个经济概念。根据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一九八五年全国共有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包含台湾省),323个地区(包括地级市),2218个县(包括县级市)。在29个省和自治区(台湾省未计算在内)中,人口在三千万以上的有15个,占58%,其中超过五千万的有8个,占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地区经济发展 战略重点 产业结构 发展战略目标 理论初探 东部地区 经济增长速度 自然资源 台湾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课题组 赵勤 冯静生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旅游产业的国民经济战略地位。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强省的战略实施中,不断强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和旅游资源整合,具有较好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论文通过分析金融支持安... 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旅游产业的国民经济战略地位。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强省的战略实施中,不断强化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和旅游资源整合,具有较好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论文通过分析金融支持安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探讨金融服务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服务业 安徽旅游 旅游企业 旅游强省 信贷政策 旅游项目 景区管理 国民经济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高等师范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9
作者 蒲文 《现代教育管理》 1987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世界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急剧变革的条件下,教育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从而也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并还在继续发生着根本性的深刻变化。其中也包含着高等师范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变化。... 在世界科技革命和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急剧变革的条件下,教育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从而也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并还在继续发生着根本性的深刻变化。其中也包含着高等师范教育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变化。我们在贯彻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师范教育 现代化建设 世界科技革命 教育体制 战略地位 高师教育 合力作用 国民经济战略 基础教育质量 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10
作者 冒天启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1-10,共10页
现状:“总量失衡、结构扭曲”仍未得到有效的缓解中国“八·五”以至未来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是在经历了一次新调整后重新起步的。1979—1988年,中国国民经济,由于改革开放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十年间国民... 现状:“总量失衡、结构扭曲”仍未得到有效的缓解中国“八·五”以至未来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是在经历了一次新调整后重新起步的。1979—1988年,中国国民经济,由于改革开放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十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超过了1953—1978年平均每年平均增长2—4%的速度,同时,也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增长幅度;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6.2%,超过1953—1978年平均增长2.7%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发展与改革 国民生产总值 通货膨胀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增长幅度 产业结构 地方政府 工农业总产值 年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决策论
11
作者 曾国祥 《经济问题》 1984年第2期26-30,共5页
(一) 经济决策,特别是宏观经济决策,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全局。宏观经济决策正确,并且能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从总的方面得以贯彻,即使某些经济措施在局部发生失误,也无伤大局。如果宏观经济决策失误,尽管在某些具体政策方面处置得当,国民经济... (一) 经济决策,特别是宏观经济决策,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全局。宏观经济决策正确,并且能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从总的方面得以贯彻,即使某些经济措施在局部发生失误,也无伤大局。如果宏观经济决策失误,尽管在某些具体政策方面处置得当,国民经济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遇到过几次大的挫折。总结历史的经验,重大的经济失误,首先是宏观经济决策失误。一九五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决策 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决策论 经济措施 重大损失 运行过程 固定资产投资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经济效益问题
12
作者 虞怀平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11期27-28,共2页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下简称“三新”)。“三新”的采用,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铁路运输生产,为了尽快摆脱落后与被动状态,“三新”...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下简称“三新”)。“三新”的采用,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铁路运输生产,为了尽快摆脱落后与被动状态,“三新”的采用更是极为迫切,因此,研究“三新”采用中的问题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问题 世界新技术革命 国民经济战略 铁路运输生产 资金管理 经济活动 协作件 耐候钢 劳动效率 普通碳素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13
作者 郑京平 《人民论坛》 1995年第11期7-9,共3页
一 “八五”计划时期(1990—1995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巨大发展。以1988年8月到1991年8月三年治理整顿后的新秩序为基础,借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之东风,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1990—1995年)国民经济基本保... 一 “八五”计划时期(1990—1995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巨大发展。以1988年8月到1991年8月三年治理整顿后的新秩序为基础,借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之东风,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1990—1995年)国民经济基本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的格局,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在许多方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了计划预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五”时期 经济和社会发展 “八五”期间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通货膨胀 “七五” 节约资源 体制因素 经济体制改革 高储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协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简评斯密经济增长学说的合理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雁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24-26,共3页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协调的市场机制系统是保证经济增长,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加深理解市场协调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制订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200多年前,资产阶级经济学...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协调的市场机制系统是保证经济增长,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加深理解市场协调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对于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制订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200多年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在他的名著《国富论》中曾涉及了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尽管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斯密这一学说存在缺陷,但毕竟反映了一般商品生产的某些原则和要求,时至今天仍然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型 市场协调 斯密 重要条件 合理因素 商品生产者 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地方经济优势问题浅议
15
作者 逸轩夫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2年第3期94-96,共3页
关于陕西的地方经济优势问题,人们过去研究的比较少。然而,搞清楚陕西的地方经济优势,这对于制定切合实际的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方针,加快陕西国民经济前进的步伐,则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陕西目前有哪些经济优势、以及怎样发... 关于陕西的地方经济优势问题,人们过去研究的比较少。然而,搞清楚陕西的地方经济优势,这对于制定切合实际的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方针,加快陕西国民经济前进的步伐,则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陕西目前有哪些经济优势、以及怎样发挥这些经济优势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 经济优势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优势 旅游业 国内外 陕西发展 自然风景 优势问题 煤炭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的战略平衡与平衡战略
16
作者 陈淑魁 《财经问题研究》 1987年第5期18-21,17,共5页
(一) 自1979年以来,我国财政连续几年出现赤字,虽然险象屡生,终究没有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震荡,于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财政平衡的观念开始淡化,有的人认为国家财政出现一些赤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赤字可以刺... (一) 自1979年以来,我国财政连续几年出现赤字,虽然险象屡生,终究没有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震荡,于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财政平衡的观念开始淡化,有的人认为国家财政出现一些赤字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财政赤字可以刺激经济发展。那么,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搞好财政平衡?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所周知,财政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从国民经济各领域来看,财政平衡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从国民经济各方面关系来看,财政平衡涉及比例、速度、效益;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平衡 战略平衡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平衡战略 财政战略 财政赤字 财政不平衡 国家财政 平衡能力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进口战略重点初探
17
作者 王寿椿 储祥银 《国际贸易》 1983年第12期17-21,63,共6页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问题,近来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本文试图对我国今后二十年的进口战略重点进行初步的探讨,提出一些设想,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进一步的讨论.大家知道,对外...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问题,近来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本文试图对我国今后二十年的进口战略重点进行初步的探讨,提出一些设想,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进一步的讨论.大家知道,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确定我国进口战略重点首先要研究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工业、农业、运输业、文教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的变化及其趋势,同时也要研究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形势的特点和发展,使我国的进口战略重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重点 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进口贸易 二十年 人民生活 引进先进技术 关键设备 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改造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林业承包户资金问题的调查
18
《农村金融研究》 1986年第4期28-31,共4页
1985年,我们组织了贵州、福建、吉林、广西、云南等10个省的18个县支行对436户林业承包户的生产及资金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对调查情况和银行对林业信贷、利率政策问题组织汇报和讨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资金周转 信贷政策 育林基金 紧缩银根 林业生产 贷款计划 主要资金来源 发展多种经营 国民经济战略 产品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集中连片建设乡镇工业开发小区的探讨
19
作者 雷云 《西南金融》 1993年第6期32-35,共4页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国务院最近又作出了《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党和政府都把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作为事关国民经济战略...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要扶持和加快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国务院最近又作出了《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党和政府都把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作为事关国民经济战略目标的全局性问题,予以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工业 国民经济战略 联合贷款 十四大报告 全局性问题 工业开发区 企业类型 资金市场 硬投资环境 企业主管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教育系的培养目标与教育干部专业化
20
作者 商港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3年第4期99-102,共4页
国家对干部的“四化”要求,也完全适用于包括学校教师在内的广大教育干部。一九八○年初,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我们也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学校管理人员,这也是专业人员。比如学校党委的领导同志,应不应该是专业... 国家对干部的“四化”要求,也完全适用于包括学校教师在内的广大教育干部。一九八○年初,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我们也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学校管理人员,这也是专业人员。比如学校党委的领导同志,应不应该是专业人员呢?应该是。他可以不是教学人员,但至少应该是懂得教育的有管理学校专长的专业人员,会管理某一类学校。”(《邓小平文选》227页)这就是说,教育干部只有掌握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才能作好工作,在为实现“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国民经济战略 《邓小平文选》 学校管理人员 专业人员 师范院校教育 人事制度 专业化要求 教育理论 系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