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市场物价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廷豪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8-44,共7页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经济领域里使市场物价保持了相对稳定。据统计资料表明:从1950年3月开始到1952年12月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经济领域里使市场物价保持了相对稳定。据统计资料表明:从1950年3月开始到1952年12月底的3年时间里,以全国批发物价指数为例,1950年3月为100,1950年12月为85.4,1951年12月为92.4,1952年12月为92.6。从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等8大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看,1950年3月为100,1951年12月为94.6,1952年12月为93.7。特别是涉及城乡人民的必需品如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市场物价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抗美援朝战争 经济管理体制 物价稳定 财政经济 社会主义建设 相对稳定 对外贸易 历史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苏维埃俄国经济领域内的阶级斗争
2
作者 谢有实 《史学集刊》 1983年第2期64-72,共9页
一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苏维埃俄国转向和平经济建设,摒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为了迅速恢复被七年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奠定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苏维埃政府遵照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党... 一 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苏维埃俄国转向和平经济建设,摒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为了迅速恢复被七年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奠定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苏维埃政府遵照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租让制、租借制和合作制等国家资本主义原则,允许贸易自由和私人资本的发展,等等。经过五年的恢复,工农业生产得以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苏维埃俄国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 经济政策 经济领域 “战时共产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余粮收集制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战略策略思想
3
作者 陈明显 《北方论丛》 1982年第5期104-107,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到1952年底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为我国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基础。总结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工作的经验,对目前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到1952年底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为我国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基础。总结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工作的经验,对目前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共产党 经济工作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物价上涨的经济性和货币性
4
作者 李成 刘沂 《金融经济》 1995年第4期16-17,共1页
通货膨胀已成为当今热点问题,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是当前主要任务之一。正确区分经济性物价上升与货币性物价上涨,对认识稳定物价有积极意义。 一、经济性物价上升与货币性物价上涨性质不同 经济性物价上升是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由于... 通货膨胀已成为当今热点问题,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是当前主要任务之一。正确区分经济性物价上升与货币性物价上涨,对认识稳定物价有积极意义。 一、经济性物价上升与货币性物价上涨性质不同 经济性物价上升是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生产成本普遍增长,即单位商品中凝结的平均劳动量相对增加所表现出的商品价格上升;货币性物价上涨是指货币发行量超过货币必要量造成货币贬值使商品名义货币单位增加所引发的物价上涨,即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 从现象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价上涨 物价上升 经济发展 货币性 通货膨胀 储蓄存款 货币供应量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货币贬值 货币需要量
全文增补中
关于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发展
5
作者 孔经纬 周玲珍 《北方论丛》 CSSCI 1990年第1期30-32,共3页
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区分为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两个部分,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官僚资本被没收,而民族资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仍得到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 私营经济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资本主义 民族资本 官僚资本 中国革命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
6
作者 黄振奇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5期9-12,8,共5页
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过去三十五年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同时,由于计划工作本身的缺点以及其它原因,也出现过重大的失误和挫折。今后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抓... 我国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过去三十五年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同时,由于计划工作本身的缺点以及其它原因,也出现过重大的失误和挫折。今后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发展,我们必须抓紧对现行计划体制和计划方法的改革,使计划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计划经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国民经济计划 经济杠杆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计划方法 宏观决策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综合平衡思想与中国经济现代化
7
作者 宁刚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综合平衡 陈云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中国经济 经济现代化 宏观调控 指导思想 国民经济调整 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营经济:现状、趋势及对策
8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6期1195-1205,共11页
一、现状和作用建国初期,私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构成中,私营工业占48.7%,国营工业占26.2%。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时,国营集体工业比重上升到44.8%,私营工业比重下降到30.6%。195... 一、现状和作用建国初期,私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构成中,私营工业占48.7%,国营工业占26.2%。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时,国营集体工业比重上升到44.8%,私营工业比重下降到30.6%。1954年以后,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基本上全部过渡到公私合营,私营经济所剩无几(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私营经济 私营企业主 私营工业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公有制经济 重要地位 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 有限责任公司 建国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讲 经济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 阶段三十一篇文章简介
9
《北方论丛》 1977年第2期49-71,共2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党全国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排除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经过三年艰巨复杂的斗争,到一九五二年底,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
关键词 社会主义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简介 文章 革命路线 修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立地类型和造林设计研究的先驱——关君蔚院士
10
作者 王九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4-36,共3页
今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教授80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由衷地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为祖国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林业建设也象其他事业一样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今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君蔚教授80年华诞.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由衷地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生活幸福,为祖国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林业建设也象其他事业一样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造林面积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仅国营造林面积,便从1953年的40.9万亩,增加到1957年的296.9万亩,平均每年造林195.42万亩.在此种形势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类型划分 设计研究 造林地 石质山地 立地条件类型 造林调查设计 造林类型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造林面积 上升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四面出击”是个策略方针——与高化民、林蕴晖商榷
11
作者 宋连胜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3-75,72,共4页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1期刊登了林蕴晖、高化民同志合写的《“不要四面出击”是个战略方针》一文(以下简称《战略方针》),认为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规定的“不要四面出击”是个战略方针。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不要四面...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1期刊登了林蕴晖、高化民同志合写的《“不要四面出击”是个战略方针》一文(以下简称《战略方针》),认为1950年6月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规定的“不要四面出击”是个战略方针。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不要四面出击”是个策略方针。探讨“不要四面出击”是个战略方针还是个策略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方针 策略方针 出击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民族资产阶级 方针制定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战略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说《士敏土》的一篇“译者题记”谈起——兼谈新发现的一组鲁迅手迹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英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手迹 鲁迅 题记 译者 苏联社会主义 苏联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国家计划委员会不是政务院下属机构
13
作者 刘世凯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8-98,共1页
已出版的不少著作把50年代初期的国家计划委员会说成是国务院(应称政务院)的一个下属机构,把高岗说成是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这都是不对的。1949年政务院刚成立时,其下属各部委中并没有国家计划委员会。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 已出版的不少著作把50年代初期的国家计划委员会说成是国务院(应称政务院)的一个下属机构,把高岗说成是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这都是不对的。1949年政务院刚成立时,其下属各部委中并没有国家计划委员会。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才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并任命高岗为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而不是主任),副主席为邓子恢,委员有陈云、彭德怀、林彪、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彭真、李富春、习仲勋、黄克诚、刘澜涛、张玺、安子文、马洪、薛暮桥15人。当时,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即将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将要开始。决定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意在加强全国的统一计划管理。高岗在1949年已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计划委员会 建国初期 政务院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下属机构 邓小平 李富春 邓子恢 黄克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沿革
14
《经济研究参考》 1994年第Z2期3-8,共6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所有制结构 除去解放区以外,建国前夕的所有制结构包括五种形式:(1)外国资本;(2)官僚资本;(3)民族资本;(4)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5)劳动者个体所有制。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新民主...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所有制结构 除去解放区以外,建国前夕的所有制结构包括五种形式:(1)外国资本;(2)官僚资本;(3)民族资本;(4)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5)劳动者个体所有制。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消灭了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历史任务是在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最终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历史沿革 初级社 官僚资本 高级社 资本家 定息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民族资本 个体手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事业各发展阶段简介
15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5期1082-1085,共4页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社会背景: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国民党残余部队尚待歼灭,朝鲜战争爆发,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经济的任务亟待完成。发展过程:打破旧制度,按照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建设文化教育事业,新闻、...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社会背景: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国民党残余部队尚待歼灭,朝鲜战争爆发,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恢复经济的任务亟待完成。发展过程:打破旧制度,按照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建设文化教育事业,新闻、广播等项事业则由国家直接掌握。参照苏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事业 社会背景 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改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新民主主义 知识分子 人力资源调配 土地改革 解放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苏联传统体制与苏联解体
16
作者 苏淑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试析苏联传统体制与苏联解体苏淑民1991年苏联解体,震惊了全世界。震惊之余,人们不禁要对解体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列宁亲手缔造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同和国联盟在国际上敌强我弱、形势极其险恶的情况下能够建立,却在国家... 试析苏联传统体制与苏联解体苏淑民1991年苏联解体,震惊了全世界。震惊之余,人们不禁要对解体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列宁亲手缔造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同和国联盟在国际上敌强我弱、形势极其险恶的情况下能够建立,却在国家经济军事实力相对强大的情况下急剧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传统体制 苏联解体 政治体制改革 人民群众 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 优先发展重工业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次“五年计划(规划)”
17
作者 董彦 《中国报道》 2010年第9期32-33,共2页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10个"五年计划"和1个"五年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规划 国民经济计划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重大建设项目 经济调整时期 1949年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金融史话(之二)
18
作者 祁贵兴 《青海金融》 1998年第2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金融史 青海分行 固定资产投资 人民银行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 信贷资金 金融业 发放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励精图治 继往开来 迎接人民银行更辉煌的明天─—在纪念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9
作者 刘世安 《青海金融》 1998年第1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人民银行 五十周年 座谈会 五十年 青海国民经济 社会主义改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发展进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思想浅探
20
作者 刘铁松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周恩来选集 现代化战略目标 工业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工业化 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 农业现代化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