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启贵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4-28,共5页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与方法逐步趋同。近年来,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组织和大部分国家十分重视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绿化”问题,即...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方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与方法逐步趋同。近年来,为了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组织和大部分国家十分重视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绿化”问题,即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改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本文探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系统分析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的现状,并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观点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理论研究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账户 国民经济总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我国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维富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7期15-15,共1页
1.改善和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需要保持必要数量的国有经济.国有经济这种必要的数量和比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保持必要的规模和比重;(2)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今后相当长的一... 1.改善和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需要保持必要数量的国有经济.国有经济这种必要的数量和比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保持必要的规模和比重;(2)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国有经济应将继续处于支配地位;(3)在不同地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有所差别,但应保持一定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控制力 比重 国民经济总量 规模 行业 数量 中国 国家安全 保持 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与远东经济
3
作者 杨晓兵 《经济研究参考》 1995年第62期39-51,共13页
一、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及其特征 1.中国国民经济总量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中国成为同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588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1380亿元。1979-199... 一、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及其特征 1.中国国民经济总量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改革开放的十多年来,中国成为同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588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1380亿元。1979-1993年年均增长率达到9.3%(按可比价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远东经济 经济增长趋势 持续高速增长 国民经济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 比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推动和正确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大平 《改革与开放》 1997年第5期10-11,共2页
私营经济作为多种经济成份的一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曾遭受过厄运,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策逐步放开,私营经济加快了发展速度,其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一,私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民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 私营经济作为多种经济成份的一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曾遭受过厄运,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策逐步放开,私营经济加快了发展速度,其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一,私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民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已达63.1万户。芜湖市1992年私营企业只有68户,1995年达到1165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经济 私营企业主 经济体制改革 重要内容 芜湖市 健康发展 国民经济总量 社会主义建设 公有制经济 多种经济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周期的历史考察和未来对策
5
作者 宁吉喆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2期237-245,共9页
进入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到12%左右。这一速度显著高于1989—1991年治理整顿期间年均增长5.9%的水平(这三年经济增长率依次是4.3%、5.7%、7.7%),接近“六五”后三年平均增长12.6%的水平... 进入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将达到12%左右。这一速度显著高于1989—1991年治理整顿期间年均增长5.9%的水平(这三年经济增长率依次是4.3%、5.7%、7.7%),接近“六五”后三年平均增长12.6%的水平(1983一1985三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4%、14.7%、12.8%)。可以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波动 历史考察 经济增长率 国民收入 经济波动 未来对策 经济增长速度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民经济总量 固定资产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农村信用环境制度供给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一鸣 宋龑娜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8,共5页
论文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鉴于社会资本除了私有属性外还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地方政府应该对其进行投资,是一种制度供给。论文认为县乡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在社会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 论文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探讨当前我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鉴于社会资本除了私有属性外还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地方政府应该对其进行投资,是一种制度供给。论文认为县乡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在社会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以创造我国农村的社会资本,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该过程里应当尽力辅助,因为良好的信用环境符合银行的利益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环境 制度供给 社会资本 世界经济 国民经济总量 高速增长 中国经济 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末:中国为什么需要8%
7
作者 陈淮 《经济研究参考》 1998年第47期10-13,共4页
一、8%的增长速度是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向好的重大战略性目标 除50年代末的“大跃进”等若干战略失误过程外,我国在短期国民经济发展任务中几乎从未提出过“确保速度”的目标。
关键词 国民经济总量 世纪末 增长速度 高速区 社会利益矛盾 下岗职工 国民经济增长 支持因素 大战略 收入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劳动工资的宏观调控
8
作者 胡天佑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1994年第2期55-56,共2页
宏观调控是国家用经济政策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引导国民经济的持续缝康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工资的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宏观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许... 宏观调控是国家用经济政策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引导国民经济的持续缝康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工资的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宏观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把就业率和社会成员收入作为考察国民经济的重要指标。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工资 国民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总量 工资结构 宏观体系 工效挂钩 弹性工资 工资水平 弹性计划 跟踪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中性原则与税收调控
9
作者 王建平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税收中性是税制设计的一个原则。是指税收制度的设置应当不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应当避免对市场经济行为的扭曲,从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税收调控则是指税收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同时,通过税种的选择、税率的设计和税... 税收中性是税制设计的一个原则。是指税收制度的设置应当不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应当避免对市场经济行为的扭曲,从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税收调控则是指税收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同时,通过税种的选择、税率的设计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形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国家的政策目标。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一个是恪守中性,一个是实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调控 税收中性原则 税收制度 市场经济行为 税收优惠政策 基础性作用 合理配置 国民经济总量 产业结构 税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信托资金运用原则的再认识
10
作者 巩传仁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9-31,共3页
由于我国信托业起步较晚,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比如信托资金运用的原则及其确定的依据是什么?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歧见较多,莫衷一是。我们认为,信托资金运用原则的核心内容至少应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信托资金... 由于我国信托业起步较晚,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还处于探索之中。比如信托资金运用的原则及其确定的依据是什么?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歧见较多,莫衷一是。我们认为,信托资金运用原则的核心内容至少应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信托资金来源与运用相平衡,二是择优使用信托资金。信托资金运用原则根本上决定于信托资金的运动规律特点,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当前宏观经济及信托资金本身运行的实际状况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资金 资金运用 信托存款 信托业务 信托机构 信托投资公司 贷款计划 信托贷款 国民经济总量 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个人理财问题初探
11
作者 李红 《改革与开放》 2008年第6期19-20,共2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民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同时.我国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系.个人收入分配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这使得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成倍增加。统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民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同时.我国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系.个人收入分配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这使得我国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成倍增加。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5年的27年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年平均增长23.2%.是同期GDP平均实际增长水平9.4%的2.4倍。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推动了居民个人财富超常规加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个人 理财问题 经济持续增长 多种所有制经济 个人收入分配 公有制为主体 国民经济总量 居民储蓄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思考
12
作者 陈彬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0期49-51,共3页
一、引言 税收属于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之下,国家为了满足公共管理的需要,强制参与社会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最终获得部分利益的一种特殊政治关系;同时,税收又属于经济的范畴,是... 一、引言 税收属于历史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之下,国家为了满足公共管理的需要,强制参与社会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最终获得部分利益的一种特殊政治关系;同时,税收又属于经济的范畴,是国家凭借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再分配、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税制改革 国民经济总量 中国 人类社会发展 国民收入分配 社会制度 公共管理 社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年控制物价的任务仍很艰巨
13
作者 栾军 《经济研究参考》 1996年第17期39-39,共1页
1.从宏观环境看。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基础还不十分稳固。目前投资需求和货币发行虽然得到较好控制,但投资在建规模仍然过大,消化前几年积累下来过多的货币还需要一个过程,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也还缺乏有效的办法,加之1996年正值“九五... 1.从宏观环境看。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基础还不十分稳固。目前投资需求和货币发行虽然得到较好控制,但投资在建规模仍然过大,消化前几年积累下来过多的货币还需要一个过程,控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也还缺乏有效的办法,加之1996年正值“九五”第一年,各方面上新项目的热情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物价 稳定物价 在建规模 国民经济总量 消费基金 主要农产品 主要商品 新项目 货币发行 投资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就业率的思路
14
作者 熊若愚 李德伟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75期19-20,共2页
1.通过扩张国民经济总量来拉动就业需求。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90%来自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10%源于就业的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增加70万就业需求。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扩张经济总量仍将是提高就业率的首选药方。(1)
关键词 提高就业率 就业需求 劳动者 劳动力 社会保障 工时制度 提高劳动技能 第三产业 扩大就业 国民经济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改革工作应明确四全认识问题
15
作者 唐元 《经济研究参考》 1997年第75期38-39,共2页
1.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保证国有经济功能的实现,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份额必须把握住一个底线,并要以此来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机。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核心的是两点;... 1.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保证国有经济功能的实现,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份额必须把握住一个底线,并要以此来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机。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核心的是两点;一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应起到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手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问题 国企改革 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 国民经济总量 政府管理体制 底线 经济政府 经营型 国有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企业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性
16
作者 张文珍 《苏盐科技》 1995年第2期37-37,共1页
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国家进行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它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只有确保统计数... 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国家进行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它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只有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才能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信息、咨询、监督的职能。准确及时,就是要求各统计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可靠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不能伪造、篡改.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的情况。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使统计数据为领导决策服务,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 准确及时 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工作 统计人员 企业生产经营 国民经济总量 综合治理 领导决策服务 科学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