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权力与基层控制--以1940年代国民政府实施的国民身份证制度为观察点
1
作者 刘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0-177,共8页
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意图倚重身份证的推行,从而达到既能构建现代国家,又能维持地方治安的双重目的。通过国民身份证的实施,国家权力已经扩张到保甲一级,且直接与个人相挂钩。可以说,与过去历届政府相比,南京国民政府将国家权力向乡... 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意图倚重身份证的推行,从而达到既能构建现代国家,又能维持地方治安的双重目的。通过国民身份证的实施,国家权力已经扩张到保甲一级,且直接与个人相挂钩。可以说,与过去历届政府相比,南京国民政府将国家权力向乡村社会大幅渗透又更进了一步。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身份证在推行中,其效用不断的遭到减损,而中共的各种应对举措则加速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兵身份证 国民身份证 推行概况 实施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国统区地方军事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季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抗日战争爆发后 ,开始武装抵抗的南京国民政府 ,为保证全面抗战后续兵源的充足的需要 ,将地方学校作为战时兵员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地方学校广泛开展了预备军士教育、备役候补军官佐教育和童子军的军事训练 ;鼓励知识青年服兵役 ;在国统... 抗日战争爆发后 ,开始武装抵抗的南京国民政府 ,为保证全面抗战后续兵源的充足的需要 ,将地方学校作为战时兵员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地方学校广泛开展了预备军士教育、备役候补军官佐教育和童子军的军事训练 ;鼓励知识青年服兵役 ;在国统区普遍施行了包括壮丁、青年、妇女在内的国民兵教育 ,以提高全民的军事素养。国统区曾一度出现民众训练及青年从军的热潮。但由于国民党本身和各级官员的腐败 ,地方军事训练的预期目标大打折扣 ,抗战需要的兵员远远不能得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国统区 学校军训 知识青年从军 国民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